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工程用快速穿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70964发布日期:2021-06-01 23:5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气工程用快速穿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工程用快速穿线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电气线路铺设,一般都是采用预埋线管的方式,然后将带线伸入线管从另一头伸出,带线相比电缆,具有更好的柔韧性,能够轻松地穿过各种复杂弯管,然后通过带线连接电缆,再将带线抽出,电缆便被穿进线管中。

目前进行穿电缆作业,当需要通过作为带线的钢丝引导电缆穿线时,一般将电缆一端绑扎在钢丝的一端,然后从钢丝的另一端抽拽钢丝,从而将电缆拽入线管内,但是普通穿线机都是通过直接拖拽电缆将其穿出,这样的方式会使电缆的表皮会与建筑管道的内壁接触,而且由于水泥对线管的压力作用,建筑管道的内壁并不能保证光滑,其形状也不一定规整,电缆在其中移动会受到摩擦力甚至磨损,且为了一次成功,需要确保电缆与带线绑扎牢靠,这也大大增加了穿线的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当前急需一种快速穿线装置,能够避免电缆与带线连接处在管道中移动时受到摩擦破损,同时简化电缆与带线连接方式,提高穿线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气工程用快速穿线装置,利用锥形壳体作为在管道中移动时的保护罩,避免电缆与带线连接处在管道中移动时受到摩擦破损,杆体带动锥形体挤压电缆与锥形壳体的内壁紧密接触,通过单向齿与杠杆的啮合防止电缆松脱,电缆采用插入方式与穿线装置连接,操作简便,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气工程用快速穿线装置,包括管道、带线和电缆,所述带线的末端连接有穿线装置,所述穿线装置连接电缆,所述穿线装置包括锥形壳体,所述锥形壳体沿其中心轴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活动连接有杆体,所述杆体一端伸出锥形壳体的尖部与带线连接,所述杆体另一端与锥形体连接,所述杆体上设置有单向齿,所述锥形壳体内安装有杠杆,所述单向齿与杠杆的一端啮合,所述杠杆的另一端与弹簧连接,弹簧固定在锥形壳体内,所述锥形体与锥形壳体内壁间放置电缆,所述带线带动杆体向外移动时,所述锥形体挤压电缆使其与锥形壳体内壁紧密接触。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穿线装置的集成度,所述锥形壳体的尾部还连接有半球形壳体,所述锥形壳体和半球形壳体为一体式或分体式结构,所述半球形壳体上开设有若干电缆孔。将该装置与带线连接为一体,便可直接伸入管道中,依靠半球形壳体对管道的内壁进行清障,半球形结构可使带线行进更加顺畅,这也是只将带线伸入管道中所不具备的优点。

进一步的,为了将电缆的进线路径与锥形体隔开,使电缆插入方便快捷,所述半球形壳体中间开孔并连接有隔离筒,所述隔离筒的直径大于锥形体的最大直径,所述杆体向锥形壳体内移动时,所述锥形体的尾部从隔离筒伸出半球形壳体,电缆插入更方便。

优选的,所述锥形体的尾部底面为球面,所述球面的直径等于半球形壳体的直径。锥形体的尾部与半球形壳体组成半球形结构,该装置与带线连接一起伸入管道中,依靠半球形结构对管道的内壁进行清障,而且行进顺畅。

为了保证电缆进线顺畅,所述隔离筒距离锥形壳体的内壁的距离大于电缆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隔离筒距离锥形壳体的内壁的距离,为电缆的直径的1.1至1.5倍。

进一步的,所述半球形壳体上围绕隔离筒开设有若干电缆孔。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半球形壳体上围绕隔离筒开设有六个电缆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用快速穿线装置,所述锥形体的锥面与锥形壳体内壁平行,能够保证所述锥形体挤压电缆使其与锥形壳体内壁紧密接触。

在一种进一步改进的方案中,所述锥形体的锥面上安装有防滑齿,可以卡住电缆。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快速穿线装置,利用锥形壳体作为在管道中移动时的保护罩,避免电缆与带线连接处在管道中移动时受到摩擦破损,杆体带动锥形体挤压电缆与锥形壳体的内壁紧密接触,通过单向齿与杠杆的啮合防止电缆松脱,电缆采用插入方式与穿线装置连接,操作简便,效率高;锥形体的尾部与半球形壳体组成半球形结构,依靠半球形结构对管道的内壁进行清障,也可使带线行进更加顺畅;所述锥形体的锥面与锥形壳体内壁平行,保证所述锥形体挤压电缆使其与锥形壳体内壁紧密接触;锥形体的锥面上安装有防滑齿,可以卡住电缆。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方案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电气工程用快速穿线装置与电缆连接剖面图;

图2为实施例1中锥形壳体和球形壳体剖面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球形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杆体和锥形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锥形体与半球形壳体组成的半球形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一种电气工程用快速穿线装置在管道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所代表的组件为:

1、管道,2、电缆,3、锥形壳体,31、通孔,32、杠杆,33、弹簧,4、半球形壳体,41、电缆孔,42、隔离筒,5、杆体,51、锥形体,52、单向齿,53、防滑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需要说明,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1是本实施例1的一种电气工程用快速穿线装置剖面图,该快速穿线装置,包括管道1、带线和电缆2,所述带线的末端连接有穿线装置,所述穿线装置连接电缆2,所述穿线装置包括锥形壳体3,所述锥形壳体3沿其中心轴开设有通孔31,所述通孔31内活动连接有杆体5,所述杆体5一端伸出锥形壳体3的尖部与带线连接,所述杆体5另一端与锥形体51连接,所述杆体5上设置有单向齿52,所述锥形壳体3内安装有杠杆32,所述单向齿52与杠杆32的一端啮合,所述杠杆31的另一端与弹簧33连接,弹簧33固定在锥形壳体3内,所述锥形体51与锥形壳体3内壁间放置电缆2,所述带线带动杆体5向外移动时,所述锥形体51挤压电缆2使其与锥形壳体3内壁紧密接触。

一般的做法只将带线伸入线管从另一头伸出,再与电缆2连接,考虑到管道1内可能存在一些废料残渣,甚至管道1内壁受到水泥压力产生了形变,电缆2穿过时摩擦力过大会导致磨损,参见图1至图4,为了提高穿线装置的集成度,使其具有清障功能,所述锥形壳体3的尾部还连接有半球形壳体4,所述锥形壳体3和半球形壳体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半球形壳体4上开设有六个电缆孔41。将该装置与带线连接为一体,便可直接伸入管道1中,依靠半球形壳体4对管道1的内壁进行清障,半球形结构可使带线行进更加顺畅,这也是只将带线伸入管道1中所不具备的优点。

参见图3至图5,进一步的,为了将电缆2的进线路径与锥形体51隔开,使电缆2插入方便快捷,所述半球形壳体4中间开孔并连接有隔离筒42,所述隔离筒42的直径大于锥形体51的最大直径,所述杆体5向锥形壳体3内移动时,所述锥形体51的尾部从隔离筒42伸出半球形壳体4,锥形体51与锥形壳体3内壁拉开距离,电缆2插入更方便,同时,考虑到废料残渣可能会从电缆孔41进入本装置内部,隔离筒42的设计正是方便了清理这些残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锥形体51的尾部底面为球面,所述球面的直径等于半球形壳体4的直径。锥形体51移动至锥形壳体3的尾部与半球形壳体4组成半球形结构,该装置与带线连接一起伸入管道1中,依靠半球形结构对管道1的内壁进行清障,而且行进顺畅。值得注意的是,带线与杆体5和锥形体51连接在一起,带线推动锥形体51前进,锥形体51的尾部与半球形壳体4组成的半球形结构受到撞击时,半球形壳体4因为单向齿52与杠杆32的啮合,因而不会与锥形体51发生相对滑动,该半球形结构能够保持其形状,整个装置呈水滴状,在管道1中行进后退阻力非常小;本装置连接电缆2后,先将带线回拉,带线带动杆体5相对锥形壳体3向外移动时,单向齿52拨动杠杆32的啮合端,所述锥形体51挤压电缆2使其与锥形壳体3内壁紧密接触后,由于弹簧33的弹力,单向齿52与杠杆32的啮合,杆体5无法反向移动,从而保持锥形体51、电缆2与锥形壳体3内壁的紧密接触。

参见图2、图5和图6,杠杆32安装于锥形壳体3内,按压杠杆32连接弹簧33的一端抬起杠杆32的另一端,即可让杆体5的单向齿52与杠杆32脱离,使杆体5能够反向移动,直至锥形体51的尾部与半球形壳体4组成半球形结构,取消按压杠杆32连接弹簧33的一端。单向齿52与杠杆32的啮合结构,使杆体5只可相对锥形壳体3向上移动,从而实现越拉越紧,按压杠杆32连接弹簧33的一端抬起杠杆32的另一端来取消该啮合后,才能使杆体5相对锥形壳体3向下移动。

为了保证电缆2进线顺畅,避免隔离筒42影响电缆2插入,所述隔离筒42距离锥形壳体3的内壁的距离大于电缆2的直径。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筒42距离锥形壳体3的内壁的距离为电缆2的直径的1.1倍。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半球形壳体4上围绕隔离筒42开设有六个电缆孔41。

参见图1,所述锥形体51的锥面与锥形壳体3内壁平行,能够保证所述锥形体51挤压电缆2使其与锥形壳体3内壁紧密接触。

参见图1和图4,在进一步改进的方案中,所述锥形体51的锥面上安装有防滑齿53,该结构可以卡住电缆2,防滑防脱落,防滑齿53围绕整个锥面分布,而本实施例中的单向齿52只设置在与杠杆32的啮合部位,也可设置为围绕整个杆体5分布。

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案,利用锥形壳体3作为在管道1中移动时的保护罩,避免电缆与带线连接处在管道中移动时受到摩擦破损,杆体5带动锥形体51挤压电缆2与锥形壳体3的内壁紧密接触,通过单向齿52与杠杆32的啮合防止电缆2松脱,电缆2采用插入方式与穿线装置连接,操作简便,效率高;锥形体51的尾部与半球形壳体4组成半球形结构,依靠半球形结构对管道1的内壁进行清障,也可使带线行进更加顺畅;所述锥形体51的锥面与锥形壳体3内壁平行,保证所述锥形体51挤压电缆2使其与锥形壳体3内壁紧密接触;锥形体51的锥面上安装有防滑齿53,可以卡住电缆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增减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