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15688发布日期:2021-08-17 13:5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



背景技术:

配电柜,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其中网络公司的网线传与交换也需要配电柜完成。

基于上述,现有的配网类配电柜所设置的进线是在箱体上开孔,将网线等穿过开孔后安装,在不将光纤类网线取下的情况下无法直接从开孔内取出,如需要更换交换器则需要在配电柜内将光纤类网线取下,而配电柜内空间狭小容易损坏光纤类网线。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以解决现有配网类配电柜所设置的进线是在箱体上开孔,将网线等穿过开孔后安装,在不将光纤类网线取下的情况下无法直接从开孔内取出,如需要更换交换器则需要在配电柜内将光纤类网线取下,而配电柜内空间狭小容易损坏光纤类网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包括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顶部安装有顶板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内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内同时设置有辅助结构;所述顶板结构还包括有箱体、顶盖、间隔块、内框条、安装杆,箱体顶部通过六组支杆安装有顶盖,支杆为滑动安装在箱体的顶部,箱体的顶部与底部均安装有安装杆,安装杆上卡接安装有间隔块,间隔块根部设置有内框条。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有安装框、安装架、连接块、开槽,安装框固定在箱体的内部,安装框的整体外壁包裹有铝箔纸,安装框的上下设置有开槽,对应开槽内固定有连接块,且在每组连接块上均铰接安装有安装架。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有风扇、底滑块,安装架整体成l形状的结构,每组安装架上均设置有三组风扇,下端安装架的底部滑动安装有底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有连接杆、限位块,连接杆固定在顶部安装架的外端,连接杆上拧接有限位块,且在连接杆上加装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结构还包括有灯条、反光板,安装框的上下端内面上均安装有灯条,且在两组灯条之间加装有一块反光板,反光板为倾斜的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顶板结构的设置,顶盖主要起到对箱体的防护作用,通常箱体的进线是在箱体上开孔,将网线等穿过开孔后安装,在不将线头取下的情况下无法直接从开孔内取出,从而将箱体的上下设置安装杆,将相邻的两组安装杆之间安装间隔块,多组间隔块之间能够相互组成单独的进线孔,从而方便网线等线缆的固定,使得间隔块既具有单独固定网线的目的,又具有方便单独拆卸的效果。

安装结构的设置,将安装框外壁上包裹铝箔纸,来进一步的降低信号之间的干扰,安装架采用铰接安装,使得所放置在安装架上的交换器更加方便安装与检修,同时在安装架上设置三组风扇,能够增加所放置交换器的散热效果,而底部的安装架上所安装的底滑块,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固定交换器使用,滑动的底滑块能够更好的适应各种交换器。

辅助结构的设置,因为安装架安装的交换器整体较深,从而内部情况无法良好的观测,将安装框内壁安装灯条,来进一步的增强采光效果,而为了能够更好的观测底部安装的交换器,将安装框底部位置安装倾斜的反光板,让交换器在箱体内检修观测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间隔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顶板结构;101、箱体;102、顶盖;103、间隔块;104、内框条;105、安装杆;2、安装结构;201、安装框;202、安装架;203、连接块;204、开槽;205、风扇;206、底滑块;3、限位结构;301、连接杆;302、限位块;4、辅助结构;401、灯条;402、反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网电气自动化配电柜,包括安装结构2;安装结构2顶部安装有顶板结构1;安装结构2内设置有限位结构3;安装结构2内同时设置有辅助结构4;顶板结构1还包括有箱体101、顶盖102、间隔块103、内框条104、安装杆105,箱体101顶部通过六组支杆安装有顶盖102,支杆为滑动安装在箱体101的顶部,箱体101的顶部与底部均安装有安装杆105,安装杆105上卡接安装有间隔块103,间隔块103根部设置有内框条104,通常箱体101的进线是在箱体101上开孔,将网线等穿过开孔后安装,在不将线头取下的情况下无法直接从开孔内取出,从而将箱体101的上下设置安装杆105,将相邻的两组安装杆105之间安装间隔块103,多组间隔块103之间能够相互组成单独的进线孔,从而方便网线等线缆的固定,使得间隔块103既具有单独固定网线的目的,又具有方便单独拆卸的效果。

其中,安装结构2还包括有安装框201、安装架202、连接块203、开槽204,安装框201固定在箱体101的内部,安装框201的整体外壁包裹有铝箔纸,安装框201的上下设置有开槽204,对应开槽204内固定有连接块203,且在每组连接块203上均铰接安装有安装架202,将安装框201外壁上包裹铝箔纸,来进一步的降低信号之间的干扰,安装架202采用铰接安装,使得所放置在安装架202上的交换器更加方便安装与检修。

其中,安装结构2还包括有风扇205、底滑块206,安装架202整体成l形状的结构,每组安装架202上均设置有三组风扇205,下端安装架202的底部滑动安装有底滑块206,将安装架202上设置三组风扇205,能够增加所放置交换器的散热效果,而底部的安装架202上所安装的底滑块206,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固定交换器使用,滑动的底滑块206能够更好的适应各种交换器。

其中,限位结构3还包括有连接杆301、限位块302,连接杆301固定在顶部安装架202的外端,连接杆301上拧接有限位块302,且在连接杆301上加装有弹簧,带有弹簧的连接杆301会对安装架202做一定的限位固定,让安装架202能够稳定固定在安装框201上。

其中,辅助结构4还包括有灯条401、反光板402,安装框201的上下端内面上均安装有灯条401,且在两组灯条401之间加装有一块反光板402,反光板402为倾斜的结构,因为安装架202安装的交换器整体较深,从而内部情况无法良好的观测,将安装框201内壁安装灯条401,来进一步的增强采光效果,而为了能够更好的观测底部安装的交换器,将安装框201底部位置安装倾斜的反光板402,让交换器在箱体101内检修观测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顶盖102主要起到对箱体101的防护作用,通常箱体101的进线是在箱体101上开孔,将网线等穿过开孔后安装,在不将线头取下的情况下无法直接从开孔内取出,从而将箱体101的上下设置安装杆105,将相邻的两组安装杆105之间安装间隔块103,多组间隔块103之间能够相互组成单独的进线孔,从而方便网线等线缆的固定,使得间隔块103既具有单独固定网线的目的,又具有方便单独拆卸的效果,将安装框201外壁上包裹铝箔纸,来进一步的降低信号之间的干扰,安装架202采用铰接安装,使得所放置在安装架202上的交换器更加方便安装与检修,同时在安装架202上设置三组风扇205,能够增加所放置交换器的散热效果,而底部的安装架202上所安装的底滑块206,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固定交换器使用,滑动的底滑块206能够更好的适应各种交换器,因为安装架202安装的交换器整体较深,从而内部情况无法良好的观测,将安装框201内壁安装灯条401,来进一步的增强采光效果,而为了能够更好的观测底部安装的交换器,将安装框201底部位置安装倾斜的反光板402,让交换器在箱体101内检修观测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