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线结构和布线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839100发布日期:2021-10-08 20:13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布线结构和布线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布线结构以及布线方法。


背景技术:

2.以往,存在使电线弯曲地进行布设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线束的弯曲部固定结构,其使线束弯曲,并经由托架或者带夹而安装于固定件。在专利文献1的弯曲部固定结构中,在线束的弯曲部位安装筒状的橡胶部件,该橡胶部件在夹着用托架或者带夹外嵌的中央筒部的至少两侧设置弯曲抑制部,两侧的弯曲抑制部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具备:在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的多个环部;以及将相邻的环部连接且在长度方向延伸的连结部。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20468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7.期望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电线弯曲地布设。
8.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电线弯曲地布设的布线结构。
9.另外,优选能够通过简单的工序使电线弯曲地布设。
10.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工序使电线弯曲地布设的布线方法。
11.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12.本发明的布线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电线;保护器,所述保护器:支承所述电线的支承壁;和从所述支承壁立起的侧壁;第一固定部件;第二固定部件;以及带部件,所述支承壁具有:第一支承部,所述第一支承部位于所述支承壁中的布线路径的一端;第二支承部,所述第二支承部位于所述支承壁中的布线路径的另一端;以及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承部与所述第二支承部之间并且在俯视时的形状为弯曲形状,所述侧壁被配置在所述支承壁的弯曲方向的外侧的缘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将所述电线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承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件将所述电线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承部,所述带部件在所述弯曲部的位置一边将所述电线朝向所述侧壁按压一边将所述电线固定在所述支承壁和所述侧壁。
13.发明效果
14.在本发明的布线结构中,带部件在弯曲部的位置上一边将电线朝向侧壁按压一边将电线固定于支承壁和侧壁。带部件在维持电线的弯曲形状的同时将电线固定于保护器。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布线结构,起到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电线弯曲地布设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布线结构的立体图。
16.图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保护器的俯视图。
17.图3是实施方式涉及的保护器的立体图。
18.图4是实施方式涉及的保护器的立体图。
19.图5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带部件的立体图。
20.图6是说明进行载置的工序的立体图。
21.图7是说明进行固定的工序的立体图。
22.图8是说明进行固定的工序的立体图。
23.图9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布线结构的立体图。
24.符号说明
25.1 布线结构
26.2 电线
27.3 保护器
28.4 第一固定部件
29.5 第二固定部件
30.6 带部件
31.6a:头部、6b:带部、6c:贯通孔
32.7 支承壁
33.7a:支承面、7b:外侧缘部、7c:内侧缘部、7d:背面
34.8 侧壁
35.21:芯线、22:覆皮
36.70:主体、71:第一支承部、72:第二支承部、73:弯曲部、
37.73a:贯通孔、74:第一直线部、75第二直线部、76、77:台阶
38.78:引导肋
39.80:主体、81:第一端部、82:第二端部、83:固定部、
40.84:相邻部、85:主部、85b:背面、
41.86:支承部、86a:支承面、86b:贯通孔
42.87:夹紧部
43.h1:固定部的突出高度、h2:相邻部的突出高度、
44.h3:第一端部的高度、h4:第二端部的高度
45.w1:第一直线部的宽度、w2:第二直线部的宽度、w3:弯曲部的宽度、
46.w4:第一支承部的宽度、w5:第二支承部的宽度
47.r1 布线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48.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线结构以及布线方法详细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例的构成要素中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想到的要素或者实质上相同的要素。
49.[实施方式]
[0050]
参照图1至图9,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布线结构以及布线方法。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布线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保护器的俯视图,图3是实施方式涉及的保护器的立体图,图4是实施方式涉及的保护器的立体图,图5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带部件的立体图,图6是说明进行载置的工序的立体图,图7是说明进行固定的工序的立体图,图8是说明进行固定的工序的立体图,图9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布线结构的立体图。在图9中示出了从保护器的背面侧观察到的布线结构。
[0051]
实施方式的布线结构1例如是将电线2布设于汽车等车辆中的布线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布线结构1具有:电线2、保护器3、第一固定部件4、第二固定部件5以及带部件6。电线2是覆皮电线,具有芯线21和将芯线21覆盖的绝缘性的覆皮22。保护器3是保护电线2并使电线2沿着规定的路径布设的部件。第一固定部件4是将电线2固定于保护器3的第一支承部71的部件。第二固定部件5是将电线2固定于保护器3的第二支承部72的部件。带部件6是使电线2沿着保护器3的弯曲形状弯曲,并且将电线2固定于保护器3的部件。
[0052]
保护器3例如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成形。保护器3具有支承壁7和侧壁8。支承壁7及侧壁8形成为一体。支承壁7是对电线2进行支承的壁部。支承壁7的形状为大致平板形状。支承壁7具有对电线2进行支承的支承面7a。保护器3例如以支承面7a从下方支承电线2的状态相对于车辆而被固定。
[0053]
如图2及图3所示,支承壁7具有主体70、第一支承部71及第二支承部72。第一支承部71位于支承壁7的布线路径r1的一端。第二支承部72位于支承壁7的布线路径r1的另一端。本实施方式的布线路径r1在主体70的中间部弯曲。俯视时的第一支承部71及第二支承部72的形状为大致矩形。换言之,在第一支承部71以及第二支承部72中,布线路径r1呈直线状延伸。
[0054]
主体70位于第一支承部71与第二支承部72之间。换言之,第一支承部71从主体70的一端突出,第二支承部72从主体70的另一端突出。主体70具有弯曲部73、第一直线部74以及第二直线部75。如图2所示,俯视时的弯曲部73的形状为弯曲形状。更详细而言,弯曲部73的形状是朝向宽度方向的一侧凸出的弯曲形状。弯曲部73以第一直线部74与第二直线部75之间的角度成为钝角的方式弯曲。弯曲部73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弧形状。
[0055]
支承壁7具有外侧缘部7b及内侧缘部7c。外侧缘部7b和内侧缘部7c分别沿着布线路径r1延伸。外侧缘部7b是主体70所具有的两个缘部中的位于弯曲方向外侧的缘部。内侧缘部7c是主体70所具有的两个缘部中的位于弯曲方向内侧的缘部。
[0056]
第一直线部74以及第二直线部75的形状为大致矩形。换言之,第一直线部74以及第二直线部75沿着布线路径r1呈直线状延伸。第一直线部74从弯曲部73的一端朝向第一支承部71呈直线状延伸。第一直线部74与第一支承部71呈直线地连接。即,在第一直线部74以及第一支承部71中,布线路径r1是直线。第二直线部75从弯曲部73的另一端朝向第二支承部72呈直线状延伸。第二直线部75与第二支承部72呈直线地连接。即,在第二直线部75以及第二支承部72中,布线路径r1是直线。
[0057]
主体70的宽度大致恒定。即,第一直线部74的宽度w1、第二直线部75的宽度w2、弯曲部73的宽度w3相同或大致相同。另外,弯曲部73的宽度w3可以大于第一直线部74的宽度w1和第二直线部75的宽度w2中的任一个。
[0058]
第一支承部71的宽度w4小于第一直线部74的宽度w1。在第一直线部74与第一支承部71的连接部设置有与宽度w1、w4的差对应的台阶76。台阶76是设置于主体70的内侧缘部7c与第一支承部71的缘部71b之间的台阶。第二支承部72的宽度w5小于第二直线部75的宽度w2。在第二直线部75与第二支承部72的连接部设置有与宽度w2、w5的差对应的台阶77。台阶77是设置于主体70的内侧缘部7c与第二支承部72的缘部72b之间的台阶。
[0059]
在弯曲部73设置有贯通孔73a。贯通孔73a被配置在布线路径r1中的弯曲部73的大致中央。贯通孔73a沿着板厚方向贯通弯曲部73。即,贯通孔73a分别在支承壁7的支承面7a及支承壁7的背面开口。贯通孔73a的截面形状是带部件6的带部6b所能够插通的形状,例如是矩形。
[0060]
如图2及图3所示,侧壁8从支承壁7的外侧缘部7b立起。侧壁8从支承壁7的支承面7a立起,与支承面7a正交,或者与支承面7a实质上正交。即,支承壁7和侧壁8以形成大致l字的截面形状的方式交叉。侧壁8从支承壁7的一端到另一端沿着布线路径r1延伸。
[0061]
侧壁8具有主体80、第一端部81和第二端部82。主体80从支承壁7的主体70立起。第一端部81从支承壁7的第一支承部71立起。第二端部82从支承壁7的第二支承部72立起。主体80形成为板状,并且与弯曲部73的弯曲形状对应地弯曲。第一端部81以及第二端部82的形状为大致平板形状。
[0062]
如图3等所示,主体80具有固定部83和相邻部84。固定部83是对带部件6进行固定的部分。相邻部84是在布线路径r1中与固定部83相邻的部分。相邻部84相对于固定部83而被设置于两侧。固定部83相对于支承壁7的突出高度h1小于相邻部84相对于支承壁7的突出高度h2。另外,第一端部81的高度h3及第二端部82的高度h4均小于相邻部84的突出高度h2。另外,第一端部81的高度h3是第一端部81相对于第一支承部71的突出高度,第二端部82的高度h4是第二端部82相对于第二支承部72的突出高度。
[0063]
如图3及图4所示,固定部83具有主部85及支承部86。主部85是从支承壁7立起的部分。支承部86是从主部85的顶端突出的片部。如图4所示,支承部86从主部85的背面85b向与主部85的高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
[0064]
如图3所示,固定部83具有支承面86a。支承面86a是对带部件6的头部6a进行支承的面。支承面86a是支承部86的面,朝向与支承壁7侧相反的一侧。换言之,支承面86a是固定部83在高度方向上的顶端面。固定部83具有贯通孔86b。贯通孔86b被配置于支承部86,沿着主部85的高度方向将支承部86贯通。也就是说,贯通孔86b的一端在支承面86a开口。贯通孔86b在弯曲部73的宽度方向上与贯通孔73a相邻。贯通孔86b的截面形状是带部件6的带部6b能够插通的形状,例如是矩形。
[0065]
如图4所示,贯通孔86b在主部85的背面侧的空间开口。在支承壁7的背面7d设置有一对引导肋78、78。背面7d是支承壁7的与支承面7a相反侧的面,是支承壁7的外侧面。引导肋78隔着贯通孔73a而彼此对置。引导肋78沿着弯曲部73的宽度方向延伸。一对引导肋78、78构成为能够对带部件6的带部6b进行引导。在侧壁8配置有相对于车身等固定的夹紧部87。夹紧部87例如被配置于各相邻部84。
[0066]
如图5所示,带部件6具有头部6a以及挠性的带部6b。头部6a和带部6b例如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一体地形成。带部6b的基端与头部6a相连。头部6a具有供带部6b插通的贯通孔6c。贯通孔6c具有将带部6b卡定的卡定部。
[0067]
参照图6至图9,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布线方法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布线方法包括进行载置的工序。在进行载置的工序中,如图6所示,将电线2载置于保护器3。进行载置的工序例如由作业者执行。作业者将电线2载置于保护器3的支承壁7。作业者例如也可以预先使电线2弯曲,然后将电线2载置于保护器3。在这种情况下,作业者将电线2的弯曲部2a与保护器3的弯曲部73对位。
[0068]
实施方式的布线方法具有利用固定部件将电线2固定的工序。利用固定部件固定电线2的工序在进行载置的工序之后执行。利用固定部件固定电线2的工序包括:将电线2固定于第一支承部71的工序(以下,简称为“第一固定工序”);以及将电线2固定于第二支承部72的工序(以下,简称为“第二固定工序”)。第一固定工序和第二固定工序的顺序是任意的。第一固定工序以及第二固定工序也可以同时执行。在图7中示出了通过利用固定部件进行固定的工序而固定于保护器3的电线2。
[0069]
在第一固定工序中,作业者利用第一固定部件4将电线2固定于第一支承部71。第一固定部件4例如是粘合带。在这种情况下,作业者通过将粘合带卷绕于第一支承部71以及电线2从而将电线2固定于第一支承部71。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护器3中,第一支承部71的宽度w4较小。因此,即使电线2为小径,也能够通过第一固定部件4而容易地将电线2固定于第一支承部71。另外,通过使第一端部81的高度h3较小,即使电线2为小径,也能够利用第一固定部件4而容易地将电线2固定于第一端部81。
[0070]
在第二固定工序中,作业者利用第二固定部件5将电线2固定于第二支承部72。第二固定部件5例如是粘合带。在这种情况下,作业者通过将粘合带卷绕于第二支承部72以及电线2从而将电线2固定于第二支承部72。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护器3中,第二支承部72的宽度w5较小。因此,即使电线2为小径,也能够通过第二固定部件5而容易地将电线2固定于第二支承部72。另外,通过使第二端部82的高度h4较小,即使电线2为小径,也能够利用第二固定部件5而容易地将电线2固定于第二端部82。
[0071]
实施方式的布线方法包括将电线2相对于支承壁7以及侧壁8固定的工序(以下,简称为“第三固定工序”)。第三固定工序在第一固定工序以及第二固定工序之后执行。如图8所示,作业者将带部6b卷绕于电线2以及保护器3。例如,作业者如箭头a1所示地,将带部6b插入到贯通孔73a,使带部6b的末端向保护器3的背侧突出。进而,作业者如箭头a2所示将带部6b插入贯通孔86b,使带部6b的末端从贯通孔86b突出。带部6b被插入到头部6a的贯通孔6c,并被头部6a卡定。
[0072]
作业者通过带枪等将带部件6相对于电线2和保护器3紧固。由此,如图1所示,带部件6将电线2固定于侧壁8以及支承壁7。带部件6的头部6a被侧壁8的支承面86a支承。如图9所示,带部6b卷绕于侧壁8及支承壁7的外侧面。带部6b从贯通孔73a穿过一对引导肋78、78之间,并插通到侧壁8的贯通孔86b。利用一对引导肋78、78对带部6b进行定位,从而带部6b能够在适当的位置保持电线2。
[0073]
被紧固的带部件6一边将电线2朝向侧壁8按压一边将电线2固定于支承壁7以及侧壁8。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护器3中,在弯曲部73设置有贯通孔73a。贯通孔73a以带部件6能够将电线2朝向侧壁8按压的方式配置。例如,贯通孔73a被配置成相对于在保护器3上布设的最小直径的电线2而使带部件6能够将电线2朝向侧壁8按压。
[0074]
被紧固的带部件6将电线2朝向侧壁8按压以使电线2的形状成为沿着侧壁8的弯曲
形状的形状。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布线结构1,能够以电线2的形状为期望的弯曲形状的形式将电线2固定于保护器3。
[0075]
作为针对本实施方式的比较例,对预先对电线2预先施加弯曲的布线方法进行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在施加弯曲加工的工序中,例如,利用专用的工具来对电线2赋予与保护器3的弯曲形状相匹配的形状的弯曲。在比较例的布线方法中,有时电线2的弯曲形状产生偏差。另外,在施加弯曲的工序之后,电线2的形状有时因反作用力等而变化。其结果是,在布线后电线2从保护器鼓出,电线2有可能与周边的部件发生干涉。为了防止电线2的鼓出,考虑将罩安装于保护器3,但存在部件数量增加的问题、作业工序复杂化的问题。
[0076]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布线结构1以及本实施方式的布线方法,带部件6在维持电线2的弯曲形状的同时将电线2相对于保护器3固定。因此,不需要预先对电线2施加弯曲的作业,布线作业的作业性提高。另外,由于不需要罩,因此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减少、成本降低。
[0077]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布线结构1具有:电线2、保护器3、第一固定部件4、第二固定部件5以及带部件6。保护器3具有:支承电线2的支承壁7和从支承壁7立起的侧壁8。支承壁7具有:第一支承部71、第二支承部72以及弯曲部73。第一支承部71位于支承壁7中的布线路径r1的一端。第二支承部72位于支承壁7中的布线路径r1的另一端。弯曲部73在俯视时的形状为弯曲形状,且位于第一支承部71与第二支承部72之间。
[0078]
侧壁8被配置于支承壁7的外侧缘部7b。第一固定部件4将电线2固定于第一支承部71。第二固定部件5将电线2固定于第二支承部72。带部件6在弯曲部73的位置上一边将电线2朝向侧壁8按压一边将电线2固定于支承壁7以及侧壁8。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布线结构1,带部件6在维持电线2的弯曲形状的同时将电线2相对于保护器3固定。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电线2弯曲地布设。另外,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抑制电线2相对于保护器3浮起,抑制电线2鼓出。
[0079]
在本实施方式的布线结构1中,在俯视支承壁7的情况下,第一支承部71的宽度w4及第二支承部72的宽度w5比弯曲部73的宽度w3窄。因此,即使电线2直径较小,也能够通过第一固定部件4以及第二固定部件5容易地将电线2固定于第一支承部71以及第二支承部72。
[0080]
本实施方式的侧壁8具有:将带部件6固定的固定部83;和沿着布线路径r1与固定部83相邻的相邻部84。固定部83相对于支承壁7的突出高度h1小于相邻部84相对于支承壁7的突出高度h2。因此,即使电线2直径较小,也能够利用带部件6容易地将电线2固定于侧壁8。另外,由于固定部83的突出高度h1较小,因此带部件6不易与周围的部件干涉。
[0081]
本实施方式的带部件6具有:带部6b和将带部6b卡定的头部6a。固定部83具有:对头部6a进行支承的支承面86a;和在支承面86a开口的贯通孔86b。带部6b插通于贯通孔86b,且卷绕于侧壁8及支承壁7的外侧面。通过将带部6b卷绕于侧壁8以及支承壁7的外侧,从而将电线2朝向支承壁7以及侧壁8适当地按压。
[0082]
本实施方式的布线方法包括:将电线2载置于保护器3的工序;将电线2固定于第一支承部71的工序;将电线2固定于第二支承部72的工序;以及利用带部件6在弯曲部73的位置一边将电线2朝向侧壁8按压一边将电线2固定于支承壁7以及侧壁8的工序。根据该布线方法,带部件6一边将电线2朝向侧壁8按压一边将电线2固定于支承壁7以及侧壁8。因此,能
够通过简单的工序使电线2弯曲地布设。另外,能够通过简单的工序来抑制电线2相对于保护器3浮起,抑制电线2鼓出。
[0083]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0084]
针对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保护器3也可以具有两个以上的弯曲部73。例如,保护器3的支承壁7也可以具有第一弯曲部以及第二弯曲部。第一弯曲部以及第二弯曲部被配置于沿着布线路径r1的不同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布线结构1也可以具有第一带部件以及第二带部件。第一带部件在第一弯曲部的位置一边将电线2朝向侧壁8按压一边将电线2固定于支承壁7以及侧壁8。第二带部件在第二弯曲部的位置一边将电线2朝向侧壁8按压一边将电线2固定于支承壁7以及侧壁8。
[0085]
保护器3的形状不限于例示的形状。例如,支承壁7也可以在俯视观察时弯曲成大致s字状。在这种情况下,侧壁8也可以根据支承壁7的形状而弯曲成大致s字形状。
[0086]
弯曲部73例如也可以以第一支承部71与第二支承部72正交的方式弯曲。支承壁7的主体70也可以不具有第一直线部74以及第二直线部75中的至少一方。例如,主体70的整体也可以是弯曲部73。
[0087]
第一固定部件4以及第二固定部件5并不限定于粘合带,例如也可以是带部件6。
[0088]
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所公开的内容能够适当组合地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