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室外配电柜冷却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28921发布日期:2021-04-09 20:37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室外配电柜冷却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器冷却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室外配电柜冷却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室外可常见到一些配电柜设备固定放置着,由于室外环境的影响,容易对配电柜内部造成高温,影响工作,使用一些冷却设备时,容易将外界灰尘送入配电柜内部,长期灰尘堆积对线路造成损坏,并且冷却的效果不太效率,不够循环利用,能量消耗较大,本发明阐明的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对配电柜内部造成高温,影响工作,使用一些冷却设备时,容易将外界灰尘送入配电柜内部,对线路造成损坏,冷却的效果不太效率,不够循环利用,能量消耗较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用于室外配电柜冷却的设备,本例的一种用于室外配电柜冷却的设备,包括设备箱体,所述设备箱体左侧端壁固定连接有吸气腔,所述吸气腔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用于空气净化以及输出,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吸气腔右侧端面且左右延伸的工作轴,所述工作轴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工作轴上固定连接有主风扇,所述吸气腔内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所述刮板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左侧,所述主风扇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所述第二过滤网之间,所述吸气腔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设备箱体右侧端壁固定连接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上侧端面转动连接有向下延伸的丝杆,所述丝杆上固定连接有工作装置,所述工作装置用于降温处理,所述工作装置内设有工作电机,所述工作电机右侧端面动力连接有向右延伸的工作电机轴,所述工作电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工作轴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副带轮,所述第一副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v带,所述工作装置可通过所述第一v带转动连接将动力传递给所述过滤装置进行工作,所述设备箱体上侧端壁固定连接有收集口,所述收集口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通管,所述通管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储存腔,所述储存腔内设有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用于空气热量传导去除。

可优选地,所述设备箱体下侧端壁固定连接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左侧端面转动连接有向右延伸的辅助轴,所述辅助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副带轮,所述工作电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二副带轮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v带,所述辅助轴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副风扇,所述传动腔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吹气箱,所述副风扇位于所述吹气箱内,所述吹气箱前侧端壁固定连接有吸气管,所述吹气箱后侧端壁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传动腔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存放箱,所述存放箱上侧端壁固定连接有所述输送管,所述存放箱左侧端壁固定连接有送入管,所述存放箱右侧端壁固定连接有所述吸气管。

可优选地,所述工作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设备箱体下侧端壁的所述传动腔,所述传动腔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工作电机,所述工作电机右侧端面动力连接有向右延伸的所述工作电机轴,所述工作电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所述丝杆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副锥齿轮,所述副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之间可啮合连接,所述副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之间可啮合连接,所述丝杆上转动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工作箱,所述工作腔上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的齿条,所述齿条贯穿所述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内设有运动腔,所述运动腔前侧端面转动连接有向后延伸的运动轴,所述运动轴上固定连接有活动齿轮,所述活动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所述运动轴上固定连接有滑槽轮,所述运动腔右侧端面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轮内,所述滑杆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排气管。

可优选地,所述工作腔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下侧端面与所述第一滑动腔下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滑动块上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紧绳,所述工作腔上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上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紧绳,所述第二滑动块上侧端面与所述第二滑动腔上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滑动块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卡槽,所述第二滑动腔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三滑动腔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拉紧绳,所述第三滑块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三滑动腔右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传动腔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腔,所述第一移动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移动杆,所述第二锥齿轮右侧端面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移动杆,所述第一移动杆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拉紧绳,所述第一移动杆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一移动腔右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一移动杆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拉紧绳,所述传动腔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腔,所述第二移动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移动杆,所述第一锥齿轮左侧端面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二移动杆,所述第二移动杆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拉紧绳,所述第二移动杆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二移动腔右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

可优选地,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设备箱体上侧端壁的所述收集口,所述收集口内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过滤网,所述收集口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通管,所述通管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储存腔,所述储存腔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送入管,所述送入管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管,所述储存腔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回收管,所述回收管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散热管,所述工作腔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若个对称的回收口,所述回收口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回收管,所述储存腔下侧端面滑动连接有压力板,所述压力板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四拉紧绳,所述压力板下侧端面与所述储存腔下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压力弹簧,所述储存腔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排出管,所述设备箱体左侧端壁固定连接有隔离腔,所述隔离腔位于所述储存腔左侧,所述隔离腔内滑动连接有隔板,所述排出管内滑动连接有所述隔板,所述隔板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第四拉紧绳,所述隔板下侧端面与所述隔离腔下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推动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室外配电柜冷却的设备,能够实现对配电柜内部进行降温处理,通过主风扇将空气进行吸入,利用过滤装置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和深层净化,防止大颗粒杂物吸入以及去除空气中的灰尘,吸入的空气通过副风扇将其送入配电柜内部,配合工作装置,使喷口进行上下运动同时利用滑槽滑杆进行前后往复运动,对配电柜内部不同层次进行降温处理,吸热后的空气通过回收管进入辅助腔内,利用辅助装置收集的雨水进行热量传递,从而将净化后的空气进行重复利用,再次进行降温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能量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室外配电柜冷却的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c”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的“d”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的“e”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1的“f”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7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室外配电柜冷却的设备,主要应用于室外配电柜的冷却降温,下面将结合本发明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外配电柜冷却的设备,包括设备箱体11,所述设备箱体11左侧端壁固定连接有吸气腔27,所述吸气腔27内设有过滤装置101,所述过滤装置101用于空气净化以及输出,所述过滤装置101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吸气腔27右侧端面且左右延伸的工作轴26,所述工作轴26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刮板25,所述工作轴26上固定连接有主风扇23,所述吸气腔27内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24与第二过滤网22,所述刮板25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24左侧,所述主风扇23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24与所述第二过滤网22之间,所述吸气腔27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输送管21,所述设备箱体11右侧端壁固定连接有工作腔12,所述工作腔12上侧端面转动连接有向下延伸的丝杆34,所述丝杆34上固定连接有工作装置102,所述工作装置102用于降温处理,所述工作装置102内设有工作电机19,所述工作电机19右侧端面动力连接有向右延伸的工作电机轴16,所述工作电机轴1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14,所述工作轴26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副带轮39,所述第一副带轮39与所述第一带轮14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v带15,所述工作装置102可通过所述第一v带15转动连接将动力传递给所述过滤装置101进行工作,所述设备箱体11上侧端壁固定连接有收集口30,所述收集口30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通管32,所述通管32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储存腔29,所述储存腔29内设有辅助装置103,所述辅助装置103用于空气热量传导去除。

有益地,所述设备箱体11下侧端壁固定连接有传动腔20,所述传动腔20左侧端面转动连接有向右延伸的辅助轴40,所述辅助轴40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副带轮41,所述工作电机轴16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18,所述第二带轮18与所述第二副带轮41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v带17,所述辅助轴40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副风扇44,所述传动腔20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吹气箱45,所述副风扇44位于所述吹气箱45内,所述吹气箱45前侧端壁固定连接有吸气管43,所述吹气箱45后侧端壁固定连接有排气管46,所述传动腔20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存放箱42,所述存放箱42上侧端壁固定连接有所述输送管21,所述存放箱42左侧端壁固定连接有送入管28,所述存放箱42右侧端壁固定连接有所述吸气管43。

有益地,所述工作装置102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设备箱体11下侧端壁的所述传动腔20,所述传动腔20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工作电机19,所述工作电机19右侧端面动力连接有向右延伸的所述工作电机轴16,所述工作电机轴1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0与第二锥齿轮62,所述丝杆34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副锥齿轮61,所述副锥齿轮61与所述第一锥齿轮60之间可啮合连接,所述副锥齿轮61与所述第二锥齿轮62之间可啮合连接,所述丝杆34上转动连接有螺母37,所述螺母37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工作箱38,所述工作腔12上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的齿条35,所述齿条35贯穿所述工作箱38,所述工作箱38内设有运动腔51,所述运动腔51前侧端面转动连接有向后延伸的运动轴47,所述运动轴47上固定连接有活动齿轮48,所述活动齿轮48与所述齿条35啮合连接,所述运动轴47上固定连接有滑槽轮50,所述运动腔51右侧端面滑动连接有滑杆49,所述滑杆49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轮50内,所述滑杆49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喷头52,所述喷头52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排气管46。

有益地,所述工作腔12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腔82,所述第一滑动腔8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块81,所述第一滑动块81下侧端面与所述第一滑动腔82下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0,所述第一滑动块81上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紧绳77,所述工作腔12上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腔74,所述第二滑动腔74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块72,所述第二滑动块72上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紧绳53,所述第二滑动块72上侧端面与所述第二滑动腔74上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73,所述第二滑动块72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卡槽79,所述第二滑动腔74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动腔76,所述第三滑动腔76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75,所述第三滑块75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拉紧绳77,所述第三滑块75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三滑动腔76右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78,所述传动腔20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腔63,所述第一移动腔63内滑动连接有第一移动杆55,所述第二锥齿轮62右侧端面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移动杆55,所述第一移动杆55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拉紧绳53,所述第一移动杆55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一移动腔63右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54,所述第一移动杆55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拉紧绳56,所述传动腔20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腔59,所述第二移动腔59内滑动连接有第二移动杆58,所述第一锥齿轮60左侧端面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二移动杆58,所述第二移动杆58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拉紧绳56,所述第二移动杆58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二移动腔59右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57。

有益地,所述辅助装置103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设备箱体11上侧端壁的所述收集口30,所述收集口30内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过滤网31,所述收集口30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通管32,所述通管32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储存腔29,所述储存腔29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送入管28,所述送入管28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管71,所述储存腔29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回收管33,所述回收管33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散热管71,所述工作腔12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若个对称的回收口36,所述回收口36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回收管33,所述储存腔29下侧端面滑动连接有压力板70,所述压力板70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四拉紧绳65,所述压力板70下侧端面与所述储存腔29下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压力弹簧64,所述储存腔29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排出管68,所述设备箱体11左侧端壁固定连接有隔离腔69,所述隔离腔69位于所述储存腔29左侧,所述隔离腔69内滑动连接有隔板67,所述排出管68内滑动连接有所述隔板67,所述隔板67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第四拉紧绳65,所述隔板67下侧端面与所述隔离腔69下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推动弹簧66。

以下结合图1至图7对本文中的一种用于室外配电柜冷却的设备的使用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开始前,所述副锥齿轮61与所述第一锥齿轮60处于啮合连接,所述副锥齿轮61与所述第二锥齿轮62处于未啮合连接,所述第二拉紧绳53处于拉紧状态,所述第二弹簧73处于拉伸状态,所述第四弹簧54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三拉紧绳56处于拉紧状态,所述第五弹簧57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一拉紧绳77处于拉松状态,所述第三弹簧78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一弹簧80处于正常状态,所述压力弹簧64处于拉伸状态,所述第四拉紧绳65处于拉紧状态,所述推动弹簧66处于压缩状态。

设备开始工作,启动所述工作电机19,所述工作电机19带动所述工作电机轴16转动,所述工作电机轴16带动所述第一带轮14转动,所述第一带轮14通过所述第一v带15转动连接带动所述第一副带轮39转动,所述第一副带轮39带动所述工作轴26转动,所述工作轴26带动所述主风扇23转动,所述主风扇23转动进行吸气,将室外空气吸入到所述吸气腔27内,所述第一过滤网24对空气中较大杂质进行过滤,同时所述工作轴26带动所述刮板25转动,所述刮板25转动去除所述第一过滤网24上吸附的杂质,防止空气堵塞,影响工作,所述第二过滤网22对空气中的尘埃等细微杂质进行过滤,从而实现空气净化效果,净化后的空气通过所述输送管21输送到所述存放箱42内储存,同时所述工作电机轴16带动所述第二带轮18转动,所述第二带轮18通过所述第二v带17转动连接带动所述第二副带轮41转动,所述第二副带轮41带动所述辅助轴40转动,所述辅助轴40带动所述副风扇44转动,所述副风扇44转动产生负压,进行吹气,通过所述吸气管43将所述存放箱42内空气输送到所述吹气箱45内,再通过所述排气管46输送到所述喷头52处,所述喷头52进行吹气,对配电柜内部进行散热,实现冷却效果。

同时所述工作电机轴16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60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60带动所述副锥齿轮61转动,所述副锥齿轮61带动所述丝杆34转动,所述丝杆34带动所述螺母37向上运动,所述螺母37带动所述工作箱38向上运动,所述工作箱38带动所述活动齿轮48运动,所述活动齿轮48与所述齿条35啮合连接,所述齿条35固定不动,所述活动齿轮48进行转动,所述活动齿轮48带动所述运动轴47转动,所述运动轴47带动所述滑槽轮50转动,所述滑槽轮50带动所述滑杆49前后往复运动,所述滑杆49带动所述喷头52前后往复运动,并且所述工作箱38可带动所述喷头52向上运动,所述喷头52实现向上运动同时进行前后往复运动,增加对配电柜不同位置的降温处理,更好对配电柜内部进行冷却效果。

当所述工作箱38向上运动触碰到所述第二滑动块72时,所述第二弹簧73变为压缩状态,所述第二拉紧绳53变为拉松状态,所述第二滑动块72向上运动时,所述第三滑块75卡入所述卡槽79内,从而所述第二滑动块72保持不动,所述第三弹簧78变为拉伸状态,所述第一拉紧绳77变为拉紧状态,所述第一弹簧80变为拉伸状态,所述第四弹簧54变为拉伸状态,所述第四弹簧54带动所述第一移动杆55向左运动,所述第一移动杆55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62向左运动,所述第二锥齿轮62与所述副锥齿轮61变为啮合连接,同时所述第三拉紧绳56变为拉松状态,所述第五弹簧57变为拉伸状态,所述第五弹簧57带动所述第二移动杆58向左运动,所述第二移动杆58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60向左运动,所述第一锥齿轮60与所述副锥齿轮61脱离啮合,所述工作电机轴16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62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62带动所述副锥齿轮61转动,所述副锥齿轮61带动所述丝杆34转动,所述丝杆34带动所述螺母37向下运动,从而使所述喷头52向下运动进行工作,当所述工作箱38向下运动抵触到所述第一滑动块81时,所述第一弹簧80变回正常状态,所述第一滑动块81带动所述第一拉紧绳77向下运动,所述第一拉紧绳77带动所述第三滑块75向右运动,所述第三滑块75脱离所述卡槽79,所述第二滑动块72向下运动复位,所述第三弹簧78变回压缩状态,从而所述第一拉紧绳77变回拉松状态,所述螺母37变回向上运动,实现所述螺母37上下往复运动,对配电柜不同位置进行冷却散热工作。

所述收集口30可对室外下雨时进行雨水收集,所述第三过滤网31进行杂质过滤,通过所述通管32输送到所述储存腔29内进行储存,所述工作腔12内的空气经过散热吸附热量后,通过所述回收口36进行回收,再通过所述回收管33输送到所述散热管71处,所述散热管71内的空气经过所述储存腔29内时,通过热量传导,空气中的吸附的热量传递到所述储存腔29内的雨水中,从而去除空气中的热量,经过处理的空气再通过所述送入管28输送到所述存放箱42内,进行回收利用,减少所述主风扇23的工作能量损耗,并且提高工作效率,当所述储存腔29内雨水收集到一定时,挤压所述压力板70,所述压力弹簧64变为压缩状态,所述第四拉紧绳65变为拉松状态,所述推动弹簧66变为拉伸状态,所述推动弹簧66带动所述隔板67向上运动,所述排出管68接通所述隔板67,所述储存腔29内的雨水通过所述排出管68进行一定数量排放,对吸附热量的雨水进行处理,提高去热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室外配电柜冷却的设备,能够实现对配电柜内部进行降温处理,通过主风扇将空气进行吸入,利用过滤装置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和深层净化,防止大颗粒杂物吸入以及去除空气中的灰尘,吸入的空气通过副风扇将其送入配电柜内部,配合工作装置,使喷口进行上下运动同时利用滑槽滑杆进行前后往复运动,对配电柜内部不同层次进行降温处理,吸热后的空气通过回收管进入辅助腔内,利用辅助装置收集的雨水进行热量传递,从而将净化后的空气进行重复利用,再次进行降温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能量损耗。

通过以上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根据工作模式做出各种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