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电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32658发布日期:2021-03-02 17:03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供电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电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电控制柜。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大型电箱供电控制柜由于承载35kv高电压并流经400a及以上的大电流,导致主电气部件控制柜内部温升较高,一般采用在供电控制柜内加装散热风扇24小时对供电控制柜进行吹风散热以确保内部电器部件不至于由于过高的温度导致电气部件损毁或造成功能性失效。但是这样采用散热风扇的结构当供电控制柜内温升不是很高时,散热风扇也会全功率启动,这就导致了电能的浪费,虽然普通散热风扇的额定总功率在0.5-0.8kw之间,但是长时间的全功率开启对电能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同时现有技术中散热风扇在供电控制柜高负荷工作时又无法提供最佳的对供电控制柜内部温度的降低,也同样会存在供电控制柜长时间高负荷工作时电气部件损毁或造成功能性失效的风险存在。因此如何更好地解决因供电控制柜导致的电气部件损毁或造成功能失效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电控制柜,以更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供电控制柜内散热风扇长时间的全功率开启对电能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以及供电控制柜长时间高负荷工作时电气部件损毁或造成功能性失效的风险依然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电控制柜,用于供电系统中作为供电系统的终端或中间转换部分,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柜门、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第三散热部和底部散热部;
[0005]
所述柜体与所述柜门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成一体,并所述柜体与所述柜门之间采用橡胶密封圈密封;所述第一散热部安装于所述柜门上,所述第二散热部和所述第三散热部安装于所述柜体上,所述底部散热部作为所述柜体的底部用于支撑所述柜体,通过所述柜体下部的贯通孔与所述底部散热部气流贯通,所述第一散热部、所述第二散热部、所述第三散热部和所述底部散热部根据所述供电控制柜内部温度依次启动;所述底部散热部与所述柜体的底部螺钉连接,所述底部散热部包括:同步启动的底部散热双风扇用于对外排出所述供电控制柜内部具有高温的气流,以及具有弹性缓冲作用,用于根据水平位置进行自适应调节所述供电控制柜的高度位置使整体重量在水平承载地面保持平衡的底部支撑脚所述第一散热部总功率为 0.1kw、所述第二散热部总功率为0.15kw、所述第三散热部总功率为0.15kw、所述底部散热部总功率为0.2kw。
[0006]
进一步,所述第一散热部包括第一散热风扇和位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外部用于阻止雨水侵入所述第一散热风扇的第一防水壳体,所述第一防水壳体具有多个第一防水叶片;所述第一散热部螺钉连接于所述柜门,并所述第一散热部位于所述柜门上其到所述柜门底部的距离与到所述柜门顶部的距离比值为1:2-1:4。
[0007]
进一步,所述第一防水叶片形成与所述柜门的夹角为从上部到下部依次减少2
°
的结构,所述第一防水叶片与所述柜门形成的夹角的最上部一片为45
°

[0008]
进一步,所述第二散热部和所述第三散热部安装于所述柜体左右两侧,并所述第二散热部和所述第三散热部位于所述柜体上其到所述柜体底部的距离与到所述柜体顶部的距离比值为1:2-1:4;
[0009]
所述第二散热部包括:第二散热风扇和位于所述第二散热风扇外部用于阻止雨水侵入所述第二散热风扇的第二防水壳体,所述第二防水壳体具有多个第二防水叶片;所述第三散热部包括:第三散热风扇和位于所述第三散热风扇外部用于阻止雨水侵入所述第三散热风扇的第三防水壳体,所述第三防水壳体具有多个第三防水叶片。
[0010]
进一步,所述第二散热部和所述第三散热部螺钉连接于所述柜体,所述第二防水叶片和所述第三防水叶片分别形成与所述柜体的夹角为从上部到下部依次减少2
°
的结构,所述第二防水叶片和所述第三防水叶片分别与所述柜体形成的夹角的最上部一片为45
°

[0011]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根据供电控制柜内部温度的提升依次启动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第三散热部和底部散热部对供电控制柜进行吹风降温散热;依次启动散热部可以实现对电控制柜内部温度降低的分段化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散热部的耗电量,实现电能节省的最大化,更好地解决了供电控制柜内散热风扇长时间的全功率开启对电能的浪费的问题;同时所述底部散热部的同步启动的底部散热双风扇与贯通的所述柜体底部贴合,可以有效增加底部散热部对所述供电控制柜的整体降温,所述底部散热部采用具有凹部和凸部的防水结构,防止雨水入侵。所述底部散热部的排水泄水孔设计,可以避免供电控制柜内部产生积水。同时所述底部散热部液力驱动型支撑脚,可以更好的缓冲来自外部环境不可抗力对供电控制柜造成的冲击。
附图说明
[001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供电控制柜第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供电控制柜第二方向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
[0016]
柜体100,柜门200,第一散热部300,第一散热风扇301,
[0017]
第一防水壳体302,第二散热部400,第二散热风扇401,第二防水壳体402,第三散热部500,第三散热风扇501,第三防水壳体502,底部散热部600,
[0018]
底部散热双风扇601,底部支撑脚60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文讨论的图1、图2,以及在本专利文件中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各种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而不应当以被视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实施在任何合适的一种供电控制柜。用于描述各种实施例的术语是示范性的。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仅是为了帮助理解本说明书,且它们的
使用和定义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区分具有相同术语集的对象,而不意在以任何方式表示时间次序,除非另有明确说明。组被限定为包含至少一个元件的非空组。
[0020]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应当仅被认为是描述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的目的。对每个示范性实施例中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应当通常被认为可用于其他示范性实施例中类似的特征或方面。
[0021]
实施例1
[0022]
根据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供电控制柜,用于供电系统中作为供电系统的终端或中间转换部分,包括:柜体100、柜门200、第一散热部300、第二散热部400、第三散热部500和底部散热部600;所述柜体100与所述柜门200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成一体,并所述柜体100与所述柜门200之间采用橡胶密封圈密封;所述第一散热部300安装于所述柜门200上,所述第二散热部400和所述第三散热部500安装于所述柜体100上,所述底部散热部600作为所述柜体100的底部用于支撑所述柜体100,通过所述柜体100下部的贯通孔与所述底部散热部600气流贯通,所述第一散热部300、所述第二散热部400、所述第三散热部500和所述底部散热部600根据所述供电控制柜内部温度依次启动;所述底部散热部600与所述柜体100 的底部螺钉连接,所述底部散热部600包括:同步启动的底部散热双风扇601用于对外排出所述供电控制柜内部具有高温的气流,以及具有弹性缓冲作用,用于根据水平位置进行自适应调节所述供电控制柜的高度位置使整体重量在水平承载地面保持平衡的底部支撑脚602;所述第一散热部300总功率为0.15kw、所述第二散热部400总功率为0.2kw、所述第三散热部500总功率为0.3kw、所述底部散热部600总功率为0.4kw。
[0023]
所述第一散热部300在所述供电控制柜内部温度在20-30
°
之间启动对所述供电控制柜内电器部件进行吹风散热;当所述供电控制柜内部温度在30-40
°
之间时所述第二散热部400 启动对所述供电控制柜内电器部件进行吹风散热;当所述供电控制柜内部温度在40-45
°
时所述第三散热部500启动对所述供电控制柜内电器部件进行吹风散热,当所述供电控制柜内部温度超过45
°
时所述底部散热部600启动对所述供电控制柜内电器部件进行吹风散热。这种根据所述供电控制柜内部温度进行分段式的依次启动散热部的结构方式更有利于节省抽吸部件的耗电量,可以有效节省能源,并且这种方式控制灵活可以实现多种方式的组合,也可以通过改变顺次启动的散热部顺序达到同样的降温效果。进而实现最大限度的对供电控制柜内部的热空气进行排除,对电气部件起到保护作用。
[0024]
所述底部散热部600的同步启动的底部散热双风扇601与贯通的所述柜体100底部贴合,可以有效增加底部散热部600对所述供电控制柜的整体降温,所述底部散热部600采用具有凹部和凸部的防水结构,防水结构与所述柜体100底部贴合,所述底部散热部600还具有排水泄水孔,当所述底部散热部600与所述柜体100贴合处有雨水进入时,雨水会从所述底部散热部600的泄水孔排出至外部以避免内部产生积水。同时所述底部散热部600还具有可根据供电控制柜所处位置以及自身重力不同保持供电控制柜整体重量平衡的底部支
撑脚602,所述底部支撑脚602为液力驱动型支撑脚,可以更好的缓冲来自外部环境对供电控制柜造成的冲击,例如狂风,暴雨,冰雹等等恶劣性天气所带来的供电控制柜位置受到不可抗力产生的偏移。
[0025]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部300包括第一散热风扇301和位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301 外部用于阻止雨水侵入所述第一散热风扇301的第一防水壳体302,所述第一防水壳体302 具有多个第一防水叶片;所述第一散热部300螺钉连接于所述柜门200,并所述第一散热部 300位于所述柜门200上其到所述柜门200底部的距离与到所述柜门200顶部的距离比值为 1:2-1:4,为了达到最佳的吹风效果以及满足最佳的排热效果优选的距离比值为1:2。
[0026]
所述第一防水叶片形成与所述柜门200的夹角为从上部到下部依次减少2
°
的结构,所述第一防水叶片与所述柜门200形成的夹角的最上部一片为45
°
,顺次为43
°
、41
°……
,这样的角度设置可以更有效的抵御供电控制柜在室外使用时雨天雨水进入到供电控制柜内部引起电路故障或损毁供电控制柜。
[0027]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散热部400和所述第三散热部500安装于所述柜体100左右两侧,并所述第二散热部400和所述第三散热部500位于所述柜体100上其到所述柜体100底部的距离与到所述柜体100顶部的距离比值为1:2-1:4,为了达到最佳的吹风效果以及满足最佳的排热效果优选的距离比值为1:2;
[0028]
所述第二散热部400包括:第二散热风扇401和位于所述第二散热风扇401外部用于阻止雨水侵入所述第二散热风扇401的第二防水壳体402,所述第二防水壳体402具有多个第二防水叶片;
[0029]
所述第三散热部500包括:第三散热风扇501和位于所述第三散热风扇501外部用于阻止雨水侵入所述第三散热风扇501的第三防水壳体502,所述第三防水壳体502具有多个第三防水叶片。
[0030]
所述第二散热部400和所述第三散热部500螺钉连接于所述柜体100,所述第二防水叶片和所述第三防水叶片分别形成与所述柜体100的夹角为从上部到下部依次减少2
°
的结构,所述第二防水叶片和所述第三防水叶片分别与所述柜体100形成的夹角的最上部一片为 45
°
,顺次为43
°
、41
°……
,这样的角度设置可以更有效的抵御供电控制柜在室外使用时雨天雨水进入到供电控制柜内部引起电路故障或损毁供电控制柜。
[0031]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根据供电控制柜内部温度的提升依次启动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第三散热部和底部散热部对供电控制柜进行吹风降温散热;依次启动散热部可以实现对电控制柜内部温度降低的分段化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散热部的耗电量,实现电能节省的最大化,更好地解决了供电控制柜内散热风扇长时间的全功率开启对电能的浪费的问题;同时所述底部散热部的同步启动的底部散热双风扇与贯通的所述柜体底部贴合,可以有效增加底部散热部对所述供电控制柜的整体降温,所述底部散热部采用具有凹部和凸部的防水结构,防止雨水入侵。所述底部散热部的排水泄水孔设计,可以避免供电控制柜内部产生积水。同时所述底部散热部液力驱动型支撑脚,可以更好的缓冲来自外部环境不可抗力对供电控制柜造成的冲击。
[0032]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实施例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
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