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杆支撑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95366发布日期:2021-06-29 23:55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丝杆支撑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丝杆支撑座。



背景技术:

丝杆支撑座被广泛应用在电机和丝杆的安装结构中,现有的丝杆支撑座通常都是分体式,其安装使用结构为:支撑座、用于安装电机或马达的电机支撑座、用于安装轴承的轴承座、丝杆和电机,电机支撑座固定到支撑座上,轴承安装到轴承座上之后,丝杆端部穿过轴承后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电机轴连接。这样结构的丝杆支撑座其用于安装电机的电机支撑座和用于安装轴承的轴承座都是通过螺栓的固定方式固定到支撑座上,其二者分体式结构一方面安装后其圆心难以控制在一条线上,不同心对之后电机轴和丝杆相互配合带来安装和运行上的困难,且现有的多个座安装固定到支撑座上之后,固定强度较差,也容易产生异响晃动,由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心度高、安装稳定且不易晃动产生异响的丝杆支撑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丝杆支撑座,包括用于安装电机的电机支撑座以及用于安装轴承的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支撑座和轴承座前后两侧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两块连接板分别与电机支撑座和轴承座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板上上下贯通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供穿过螺栓来安装连接板的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电机支撑座和轴承座前后两侧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两块连接板分别与电机支撑座和轴承座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生产加工方式得到的电机支撑座和轴承座结构强度高,同心度高,在连接板上上下贯通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供穿过螺栓来安装连接板的安装孔,安装时只需要安装连接板即可完成对电机支撑座和轴承座的安装,安装后二者也保持同心度,相对于现有技术,利于电机或马达的驱动运行,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心度高、安装稳定的丝杆支撑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块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紧固穿过安装孔的螺栓的控制紧固组件,所述控制紧固组件包括固定在连接板外壁上的控制板以及开设在控制板内部的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前后滑动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远离安装孔的一侧侧壁中部连接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一端贯穿控制板后连接有控制头,所述滑板侧壁上通过若干连接弹簧与滑槽远离连接板的内槽壁连接,所述滑板朝向连接板的一侧侧壁上对应至少两个安装孔连接有至少两根顶杆,该至少两根顶杆对应前后贯穿控制板和连接板后延伸至安装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使用时,向外拉动控制头,通过控制杆带动滑板在滑槽中向远离连接板的方向滑动,带动滑板侧壁上的至少两根顶杆从安装孔处向滑槽方向滑动,对若干连接弹簧进行压缩,随后,通过螺栓穿过连接板上上下贯通的安装孔来安装连接板,完成连接板安装后,松开控制头,在若干连接弹簧的回复作用力下,带动滑板向连接板方向滑动,通过滑板侧壁上的至少两根顶杆对应顶住螺栓的外壁,对螺栓安装后进行顶住固定,以加强连接板安装后的稳定性,固定强度高,不容易产生异响晃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杆远离滑板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进一步保证对螺栓的顶住稳定性,在顶杆远离滑板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垫,利用橡胶垫被压形变增大接触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头侧壁上沿周向开设有环形防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便于拉动控制头,在控制头侧壁上沿周向开设有环形防滑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支撑座包括具有第一孔的主体和压板,所述第一孔远离轴承座的一端设置第一槽,第一槽中安装电机轴轴承,所述压板上设置有第二孔以及围绕第二孔的若干第三孔,在第一槽周边设置安装螺孔,压板通过安装螺栓穿过第三孔后旋入安装螺孔安装在主体上,所述第二孔侧壁上围绕第二孔设置有若干供电机安装的电机螺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支撑座包括具有第一孔的主体和压板,使用时电机通过电机螺孔安装到压板远离轴承座的一侧,在第一孔远离轴承座的一端设置第一槽,第一槽中安装电机轴轴承,压板上设置有第二孔以及围绕第二孔的若干第三孔,在第一槽周边设置安装螺孔,压板通过安装螺栓穿过第三孔后旋入安装螺孔安装在主体上,电机轴与电机轴轴承的内圈相挤压接触安装,电机轴穿过第一孔后通过联轴器与丝杆连接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座包括一具有中心孔的座体,所述中心孔远离电机支撑座的一端设置供安装轴承的第二槽,所述座体上设置有若干围绕第二槽的轴承安装螺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座包括一具有中心孔的座体,安装时座体随着连接板的安装后被固定,随后进行轴承的安装,在座体上设置有若干围绕第二槽的轴承安装螺孔,完成轴承安装后再安装丝杆,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轴承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具体实施方式中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丝杆支撑座,包括用于安装电机的电机支撑座1以及用于安装轴承的轴承座2,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支撑座1和轴承座2前后两侧通过连接板3固定连接,两块连接板3分别与电机支撑座1和轴承座2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板3上上下贯通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供穿过螺栓来安装连接板3的安装孔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电机支撑座1和轴承座2前后两侧通过连接板3固定连接,两块连接板3分别与电机支撑座1和轴承座2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生产加工方式得到的电机支撑座1和轴承座2结构强度高,同心度高,在连接板3上上下贯通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供穿过螺栓来安装连接板3的安装孔4,安装时只需要安装连接板3即可完成对电机支撑座1和轴承座2的安装,安装后二者也保持同心度,相对于现有技术,利于电机或马达的驱动运行,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心度高、安装稳定的丝杆支撑座。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支撑座1包括具有第一孔101的主体102和压板105,所述第一孔101远离轴承座2的一端设置第一槽103,第一槽103中安装电机轴轴承104,所述压板105上设置有第二孔106以及围绕第二孔106的若干第三孔107,在第一槽103周边设置安装螺孔109,压板105通过安装螺栓108穿过第三孔107后旋入安装螺孔109安装在主体102上,所述第二孔106侧壁上围绕第二孔106设置有若干供电机安装的电机螺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支撑座1包括具有第一孔101的主体102和压板105,使用时电机通过电机螺孔安装到压板105远离轴承座2的一侧,在第一孔101远离轴承座2的一端设置第一槽103,第一槽103中安装电机轴轴承104,压板105上设置有第二孔106以及围绕第二孔106的若干第三孔107,在第一槽103周边设置安装螺孔109,压板105通过安装螺栓108穿过第三孔107后旋入安装螺孔109安装在主体102上,电机轴与电机轴轴承104的内圈相挤压接触安装,电机轴穿过第一孔101后通过联轴器与丝杆连接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座2包括一具有中心孔201的座体202,所述中心孔201远离电机支撑座1的一端设置供安装轴承的第二槽203,所述座体202上设置有若干围绕第二槽203的轴承安装螺孔20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座2包括一具有中心孔201的座体202,安装时座体202随着连接板3的安装后被固定,随后进行轴承的安装,在座体202上设置有若干围绕第二槽203的轴承安装螺孔204,完成轴承安装后再安装丝杆,使用方便。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两块连接板3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紧固穿过安装孔4的螺栓的控制紧固组件,所述控制紧固组件包括固定在连接板3外壁上的控制板11以及开设在控制板11内部的滑槽12,所述滑槽12内部前后滑动设置有滑板13,所述滑板13远离安装孔4的一侧侧壁中部连接有控制杆14,所述控制杆14一端贯穿控制板11后连接有控制头15,所述滑板13侧壁上通过若干连接弹簧16与滑槽12远离连接板3的内槽壁连接,所述滑板13朝向连接板3的一侧侧壁上对应至少两个安装孔4连接有至少两根顶杆17,该至少两根顶杆17对应前后贯穿控制板11和连接板3后延伸至安装孔4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使用时,向外拉动控制头15,通过控制杆14带动滑板13在滑槽12中向远离连接板3的方向滑动,带动滑板13侧壁上的至少两根顶杆17从安装孔4处向滑槽12方向滑动,对若干连接弹簧16进行压缩,随后,通过螺栓穿过连接板3上上下贯通的安装孔4来安装连接板3,完成连接板3安装后,松开控制头15,在若干连接弹簧16的回复作用力下,带动滑板13向连接板3方向滑动,通过滑板13侧壁上的至少两根顶杆17对应顶住螺栓的外壁,对螺栓安装后进行顶住固定,以加强连接板3安装后的稳定性,固定强度高,不容易产生异响晃动。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顶杆17远离滑板13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垫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进一步保证对螺栓的顶住稳定性,在顶杆17远离滑板13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垫18,利用橡胶垫18被压形变增大接触面。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头15侧壁上沿周向开设有环形防滑槽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便于拉动控制头15,在控制头15侧壁上沿周向开设有环形防滑槽1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