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42374发布日期:2021-12-08 10:07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护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保护柜。


背景技术:

2.继电保护器是基于微处理器设计,集反时限和定时限继电器保护于一体的综合继电保护设备,继电保护器常用来为电力设备提供安全保护,如变压器、马达、发电机和电力分配系统的输电线的短路及接地失败保护,继电保护器对电力设备进行保护的同时,自身也需要进行保护,一般的继电保护器没有很好的防尘保护装置,而且运行时不能很好进行散热减噪,因此需要继电保护柜的辅助。
3.现有的继电保护柜散热多是通过风扇,将柜体内的热空气与外部空气进行交换,散热效率较低,且容易将外部的灰尘杂质引入到柜体内,影响柜体内仪器,降低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护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继电柜散热不良,同时柜体内容易有灰尘进入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一种保护柜,包括柜体与柜门,所述柜体与所述柜门转动连接;所述柜体内设置有若干隔板,所述柜体内设置有循环冷却组件;所述循环冷却组件包括冷却管与输送管,所述冷却管设置在所述隔板分隔的隔层顶部,所述输送管设置在柜体内部两侧;所述柜体内底部设置有冷却液存储箱,所述冷却液存储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循环进液口,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循环出液口,所述循环出液口与进液管道连接,所述进液管道一端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液管道;所述循环冷却组件一端与所述出液管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循环进液口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柜体与所述柜门之间设置有转动栓;所述柜体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销,所述柜门包括门框,所述门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销,所述转动栓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销与所述第二连接销内。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门框内设置有观察窗。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观察窗为透明塑料材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柜体与所述柜门之间设置有折叠支撑组件;所述柜体顶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栓,所述门框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栓;所述折叠支撑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栓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折叠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连接栓,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与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固定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栓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柜体一侧底部设置有若干散热孔。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板两端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输送管设置在通孔内。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一侧设置有排液管道,所述排液管道内设置有密封塞。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柜体与柜门为铝合金材质。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护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在柜体内的仪器不接触外部空气的情况下,达到冷却的效果,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同时防止灰尘的进入,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护柜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护柜关闭状态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护柜爆炸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护柜正视图;
21.图5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2.图中:101、柜体;102、隔板;103、散热孔;104、第一连接销;105、第一固定栓;106、通孔;2、柜门;201、门框;202、观察窗;203、第二连接销;204、第二固定栓;3、转动栓;4、循环冷却组件;401、冷却管;402、输送管;5、折叠支撑组件;501、第一连接件;502、第二连接件;503、连接栓;6、冷却液存储箱;601、箱体;602、排液管道;603、循环进液口; 604、循环出液口;605、密封塞;701、循环泵;702、进液管道;703、出液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保护柜,包括柜体101与柜门2,所述柜体101与所述柜门2转动连接;所述柜体101内设置有若干隔板102,所述柜体101内设置有循环冷却组件4;所述循环冷却组件 4包括冷却管401与输送管402,所述冷却管401设置在所述隔板102分隔的隔层顶部,所述输送管402设置在柜体101内部两侧;所述柜体101内底部设置有冷却液存储箱6,所述冷却液存储箱6包括箱体601,所述箱体601顶部设置有循环进液口603,所述箱体601的一侧设置有循环出液口604,所述循环出液口604与进液管道702连接,所述进液管道702一端设置有循环泵 701,所述循环泵701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液管道703;所述循环冷却组件4一端与所述出液管道70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循环进液口603连接。
25.打开柜门2,柜体101内的隔板102将柜体101内分为若干个独立的空间,可将继电保护器放置在隔板102上,隔开空间的顶部设置有冷却管401,防止继电保护器过热;所述循环泵701从冷却液存储箱6中泵出冷却液,冷却液自箱体601向循环出液口604流出到进液管道702,在有循环泵701泵出道出液管道703,自出液管道703流入循环冷却组件4中,冷却液
在循环冷却组件 4中循环一圈后从循环进液口603回到箱体601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在柜体101内的仪器不接触外部空气的情况下,达到冷却的效果,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同时防止灰尘的进入,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
26.具体的,所述柜体101与所述柜门2之间设置有转动栓3;所述柜体101 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销104,所述柜门2包括门框201,所述门框20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销203,所述转动栓3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销104与所述第二连接销203内。柜门2可打开,方便操作人员对柜体101内进行维修检测工作,柜门2关闭,则可保护柜体101内的仪器。
27.具体的,所述门框201内设置有观察窗202。操作人员可不打开柜门2,直接查看柜体101内的情况、记录数据等,方便操作,节省了时间。
28.具体的,为提高观察窗202的使用寿命,观察窗202采用不易破碎的透明塑料材质。
29.具体的,所述柜体101与所述柜门2之间设置有折叠支撑组件5;所述柜体101顶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栓105,所述门框201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栓204;所述折叠支撑组件5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栓10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栓204连接。折叠支撑组件5在柜门2开启时可以支撑起柜门2,防止柜门2晃动,方便维修人员操作。
30.具体的,所述折叠支撑组件5包括第一连接件501、第二连接件502、连接栓503,所述第一连接件501一端与第二连接件50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5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栓20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502 与所述第一固定栓105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栓503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件501 与第二连接件502的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件50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502转动连接。折叠支撑组件5安装在继电保护柜顶部,关闭柜门2时可将折叠支撑组件5收纳,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打开柜门2时可以支撑柜门2,实用美观。
31.具体的,所述柜体101一侧底部设置有若干散热孔103。散热孔103为循环泵701散热,但与柜体101内其它空间被隔板102隔绝,有散热孔103进入的灰尘只会留在最底层的隔层内,为循环泵701散热的同时,不会影响其它仪器。
32.具体的,所述隔板102两端设置有若干通孔106,所述输送管402设置在通孔106内。通孔106保证了整个循环冷却组件4的连通性,同时固定循环冷却组件4的位置,使循环冷却组件4保持稳定。
33.具体的,所述箱体601一侧设置有排液管道602,所述排液管道602内设置有密封塞605。所述排液管道602用于更换箱体601内的冷却液,长期使用会使冷却液效果降低,可取下密封塞605,排出箱体601内的冷却液,进行更换,以达到跟好的冷却效果。
34.具体的,为避免柜体101与柜门2发生锈蚀,柜体101与柜门2采用铝合金材质。
35.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以从观察窗202观察柜体101内的状况,记录数据等;如需操作,则打开柜门2,折叠支撑组件5展开,支撑住柜门2,防止柜门2晃动,柜体101内的隔板102将柜体101内分为若干个独立的空间,继电保护器放置在隔板102上,隔开空间的顶部设置有冷却管401,防止继电保护器过热;所述循环泵701从冷却液存储箱6中泵出冷却液,冷却液自箱体601向循环出液口604流出到进液管道702,在有循环泵701泵出道出液管道703,自出液管道703流入循环冷却组件4中,冷却液在循环冷却组件4中循环一圈后从循环进液口603回到箱体601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在柜体101内的仪器不接触外部空气的情况下,达到冷却的效果,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同时防止灰尘的进入,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