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气隙无轭部铁心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22946发布日期:2021-06-25 16:25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气隙无轭部铁心电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机内部结构改进,尤其是一种双气隙无轭部铁心电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双气隙的无刷电机在市场上已经出现,铁心均为有轭部的设计,如图1所示,铁心为一整体设计,内转子磁铁和外转子磁铁是相对同极性设置。其磁通传输过程如图2,相邻的定子齿单元由轭部进行连通和传输磁通,磁通从磁铁一端出发,经过气隙传输至定子齿单元,再经轭部传输至另一个定子齿单元,再从该定子齿单元一端的气隙传输至另一个磁铁。
3.因轭部需要占用电机绕组槽内部空间,受磁轭的影响,绕组槽空间不得不进行收缩,导致电机槽面积减小,电机功率密度无法发挥到极致,因此该类型的电机体积一般较大,重量重,使得应用范畴受到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双气隙无轭部铁心电机,省略了电机铁心的轭部,增加了绕组空间,电机功率密度增加。
5.为此,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双气隙无轭部铁心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转子和外转子,所述的内转子和外转子之间设置定子,所述内转子的外侧均匀布置内转子磁铁,所述的外转子内侧均匀布置外转子磁铁,所述的内转子磁铁和外转子磁铁一一相对设置,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磁铁极性相反,所述的内转子磁铁和外转子磁铁之间设置定子铁心,定子铁心上缠绕线圈,所述的定子铁心由多个间隔设置且彼此不相连接的定子齿单元构成,磁铁中的磁通发出后进入气隙,经过定子齿单元的一端,再从其另一端进入另一个气隙,到达其对向的另外一块磁铁。
6.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子铁心与内转子磁铁和外转子磁铁之间形成气隙。
7.作为优选,所述的定子齿单元呈“i”形,其中间的宽度小于两端的宽度。
8.作为优选,所述的定子铁心安装在定子支架
9.作为优选,所述的定子支架上形成卡槽和通孔,通过紧固件将定子齿单元安装在定子支架上。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1.1.省略了电机铁心轭部,增加了绕组空间,电机功率密度增加,降低了电机的材料成本。
12.2.在相同输出功率的情况下,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方便运输和携带。
13.3.铁心利用率高,废料少,优化磁通传输路径,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14.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现有技术中磁通的传输路径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磁通的传输路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9.如图3

图4所示的一种双气隙无轭部铁心电机,包括内转子1和外转子5,内转子和外转子之间设置定子,内转子的外侧均匀布置内转子磁铁3,外转子内侧均匀布置外转子磁铁2,内转子磁铁和外转子磁铁一一相对设置,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磁铁极性相反,所述的内转子磁铁和外转子磁铁之间设置定子铁心,定子铁心上缠绕线圈4,所述的定子铁心由多个间隔设置且彼此不相连接的定子齿单元6构成。
20.转子铁心与内转子磁铁和外转子磁铁之间形成气隙8。磁铁中的磁通发出后进入气隙,经过定子齿单元的一端,再从其另一端进入另一个气隙,到达其对向的另外一块磁铁。
21.定子齿单元呈“i”形,其中间的宽度小于两端的宽度。定子铁心安装在定子支架7。定子支架上形成卡槽和通孔,通过紧固件将定子齿单元安装在定子支架上。
22.本发明省略电机定子铁心的轭部连接,轭部缺失后,全部转化为绕组槽空间,增大了铁心的槽部面积,定子齿既是齿,同时它又是轭部,电机磁路分布如图4所示,与传统电机对比,磁铁中的磁通发出后进入气隙,经过铁心的齿部,再从铁心的另一端齿部进入另一个气隙,到达另外一块磁铁,
23.本发明省略了电机铁心的轭部,增加了绕组空间,电机功率密度增加。
24.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举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