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极膜配电系统的防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7146发布日期:2021-03-02 19:52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用于双极膜配电系统的防腐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系统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双极膜配电系统的防腐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在传统化纤领域,采用新型膜系统双极膜电渗析处理粘胶废液硫酸钠废液,降低环保排放,使得硫酸钠得以清洁化循环利用。双极膜电渗析系统装置主要包括:双极膜电渗析系统装置及双极膜配电装置。
[0003]
双极膜系统主要原料为粘胶纤维副产物硫酸钠废液,根据实际情况,设备处于化纤厂周边,由于粘胶纺丝黄化熟成工艺要求,需往粘胶中添加cs2,使得粘胶反应过程中会生成h2s。故空气中会存在少量h2s。而h2s具有腐蚀性,易对双极膜电气设备装置造成腐蚀老化,大大降低其使用寿命。配电柜是配电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安装在专业配电室内,也最容易受到 h2s的腐蚀。为提高双极膜配电系统装置使用寿命,需加入一种防腐装置,去除空气中残留的h2s。且双极膜电器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采用大功率空调和风机进行散热。
[0004]
传统的配电系统主要是敞开式进出风+室内空调的冷却方式。会导致配电柜中的设备被 h2s腐蚀。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双极膜配电系统的防腐系统,用于除去双极膜配电系统中的硫化氢,同时对双极膜配电系统进行降温处理。
[0006]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
用于双极膜配电系统的防腐系统,包括封闭式的配电室,所述配电室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过管道与用于去除硫化氢的硫化氢过滤装置入口连接,该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循环风机,所述硫化氢过滤装置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表冷器的入口连接,所述表冷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配电室的进风口连接。
[0008]
本实用新型所述硫化氢过滤装置为现有技术,能够用于除去硫化氢;所述表冷器为现有技术,用于对除去硫化氢后的空气进行冷却降温处理。
[000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0]
当第二循环风机开启后,配电室内空气被抽出,空气进入硫化氢过滤装置,硫化氢被处理完全,干净的空气进入表冷器进行降温,降温后的空气进入配电室,从而带走配电系统大量的热量,保证配电室温度恒定,进行混合后的空气再次进入硫化氢过滤装置,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0011]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配电室的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依次设置有硫化氢过滤装置、表冷器,分别用于对配电室排出的空气进行硫化氢除去、降温处理,然后再将降温后干净的空气输送至配电室,不仅能过滤空气中的腐蚀性气体硫化氢,同时能够降低配电系统温度,提
高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0012]
进一步地,硫化氢过滤装置与表冷器之间设置有活性炭填充装置。
[0013]
所述硫化氢过滤装置内装有高锰酸钾和硫酸,高锰酸钾和硫酸与空气中的硫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述活性炭填充装置内填充有活性炭,所述活性炭能够吸附硫化氢;经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经过硫化氢过滤装置和活性炭填充装置的空气中的硫化氢被处理完全。
[0014]
进一步地,出风口与第二循环风机之间设置有一次滤网装置。
[0015]
所述一次滤网装置为现有技术,用于过滤由配电室抽出的空气中的大型粉尘和颗粒,利于保护第二循环风机。
[0016]
进一步地,硫化氢过滤装置的入口与第二循环风机之间设置有二次滤网装置。
[0017]
所述二次滤网装置为现有技术,为密度较小多层网,主要过滤空气中和配电室底部抽出的细小粉尘。
[0018]
进一步地,硫化氢过滤装置上设置有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与大气连通,所述进风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循环风机。
[0019]
通过第一循环风机将大气的中的空气补充至配电室,以达到内外气压平衡的目的。
[0020]
进一步地,配电室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和第一循环风机电连接。
[0021]
所述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均为现有技术,所述压力传感器、控制器以及第一循环风机之间的信号传输过程也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将现有控制技术用于控制配电室的压力,以达到内外气压平衡的目的。
[0022]
具体控制过程如下:
[0023]
压力传感器将配电室的大气压力与当地海拔高度的标准大气压出现正或者负的差值后的信号传输至控制器,经过控制器对数据的识别和处理后,将指令传输至第一循环风机,控制第一循环风机的正/反转,从而保证配电系统内的标准大气压力。
[0024]
进一步地,表冷器的冷冻水进管上设置有调节阀。
[0025]
通过控制调节阀的开合度能够对配电室内的温度进行调节。
[0026]
进一步地,调节阀为气动自动调节阀,所述配电室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和调节阀电连接。
[0027]
本实用新型所述气动自动调节阀、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均为现有技术,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气动自动调节阀之间的信号传输也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将现有技术用于控制配电室的温度。
[0028]
冷器金属管道内腔通入冷冻水,要处理的空气流过金属管道外壁进行热交换以达到降低空气的目的。冷冻水管上加有气动自动调节阀,冷冻水阀门采用气动调节阀控制,气动自动调节阀用于接收控制器指令来调节阀门大小,实现冷冻水流量比例式调节,从而保证室内温度恒定20-25℃。
[0029]
进一步地,配电室内设置有硫化氢传感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硫化氢传感器、第二循环风机电连接。
[0030]
所述硫化氢传感器为现有技术,硫化氢传感器、控制器和第二循环风机之间的信
号传输也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将现有控制技术用于控制第二循环风机的自动开启。
[0031]
进一步地,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在配电室的顶部和下部侧壁。
[0032]
硫化氢的相对密度比空气高,故易沉积在底部,配电室风机由配电室底部抽出,经过处理的干净空气由顶部进入。
[0033]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34]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配电室的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依次设置有硫化氢过滤装置、表冷器,分别用于对配电室排出的空气进行硫化氢除去、降温处理,然后再将降温后干净的空气输送至配电室,不仅能过滤空气中的腐蚀性气体硫化氢,同时能够降低配电系统温度,提高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35]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36]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腐系统的示意图。
[0037]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38]
1-配电室,2-表冷器,3-调节阀,4-硫化氢过滤装置,5-第一循环风机,6-二次滤网装置, 7-第二循环风机,8-一次滤网装置,9-活性炭填充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40]
实施例1:
[0041]
如图1所示,用于双极膜配电系统的防腐系统,包括封闭式的配电室1,所述配电室1 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过管道与用于去除硫化氢的硫化氢过滤装置4入口连接,该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循环风机7,所述硫化氢过滤装置4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表冷器2 的入口连接,所述表冷器2的出口通过管道与配电室1的进风口连接;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在配电室1的顶部和下部侧壁,本实施例的硫化氢过滤装置4采用现有技术。
[0042]
实施例2:
[004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所述硫化氢过滤装置4与表冷器2之间设置有活性炭填充装置9。
[0044]
在本实施例中,硫化氢过滤装置4内装有高锰酸钾和硫酸,高锰酸钾和硫酸与空气中的硫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述活性炭填充装置9内填充有活性炭,所述活性炭能够吸附硫化氢;经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经过硫化氢过滤装置4和活性炭填充装置9的空气中的硫化氢被处理完全。
[0045]
实施例3:
[0046]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所述出风口与第二循环风机7之间设置有一次滤网装置8;所述硫化氢过滤装置4的入口与第二循环风机7之间设置有二次滤网装置6。
[0047]
实施例4:
[0048]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所述硫化氢过滤装置4上设置有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与大气连通,所述进风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循环风机5;所述配电室1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和第一循环风机5电连接。
[0049]
实施例5:
[0050]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所述表冷器2的冷冻水进管上设置有调节阀3;所述调节阀3其气动自动调节阀,所述配电室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和调节阀3电连接。
[0051]
实施例6:
[005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所述配电室1内设置有硫化氢传感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硫化氢传感器、第二循环风机7电连接。
[0053]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