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震动马达,尤其涉及一种降噪震动马达。
背景技术:2.现行的线性马达都需要绕线架这个结构或两个绕组以上的线圈实现双极线圈来激磁震子磁石达到反复的运动,而这些结构随着线性马达应用愈来愈薄型化的趋势,内部所能运用的有效空间也愈来愈少,势必会造成空间浪费,导致绕线空间的缩减或是多条出线而增加输出理线工艺的困难度。
3.而旧有设计外壳的部分皆使用金属外框,震子磁石呈圆环状且其置中定位通常仰赖中心柱、弹片或弹簧等构件。震子磁石与线圈的相对位置有二种配置。震子磁石置于线圈内时,震子磁石套设在一中心柱并沿中心柱滑移而震动。中心柱的定位方式容易导致移动件在做动时造成摩擦噪音。线圈置于震子磁石内时,因震子磁石沿其横向不接触外壳,需沿震子磁石轴向配置弹片或弹簧夹持震子磁石,除了多一个材料成本外,其弹性构件会吸收震动进而减少震子磁石做动时所产生的震动力度进而让使用者的触觉感受降低,且容易在横向产生非预定的振动。
4.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发明人改良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噪震动马达。
6.本发明提供一种震动马达,其包含一绝缘外壳、一双向线圈及一磁性环。绝缘外壳呈圆柱状,且绝缘外壳的内侧壁上凸设有至少三个限位凸条,各限位凸条分别平行于绝缘外壳的中心轴方向延伸,绝缘外壳包含一对端板,其中一端板位于绝缘外壳的一端,另一端板则位于绝缘外壳的另一端,且端板为绝缘材质制成。双向线圈容置在绝缘外壳内并与绝缘外壳的内侧壁间隔配置。磁性环可活动地容置在绝缘外壳内,磁性环与绝缘外壳同轴配置且环绕双向线圈。限位凸条紧邻磁性环且环绕磁性环的外缘排列。
7.本发明的震动马达,其各限位凸条的侧壁面为一弧面。
8.本发明的震动马达,其绝缘外壳内设置有一定位销,定位销沿绝缘外壳的中心轴,且双向线圈套设在定位销。定位销与绝缘外壳一体成型。
9.本发明的震动马达,其双向线圈被夹持在该对端板之间。
10.本发明的震动马达,其绝缘外壳内设置有具有一弹性环,弹性环的一侧凸设有多个凸部,且多个所述凸部朝向磁性环凸出。各凸部分别形成一凸锥。凸部包含多个凸锥,且一部分的多个所述凸锥的高度与其余的多个所述凸锥的高度相异。各凸锥的锥尖形成有一平面。
11.本发明的震动马达,其双向线圈包含共轴堆叠配置的一第一绕线组以及一第二绕线组,且第一绕线组与第二绕线组的绕线方向相逆。震动马达还包含一控制电路板,控制电
路板分别电性连接第一绕线组以及第二绕线组。第一绕线组电性连接第二绕线组。
12.本发明的震动马达,其双向线圈的外缘与磁性环的内缘间隔配置。磁性环的二侧极性相异。
13.本发明的震动马达,其绝缘外壳内部壁面设有至少三个限位凸条以限制磁性环的动作空间,由此限制磁性环只能朝着中心轴方向动作。其通过限位凸条减少了磁性环与定位结构的接触接触面积,进而降低摩擦力及噪音。而且,其定位准确度高而能够减少零件的精度需求。再者,双向线圈可以直接置入绝缘外壳而不需另设于绕线架绝缘,故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及简化组装工序。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震动马达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震动马达的立体示意图。
16.图3为图2的横向剖视图。
17.图4及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震动马达使用状的纵向剖视图。
18.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震动马达的局部放大图。
19.图7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震动马达的变化方式示意图。
20.附图标记如下:
21.100:绝缘外壳
22.101:圆筒体
23.101a:端板
24.101b:端板
25.110:限位凸条
26.120:定位销
27.200:双向线圈
28.210:第一绕线组
29.220:第二绕线组
30.230:控制电路板
31.300:磁性环
32.400:弹性环
33.401:缺口
34.410:凸部
35.410a:凸锥
36.411a:平面
37.410b:凸锥
38.411b: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39.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震动马达,其包含一绝缘外壳100、一双向线圈200、一磁性环300以及一控制电路板230。
40.绝缘外壳100呈圆柱状,其包含一圆筒体101以及闭合圆筒体101两端的一对端板110a/110b。较佳地,其中一端板110b与圆筒体101的一端一体成型,另一端板110a则可组卸地设置在圆筒体101的另一端。绝缘外壳100的内侧壁上凸设有至少三个限位凸条110,各限位凸条110分别平行于绝缘外壳100的中心轴方向延伸。具体而言,多个所述限位凸条110凸设在圆筒体101的内侧壁上,而且各限位凸条110的侧壁面为一弧面。绝缘外壳100内设置有一定位销120,定位销120沿绝缘外壳100的中心轴配置组装于绝缘外壳100内,且定位销120与绝缘外壳100也可以如图7所示一体成型。
41.双向线圈200容置在绝缘外壳100内并与绝缘外壳100的内侧壁间隔配置。双向线圈200套设在定位销120而与绝缘外壳100共中心轴配置且双向线圈200被夹持在该对端板110a/110b之间而固定。具体而言,双向线圈200包含共轴堆叠配置的一第一绕线组210以及一第二绕线组220,且第一绕线组210与第二绕线组220的绕线方向相逆,由此绕线设计可以省却绕线架的配置,除了可以增加绕线空间以及埋线空间外,还可以有效减少震动马达的体积。
42.磁性环300可活动地容置在绝缘外壳100内,磁性环300与绝缘外壳100同轴配置且环绕双向线圈200,磁性环300的二侧极性相异。磁性环300的内缘与双向线圈200的外缘间隔配置且多个所述限位凸条110紧邻磁性环300且环绕磁性环300的外缘排列。通过限位凸条110的设计可以使得磁性环300被定位,同时使得磁性环300只能够沿绝缘外壳100的轴向方向运动。
43.控制电路板230分别电性连接第一绕线组210以及第二绕线组220。于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230较佳地是一软性电路板且其贴附在其中一端板110a的内侧面。控制电路板230的一部分延伸穿出绝缘外壳100以供接线。
44.第一绕线组210与第二绕线组220可以并联配置,控制电路板230分别与第一绕线组210以及第二绕线组220双线电性连接。也就是二条绕线线材自双向线圈200分别朝向两端部以相反的卷绕方向进行卷绕(如一条以顺时钟方向卷绕,另一条以逆时钟方向卷绕)而分别卷绕成第一绕线组210与第二绕线组220。第一绕线组210具有一对线头且连接至控制电路板230,第二绕线组220也具有一对线头且连接至控制电路板230。
45.然而第一绕线组210与第二绕线组220也可以串联配置,第一绕线组210电性连接第二绕线组220且控制电路板230分别与第一绕线组210以及第二绕线组220单线电性连接。也就是绕线线材自双向线圈200中段处分别朝向两端部以相反的卷绕方向进行卷绕(如一端以顺时钟方向卷绕,另一端以逆时钟方向卷绕)而分别卷绕成第一绕线组210与第二绕线组220。第一绕线组210具有单一线头且连接至控制电路板230,第二绕线组220也具有单一线头且连接至控制电路板230。此单一绕线设计方式同样可以省却绕线架的配置,也同样可以增加绕线空间以及埋线空间进而有效减少震动马达的体积。
46.绝缘外壳100内设置有一弹性环400,弹性环400的一侧凸设有多个凸部410,且多个所述凸部410面向磁性环300凸出。各凸部410分别形成一凸锥410a/410b,由此相较于全平面的设计更能够吸收冲击力而降低噪音。多个所述凸部410包含多个凸锥410a/410b,且一部分的多个所述凸锥410a的高度与其余的多个所述凸锥410b的高度相异。磁性环300与限位凸条110及双向线圈200之间分别存在间隙而能够移动,磁性环300移动时会微幅偏摆,通过配置不同高度的凸锥410a/410b使得磁性环300移动时在各种状态下皆能够碰撞凸锥
410a/410b,以使弹性环400的各凸锥410a/410b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力而降低噪音。此外,如图6所示,各凸锥410a/410b的锥尖形成有一平面411a/411b以避免锥尖受接击而破损。
47.于本实施例中,绝缘外壳100内较佳地设置有一对相同的弹性环400,且各端板110a/110b均设置有对应弹性环400外形的凹槽(附图未示出),使得各弹性环400可以分别嵌设在各端板110a/110b的凹槽内,同时使得各弹性环400上的多个所述凸部410皆面向磁性环300凸出而呈相向配置。此外,与控制电路板230设置在同一端板110a上的弹性环400还可以设有一缺口401以供控制电路板230穿出绝缘外壳100。
48.参阅图4及图5,本案应用双向线圈200产生不同磁极进行激磁,使磁性环300在封闭的绝缘外壳100中进行反复的运动以达到震动的效果。
49.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旨在改变磁性环300的动作定位方式来减少零件及组装的精度需求。在绝缘外壳100内部壁面设有至少三个限位凸条110以限制磁性环300的动作空间,由此限制磁性环300只能朝着中心轴方向动作。通过限位凸条110定位周缘的准确度高于通过滑杆定位中心,因此可以减少零件的精度需求。而且双向线圈200可以直接置入绝缘外壳100而不需另设于绕线架绝缘,定位销120也可以形成在绝缘外壳100,由此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及简化组装工序。
50.现有技术中,滑杆与震子磁石为面接触;然而参阅图3,本发明其限位凸条110的侧壁呈弧面,当磁性环300接触限位凸条110时呈线接触,故能减少接触面积,进而降低摩擦力及噪音。参阅图2及图4,在本发明中,绝缘外壳100内设置有具有凸部410的弹性环400作为缓冲件以有效地降低撞击所带来的噪音。此外,本发明的绝缘外壳100、端板101a/101b、弹性环400及定位销120等构件都是以橡胶或塑胶等材料成形,除了可以有效降低材料成本外,同时也不需要再增加额外的绝缘结构就能达成绝缘效果。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发明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发明的专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