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照明装置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68920发布日期:2021-04-21 04:37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照明装置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家用照明装置配电箱。


背景技术:

2.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
3.现有的配电箱在固定时需要在墙体相互镶嵌,但现有的镶嵌时的固定配电箱在后期的进行更换和维修时会带来不便,并且还会造成墙体的损坏,会导致配电箱的使用寿命减短。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家用照明装置配电箱,现有的配电箱在固定时需要在墙体相互镶嵌,但现有的镶嵌时的固定配电箱在后期的进行更换和维修时会带来不便的目的。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家用照明装置配电箱,包括墙体;
6.凹形腔,所述凹形腔开设于所述墙体的内部;
7.配电箱,所述配电箱设置于所述凹形腔的内壁;
8.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凹形腔内壁的顶部和底部的两侧,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表面设置有活动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活动板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凹形腔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
9.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适配的第二滑槽,所述活动板表面且位于所述凹槽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杆,所述配电箱表面的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块。
11.活动杆的使用可以方便对配电箱集进行固定和拿取。
12.优选的,所述凹形腔内壁底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杆。
13.优选的,所述配电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凹形腔内壁的顶部和底部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组件。
14.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滑槽,两个所述第三滑槽之间且位于所述安装盒的内部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l形移动杆,所述l形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15.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支撑块相适配的支撑槽,所述滑板的一侧
且位于所述安装盒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l形移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握把。
1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家用照明装置配电箱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用照明装置配电箱,使用固定组件和配电箱两侧的推块相配合使用可以方便对配电箱进行固定,可以方便后期工人对配电箱的维修和更换,使用支撑组件可以对配电箱进行固定可以防止外界的撞击和拉动造成配电箱的脱落,可以减少特殊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家用照明装置配电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21.图4为图1所示的配电箱的正视图。
22.图中标号:1、墙体,2、凹形腔,3、配电箱,4、固定组件,41、固定板,42、连接板,43、活动板,44、固定块,45、第一滑块,46、第二滑槽,47、凹槽,48、第一连接块,49、第二连接块,410、活动杆,411、第一弹簧,412、第一滑槽,413、活动块,5、推块,6、移动槽,7、移动杆,8、挡板,9、支撑组件,91、安装盒,92、第三滑槽,93、滑板,94、l形移动杆,95、支撑块,96、支撑槽,97、第二弹簧,98、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4.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家用照明装置配电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配电箱的正视图。一种家用照明装置配电箱,包括墙体1;
25.凹形腔2,所述凹形腔2开设于所述墙体1的内部;
26.配电箱3,所述配电箱3设置于所述凹形腔2的内壁;
27.固定组件4,所述固定组件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定组件4设置于所述凹形腔2内壁的顶部和底部的两侧,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两个固定板41,两个所述固定板4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2,两个所述固定板41的表面设置有活动板43,所述连接板42和所述活动板43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4,所述凹形腔2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固定板4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412,所述第一滑槽412的内部设置有块413,两个所述固定块44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411。
28.第一弹簧411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固定块44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活动块413通过连接杆与活动板43的一侧固定连接。
29.所述活动板43的一侧开设有凹槽47,所述凹槽47内壁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48和第二连接块49,所述活动板4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45。
30.第一连接块48的形状为梯形的形状,第二连接块49的形状为三角形的形状,活动板43的一侧的两边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45,凹槽47的内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
31.所述固定板41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45相适配的第二滑槽46,所述活动板
43表面且位于所述凹槽47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杆410,所述配电箱3表面的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块5。
32.活动杆410的形状为字母u的形状,活动杆410的一端通过转动轴与凹形腔2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推块5的形状与活动板43的形状相适配。
33.所述凹形腔2内壁底部开设有移动槽6,所述移动槽6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杆7。
34.所述配电箱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8,所述凹形腔2内壁的顶部和底部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组件9。
35.所述支撑组件9包括安装盒91,所述安装盒91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滑槽92,两个所述第三滑槽92之间且位于所述安装盒91的内部设置有滑板93,所述滑板9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l形移动杆94,所述l形移动杆9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95。
36.安装盒91的一侧和墙体1的一侧开设有长形滑槽。
37.所述挡板8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支撑块95相适配的支撑槽96,所述滑板93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安装盒91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弹簧97,所述l形移动杆94的一端固定安装握把98。
38.第二弹簧97的两侧分别与滑板93的底部和安装盒9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3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家用照明装置配电箱的工作原理如下:
40.工作时,当操作者对配电箱3进行安装时,首先将配电箱3的一侧与墙体1内部的凹形腔2进行重合,当配电箱3的一侧与凹形腔2重合后推动配电箱3向凹形腔2的内部移动,当配电箱3向凹形腔2的内部移动时带动表面顶部和底板的推块5向凹形腔2的内部移动,当配电箱3带动推块5与活动板43的一侧接触后继续推动配电箱3来推动推块5和活动板43向凹形腔2的内部移动,当推块5推动活动板43移动至合适位置后通过移动杆7带动第一滑槽412内部的第一滑块45向推块5的一侧移动。
41.当第一滑块45与推块5的一侧接触后再继续通过推动配电箱3带动推块、活动板43和第一滑块45向一侧移动,当活动板43继续移动时通过活动板43表面一侧的固定块44带动第一弹簧411进行拉伸,使第一弹簧411处于绷紧状态,当活动板43再次移动时通过活动板43表面凹槽47内部固定的第二连接块49推动活动杆410在凹槽47内部的第一连接块48和第二连接块43的之间进行移动,当活动杆410移动至第二连接块43的之间后即可停止推动配电箱3。
42.当安装好配电箱3后,再通过握把98带动l形移动杆94向安装盒91的顶部移动,当l形移动杆94移动时带动安装盒91内部的滑板93在安装盒91内部两侧的第三滑槽92的内部向上移动,当l形移动杆94向挡板8的一侧移动时带动支撑块95与挡板8内壁的支撑槽96重合即可固定好配电箱3。
4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家用照明装置配电箱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4.使用固定组件4和配电箱3两侧的推块5相配合使用可以方便对配电箱3进行固定,可以方便后期工人对配电箱3的维修和更换,使用支撑组件9可以对配电箱3进行固定可以防止外界的撞击和拉动造成配电箱3的脱落,可以减少特殊情况的发生。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