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断电充电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90876发布日期:2021-03-23 11:25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断电充电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断电充电线。



背景技术:

充电线是用于给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充电的器材,现有的充电线仅仅只是提供充电的功能,用户使用充电线在对智能终端在充电的过程中不知道何时能充满电,只能不时的去看手机充电状态;现有充电线功能太单一,不能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断电充电线,在充满电后自动断电、充电过程中有灯光提示、又能在充电完成后有声音提示的多功能充电线;既满足使用者多种要求,又能带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智能断电充电线,包括:usb接口、充电头、主控芯片、开关管、电流检测电阻,所述usb接口包括:vcc接口、第一d+接口、第一d-接口、第一gnd接口,所述充电头包括:vbus接口、第二d+接口、第二d-接口、第二gnd接口,所述vcc接口与vbus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d+接口与第二d+接口电连接、第一d-接口与第二d-接口电连接,所述vcc接口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开关管的基极与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开关管的集电极与第二gnd接口电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开关管的发射极、第一gnd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gnd接口接地,所述开关管的发射极与主控芯片连接。usb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充电头与智能终端连接,外部的电压将经过vcc接口进入,主控芯片获得电压,进行工作;外部电压通过vbus接口与智能终端的电池的正极连接,智能智能终端的电池的负极与第二gnd接口连接;所述开关管的基极与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开关管的集电极与第二gnd接口电连接,所述开关管的发射极通过电流检测电阻的两端与第一gnd接口电连接,而第一gnd接口接地,当主控芯片输出信号给开关管的基极时,开关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便可以形成充电回路,从而给智能终端的电池进行充电。

智能终端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电池正极与负极的电压差便会变小,因此,充电的过程是将电池正极与负极的电压差变大;充电过程中,电池的正极与负极的电压逐渐变大,电流检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便会逐渐变小,因此,主控芯片通过获取电流检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便可以获知电池是否充满,当电池充满后,主控芯片不输出信号给开关管的基极,开关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不导通,不形成充电回路,从而停止给智能终端的电池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断电充电线,还包括:稳压芯片,所述稳压芯片的电压输入端与vcc接口电连接,所述稳压芯片的电压输出端与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稳压芯片用于给智能主控芯片提供稳定的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断电充电线,还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的两端分别与vcc接口、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蜂鸣器用于发出充满的提示音。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断电充电线,还包括:第一限流电阻、第二限流电阻、充满指示灯,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两端分别与主控芯片、充满指示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一端与充满指示灯的负极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管的集电极与充满指示灯的正极连接。智能终端充满电时,充满指示灯点亮。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断电充电线,还包括:充电状态指示灯、第三限流电阻,所述第三限流电阻的两端分别与充电状态指示灯的负极、主控芯片连接,所述充电状态指示灯的正极与vcc接口连接。所述充电状态指示灯用于指示充电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断电充电线,还包括:第四限流电阻,所述主控芯片通过第四限流电阻与所述开关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头为microusb接头、type-c接头、lighting接头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芯片的型号为isl6205,所述开关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开关管的型号为8050。

进一步地,所述稳压芯片的型号为6209。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断电充电线,智能终端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电池正极与负极的电压差便会变小,因此,充电的过程是将电池正极与负极的电压差变大;充电过程中,电池的正极与负极的电压逐渐变大,电流检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便会逐渐变小,因此,主控芯片通过获取电流检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便可以获知电池是否充满,当电池充满后,主控芯片不输出信号给开关管的基极,开关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不导通,不形成充电回路,从而停止给智能终端的电池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部分的电流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断电充电线,包括:usb接口10、充电头20、主控芯片30、开关管40、电流检测电阻50,所述usb接口10包括:vcc接口11、第一d+接口12、第一d-接口13、第一gnd接口14,所述充电头20包括:vbus接口21、第二d+接口22、第二d-接口23、第二gnd接口24,所述vcc接口11与vbus接口21电连接,所述第一d+接口12与第二d+接口22电连接、第一d-接口13与第二d-接口23电连接,所述vcc接口11与所述主控芯片30电连接;所述开关管40的基极与主控芯片30电连接,所述开关管40的集电极与第二gnd接口24电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阻5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开关管40的发射极、第一gnd接口14电连接,所述第一gnd接口14接地,所述开关管40的发射极与主控芯片30连接。

所述智能断电充电线,还包括:稳压芯片60,所述稳压芯片60的电压输入端与vcc接口11电连接,所述稳压芯片60的电压输出端与主控芯片30电连接。

所述智能断电充电线,还包括:蜂鸣器61,所述蜂鸣器61的两端分别与vcc接口11、主控芯片30电连接。

所述智能断电充电线,还包括:第一限流电阻62、第二限流电阻63、充满指示灯64,所述第一限流电阻62的两端分别与主控芯片30、充满指示灯64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限流电阻63的一端与充满指示灯64的负极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管40的集电极与充满指示灯64的正极连接。

所述智能断电充电线,还包括:充电状态指示灯65、第三限流电阻66,所述第三限流电阻66的两端分别与充电状态指示灯65的负极、主控芯片30连接,所述充电状态指示灯65的正极与vcc接口11连接。

所述智能断电充电线,还包括:第四限流电阻67,所述主控芯片30通过第四限流电阻67与所述开关管40的发射极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头20为type-c接头。

所述主控芯片30的型号为isl6205,所述开关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开关管40的型号为8050。

所述稳压芯片60的型号为6209。

综上所述,智能终端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电池正极与负极的电压差便会变小,因此,充电的过程是将电池正极与负极的电压差变大;充电过程中,电池的正极与负极的电压逐渐变大,电流检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便会逐渐变小,因此,主控芯片通过获取电流检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便可以获知电池是否充满,当电池充满后,主控芯片不输出信号给开关管的基极,开关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不导通,不形成充电回路,从而停止给智能终端的电池进行充电。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