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力矩电机轴向间隙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68913发布日期:2021-04-30 09:38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直流力矩电机轴向间隙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流力矩电机轴向间隙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电磁机械装置,用来驱动各种用途的机械和装置。

参照图1,为目前常使用的直流力矩电机,其主要包括两个端盖12、固接在两个端盖12之间的定子11、转动连接在两个端盖12之间的输出轴13,输出轴13一端伸出端盖12与外界设备连接用于驱动外界设备转动,在输出轴13位于定子11内部的部分套设有转子14,转子14通过平键16与输出轴13连接从而带动输出轴13一起转动,在输出轴13位于定子11内部的部分还套设有两个轴承15,两个轴承15分别位于输出轴13的两端且位于两个端盖12和输出轴13之间,轴承15与端盖12和输出轴13均为过盈配合,可以减少端盖12和输出轴13之间的摩擦力。但是电机在使用时,由于电机定转子磁力中心线自对正调节等原因将导致电机的轴向窜量增大,将会影响到电机寿命、产生噪声、振动等现象。

目前对于电机轴向窜量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在轴承远离转子的一端和端盖内侧之间加减垫圈来改变窜量的,需要来回拆装电机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降低对电机轴向窜量进行调节时需要拆装电机,操作麻烦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直流力矩电机轴向间隙调整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直流力矩电机轴向间隙调整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直流力矩电机轴向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在端盖上的调节筒,所述调节筒套设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与电机的端盖螺纹连接,所述调节筒一端与电机内轴承靠近端盖一端的外圈抵接,所述调节筒远离轴承的一端露至外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调节筒套设在电机输出轴上并螺纹连接在电机的端盖上,使得调节筒朝向电机内部的一端抵接在电机内轴承的外圈上,就可以将通过调节筒固定住轴承的位置,避免轴承产生过大的轴向窜量,当需要调节电机的轴向窜量时,工作人员直接在外部旋拧调节筒就可以改变调节筒与轴承之间的间隙,从而实现调节电机的轴线窜量的目的,无需对电机进行拆卸,操作非常简单方便。

优选的,所述调节筒的内径大于轴承内圈的外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保证调节筒的端部可以直接抵接在轴承的外圈上,而不会影响轴承内圈的正常转动。

优选的,所述调节筒的内径小于轴承内圈的外径,所述调节筒靠近轴承的一端开设有避免调节筒与轴承内圈接触的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与所述调节筒内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让槽的设置可以在保证调节筒厚度足够的情况下,还可以避免调节筒抵接在轴承内圈上而对轴承的正常转动造成妨碍。

优选的,所述调节筒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留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条调节筒的内壁与电机的输出轴抵接对电机输出轴的正常转动造成妨碍。

优选的,所述调节筒上设置有避免所述调节筒发生转动的锁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件可以固定住调节筒,从而使得调节筒抵接在电机内轴承上的力始终一致,而不会在外力作用下使得调节筒发生相对移动,使电机的轴向窜量保持一致。

优选的,所述调节筒外壁上开设有连通至所述调节筒内孔的锁紧槽,所述锁紧槽将所述调节筒一侧划分了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所述锁紧件包括螺纹连接在所述调节上的锁紧钉,所述锁紧钉位于所述调节筒开设所述锁紧槽的一端,且同时与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所述第二调节部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锁紧钉同时螺纹连接在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上,然后继续旋拧锁紧钉,第一调节部朝向第二调节部的一侧与第二调节部朝向第一调节部的一侧将靠近,使得调节筒与端盖之间的螺纹连接的螺距错位,调节筒将无法相对于端盖旋转,实现对调节筒的锁死作用。

优选的,所述锁紧槽宽度为0.5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破坏调节筒和端盖螺纹的情况下能够将调节筒锁死。

优选的,所述锁紧钉为沉头螺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头螺钉旋拧进调节筒内后可以与调节筒端面平齐。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调节筒的设置可以使得在对电机的轴向窜量进行调节的时候,直接在外部旋拧调节筒在端盖上的位置就可以调节调节筒与轴承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实现对电机轴向窜量的调节,无需对电机进行拆卸,操作非常简单方便;

2.避让槽和间隙的设置使得调节筒不会对电机的输出轴的正常转动造成妨碍;

3.锁紧件的设置可以对调节筒起到锁死的作用,避免在外力作用下调节筒发生转动从而改变与电机内轴承之间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为了体现现有电机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为了体现调节筒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为了体现调节筒结构所做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定子;12、端盖;13、输出轴;14、转子;15、轴承;16、平键;2、调节筒;21、避让槽;22、空隙;23、锁紧槽;24、第一调节部;25、第二调节部;3、锁紧件;31、锁紧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目前常使用的直流力矩电机,其主要包括两个端盖12、固接在两个端盖12之间的定子11、转动连接在两个端盖12之间的输出轴13,输出轴13一端伸出端盖12与外界设备连接用于驱动外界设备转动,在输出轴13位于定子11内部的部分套设有转子14,转子14通过平键16与输出轴13连接从而带动输出轴13一起转动,在输出轴13位于定子11内部的部分还套设有两个轴承15,两个轴承15分别位于输出轴13的两端且位于两个端盖12和输出轴13之间,轴承15与端盖12和输出轴13均为过盈配合,可以减少端盖12和输出轴13之间的摩擦力。但是电机在使用时,由于电机定转子14磁力中心线自对正调节等原因将导致电机的轴向窜量增大,将会影响到电机寿命、产生噪声、振动等现象。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直流力矩电机轴向间隙调整装置。参照图2和图3,直流力矩电机轴向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在电机其中一个端盖12上的调节筒2以及将调节筒2锁紧在端盖12上的锁紧件3。调节筒2一端与轴承15外圈抵接,锁紧件3可以固定住调节筒2在端盖12上的位置,避免调节筒2在电机运动时受到电机振动等原因而改变与轴承15之间的相对位置,影响到电机的轴向窜量。

调节筒2套设在电机的输出轴13上,调节筒2远离轴承15的一端露至外界,工作人员直接在外界就可以旋拧调节筒2从而调节调节筒2与轴承15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电机的轴向窜量。在调节筒2的外壁上加工有外螺纹,在端盖12上加工有与调节筒2上的外螺纹啮合的内螺纹,通过将调节筒2与端盖12螺纹连接就可以固定住端盖12与调节筒2的相对位置,然后旋拧调节筒2至与轴承15外圈的端部抵接就可以限制住轴承15的轴向位置,从而达到调节电机轴向窜量的目的。

参照图3,调节筒2的内径小于轴承15内圈的外径,同时在调节筒2朝向轴承15的一端开设有避让槽21,避让槽21与调节筒2内孔连通,当调节筒2与轴承15抵接时,避让槽21位于轴承15内圈处,而调节筒2端部与轴承15的外圈抵接,在保证调节筒2不影响轴承15正常转动的同时还能够增大调节筒2的厚度,增加调节筒2的强度。其中调节筒2的内径大于电机输出轴13的内径,使得调节筒2和电机的输出轴13之间留有空隙22,调节筒2不会对电机输出轴13的正常转动造成妨碍。可以理解的是,调节筒2内径也可以大于轴承15内圈的外径,使得调节筒2端部与轴承15抵接时,调节筒2的端部全部抵接在轴承15的外圈上而不会对轴承15的内圈造成影响。

参照图3至图5,在调节筒2外壁上开设有锁紧槽23,锁紧槽23沿调节筒2径向开设,锁紧槽23将调节筒2开设锁紧槽23的一侧分为远离轴承15的第一调节部24以及与轴承15抵接的第二调节部25。锁紧件3包括螺纹连接在调节筒2远离轴承15一端的锁紧钉31,锁紧钉31位于调节筒2开设锁紧槽23的一侧,使得锁紧钉31可以同时与第一调节部24和第二调节部25的中间位置螺纹连接,当工作人员在外界将锁紧钉31从第一调节部24远离第二调节部25的一端旋入并最终旋拧在第一调节部24和第二调节部25上后,继续旋拧锁紧钉31,由于第一调节部24已经旋至极限位置,而第一调节部24和第二调节部25之间开设有锁紧槽23,所以锁紧钉31将带动第二调节部25向第一调节部24靠近,直至第二调节部25朝向第一调节部24的一端与第一调节部24抵接。此时第二调节部25上加工的外螺纹将与端盖12上的内螺纹产生错位挤压,使得调节筒2将无法在端盖12上旋转,从而固定住调节筒2的位置,对调节筒2起到锁紧的作用。

其中锁紧钉31可选用沉头螺钉,当锁紧钉31螺纹连接在调节筒2上时,锁紧钉31的端部也和调节筒2的端部平齐。

同时为了避免当第二调节部25上的外螺纹与端盖12上的内螺纹产生错位时对第二调节部25上的外螺纹以及端盖12上的内螺纹产生破坏,锁紧槽23的宽度可加工为0.5cm,在不破坏第二调节部25上螺纹的情况下还能起到对调节筒2锁紧的作用。当然,锁紧槽23的宽度也可选用其余的合适的参数,只要能够实现在不破坏第二调节部25和端盖12上的螺纹的情况下还能实现对调节筒2的锁紧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直流力矩电机轴向间隙调整装置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直接将调节筒2旋拧在端盖12上,然后调节电机轴向窜量至合适程度,然后将锁紧钉31旋拧在调节筒2上从而将第一调节部24和第二调节部25连为一体,然后继续旋拧锁紧钉31,就可以带动第二调节部25向第一调节部24方向靠近,实现第一调节部24朝向第二调节部25的一端与第二调节部25朝向第一调节部24的一端抵接,使得第二调节部25的外螺纹与端盖12的内螺纹错位,从而实现对调节筒2的锁紧。当需要调节电机的轴向窜量时,工作人员直接在外界将锁紧钉31从调节筒2上旋下,第二调节部25的外螺纹将与端盖12的内螺纹恢复正常啮合,然后就可以直接旋拧调节筒2进行电机轴向窜量的调节。无需对电机进行拆卸,调节更加方便。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