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
本申请涉及载具的动力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扭力提升功能的直驱式轮圈装置。
背景技术:[0002]
现今许多载具(例如四轮以上的车辆或跨坐型的两轮车辆等)都以电动马达驱动其动力轮转动,进而推动载具移动。另就驱动方式而言,目前已有直驱式动力轮。
[0003]
然而,现有直驱式动力轮虽有着因为直驱所带来的优点,但却也因为直驱而产生缺点:扭力不足,导致现有配置直驱式动力轮的载具在爬坡或载人、载货方面显得吃力,为人诟病已久。
技术实现要素:[0004]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扭力提升功能的直驱式轮圈装置,能保有直驱所带来的优点,也能克服现有直驱的扭力不足的问题。
[0005]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扭力提升功能的直驱式轮圈装置,包括:转子,包含彼此罩状组合的环体和盖体,该环体与该盖体彼此合围出凹陷空间;轴心,穿插于该盖体;定子,套接于该轴心且收容于该凹陷空间内;壳体,固定于该转子;太阳齿轮,套接于该轴心;围绕齿环,固定于该壳体且对应该太阳齿轮围绕;行星转盘,套接于该轴心与该壳体之间;以及多个行星齿轮,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该行星转盘,每个该行星齿轮啮接于该太阳齿轮与该围绕齿环之间。
[0006]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既能保有直驱所带来的优点,也能提升扭力而利于爬坡、载人和载货。
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本申请直驱式轮圈装置的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0008]
图2为本申请直驱式轮圈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0009]
图3为本申请依据图1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0010]
图4为本申请依据图2的立体组合示意图,显示围绕齿环和行星转盘。
[0011]
图5为本申请直驱式轮圈装置的剖视图。
[0012]
图6为本申请依据图4在拆下壳体后的立体示意图,显示彼此啮接的围绕齿环、行星齿轮和太阳齿轮。
[0013]
附图标记说明:
[0014]
1-定子;
[0015]
11-环形铁芯;
[0016]
113-中心开口;
[0017]
114-第二卡掣部;
[0018]
12-磁极柱;
[0019]
2-转子;
[0020]
21-环体;
[0021]
22-盖体;
[0022]
221-磁性元件;
[0023]
23-凹陷空间;
[0024]
3-轴心;
[0025]
31-轴心本体;
[0026]
311-第一段;
[0027]
312-第二段;
[0028]
32-定子轴套;
[0029]
321-定子外环;
[0030]
322-轴套本体;
[0031]
323-连接肋;
[0032]
324-第一卡掣部;
[0033]
33-转子轴套;
[0034]
4-壳体;
[0035]
41-壳体开口;
[0036]
411-开口周缘;
[0037]
42-套接外环;
[0038]
5-扭力提升齿轮组;
[0039]
51-太阳齿轮;
[0040]
52-围绕齿环;
[0041]
53-行星转盘;
[0042]
532-套接内环;
[0043]
54-行星齿轮;
[0044]
6-衬套;
[0045]
p-轴承;
[0046]
s-容置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有关本申请的详细说明和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进行如下说明,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48]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扭力提升功能的直驱式轮圈装置,用于载具(例如四轮以上的车辆或跨坐型的两轮车辆等)的动力轮,动力轮具有轮胎(tires)和轮圈装置,轮胎套设于轮圈装置的外周缘。
[0049]
如图1至图3以及图5所示,本申请具有扭力提升功能的直驱式轮圈装置(以下简称直驱式轮圈装置),可包括:定子1、转子2、轴心3、壳体4以及扭力提升齿轮组5,较佳地还可包括衬套6。
[0050]
定子1包含环形铁芯11及多个磁极柱12。环形铁芯11开设有中心开口113且定义有彼此垂直的轴向和径向(图中未示)。各磁极柱12则自环形铁芯11的外周缘(图中未标示附图标记)沿径向凸伸,而且是从环形铁芯11的中心朝环形铁芯11的外周缘方向凸伸。
[0051]
转子2包含环体21和盖体22,环体21具有彼此连通且彼此相对的两个通口(图中未标示附图标记),盖体22封盖于环体21的其中一个通口而彼此组合成罩状,并使转子2在环体21与盖体22的一面之间彼此合围出凹陷空间23。盖体22在环体21内具有内周缘(图中未标示附图标记),转子2在内周缘设置有多个磁性元件221。磁性元件221可为永久磁铁。
[0052]
轴心3可为一体式结构的轴心本体31,也可为分体式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则以分体式结构为例说明如本段所述:轴心3包含定子轴套32、转子轴套33以及轴心本体31,轴心本体31被区分成第一段311和第二段312,定子轴套32和转子轴套33分别固定套接于第一段311和第二段312。
[0053]
本申请并不限定定子轴套32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定子轴套32则以包含定子外环321和轴套本体322为例进行说明。定子外环321为中空环,轴套本体322经由多个连接肋323连接于中空的定子外环321内,使定子外环321和轴套本体322彼此同轴。前述定子1以其中心开口113套接于定子轴套32,并使环形铁芯11与定子外环321彼此卡掣。
[0054]
本申请并不限定环形铁芯11与定子外环321之间彼此卡掣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则以本段所述为例进行说明:定子外环321的外周缘设有第一卡掣部324,环形铁芯11的内周缘设有第二卡掣部114,借由第一卡掣部324与第二卡掣部114彼此卡掣,以使定子1固定套接于定子轴套32,进而收容于前述凹陷空间23内,此时转子2的所有磁性元件221适能围绕定子1的所有磁极柱12。
[0055]
壳体4如图5所示固定于转子2的环体21,使壳体4对应盖体22的另一面罩覆,进而在壳体4与盖体22的另一面之间形成容置空间s。如图1至图3以及图5所示,壳体4具有壳体开口41和套接外环42,壳体4对应壳体开口41形成有开口周缘411,套接外环42的剖面可为如图5所示的l形而具有皆未标示附图标记的横段(平行于前述轴向)和纵段(平行于前述径向),横段连接于开口周缘411且具有凸出于壳体4的两相对面的两个凸出部(图中未标示附图标记),纵段则连接于横段所凸出于壳体4之外的凸出部而组合成l形的套接外环42。
[0056]
前述转子2以其盖体22可转动地套接于前述轴心3的转子轴套33,使前述轴心本体31的第一段311和第二段312分别凸出于盖体22的前述一面和前述另一面,盖体22的一面和另一面彼此相对。
[0057]
如图1至图2以及如图4至图6所示,以下接着说明扭力提升齿轮组5。扭力提升齿轮组5配置于容置空间s内且包含:太阳齿轮51、围绕齿环52、行星转盘53以及多个行星齿轮54。
[0058]
太阳齿轮51套接于转子轴套33。围绕齿环52固定于壳体4且围绕太阳齿轮51,并使太阳齿轮51与围绕齿环52彼此内外相对。行星转盘53的一面可转动地套接于转子轴套33与壳体4之间。彼此环绕的各行星齿轮54则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行星转盘53的另一面,并使每个行星齿轮54啮接于太阳齿轮51与围绕齿环52之间,且此时的太阳齿轮51、行星齿轮54和围绕齿环52彼此径向相对。如此组合成前述的扭力提升齿轮组5。
[0059]
借此,当本申请的直驱式轮圈装置通电后,转子2将会带着壳体4和围绕齿环52一起相对于定子1和轴心3转动,此时,扭力提升齿轮组5将会因为围绕齿环52跟着转子2转动
而开始运作,使本申请的直驱式轮圈装置借由增设扭力提升齿轮组5而具有提升扭力的效果,且还能保有直驱式轮圈装置所带来的优点。
[0060]
值得说明的是,如图1至图2以及如图5至图6所示,行星转盘53的中心套孔(图中未标示附图标记)自前述一面沿轴向凸出有套接内环532,并使套接内环532可转动地套接于转子轴套33,壳体4的套接外环42可转动地套接于套接内环532,也就是套接内环532位于套接外环42与转子轴套33之间。
[0061]
此外,行星转盘53借由具有前述中心套孔而为环状的转盘,衬套6可转动地套接于转子轴套33,行星转盘53可转动地套接于衬套6,也就是衬套6位于行星转盘53与转子轴套33之间,且此时的套接内环532、衬套6和太阳齿轮51沿前述轴向彼此直线排列。
[0062]
必须说明的是,为了让某一组件可转动地套接于某另一组件,可在这两个组件之间设置轴承,例如设置于套接外环42与套接内环532之间的轴承p,其它则不另赘述。
[0063]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扭力提升功能的直驱式轮圈装置,确可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并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完全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要求,现依专利法提出申请,敬请审查和授权,以保障申请人的权利。
[0064]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化,均理同包含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