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支架配重座及光伏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24679发布日期:2021-04-02 09:4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光伏支架配重座及光伏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系统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支架配重座及光伏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屋面上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一般采用固定倾角支架,光伏组件安装在固定倾角支架上。支架一般采用镀锌钢支架,材料需用冷弯薄壁型材,结构体系一般为梁、柱、檩条体系构成,电池板与檩条采用压块连接,支架的结构体系较为复杂。在保证屋面足够安全的前提下,还需要配置足够的混凝土配重墩,保证光伏支架的结构安全。混凝体配重墩通常被称为条形基础,即,浇筑为长方体形状,将光伏板组件的前后支架连接在同一个混凝体配重墩上,保障一定的抵抗载荷能力。

目前,现有混凝体配重墩存在的问题是,体积和重量大,而且需要配备复杂的支架结构体系与混凝体配重墩结合,对光伏组件进行支撑,施工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支架配重座及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减小配重座的体积和重量,还可以简化复杂的支架结构体系,减小施工难度。

基于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伏支架配重座,包括座体、固定件和连接组件;

所述座体的上端面分为第一支撑端面和第二支撑端面,所述第二支撑端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支撑端面,所述第二支撑端面和所述第一支撑端面之间采用倾斜面过渡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端面和所述第二支撑端面上分别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组件;

所述座体的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重槽。

进一步的,所述减重槽设置两个,其中一个减重槽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端面的下方,另一个减重槽位于所述倾斜面和所述第二支撑端面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座体的前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为12-15度。

进一步的,所述座体的后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为12-15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埋设于所述座体内;

所述固定件包括一个倒u形的杆状体,所述杆状体具有第一螺纹连接端和第二螺纹连接端,所述第一螺纹连接端伸出至所述第一支撑端面的上方,所述第一螺纹连接端通过螺母与一个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螺纹连接端伸出至所述第二支撑端面的上方,所述第二螺纹连接端通过螺母与另一个所述连接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第三连接体;

所述第一连接体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第一支撑端面或所述第二支撑端面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体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接体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体的高度可调节;

所述第三连接体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相连接呈l形的第一横向连接板和第一竖向连接板,所述第一横向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固定件的调节槽,使所述第一连接板能够沿所述座体的长度方向进行位置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呈l形的第二横向连接板和第二竖向连接板,所述第二竖向连接板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穿装螺栓的多个连接孔,所述第二竖向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竖向连接板连接;

所述第二横向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竖向连接板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连接体包括呈l形的第三横向连接板和第三竖向连接板,以及第四横向连接板,所述第四横向连接板与所述第三竖向连接板的上端连接,第三横向连接板和所述第四横向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三竖向连接板的两侧,所述第三横向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横向连接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支架配重座,具有的技术效果有:

座体的上端面分为第一支撑端面和第二支撑端面,第二支撑端面的高度高于第一支撑端面,第二支撑端面和第一支撑端面之间采用倾斜面过渡连接;第一支撑端面和第二支撑端面上分别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座体的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重槽,用于减轻座体的重量。该技术方案中的配重座,构件较少,安装便捷,减少了现场施工工程量。第一支撑端面和第二支撑端面形成为阶梯形式,前低后高的造型形成支架固定倾角,稳定耐用,节省了现有复杂的支架结构体系,降低了工程成本。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多个光伏板组件以及多个上述的光伏支架配重座;

多个所述光伏支架配重座呈矩形阵列分布,对于相邻的两排光伏支架配重座,其中,第一排中的多个光伏支架配重座和第二排中的多个光伏支架配重座之间共同搭设一排光伏板组件;光伏板组件的前侧与第一排中的多个光伏支架配重座的第一支撑端面上的连接组件连接,光伏板组件的后侧与第二排中的多个光伏支架配重座的第二支撑端面上的连接组件连接,使得光伏板组件倾斜布置,第二排中的多个光伏支架配重座的第一支撑端面上连接组件用于与另一排光伏板组件的前侧连接。采用上述光伏板组件和光伏支架配重座的连接方式,其中,两排光伏板组件之间可以共用一排光伏支架配重座,从而可以节省大量的配重座,降低了安装难度和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光伏支架配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光伏支架配重座中,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光伏支架配重座中,第一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光伏支架配重座中,第二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光伏支架配重座中,第三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光伏支架配重座;20-光伏板组件;100-座体;110-第一支撑端面;120-第二支撑端面;130-倾斜面;140-减重槽;200-固定件;210-第一螺纹连接端;220-第二螺纹连接端;300-连接组件;310-第一连接体;311-第一横向连接板;312-第一竖向连接板;313-调节槽;320-第二连接体;321-第二体;331-第三横向连接板;332-第三竖向连接板;333-第四横向连接板。横向连接板;322-第二竖向连接板;323-连接孔;330-第三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伏支架配重座,较现有技术中的长方体状的配重墩而言,体积大幅减小,安装灵活方便,降低了工程成本。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光伏支架配重座,包括座体100、固定件200和连接组件300;

座体100的上端面分为第一支撑端面110和第二支撑端面120,第二支撑端面120的高度高于第一支撑端面110,第二支撑端面120和第一支撑端面110之间采用倾斜面130过渡连接;此处第二支撑端面120和第一支撑端面110之间形成高度差,前低后高的造型形成光伏板组件的固定倾角,并且,倾斜面130过渡方式可以提高两个支撑端面的结构强度;

第一支撑端面110和第二支撑端面120上分别通过固定件200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300;即,第一支撑端面110通过固定件200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连接组件300,第二支撑端面120通过固定件200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连接组件300,上述的连接组件300用于装配光伏板组件,使光伏板组件以一定的倾斜角度固定在连接组件300上。

在座体100的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重槽140,减重槽140可以进一步的减轻光伏支架配重座的重量。

本实施例中的光伏支架配重座,相对于现有的长方体状的配重墩而言,将配重墩的体积一分为二,减小了整体的质量,提升了加工、运输和装配的便捷性,并且,第一支撑端面110和第二支撑端面120呈阶梯式布置,可以使其上安装的光伏板组件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状态,不再采用现有技术中复杂的支架结构体系,节省了大量的钢材,降低工程成本。

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减重槽140设置两个,其中一个减重槽140位于第一支撑端面110的下方,另一个减重槽140位于倾斜面130和第二支撑端面120的下方。两个减重槽140的形状可以设置为梯形,在保障光伏支架配重座结构强度满足使用标准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降低配重座的重量。

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座体100的前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为12-15度,该实施方案中,座体100的前侧面采用倾斜面130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减小配重座的体积和重量。

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座体100的后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为12-15度,该实施方案中,座体100的后侧面采用倾斜面130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减小配重座的体积和重量。

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固定件200埋设于座体100内;

固定件200包括一个倒u形的杆状体,该杆状体在座体100浇筑时预埋在座体100内,杆状体具有第一螺纹连接端210和第二螺纹连接端220,第一螺纹连接端210伸出至第一支撑端面110的上方,第一螺纹连接端210通过螺母与一个连接组件300连接,第二螺纹连接端220伸出至第二支撑端面120的上方,第二螺纹连接端220通过螺母与另一个连接组件300连接,该实施方案中,杆状体设置为倒u形,使第一螺纹连接端210和第二螺纹连接端220之间具有较强的连接强度,保障两者之间的间距不变。

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连接组件300包括第一连接体310、第二连接体320和第三连接体330;

其中,第一连接体310通过固定件200可以与第一支撑端面110或者第二支撑端面120连接;

第二连接体320通过螺栓与第一连接体310连接,并且,第二连接体320相对于第一连接体310的高度可调节,从而实现对光伏板组件的高度调节;

第三连接体330通过螺栓与第二连接体320连接,第三连接体330还用于连接光伏板组件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参照图3,第一连接体310包括相连接呈l形的第一横向连接板311和第一竖向连接板312,第一横向连接板31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件200的调节槽313,该调节槽313沿座体100的长度方向延伸,使第一连接板能够沿座体100的长度方向进行位置调整,从而便于光伏板组件的安装位置。

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参照图4,第二连接体320包括呈l形的第二横向连接板321和第二竖向连接板322,第二竖向连接板322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穿装螺栓的多个连接孔323,第二竖向连接板322通过螺栓与第一竖向连接板312连接;其中,第二竖向连接板322上由于设置多个连接孔323,在通过螺栓与第一竖向连接板312装配时,可以选择不同的连接孔323以达到对第二连接体320安装高度的调节;

第二横向连接板321位于第一竖向连接板312的上方,用于装配第三连接体330。

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参照图5,第三连接体330包括呈l形的第三横向连接板331和第三竖向连接板332,以及第四横向连接板333;第四横向连接板333与第三竖向连接板332的上端连接,第三横向连接板331和第四横向连接板333分别位于第三竖向连接板332的两侧,第三横向连接板331通过螺栓与第二横向连接板321连接。在安装光伏板组件时,光伏板组件的侧边放置在第四横向连接板333、第三竖向连接板332以及第二横向连接板321之间围设而成的安装空间内。

本实施例中,对于同一个光伏支架配重座上配置两个连接组件300,其中,第一支撑端面110和第二支撑端面120上分别设置一个,并且,两个连接组件300的安装空间的朝向相背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支架配重座,具有的优点有:

座体100的上端面分为第一支撑端面110和第二支撑端面120,第二支撑端面120的高度高于第一支撑端面110,第二支撑端面120和第一支撑端面110之间采用倾斜面130过渡连接;第一支撑端面110和第二支撑端面120上分别通过固定件200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300;座体100的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重槽140,用于减轻座体100的重量。该技术方案中的配重座,构件较少,安装便捷,减少了现场施工工程量。第一支撑端面110和第二支撑端面120形成为阶梯形式,前低后高的造型形成支架固定倾角,稳定耐用,节省了现有复杂的支架结构体系,降低了工程成本。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其包括多个光伏板组件20以及多个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光伏支架配重座10;由于光伏支架配重座的结构和特点已在实施例一中做出说明,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多个光伏支架配重座10呈矩形阵列分布,例如6×6阵列、4×4阵列等等,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灵活布置。

对于相邻的两排(前后排)光伏支架配重座10,其中,第一排中的多个光伏支架配重座10和第二排中的多个光伏支架配重座10之间共同搭设一排光伏板组件20;光伏板组件20的前侧与第一排中的多个光伏支架配重座10的第一支撑端面110上的连接组件300连接,光伏板组件20的后侧与第二排中的多个光伏支架配重座10的第二支撑端面120上的连接组件300连接,使得光伏板组件倾斜布置,第二排中的多个光伏支架配重座的第一支撑端面110上连接组件300同时用于与下一排光伏板组件的前侧连接,以此类推。

采用上述光伏板组件和光伏支架配重座的连接方式,其中,两排光伏板组件之间可以共用一排光伏支架配重座,从而可以节省大量的配重座及支架钢材,降低了安装难度和工程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