一种安全可靠的立式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8088发布日期:2020-09-11 22:40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可靠的立式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立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可移动的钢结构箱,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预装式变电站适用于矿山、工厂企业、油气田和风力发电站,它替代了原有的土建配电房,配电站,成为新型的成套变配电装置。

现有技术的预装式变电站大都是一个整体的柜子,有卧式的,也有立式的,卧式箱变是变压器与功能模组平行放置,立式变电站是变压器放置在柜子的上层,功能模组放置在柜子的下层,然而,无论是卧式还是立式的都是将变压器和功能模组均放置在柜子内部,这就给安装和运输带来了不便,而且不利于变压器的散热。为此,业内人士进行了改进,例如中国专利公开的立式变电站,专利号为:201821830951.1,包括配电柜和设置于所述配电柜顶壁上方的变压器,所述配电柜内设置有若干独立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放置配电用功能模组,所述配电柜上于每一所述容置空间处还设置有一与所述配电柜枢接的门板,每一所述门板用于开/合所对应的所述容置空间。所述配电柜的顶壁上设置有供线缆进入所述配电柜内的线孔,所述线孔中设置有绝缘套管,使得所述线缆与所述配电柜的顶壁处于电气绝缘状态。所述变压器上还套设有一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呈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防护罩的下端开口处与所述配电柜的顶壁对接。所述防护罩的侧壁上设置有呈百叶窗结构的通风口,位于所述防护罩上的相对侧壁上的所述通风口相对设置。所述防护罩的内侧壁上于所述通风口处还覆设有纱网。所述防护罩包括基部和顶部,所述基部与所述配电柜的顶壁对接,所述基部的高度与所述变压器的高度相当,所述顶部位于所述基部的上方,所述顶部呈自下向上逐渐收窄的尖端结构。所述顶部的上方还密封连接一向上延伸的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防护罩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防护罩内还设置有排风扇,所述排风扇用于加速所述防护罩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热交换。所述门板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散热口和第二散热口,所述第一散热口和所述第二散热口均呈百叶窗结构。

虽然,经过上述方案的改进,一来能够便于变压器和其他模组的安装与运输,二来有效提高变压器的散热,可是,依然存在的问题是:(1)防水效果差(变电站一般会放置于室外),易引起电路故障,原因在于:防护罩的通风口为百叶窗结构,百叶窗结构的通风口根本难以将水滴置于通风口外,因为雨水会通过雨滴之间的碰撞,从而滴进防护罩内部,造成变压器的故障(一滴水也有可能造成其故障),以及在防护罩的顶部连接有通风管道,且该管道与防护罩的内部空间连通,必然会使得雨水进入到防护罩的内部,也会造成变压器的故障;(2)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因在于:将排风扇安装在变压器的顶部,或者悬吊在防护罩的顶上,一来排风扇的导线不好与变压器内部的线路连接,易出现短路,二来悬吊在防护罩的顶上必然会存在安全隐患,不符合安全用电的法则;(3)“配电柜内设置有若干独立的容置空间,将各个功能模组安装在各个容置空间中,而且每个容置空间处还设置有门板,检修时只需打开对应的门板即可,维护方便”,理论上感觉是比较方便维护,可在实际应用上,一来,维修人员一时忘记该门板对应的是哪个功能模板时,便要每个门都打开看看,浪费较多的时间,二来,设置多处门板还得需要设置多个通风孔,不仅会增加入水的机率,而且,还易引来蛇虫鼠蚁,三来,设置多处门板还得佩戴多条钥匙,给维修人员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立式变电站,该立式变电站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种所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安全可靠的立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配电柜体,所述配电柜体的顶面连接有散热防护罩,所述配电柜体的顶面端部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防水胶垫,所述散热防护罩的底面开口设置,所述散热防护罩的四周底部均焊接有与凹槽相适应的卡条,所述散热防护罩通过卡条卡入凹槽内进而与配电柜体连接,所述散热防护罩左右侧面的顶部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散热孔,所述散热防护罩的左右侧面外壁且分别对应第一散热孔处均焊接有第一挡雨板,所述第一挡雨板的底面开口设置且第一挡雨板的左侧与第一散热孔连通,所述散热防护罩左右侧面的底部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均插接有第一散热片且第一散热片与第一通孔的连接处均焊接固定,所述散热防护罩左右侧面的若干片第一散热片的另一端均共同焊接有第一金属散热板,所述第一金属散热板的底面与配电柜体的顶面接触但不相连接,所述配电柜体的顶面安装有变压器,所述配电柜体的顶面且对应变压器处设置有若干个通线孔,所述配电柜体的右侧面通过合页铰接有柜门,所述柜门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散热孔,所述柜门的外壁且对应第二散热孔处焊接有第二挡雨板,所述第二挡雨板的底面开口设置且第二挡雨板的左侧与第二散热孔连通,所述配电柜体的内部从上而下依次焊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的顶面依次安装有高压配电模组、低压配电模组、计量模组和综合模组,所述配电柜体的左侧面且分别对应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的底面处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均插接有第二散热片且第二散热片与第二通孔的连接处均焊接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的底面均焊接有第二金属散热板,所述第二金属散热板分别与对应的第二散热片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防护罩的顶面焊接有提手。

进一步的,所述柜门的中部安装有门锁。

进一步的,所述柜门的外壁中部且位于门锁的下方焊接有门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胶垫的材质为防水橡胶,所述防水胶垫的形状与凹槽的形状相适应,所述防水胶垫的厚度为3.5-5.5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片、第一金属散热板、第二散热片和第二金属散热板的材质均为高导热铝合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的外壁均涂覆有一层导热硅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改进,使其更加安全可靠,使用性能大大提高,通过设有散热通孔、散热片以及金属散热板,能够有效对变压器以及各功能模块进行散热,取代了现有技术采用通孔口、通风管道以及排风扇的不足,其散热的效果也能达到现有技术中所要达到的散热效果,而且,在使用中防水效果较佳,安全性能大大提高,降低因雨水而造成变压器或各功能模块的故障率,同时,也保留了原先的变压器和各功能模块的独立安置,便于变压器和其他模组的安装与运输,另外,将若干门板设置为统一的柜门,在实际的应用上,更加方便维护,也改变了多门板给维修人员带来不便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配电柜体;2、散热防护罩;3、防水胶垫;4、卡条;5、第一散热孔;6、第一挡雨板;7、第一散热片;8、第一金属散热板;9、变压器;10、通线孔;11、柜门;12、第二散热孔;13、第二挡雨板;14、第一支撑板;15、第二支撑板;16、第三支撑板;17、第四支撑板;18、高压配电模组;19、低压配电模组;20、计量模组;21、综合模组;22、第二散热片;23、第二金属散热板;24、提手;25、门锁;26、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安全可靠的立式变电站,它包括配电柜体1,所述配电柜体1的顶面连接有散热防护罩2,所述配电柜体1的顶面端部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防水胶垫3,所述散热防护罩2的底面开口设置,所述散热防护罩2的四周底部均焊接有与凹槽相适应的卡条4,所述散热防护罩2通过卡条4卡入凹槽内进而与配电柜体1连接,所述散热防护罩2左右侧面的顶部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散热孔5,所述散热防护罩2的左右侧面外壁且分别对应第一散热孔5处均焊接有第一挡雨板6,所述第一挡雨板6的底面开口设置且第一挡雨板6的左侧与第一散热孔5连通,所述散热防护罩2左右侧面的底部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均插接有第一散热片7且第一散热片7与第一通孔的连接处均焊接固定,所述散热防护罩2左右侧面的若干片第一散热片7的另一端均共同焊接有第一金属散热板8,所述第一金属散热板8的底面与配电柜体1的顶面接触但不相连接,所述配电柜体1的顶面安装有变压器9,所述配电柜体1的顶面且对应变压器9处设置有若干个通线孔10,所述配电柜体1的右侧面通过合页铰接有柜门11,所述柜门1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散热孔12,所述柜门11的外壁且对应第二散热孔12处焊接有第二挡雨板13,所述第二挡雨板13的底面开口设置且第二挡雨板13的左侧与第二散热孔12连通,所述配电柜体1的内部从上而下依次焊接有第一支撑板14、第二支撑板15、第三支撑板16和第四支撑板17,所述第一支撑板14、第二支撑板15、第三支撑板16和第四支撑板17的顶面依次安装有高压配电模组18、低压配电模组19、计量模组20和综合模组21,所述配电柜体1的左侧面且分别对应第一支撑板14、第二支撑板15、第三支撑板16和第四支撑板17的底面处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均插接有第二散热片22且第二散热片22与第二通孔的连接处均焊接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板14、第二支撑板15、第三支撑板16和第四支撑板17的底面均焊接有第二金属散热板23,所述第二金属散热板23分别与对应的第二散热片22焊接。

所述散热防护罩2的顶面焊接有提手24。

所述柜门11的中部安装有门锁25。

所述柜门11的外壁中部且位于门锁25的下方焊接有门把手26。

所述防水胶垫3的材质为防水橡胶,所述防水胶垫3的形状与凹槽的形状相适应,所述防水胶垫3的厚度为4.5mm。

所述第一散热片7、第一金属散热板8、第二散热片22和第二金属散热板23的材质均为高导热铝合金。

所述第一散热片7和第二散热片22的外壁均涂覆有一层导热硅脂层。通过设有导热硅脂层,能够加快散热片的散热速率。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以及工作原理为:使用时,依然通过吊装的方式将变压器9吊到配电柜体1的上方,变压器9的周围没有柜体的阻拦,安装和维护方便,接着,通过通线孔10和导线将变压器9和各功能模组进行连接,再使用散热防护罩2将其盖住,盖住后,第一金属散热板8的底面会与配电柜体1的顶面接触,进而接收变压器9在配电柜体1顶面发出的热量;对各功能模组进行维修时,只需打开柜门11,再找到对应的功能模块即可,另外,变压器9置于配电柜体1的顶面,变压器9产生的热量不会进入到配电柜体1中,使得配电柜体1内部的各功能模块不会受到变压器9热量的影响,也不会因为变压器9的冷却会有大量的空气进入到配电柜体1中,而给配电柜体1内部带来灰尘和潮气,从而提升了配电柜体1内部的的安全绝缘电气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以及散热的原理为:首先,将散热防护罩2盖住配电柜体1后,由于再凹槽内设置有防水胶垫3,进而有效防止雨水进入到散热防护罩2的内部,又由于设置了第一挡雨板6和第二挡雨板13,有效防止了雨滴透过第一散热孔5或第二散热孔12进入到散热防护罩2或配电柜体1内部,起到较佳的防水效果,另外,第一金属散热板8的底面与配电柜体1的顶面接触,进而接收变压器9在配电柜体1顶面发出的热量,再经第一散热片7散失在散热防护罩2的外部,同时,变压器9外部发出的一部分热量会被第一散热片7吸收,另一部分会经第一散热孔5散失,从而使得变压器9的热量得到较好的散失,同理,配电柜体1内部的热量也会经第二金属散热板23和第二散热片22散失至配电柜体1外部,各功能模块外部所产生的热量也会一部分被第二散热片22吸收,另一部分则透过第二散热孔12散失,从而使得配电柜体1内部各功能模块所产生的热量得到较好的散失。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