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导线芯的压接金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23377发布日期:2021-04-02 09:47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导线芯的压接金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压接金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导线芯的压接金具。



背景技术:

碳纤维复合导线芯作为一种新型的输电导线,与普通钢芯铝绞线相比,具有同等截面下导线单位长度重量轻,高温时的弧垂变化小,输电能力高等优点,因而其应用前景广阔。

由于碳纤维复合导线芯内部的碳纤维芯棒为脆性材料,因此,在国内工程中,碳纤维复合导线芯接续金具尺寸过大或通过使用滑车施工时,容易造成碳纤维复合导线芯损伤。在过滑车时,碳纤维复合导线芯容易损伤,外层铝线容易松股或起“灯笼”,从而导致了无法实现碳纤维复合导线芯规模化应用所要求的直线接续管集中压接张力放线工艺。故现有技术中存在导线芯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导线芯的压接金具,具有线芯较为稳定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导线芯的压接金具,包括挂板、外套管、外层压接管、外层衬管、内层压接管和内层衬管,所述外层压接管套设于外层衬管,所述内层压接管套设于内层衬管,所述外套管套设于内层压接管,所述外套管与外层压接管螺纹连接,所述内层压接管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挂板设有供外套管穿过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柱设有与外套管卡接的锁定件,所述外套管设有与挂板卡接的固定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件为与连接柱螺纹连接且与外套管卡接的锁紧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件为与外套管固定连接的卡环,所述卡环的宽度大于连接孔的宽度,所述外套管的宽度小于连接孔的宽度,所述卡环与挂板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环设有与挂板抵接的斜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挂板固定连接有连接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挂板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层压接管设有与外套管抵接的锥形段,锥形段位于内层压接管远离连接柱的一端,所述锥形段外壁宽度沿远离内层压接管的方向逐渐减小。

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外套管给内层压接管提供夹紧力,使内层压接管压紧内层衬管和线芯内层,起到紧固线芯内层的作用。

线芯内层为内层衬管内时,线芯内层能撑起内层衬管,使内层衬管向外张开并与内层压接管抵接,通过内层衬管与内层压接管之间的摩擦力使内层衬管与内层压接管保持固定,同时,内层压接管在内层衬管上施加反作用力,使得内层衬管将线芯内层夹紧,从而起到提高线芯稳定性的作用。

外层压接管在外层衬管上施加反作用力,使得外层衬管将线芯外层夹紧,从而起到提高线芯稳定性的作用。

线芯内层和线芯外层能分别通过内层衬管和外层衬管进行固定,能有效防止线芯内层和线芯外层意外移动并导致线芯内层和线芯外层错位,有效防止线芯外层的铝线松股或起“灯笼”,达到线芯较为稳定的优点,能够适应碳纤维复合导线芯规模化应用所要求的直线接续管集中压接张力放线工艺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导线芯的压接金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挂板和连接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导线芯的压接金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挂板;12、连接孔;13、外套管;14、卡环;15、斜面;16、连接环;17、连接板;21、内层压接管;22、内层衬管;23、连接柱;24、锁紧螺母;25、锥形段;26、外层压接管;27、外层衬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导线芯的压接金具,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挂板11、外套管13、外层压接管26、外层衬管27、内层压接管21和内层衬管22。

内层压接管21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3,挂板11设有供外套管13穿过的连接孔12。连接柱23设有与外套管13卡接的锁定件,锁定件为与连接柱23螺纹连接且与外套管13卡接的锁紧螺母24。

外层压接管26套设于外层衬管27,内层压接管21套设于内层衬管22,外套管13套设于内层压接管21,外套管13与外层压接管26螺纹连接。

外套管13设有与挂板11卡接的固定件,固定件为与外套管13固定连接的卡环14,卡环14的宽度大于连接孔12的宽度,外套管13的宽度小于连接孔12的宽度,卡环14与挂板11卡接,卡环14设有与挂板11抵接的斜面15。

挂板11固定连接有连接环16。

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碳纤维复合导线芯包括内外两层。将线芯内层穿入内层衬管22内,利用线芯内层与内层衬管22之间的摩擦力使线芯内层与内层衬管22保持固定。然后将装有线芯内层的内层衬管22装入内层压接管21内,通过内层压接管21与内层衬管22之间的摩擦力,使内层压接管21和内层衬管22保持固定。再通过挤压的方式将安装有线芯内层的内层衬管22插入外套管13内,使外套管13与内层压接管21通过摩擦力相互固定,并通过外套管13给内层压接管21提供夹紧力,使内层压接管21压紧内层衬管22和线芯内层,起到紧固线芯内层的作用。而线芯内层为内层衬管22内时,线芯内层能撑起内层衬管22,使内层衬管22向外张开并与内层压接管21抵接,通过内层衬管22与内层压接管21之间的摩擦力使内层衬管22与内层压接管21保持固定,同时,内层压接管21在内层衬管22上施加反作用力,使得内层衬管22将线芯内层夹紧,从而起到提高线芯稳定性的作用。

将线芯外层通过挤压的方式穿入外层衬管27内,通过线芯外层与外层衬管27之间的摩擦力使线芯外层和外层衬管27保持固定。当线芯外层穿入外层衬管27时,线芯外层能撑起外层衬管27,使外层衬管27向外张开并与外层压接管26抵接,通过外层衬管27与外层压接管26之间的摩擦力使外层衬管27与外层压接管26保持固定,同时,外层压接管26在外层衬管27上施加反作用力,使得外层衬管27将线芯外层夹紧,从而起到提高线芯稳定性的作用。

线芯内层和线芯外层能分别通过内层衬管22和外层衬管27进行固定,能有效防止线芯内层和线芯外层意外移动并导致线芯内层和线芯外层错位,有效防止线芯外层的铝线松股或起“灯笼”,达到线芯较为稳定的优点,能够适应碳纤维复合导线芯规模化应用所要求的直线接续管集中压接张力放线工艺的要求。

锁紧螺母24与连接柱23螺纹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母24与外套管13卡接,进而能实现将内层压接管21锁定在外套管13上。外套管13与外层压接管26螺纹连接,从而使内层压接管21和外层压接管26均固定安装于外套管13上,起到提高内层压接管21与外层压接管26之间的结构稳定性的作用,也能起到提高线芯稳定性的效果,防止内层压接管21在线芯内层的拉力作用下以外滑出外套管13。

通过卡环14与挂板11卡接,从而能将卡环14和外套管13挂接在挂板11上,使挂板11能通过卡环14给外套管13提供支撑力。

通过斜面15与挂板11抵接,使卡环14能更稳定的卡在挂板11上,也能起到提高线芯稳定性的作用。

通过在连接环16上施加拉力,并能通过连接环16将拉力传递到挂板11上,起到方便给挂板11提供支撑力的作用,达到方便使用的效果。

将内层压接管21通过挤压的方式插入外套管13内部时,将锥形段25对准外套管13,并使锥形段25外壁与外套管13抵接,然后继续向靠近外套管13的方向移动内层压接管21,使外套管13与锥形段25外壁相对滑动,并使锥形段25挤入外套管13内,从而起到方便将锥形段25和内层压接管21安装到外套管13内的效果。

实施例2:

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导线芯的压接金具,如图3所示,挂板11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7。

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在连接板17上施加拉力,并能通过连接板17将拉力传递到挂板11上,起到方便给挂板11提供支撑力的作用,达到方便使用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