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剥线锡焊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82547发布日期:2021-01-23 08:5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剥线锡焊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剥线锡焊机。


背景技术:

[0002]
剥线机就是将电线等外包裹的塑料包皮与金属芯剥离的机器,目前市面上的剥线机主要是机械化的对线材进行剥皮,然后通过人工进行人工焊锡或者加装焊线机,人工焊接容易影响线材连接部件的电气性能造成不稳定,而且对焊接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这样造成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加装焊线机会造成占用空间太大,并且生产成本也会变高,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提供了一种剥线锡焊机,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4]
一种剥线锡焊机,包括工作平台、运输装置、剥线装置和焊接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所述剥线装置包括剥皮刀组,所述焊接装置包括焊枪和动力气缸;所述运输装置、剥线装置和焊接装置都位于工作平台上;所述第一导轨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安装在第一导轨上,所述动力气缸带动焊枪运动;所述剥线装置位于运输装置的侧边,所述焊接装置位于剥线装置的侧边。
[0005]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装置还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推动块和固定块;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在第一气缸的活塞端,所述第一滑块安装在第二气缸上,所述推动块安装在第二气缸的活塞端,所述固定块安装在第一滑块上,所述推动块与固定块对接。
[0006]
进一步的,所述剥线装置还包括下叉、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第二导轨、第二滑块和调整座;所述下叉安装在第一滑块上,所述剥皮刀组包括上刀座和下刀座,所述下刀座安装在调整座上,所述上刀座安装在第三气缸的活塞端,所述上刀座与下刀座插接配合,所述第三气缸安装在调整座上,所述第四气缸和第二导轨均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端连接调整座,所述调整座安装在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导轨滑动连接。
[0007]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装置还包括上叉、端子平台、上叉弹性座、第三导轨、第四导轨、滑动台和导轨台;所述动力气缸包括第一动力气缸和第二动力气缸,所述第二动力气缸的活塞端与第一动力气缸的活塞端相互连接;所述端子平台和导轨台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所述第三导轨、第四导轨和第一动力气缸均安装导轨台上,所述滑动台安装在第二动力气缸上,所述滑动台与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焊枪和上叉弹性座安装在滑动台上,所述上叉安装在上叉弹性座上,所述上叉与焊枪的枪口对接;所述上叉的下端与端子平台对接。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装置侧部设置有垃圾排除管,所述垃圾排除管安装在导轨台上。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平台下方还设有线皮回收箱,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开口,所述
开口位于剥皮刀组的下方。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
将剥线机与焊线机融合到一体,剥线之后自动移动到锡焊处进行焊锡,自动锡焊的精度较高,并且剥掉的线皮掉落到线皮回收箱,设有的垃圾排除管可以自动吸出废锡料,都可以省去人工进行清理的工作,可以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还能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的放大图。
[0015]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b处的放大图。
[0016]
附图标记分别为:工作平台1、运输装置2、剥线装置3、焊接装置4、线皮回收箱5、开口11、第一气缸20、第二气缸21、第一导轨22、第一滑块23、推动块24、固定块25、下叉30、剥皮刀组31、第三气缸32、第四气缸33、第二导轨34、第二滑块35、调整座36、上刀座310、下刀座311、上叉40、焊枪41、端子平台42、上叉弹性座43、动力气缸44、第三导轨45、滑动台46、导轨台47、第四导轨48、红外线传感器49、第一动力气缸440、第二动力气缸441、缓冲器470、垃圾排除管471。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如图1到图4所示,一种剥线锡焊机,包括工作平台1、运输装置2、剥线装置3和焊接装置4;所述运输装置2包括第一导轨22和第一滑块23,所述剥线装置3包括剥皮刀组31,所述焊接装置4包括焊枪41和动力气缸44;所述运输装置2、剥线装置3和焊接装置4都位于工作平台1上;所述第一导轨22安装在工作平台1上,所述第一滑块23滑动安装在第一导轨22上,所述动力气缸44带动焊枪41运动;所述剥线装置3位于运输装置2的侧边,所述焊接装置4位于剥线装置3的侧边。
[0018]
进一步说明,通过运输装置2将线运输到剥线装置3后,剥线装置3的剥皮刀组31对线进行剥皮动作,当剥线装置3剥皮结束后留下线芯,运输装置2再次运输线,运输到焊接装置4,焊接装置4通过焊枪41与动力气缸44的动力配合,将线芯焊上锡;将剥线机与焊线机融合到一体,剥线之后自动移动到锡焊处进行焊锡,自动锡焊的精度较高,可以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还能节省空间。
[0019]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装置2还包括第一气缸20、第二气缸21、推动块24和固定块25;所述第一气缸20安装在工作平台1上,所述第二气缸21安装在第一气缸20的活塞端,所述第一滑块23安装在第二气缸21上,所述推动块24安装在第二气缸21的活塞端,所述固定块25安装在第一滑块23上,所述推动块24与固定块25对接;当线穿过推动块24与固定块25之间时,第二气缸21开始动作推动推动块24向固定块25方向移动,当线皮剥去后,第一气缸20动作将第一滑块23向焊接装置方向推动;通过第二气缸21推动,线就能稳定夹在推动块24与固定块25之间,避免剥线皮和焊锡时导致误差太大。
[0020]
进一步的,所述剥线装置3还包括下叉30、第三气缸32、第四气缸33、第二导轨34、第二滑块35和调整座36;所述下叉30安装在第一滑块23上,所述剥皮刀组31包括上刀座310
和下刀座311,所述下刀座311安装在调整座36上,所述上刀座310安装在第三气缸32的活塞端,所述上刀座310与下刀座311插接配合,所述第三气缸32安装在调整座36上,所述第四气缸33和第二导轨34安装在工作平台1上,所述第四气缸33的活塞端连接调整座36,所述调整座36安装在第二滑块35上,所述第二滑块35与第二导轨34滑动连接。
[0021]
进一步说明,当线与下叉30对接时,第二气缸21与第四气缸33开始动作,推动块24向固定块25方向移动,将线稳定在推动块24与固定块25之间,由于调整座36安装在第二滑块35上,第四气缸33可以推动调整座36向下叉30方向移动,当剥皮刀组31靠近下叉30的同时,第三气缸32开始动作,使上刀座310向下移动,上刀座310与下刀座311剪住线皮后,第四气缸33往回动作,将调整座36往回拉,线皮就能被脱出,剥线后,线芯分量陷进下叉30内,第三气缸32往回动作,上刀座310向上移动;这时就完成了剥线动作,通过设立下叉30可以使线芯分布在下叉30的缝隙内,对下一步的焊接动作更方便。
[0022]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装置4还包括上叉40、端子平台42、上叉弹性座43、第三导轨45、第四导轨48、滑动台46和导轨台47;所述动力气缸44包括第一动力气缸440和第二动力气缸441,所述第二动力气缸441的活塞端与第一动力气缸440的活塞端相互连接;所述端子平台42和导轨台47安装在工作平台1上,所述第三导轨45、第四导轨48和第一动力气缸440均安装导轨台47上,所述滑动台46安装在第二动力气缸441上,所述滑动台46与第三导轨45和第四导轨48滑动连接,所述焊枪41和上叉弹性座43安装在滑动台46上,所述上叉40安装在上叉弹性座43上,所述上叉40与焊枪41的枪口对接;所述上叉40的下端与端子平台42对接。
[0023]
进一步说明,当剥线动作完成后,第一气缸20开始动作,将第一滑块23向焊接装置4方向滑动,当下叉30与端子平台42对接时,动力气缸44开始动作,因为焊枪41和上叉弹性座43安装在滑动台46,上叉40安装在上叉弹性座43上,所以焊枪41与上叉40同步向下移动,上叉40与下叉30咬合稳定住线芯时,焊枪41开始焊锡在线芯上;于是,这样就完成了焊锡的动作,上叉弹性座43可以给上叉40带来缓冲作用,避免上叉40与下叉30交叉相抵时造成上叉40的损坏,滑动台46与第三导轨45和第四导轨48一起滑动连接更稳定。
[0024]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装置4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49,所述红外线传感器49安装在工作平台1上;红外线传感器49与端子平台42和上叉40之间的间隙对接,可以在线到达端子平台42时就能感应到,促使动力气缸44做出动作,不用人工进行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降低成本。
[0025]
可选的,所述焊接装置4设置有缓冲器470,所述缓冲器470安装在导轨台47上,所述滑动台46的顶端安装在缓冲器470的活塞端,所述缓冲器470位于滑动台46上方;通过安装缓冲器470可以对动力气缸44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动力气缸44的活塞端回缩时对动力气缸44产生过大的冲击力,导致动力气缸44损坏。
[0026]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装置4侧部设置有垃圾排除管471,所述垃圾排除管471安装在导轨台47上;通过安装垃圾排除管471可以将焊枪41焊接过后留下的废锡料吸走,省去人工进行清理的工作,可以降低人工成本。
[0027]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平台1下方还设有线皮回收箱5,所述工作平台1上设有开口11,所述开口11位于剥皮刀组31的下方;当剥皮刀组31剥完线时,线皮可以通过开口11掉进线皮回收箱5内,省去人工进行清理的工作,可以降低人工成本。
[0028]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和原理获得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