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通道散热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01487发布日期:2021-05-18 22:59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双通道散热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双通道散热发电机。


背景技术:

2.已知的一种大型发电机原理,转体的绕线缠绕在转体的铁芯体的线槽上,转体的绕线通入直流电后,转体整体转动时,便形成一个旋转的磁场。定子铁芯内的u、v、w三相绕线依次切割磁场,在定子绕线内感应出电动势。
3.现有的发电机散热方式中,冷空气在发电机高压风扇加压后,在转体的与轴体平行方向以及与轴体垂直方向进行组合通风散热,风孔道复杂,风流之间存在干扰,风耗较大。即便如此,在和轴体平行方向的通风散热是不均一的,因为越靠近高压风扇出口的风越冷,散热效果越好,越远离高压风扇出口的风越热,因为前端已经带上一些热量,冷空气散热效果越差,而在与轴体平行方向冷空气流动都是单通道,即同一长度段冷空气流动方向只有一个,所以会导致长度段各位置的散热能力是不同的,出现不均一的问题。定子的散热一般采用水冷,水冷存在水泄露的问题,而且水冷效率不足。现有的发电机散热能力不可调,无法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双通道散热发电机,拟解决现有的发电机散热中,冷空气流动存在干扰,散热能力不可调,散热不均一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通道散热发电机,包括转体;所述转体包括轴体、铁芯体、绕线、左固定罩、右固定罩、左风机和右风机;所述轴体上设有铁芯体、左风机和右风机;所述铁芯体位于左风机和右风机之间;所述铁芯体外壁设有若干个与轴体平行分布的线槽;所述绕线缠绕在铁芯体的线槽上;所述线槽顶部设有用于封闭线槽的槽挡;所述铁芯体的左端罩有左固定罩,右端罩有右固定罩;所述左固定罩和右固定罩均包括进风端面和出风侧面;所述左风机用于从左固定罩的进风端面压入风流,并从右固定罩的出风侧面压出;所述右风机用于从右固定罩的进风端面压入风流,并从左固定罩的出风侧面压出。由上述结构可知,轴体、铁芯体、绕线整体转动,产生旋转的磁场,左固定罩、右固定罩以及槽挡使绕线在线槽里不脱离;左风机和右风机随着轴体同步转动,使铁芯体两端均压入有冷空气。转体采用双通道散热,即同一长度段冷空气流动方向有两个,而且两个相反。第一个通道散热方式为冷空气被左风机压入,冷空气透过左固定罩的进风端面,然后沿着铁芯体长度方向向右流动,然后从右固定罩的出风侧面流出;第二个通道散热方式为冷空气被右风机压入,冷空气透过右固定罩的进风端面,然后沿着铁芯体长度方向向左流动,然后从左固定罩的出风侧面流出;通过第一个通道散热和第二个通道散热时,由于冷空气在铁芯体长度方向上均完整流过,第一个通道散热从左往右散热能力逐步减弱,而第二个通道散热从左往右散热能力逐步增强,所以双通道散热叠加后,使长度段各位置的散热能力均衡,解决散热不均一的问题。
5.进一步的,所述转体还包括左导流罩和右导流罩;所述左导流罩左端连接左风机的出口,右端连接左固定罩的进风端面;所述右导流罩右端连接右风机的出口,左端连接右固定罩的进风端面。由上述结构可知,左导流罩使被左风机压入的冷空气全部引入左固定罩的进风端面,右导流罩使被右风机压入的冷空气全部引入右固定罩的进风端面。而且左导流罩和右导流罩避免相邻的进风端面的冷空气和出风侧面的暖空气混合。
6.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风冷器和第二风冷器;所述左风机的进口通过第一进风道连通第一风冷器的出口,右固定罩的出风侧面通过第一出风道连通第一风冷器的进口;所述右风机的进口通过第二进风道连通第二风冷器的出口,左固定罩的出风侧面通过第二出风道连通第二风冷器的进口。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一风冷器给空气制冷,产生的冷空气从第一风冷器的出口出来,然后冷空气沿着第一进风道进入左风机的进口,冷空气被左风机压入,冷空气透过左固定罩的进风端面,然后沿着铁芯体长度方向向右流动,再从右固定罩的出风侧面流出暖空气,暖空气沿着第一出风道进入第一风冷器的进口,完成空气循环;第二风冷器给空气制冷,产生的冷空气从第二风冷器的出口出来,然后冷空气沿着第二进风道进入右风机的进口,冷空气被右风机压入,冷空气透过右固定罩的进风端面,然后沿着铁芯体长度方向向左流动,再从左固定罩的出风侧面流出暖空气,暖空气沿着第二出风道进入第二风冷器的进口,完成空气循环;发电机散热需求和其运行时间和负载有关,当发电机散热需求单台风冷器既能满足时,只需要开启第一风冷器和第二风冷器中的一个即可,节省设备的使用,当发电机散热需求单台风冷器不能满足时,第一风冷器和第二风冷器均开启。实现散热能力可调。
7.进一步的,所述绕线包括位于线槽内的第一线段、第二线段、第三线段和第四线段;所述第一线段、第二线段、第三线段和第四线段均为管状,且依次堆放;所述第一线段和第三线段均连通左固定罩的进风端面和右固定罩的出风侧面;所述第二线段和第四线段均连通右固定罩的进风端面和左固定罩的出风侧面。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一线段、第二线段、第三线段和第四线段并不是断开的,只是为了方便描述,在此描述为线段,本质上属于绕线在线槽内的部分。第一线段、第二线段、第三线段和第四线段位于线槽内,沿着轴体长度方向分布,它们不仅作为导体,而且还作为冷空气流动通道,从而使绕线能够快速散热,绕线同时也作为换热管给铁芯体在长度方向上散热。由于冷空气封闭在第一线段、第二线段、第三线段和第四线段内流动,所以在长度方向流动的冷空气之间不会有流动干扰,更不会和径向流动的冷空气有干扰,减少风耗。第一线段、第三线段内冷空气流动方向为从左往右,第二线段、第四线段内冷空气流动方向为从右往左,而且四个线段依次叠加,从而使长度段各位置的散热能力均衡,解决散热不均一的问题。
8.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端面上设有进风口,出风侧面上设有出风口;所述第一线段的左端侧壁上连有第一进风孔道,右端侧壁上连有第一出风孔道;所述第三线段的左端侧壁上连有第三进风孔道,右端侧壁上连有第三出风孔道;所述第二线段的右端侧壁上连有第二进风孔道,左端侧壁上连有第二出风孔道;所述第四线段的右端侧壁上连有第四进风孔道,左端侧壁上连有第四出风孔道;所述第一进风孔道和第三进风孔道连通左固定罩的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孔道和第三出风孔道连通右固定罩的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孔道和第四进风孔道连通右固定罩的进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孔道和第四出风孔道连通左固定罩的出风口。由上述结构可知,进风端面能被压入冷空气,因为进风端面上设有进风口,出风侧面
能流出暖空气,因为出风侧面上设有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均有若干个;进风口和出风口与对应的进出风孔道对应,使冷暖空气按照相应的轨迹流动。冷空气被左风机压入,冷空气透过左固定罩的进风端面的进风口,然后一股冷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孔道进入第一线段内,之后沿着第一线段向右流动,再经过第一出风孔道从右固定罩的出风侧面的出风口流出,另一股冷空气通过第三进风孔道进入第三线段内,之后沿着第三线段向右流动,再经过第三出风孔道从右固定罩的出风侧面的出风口流出;冷空气被右风机压入,冷空气透过右固定罩的进风端面的进风口,然后一股冷空气通过第二进风孔道进入第二线段内,之后沿着第二线段向左流动,再经过第二出风孔道从左固定罩的出风侧面的出风口流出,另一股冷空气通过第四进风孔道进入第四线段内,之后沿着第四线段向左流动,再经过第四出风孔道从左固定罩的出风侧面的出风口流出。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风孔道和第三进风孔道穿过铁芯体的左端面;所述第二进风孔道和第四进风孔道穿过铁芯体的右端面;所述第一出风孔道和第三出风孔道穿过铁芯体的右端面,然后沿着铁芯体的右端面延伸至铁芯体的右端侧面;所述第二出风孔道和第四出风孔道穿过铁芯体的左端面,然后沿着铁芯体的左端面延伸至铁芯体的左端侧面。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一进风孔道和第三进风孔道穿过铁芯体的左端面,从而和左固定罩的进风端面的进风口连通,第二出风孔道和第四出风孔道穿过铁芯体的左端面,然后沿着铁芯体的左端面延伸至铁芯体的左端侧面,从而和左固定罩的出风侧面的出风口连通,而且第一进风孔道、第三进风孔道、第二出风孔道、第四出风孔道互不干扰。第二进风孔道和第四进风孔道穿过铁芯体的右端面,从而和右固定罩的进风端面的进风口连通,第一出风孔道和第三出风孔道穿过铁芯体的右端面,然后沿着铁芯体的右端面延伸至铁芯体的右端侧面,从而和右固定罩的出风侧面的出风口连通,第二进风孔道、第四进风孔道、第一出风孔道、第三出风孔道互不干扰。
10.进一步的,所述绕线还包括位于线槽内的第五线段;所述第五线段为管状,且第五线段顶部设有与轴体平行延伸的开缝;所述开缝正对槽挡底部。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五线段并不是断开的,只是为了方便描述,在此描述为线段,本质上属于绕线在线槽内的部分。第五线段位于线槽内,沿着轴体长度方向分布,它不仅作为导体,而且还作为冷空气流动通道,从而使绕线能够快速散热,第五线段同时也作为换热管给槽挡在长度方向上散热,减缓槽挡的老化,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一般技术人员很少考虑到给槽挡散热,因为槽挡本身不是发热体,但其寿命会受到高温影响,从而对发电机的寿命存在影响。由于冷空气封闭在第五线段和槽挡内流动,所以在长度方向流动的冷空气之间不会有流动干扰,更不会和径向流动的冷空气有干扰,减少风耗。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五线段连通左固定罩的进风端面和右固定罩的出风侧面。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五线段内冷空气流动方向为从左往右,对于热力集中的铁芯体端部设置在左侧,使左侧散热更优。
12.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端面上设有进风口,出风侧面上设有出风口;所述第五线段的左端侧壁上连有第五进风孔道,右端侧壁上连有第五出风孔道;所述第五进风孔道连通左固定罩的进风口;所述第五出风孔道连通右固定罩的出风口。由上述结构可知,冷空气被左风机压入,冷空气透过左固定罩的进风端面的进风口,然后一股冷空气通过第五进风孔道进入第五线段内,之后沿着第五线段向右流动,再经过第五出风孔道从右固定罩的出风侧
面的出风口流出。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五进风孔道穿过铁芯体的左端面;所述第五出风孔道穿过铁芯体的右端面,然后沿着铁芯体的右端面延伸至铁芯体的右端侧面。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五进风孔道穿过铁芯体的左端面,从而和左固定罩的进风端面的进风口连通,第五出风孔道穿过铁芯体的右端面,然后沿着铁芯体的右端面延伸至铁芯体的右端侧面,从而和右固定罩的出风侧面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左导流罩上设有两个泄压膜片;所述右导流罩上设有两个泄压膜片;泄压膜片避免风压过大对设备造成影响。双通道散热发电机还包括定子和制冷机;所述定子内设有散热管外管;所述散热管外管两端分别连接制冷机的进口和出口;所述散热外管内设有散热内管;制冷机为氢气制冷机,在散热内管和散热管外管之间流通制冷氢气,可快速给定子降温;所述散热内管两端分别在制冷机的进口和出口位置引出;散热内管内通入冷却水,冷却水提高了氢气的吸热能力。所述散热内管外壁和散热管外管内壁连有若干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流通口,流通口方便氢气流过。散热外管内设有散热内管构成的双通道,利用了氢气的吸热快速特点和水吸热容量大的特性,改良冷却介质的吸热特性,充分给定子有效降温,节约制氢成本。因为有低成本的水冷辅助氢气吸热,可以减少氢气的产生量,进而减少设备的容量,实现成本的节约。由于散热内管被包在散热管外管内,散热内管内流通冷却水,散热管外管还起到防止冷却水泄露的效果,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了双通道散热发电机,属于发电机领域,轴体上设有铁芯体、左风机和右风机;铁芯体位于左风机和右风机之间;铁芯体外壁设有若干个轴向分布的线槽;绕线缠绕在铁芯体的线槽上;线槽顶部设有用于封闭线槽的槽挡;铁芯体的左端罩有左固定罩,右端罩有右固定罩;左固定罩和右固定罩均包括进风端面和出风侧面;左风机用于从左固定罩的进风端面压入风流,并从右固定罩的出风侧面压出;右风机用于从右固定罩的进风端面压入风流,并从左固定罩的出风侧面压出。本发明的双通道散热发电机,转体在长度方向有双通道互不干扰散热,散热能力可调,双通道散热互补,使转体散热均一,设备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铁芯体左端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铁芯体右端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局部放大三维结构示意图;图7是定子散热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

轴体、2

铁芯体、3

左固定罩、4

右固定罩、5

左风机、6

右风机、7

线槽、8

槽挡、9

进风端面、10

出风侧面、11

左导流罩、12

右导流罩、13

第一风冷器、14

第二风冷器、15

第一进风道、16

第一出风道、17

第二进风道、18

第二出风道、19

第一线段、20

第二线段、21

第三线段、22

第四线段、25

第一进风孔道、26

第一出风孔道、27

第三进
风孔道、28

第三出风孔道、29

第二进风孔道、30

第二出风孔道、31

第四进风孔道、32

第四出风孔道、33

第五线段、34

开缝、35

第五进风孔道、36

第五出风孔道、38

定子、39

制冷机、40

散热管外管、41

散热内管、42

支撑板、43

流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17.实施例一:见附图1~7。双通道散热发电机,包括转体;所述转体包括轴体1、铁芯体2、绕线、左固定罩3、右固定罩4、左风机5和右风机6;所述轴体1上设有铁芯体2、左风机5和右风机6;所述铁芯体2位于左风机5和右风机6之间;所述铁芯体2外壁设有若干个与轴体1平行分布的线槽7;所述绕线缠绕在铁芯体2的线槽7上;所述线槽7顶部设有用于封闭线槽7的槽挡8;所述铁芯体2的左端罩有左固定罩3,右端罩有右固定罩4;所述左固定罩3和右固定罩4均包括进风端面9和出风侧面10;所述左风机5用于从左固定罩3的进风端面9压入风流,并从右固定罩4的出风侧面10压出;所述右风机6用于从右固定罩4的进风端面9压入风流,并从左固定罩3的出风侧面10压出。由上述结构可知,轴体1、铁芯体2、绕线整体转动,产生旋转的磁场,左固定罩3、右固定罩4以及槽挡8使绕线在线槽7里不脱离;左风机5和右风机6随着轴体1同步转动,使铁芯体2两端均压入有冷空气。转体采用双通道散热,即同一长度段冷空气流动方向有两个,而且两个相反。第一个通道散热方式为冷空气被左风机5压入,冷空气透过左固定罩3的进风端面9,然后沿着铁芯体2长度方向向右流动,然后从右固定罩4的出风侧面10流出;第二个通道散热方式为冷空气被右风机6压入,冷空气透过右固定罩4的进风端面9,然后沿着铁芯体2长度方向向左流动,然后从左固定罩3的出风侧面10流出;通过第一个通道散热和第二个通道散热时,由于冷空气在铁芯体2长度方向上均完整流过,第一个通道散热从左往右散热能力逐步减弱,而第二个通道散热从左往右散热能力逐步增强,所以双通道散热叠加后,使长度段各位置的散热能力均衡,解决散热不均一的问题。
18.实施例二:见附图1~7。双通道散热发电机,包括转体;所述转体包括轴体1、铁芯体2、绕线、左固定罩3、右固定罩4、左风机5和右风机6;所述轴体1上设有铁芯体2、左风机5和右风机6;所述铁芯体2位于左风机5和右风机6之间;所述铁芯体2外壁设有若干个与轴体1平行分布的线槽7;所述绕线缠绕在铁芯体2的线槽7上;所述线槽7顶部设有用于封闭线槽7的槽挡8;所述铁芯体2的左端罩有左固定罩3,右端罩有右固定罩4;所述左固定罩3和右固定罩4均包括进风端面9和出风侧面10;所述左风机5用于从左固定罩3的进风端面9压入风流,并从右固定罩4的出风侧面10压出;所述右风机6用于从右固定罩4的进风端面9压入风流,并从左固定罩3的出风侧面10压出。由上述结构可知,轴体1、铁芯体2、绕线整体转动,产生旋转的磁场,左固定罩3、右固定罩4以及槽挡8使绕线在线槽7里不脱离;左风机5和右风机6随着轴体1同步转动,使铁芯体2两端均压入有冷空气。转体采用双通道散热,即同一长度段冷空气流动方向有两个,而且两个相反。第一个通道散热方式为冷空气被左风机5压入,冷空气透过左固定罩3的进风端面9,然后沿着铁芯体2长度方向向右流动,然后从右固定罩4的出风侧面10流出;第二个通道散热方式为冷空气被右风机6压入,冷空气透过右固定罩4的进风端
面9,然后沿着铁芯体2长度方向向左流动,然后从左固定罩3的出风侧面10流出;通过第一个通道散热和第二个通道散热时,由于冷空气在铁芯体2长度方向上均完整流过,第一个通道散热从左往右散热能力逐步减弱,而第二个通道散热从左往右散热能力逐步增强,所以双通道散热叠加后,使长度段各位置的散热能力均衡,解决散热不均一的问题。
19.所述转体还包括左导流罩11和右导流罩12;所述左导流罩11左端连接左风机5的出口,右端连接左固定罩3的进风端面9;所述右导流罩12右端连接右风机6的出口,左端连接右固定罩4的进风端面9。由上述结构可知,左导流罩11使被左风机5压入的冷空气全部引入左固定罩3的进风端面9,右导流罩12使被右风机6压入的冷空气全部引入右固定罩4的进风端面9。而且左导流罩11和右导流罩12避免相邻的进风端面9的冷空气和出风侧面10的暖空气混合。
20.实施例三:见附图1~7。双通道散热发电机,包括转体;所述转体包括轴体1、铁芯体2、绕线、左固定罩3、右固定罩4、左风机5和右风机6;所述轴体1上设有铁芯体2、左风机5和右风机6;所述铁芯体2位于左风机5和右风机6之间;所述铁芯体2外壁设有若干个与轴体1平行分布的线槽7;所述绕线缠绕在铁芯体2的线槽7上;所述线槽7顶部设有用于封闭线槽7的槽挡8;所述铁芯体2的左端罩有左固定罩3,右端罩有右固定罩4;所述左固定罩3和右固定罩4均包括进风端面9和出风侧面10;所述左风机5用于从左固定罩3的进风端面9压入风流,并从右固定罩4的出风侧面10压出;所述右风机6用于从右固定罩4的进风端面9压入风流,并从左固定罩3的出风侧面10压出。由上述结构可知,轴体1、铁芯体2、绕线整体转动,产生旋转的磁场,左固定罩3、右固定罩4以及槽挡8使绕线在线槽7里不脱离;左风机5和右风机6随着轴体1同步转动,使铁芯体2两端均压入有冷空气。转体采用双通道散热,即同一长度段冷空气流动方向有两个,而且两个相反。第一个通道散热方式为冷空气被左风机5压入,冷空气透过左固定罩3的进风端面9,然后沿着铁芯体2长度方向向右流动,然后从右固定罩4的出风侧面10流出;第二个通道散热方式为冷空气被右风机6压入,冷空气透过右固定罩4的进风端面9,然后沿着铁芯体2长度方向向左流动,然后从左固定罩3的出风侧面10流出;通过第一个通道散热和第二个通道散热时,由于冷空气在铁芯体2长度方向上均完整流过,第一个通道散热从左往右散热能力逐步减弱,而第二个通道散热从左往右散热能力逐步增强,所以双通道散热叠加后,使长度段各位置的散热能力均衡,解决散热不均一的问题。
21.所述转体还包括左导流罩11和右导流罩12;所述左导流罩11左端连接左风机5的出口,右端连接左固定罩3的进风端面9;所述右导流罩12右端连接右风机6的出口,左端连接右固定罩4的进风端面9。由上述结构可知,左导流罩11使被左风机5压入的冷空气全部引入左固定罩3的进风端面9,右导流罩12使被右风机6压入的冷空气全部引入右固定罩4的进风端面9。而且左导流罩11和右导流罩12避免相邻的进风端面9的冷空气和出风侧面10的暖空气混合。
22.还包括第一风冷器13和第二风冷器14;所述左风机5的进口通过第一进风道15连通第一风冷器13的出口,右固定罩4的出风侧面10通过第一出风道16连通第一风冷器13的进口;所述右风机6的进口通过第二进风道17连通第二风冷器14的出口,左固定罩3的出风侧面10通过第二出风道18连通第二风冷器14的进口。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一风冷器13给空气制冷,产生的冷空气从第一风冷器13的出口出来,然后冷空气沿着第一进风道15进入左
风机5的进口,冷空气被左风机5压入,冷空气透过左固定罩3的进风端面9,然后沿着铁芯体2长度方向向右流动,再从右固定罩4的出风侧面10流出暖空气,暖空气沿着第一出风道16进入第一风冷器13的进口,完成空气循环;第二风冷器14给空气制冷,产生的冷空气从第二风冷器14的出口出来,然后冷空气沿着第二进风道17进入右风机6的进口,冷空气被右风机6压入,冷空气透过右固定罩4的进风端面9,然后沿着铁芯体2长度方向向左流动,再从左固定罩3的出风侧面10流出暖空气,暖空气沿着第二出风道18进入第二风冷器14的进口,完成空气循环;发电机散热需求和其运行时间和负载有关,当发电机散热需求单台风冷器既能满足时,只需要开启第一风冷器13和第二风冷器14中的一个即可,节省设备的使用,当发电机散热需求单台风冷器不能满足时,第一风冷器13和第二风冷器14均开启。实现散热能力可调。
23.所述绕线包括位于线槽7内的第一线段19、第二线段20、第三线段21和第四线段22;所述第一线段19、第二线段20、第三线段21和第四线段22均为管状,且依次堆放;所述第一线段19和第三线段21均连通左固定罩3的进风端面9和右固定罩4的出风侧面10;所述第二线段20和第四线段22均连通右固定罩4的进风端面9和左固定罩3的出风侧面10。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一线段19、第二线段20、第三线段21和第四线段22并不是断开的,只是为了方便描述,在此描述为线段,本质上属于绕线在线槽7内的部分。第一线段19、第二线段20、第三线段21和第四线段22位于线槽7内,沿着轴体1长度方向分布,它们不仅作为导体,而且还作为冷空气流动通道,从而使绕线能够快速散热,绕线同时也作为换热管给铁芯体2在长度方向上散热。由于冷空气封闭在第一线段19、第二线段20、第三线段21和第四线段22内流动,所以在长度方向流动的冷空气之间不会有流动干扰,更不会和径向流动的冷空气有干扰,减少风耗。第一线段19、第三线段21内冷空气流动方向为从左往右,第二线段20、第四线段22内冷空气流动方向为从右往左,而且四个线段依次叠加,从而使长度段各位置的散热能力均衡,解决散热不均一的问题。
24.所述进风端面9上设有进风口,出风侧面10上设有出风口;所述第一线段19的左端侧壁上连有第一进风孔道25,右端侧壁上连有第一出风孔道26;所述第三线段21的左端侧壁上连有第三进风孔道27,右端侧壁上连有第三出风孔道28;所述第二线段20的右端侧壁上连有第二进风孔道29,左端侧壁上连有第二出风孔道30;所述第四线段22的右端侧壁上连有第四进风孔道31,左端侧壁上连有第四出风孔道32;所述第一进风孔道25和第三进风孔道27连通左固定罩3的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孔道26和第三出风孔道28连通右固定罩4的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孔道29和第四进风孔道31连通右固定罩4的进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孔道30和第四出风孔道32连通左固定罩3的出风口。由上述结构可知,进风端面9能被压入冷空气,因为进风端面9上设有进风口,出风侧面10能流出暖空气,因为出风侧面10上设有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均有若干个;进风口和出风口与对应的进出风孔道对应,使冷暖空气按照相应的轨迹流动。冷空气被左风机5压入,冷空气透过左固定罩3的进风端面9的进风口,然后一股冷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孔道25进入第一线段19内,之后沿着第一线段19向右流动,再经过第一出风孔道26从右固定罩4的出风侧面10的出风口流出,另一股冷空气通过第三进风孔道27进入第三线段21内,之后沿着第三线段21向右流动,再经过第三出风孔道28从右固定罩4的出风侧面10的出风口流出;冷空气被右风机6压入,冷空气透过右固定罩4的进风端面9的进风口,然后一股冷空气通过第二进风孔道29进入第二线段20内,之后沿着第
二线段20向左流动,再经过第二出风孔道30从左固定罩3的出风侧面10的出风口流出,另一股冷空气通过第四进风孔道31进入第四线段22内,之后沿着第四线段22向左流动,再经过第四出风孔道32从左固定罩3的出风侧面10的出风口流出。
25.所述第一进风孔道25和第三进风孔道27穿过铁芯体2的左端面;所述第二进风孔道29和第四进风孔道31穿过铁芯体2的右端面;所述第一出风孔道26和第三出风孔道28穿过铁芯体2的右端面,然后沿着铁芯体2的右端面延伸至铁芯体2的右端侧面;所述第二出风孔道30和第四出风孔道32穿过铁芯体2的左端面,然后沿着铁芯体2的左端面延伸至铁芯体2的左端侧面。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一进风孔道25和第三进风孔道27穿过铁芯体2的左端面,从而和左固定罩3的进风端面9的进风口连通,第二出风孔道30和第四出风孔道32穿过铁芯体2的左端面,然后沿着铁芯体2的左端面延伸至铁芯体2的左端侧面,从而和左固定罩3的出风侧面10的出风口连通,而且第一进风孔道25、第三进风孔道27、第二出风孔道30、第四出风孔道32互不干扰。第二进风孔道29和第四进风孔道31穿过铁芯体2的右端面,从而和右固定罩4的进风端面9的进风口连通,第一出风孔道26和第三出风孔道28穿过铁芯体2的右端面,然后沿着铁芯体2的右端面延伸至铁芯体2的右端侧面,从而和右固定罩4的出风侧面10的出风口连通,第二进风孔道29、第四进风孔道31、第一出风孔道26、第三出风孔道28互不干扰。
26.所述绕线还包括位于线槽7内的第五线段33;所述第五线段33为管状,且第五线段33顶部设有与轴体1平行延伸的开缝34;所述开缝34正对槽挡8底部。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五线段33并不是断开的,只是为了方便描述,在此描述为线段,本质上属于绕线在线槽7内的部分。第五线段33位于线槽7内,沿着轴体1长度方向分布,它不仅作为导体,而且还作为冷空气流动通道,从而使绕线能够快速散热,第五线段33同时也作为换热管给槽挡8在长度方向上散热,减缓槽挡8的老化,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一般技术人员很少考虑到给槽挡8散热,因为槽挡8本身不是发热体,但其寿命会受到高温影响,从而对发电机的寿命存在影响。由于冷空气封闭在第五线段33和槽挡8内流动,所以在长度方向流动的冷空气之间不会有流动干扰,更不会和径向流动的冷空气有干扰,减少风耗。
27.所述第五线段33连通左固定罩3的进风端面9和右固定罩4的出风侧面10。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五线段33内冷空气流动方向为从左往右,对于热力集中的铁芯体2端部设置在左侧,使左侧散热更优。
28.所述进风端面9上设有进风口,出风侧面10上设有出风口;所述第五线段33的左端侧壁上连有第五进风孔道35,右端侧壁上连有第五出风孔道36;所述第五进风孔道35连通左固定罩3的进风口;所述第五出风孔道36连通右固定罩4的出风口。由上述结构可知,冷空气被左风机5压入,冷空气透过左固定罩3的进风端面9的进风口,然后一股冷空气通过第五进风孔道35进入第五线段33内,之后沿着第五线段33向右流动,再经过第五出风孔道36从右固定罩4的出风侧面10的出风口流出。
29.所述第五进风孔道35穿过铁芯体2的左端面;所述第五出风孔道36穿过铁芯体2的右端面,然后沿着铁芯体2的右端面延伸至铁芯体2的右端侧面。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五进风孔道35穿过铁芯体2的左端面,从而和左固定罩3的进风端面9的进风口连通,第五出风孔道36穿过铁芯体2的右端面,然后沿着铁芯体2的右端面延伸至铁芯体2的右端侧面,从而和右固定罩4的出风侧面10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左导流罩11上设有两个泄压膜片;所述右导流罩
12上设有两个泄压膜片;泄压膜片避免风压过大对设备造成影响。双通道散热发电机还包括定子38和制冷机39;所述定子38内设有散热管外管40;所述散热管外管40两端分别连接制冷机39的进口和出口;所述散热外管内设有散热内管41;制冷机39为氢气制冷机,在散热内管41和散热管外管40之间流通制冷氢气,可快速给定子降温;所述散热内管41两端分别在制冷机39的进口和出口位置引出;散热内管41内通入冷却水,冷却水提高了氢气的吸热能力。所述散热内管41外壁和散热管外管40内壁连有若干个支撑板42;所述支撑板42上设有流通口43,流通口43方便氢气流过。散热外管内设有散热内管41构成的双通道,利用了氢气的吸热快速特点和水吸热容量大的特性,改良冷却介质的吸热特性,充分给定子有效降温,节约制氢成本。因为有低成本的水冷辅助氢气吸热,可以减少氢气的产生量,进而减少设备的容量,实现成本的节约。由于散热内管41被包在散热管外管40内,散热内管41内流通冷却水,散热管外管40还起到防止冷却水泄露的效果,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