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重夹持的智能手表充电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94204发布日期:2021-08-17 13:42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重夹持的智能手表充电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手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重夹持的智能手表充电座。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电子产品也开始增加移动方面的功能,比如过去只能用来看时间的手表,现今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家庭网络与互联网相连,显示来电信息、twitter和新闻feeds、天气信息等内容,这种新手表可被称作智能手表,某些已经上市销售,某些还处于样品测试阶段。这类产品主要是为消费者在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下使用而设计的,比如正在骑自行车或手上提满了东西的时候。

由于智能手表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渐渐青睐佩戴使用智能手表用于日常生活使用,智能手表由于频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进一步丰富消费者使用智能手表的良好体验感,借助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手表满足了消费者便捷进行充电续航使用的需求,且由于摒弃了传统智能手表的充电口插电使用结构,进一步提升了智能手表整体的密封性,更加适合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需求。

目前,现有的智能手表充电座结构单一,功能单一,一般仅仅具备用于智能手表的无线充电进行使用,无线充电时将智能手表放置于充电座上表面即可进行充电使用,但由于充电座表面较为平整光滑,放置充电后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滑脱造成充电失败的隐患,智能手表的日常维护不单单是提供满格的电源就能满足人们日常佩戴的需求的,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智能手表充电效率进一步提升,充电时间进一步缩短,在夜间充电待机过程中能够具备充足的时间用以满足智能手表的日常护理使用,为此,我们提供一种能够利用智能手表自身重量完成夹持固定,且具备充电后收集护理使用的智能手表充电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重夹持的智能手表充电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重夹持的智能手表充电座,包括顶部呈开口状的底座,所述底座内部的一端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侧与底座之间形成传动腔,所述隔板外侧的底座内部铰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底部的两侧对称布置有一对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部的两端皆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端皆通过轴承与底座的内侧壁相铰接,所述承载板底端的连杆相互平行布置,且承载板底部一端的连杆底端铰接轴位于传动腔内部,所述承载板顶部的一侧铰接有放置座,所述放置座呈“u”形布置,所述放置座内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无线充电座,所述传动腔部位的连杆底端铰接轴外侧皆套设有齿轮,所述隔板上贯穿布置有供连杆翻转使用的活动槽,所述齿轮正下方位置处的传动腔内部水平布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套设有条形滑套,所述条形滑套的顶端等间距布置有与齿轮相啮合的轮齿,所述条形滑套的底部平行固定有滑杆,所述条形滑套底部的两端皆设有用于固定滑杆布置的延伸部,所述滑杆的外侧套设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与两端延伸部之间的滑杆外侧皆设有挤压弹簧,所述导向杆一侧的外侧壁上垂直焊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条形滑套的端面位置处皆安装有磁铁,且限位块与条形滑套上的磁铁磁性相反布置,所述传动腔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平行于条形滑套布置,所述螺杆的外侧套设有滑板,所述滑板上贯穿布置有与螺杆相适配的内螺纹孔,所述滑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侧导向杆的正下方位置处,所述传动腔的内部底端对称设有一对滑轨,所述滑板的底部滑动套设于滑轨外侧,且连接块底端延伸至低于滑板顶端的高度位置处,所述底座外侧壁远离隔板的两侧对称布置有一对表带导向槽,所述表带导向槽的顶端延伸至底座上表面位置处,两侧表带导向槽之间的底座内部底端水平布置有用于承载板翻转后放置使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连杆相适配的卡槽,且支撑板同一高度位置处的底座上安装有散热组件,所述底座外侧壁靠近放置座铰接轴的一侧焊接有顶端呈开口状的收集盒,所述收集盒的顶端延伸至底座上方高度位置处,且收集盒外侧壁靠近底座的一侧呈开口状布置,所述收集盒内侧壁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紫外线杀菌灯上方的收集盒内侧壁上安装有灯罩,所述收集盒部位的底座外侧壁上安装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连接有计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马达和紫外线杀菌灯电连接,所述放置座的底部安装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底座外侧壁上设有用于放置座上升后抵触并向收集盒一侧翻转使用的拨动组件。

优选的,所述拨动组件包括布置于底座外侧壁顶端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顶端通过扭簧铰接有拨动板,所述拨动板的底端延伸至底座内部,所述拨动板靠近底座内部一端的安装槽内部安装有限位杆,且放置座外侧壁靠近安装槽的一侧设有与拨动板相配合的延伸板。

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布置于底座外侧壁一侧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支撑板高度一致,且通风口部位的底座内部安装有散热风扇。

优选的,所述表带导向槽上方两侧的边缘侧壁呈倒“八”字形倾斜向上布置,且承载板与支撑板贴合后位于两侧表带导向槽的中间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收集盒的内部底端放置有弹性防护垫。

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的四个角位置处皆安装有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利用磁铁对承载板和无线充电座以及连杆受到的自身重力进行克服,保持无线充电座在复位状态下摆放位置的固定,保持无线充电座在复位状态下延伸至底座上方位置处方便用户对智能手表进行摆放,当摆放有智能手表后,智能手表的重力与承载板、无线充电座和连杆的重力克服磁铁的吸力从而压动承载板以及无线充电座整体进行翻转下降,下降后智能手表的表盘位于无线充电座的中间区间内,表盘两侧的表带分别位于两侧表带导向槽的内部,从而利用放置座和底座的侧壁由表盘的前后左右各个方向进行位移限制,避免了智能手表在充电过程中由于无线充电座的轻微晃动造成脱落的隐患,且表带导向槽具有对表带的摆正效果,进一步提升了表带导向槽对表带自重放置过程中卡设的精确度,尽可能地能够减小智能手表在充电过程中受外力晃动的幅度。

2:本发明通过在条形滑套上设有与齿轮相啮合的轮齿,并在条形滑套的底端利用挤压弹簧活动式布置有与滑板相配合的连接块,滑板由马达带动可以沿着螺杆外侧进行往复移动,在充电使用的过程中,当无线充电座上放置有智能手表进行充电时,控制器内部的计时器能够在给智能手表提供充足的充满电量时间后产生预判断充电完成的电路信号,此时控制器能够控制马达转动带动承载板和智能手表整体进行上抬复位,并在上抬过程中利用拨动组件将智能手表拨动翻转后掉落至收集盒内部,从而方便实现对智能手表的收集和护理操作,而在滑板向靠近连接块一侧移动的过程中,滑板挤压连接块克服智能手表的重力与承载板、无线充电座和连杆的重力带动其整体抬升复位,在复位过程中或日常生活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承载板部位的强制性翻转转动或阻挡式的翻转转动都容易造成齿轮和条形滑套部位的磨损损坏,而挤压弹簧的活动式连接关系能够在受到外界较大阻力的情况下仍然不影响马达的正常往复使用,例如人工按压住承载板部位限制其翻转抬升,而马达仍然能够带动滑板与连接块克服挤压弹簧进行移动,从而避免了硬性位移限制造成损坏的弊端。

3:通过设有拨动组件,并在收集盒内部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由于拨动组件部位的拨动板具有单向翻转的效果,即限制拨动板的翻转方向与承载板整体下降的方向相同,那么在智能手表放置后自重下降充电的过程中,放置座上的延伸板只会挤压拨动板克服扭簧的弹簧向安装槽内部进行隐藏,不影响正常自重夹持时充电使用,而在承载板与智能手表充电完成需要上抬复位时,承载板翻转但拨动板受限位杆限制不能够产生翻转隐藏,从而对延伸板的上表面抵触造成延伸板和放置座整体的撬动,且撬动方向靠近收集盒一侧,能够将充电完成的智能手表翻转至收集盒内部进行收集,并利用紫外线杀菌灯对智能手表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增加智能手表日常佩戴使用的洁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复位状态下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充电状态下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充电状态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传动腔部位正视内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放置座与拨动组件部位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放置座;2、无线充电座;3、承载板;4、拨动板;5、隔板;6、齿轮;7、轮齿;8、滑板;9、条形滑套;10、滑轨;11、螺杆;12、马达;13、导向杆;14、连杆;15、防滑垫;16、底座;17、散热风扇;18、通风口;19、支撑板;20、收集盒;21、表带导向槽;22、控制盒;23、灯罩;24、紫外线杀菌灯;25、传动腔;26、凹槽;27、卡槽;28、弹性防护垫;29、延伸板;30、安装槽;31、挤压弹簧;32、滑杆;33、连接块;34、磁铁;35、限位块;36、限位杆;37、称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自重夹持的智能手表充电座,包括顶部呈开口状的底座16,所述底座16底部的四个角位置处皆安装有防滑垫15,所述底座16内部的一端设有隔板5,所述隔板5的内侧与底座16之间形成传动腔25,所述隔板5外侧的底座16内部铰接有承载板3,所述承载板3底部的两侧对称布置有一对凹槽26,两个所述凹槽26内部的两端皆铰接有连杆14,所述连杆14的底端皆通过轴承与底座16的内侧壁相铰接,所述承载板3底端的连杆14相互平行布置,且承载板3底部一端的连杆14底端铰接轴位于传动腔25内部,隔板5防止异物进入传动腔25内部,所述承载板3顶部的一侧铰接有放置座1,所述放置座1呈“u”形布置,所述放置座1内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无线充电座2,放置座1两侧延伸出的侧壁对手表放置位置进行初步的限制,使放置后的手表位于两侧延伸向上的侧壁之间,则摆放于无线充电座2的正上方位置处,所述传动腔25部位的连杆14底端铰接轴外侧皆套设有齿轮6,齿轮6随着连杆14的翻转产生自转,所述隔板5上贯穿布置有供连杆14翻转使用的活动槽,所述齿轮6正下方位置处的传动腔25内部水平布置有导向杆13,所述导向杆13的外侧套设有条形滑套9,所述条形滑套9的顶端等间距布置有与齿轮6相啮合的轮齿7,所述条形滑套9的底部平行固定有滑杆32,所述条形滑套9底部的两端皆设有用于固定滑杆32布置的延伸部,所述滑杆32的外侧套设有连接块33,且连接块33与两端延伸部之间的滑杆32外侧皆设有挤压弹簧31,挤压弹簧31的弹力大于智能手表、承载板、无线充电座和连杆的重力之和,且挤压弹簧31的弹力小于连杆14变形折断所能承受的弯折力,所述导向杆13一侧的外侧壁上垂直焊接有限位块35,所述限位块35与条形滑套9的端面位置处皆安装有磁铁34,且限位块35与条形滑套9上的磁铁34磁性相反布置,当连杆14带动承载板3上升至最大高度也就是位于底座16上方时,安装有磁铁34一端的条形滑套9端面与限位块35相贴合,所述传动腔25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马达12,所述马达12的输出端安装有螺杆11,所述螺杆11平行于条形滑套9布置,所述螺杆11的外侧套设有滑板8,所述滑板8上贯穿布置有与螺杆11相适配的内螺纹孔,所述滑板8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侧导向杆13的正下方位置处,所述传动腔25的内部底端对称设有一对滑轨10,所述滑板8的底部滑动套设于滑轨10外侧,且连接块33底端延伸至低于滑板8顶端的高度位置处,马达12用于带动承载板3整体克服智能手表、承载板、无线充电座和连杆的重力在充电完成后进行上升复位实现手表的收集使用以及下一次充电时方便放置进行使用,所述底座16外侧壁远离隔板5的两侧对称布置有一对表带导向槽21,所述表带导向槽21的顶端延伸至底座16上表面位置处,两侧表带导向槽21之间的底座16内部底端水平布置有用于承载板3翻转后放置使用的支撑板19,所述支撑板19上设有与连杆14相适配的卡槽27,所述表带导向槽21上方两侧的边缘侧壁呈倒“八”字形倾斜向上布置,利用倒“八”字形的顶端侧壁对表带下降时进行摆正,且承载板3与支撑板19贴合后位于两侧表带导向槽21的中间位置处,支撑板19同一高度位置处的底座16上安装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布置于底座16外侧壁一侧的通风口18,所述通风口18与支撑板19高度一致,且通风口18部位的底座16内部安装有散热风扇17,散热组件的使用可以选择两种启动方式,一种可以是采用充电时计时启动,无线充电在充电一段时间后就容易产生大量的热量影响智能手表密封性及充电效率,那么利用计时器开启散热组件即能够在充电过程中进行散热使用,另外一种可以在放置座1部位加装与控制器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无线充电座2部位的温度,并根据温度值利用控制器控制散热组件进行通电使用,所述底座16外侧壁靠近放置座1铰接轴的一侧焊接有顶端呈开口状的收集盒20,放置座1的铰接轴靠近收集盒20一侧布置,所述收集盒20的顶端延伸至底座16上方高度位置处,收集盒20外侧壁靠近底座16的一侧呈开口状布置,所述收集盒20的内部底端放置有弹性防护垫28,收集盒20的宽度大于单边表带的长度,在充电时表盘放置于无线充电座2上,表带能够放置于收集盒20内部而不影响其活动,所述收集盒20内侧壁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24,所述紫外线杀菌灯24上方的收集盒20内侧壁上安装有灯罩23,所述收集盒20部位的底座16外侧壁上安装有控制盒22,所述控制盒22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连接有计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马达12和紫外线杀菌灯24电连接,所述放置座1的底部安装有称重传感器37,所述称重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底座16外侧壁上设有用于放置座1上升后抵触并向收集盒20一侧翻转使用的拨动组件,所述拨动组件包括布置于底座16外侧壁顶端的安装槽30,所述安装槽30的内部顶端通过扭簧铰接有拨动板4,所述拨动板4的底端延伸至底座16内部,所述拨动板4靠近底座16内部一端的安装槽30内部安装有限位杆36,且放置座1外侧壁靠近安装槽30的一侧设有与拨动板4相配合的延伸板29。

工作原理:使用时,外接电源,放置座1复位状态下底端贴合于承载板3上表面布置,承载板3复位状态下受磁铁34吸力限制位于底座16的上表面等待放置手表后进行充电使用,当需要进行充电时,用户将手表放置于无线充电座2的上表面,此时手表的两侧表带只能由呈“u”形的放置座1内侧进行放置,放置座1限制手表的左右移动,当放置完成手表后,手表重量加重了承载板3部位的重量,且用户轻轻挤压智能手表后就能使承载板3部位克服磁铁34的吸力整体向支撑板19一侧翻转下降,下降过程中齿轮6沿逆时针方向进行转动,带动条形滑套9向滑板8一侧平移,且在下降过程中,两侧表带导向槽21布置成的类似于“y”形状能够对具有一定歪移摆放的表带进行摆正,在承载板3底端贴合于支撑板19上表面后,表带完全限制于两侧表带导向槽21的内侧之间从而进一步缩小手表在充电过程中的位移量避免滑脱,在下降过程中,承载板3的翻转方向与拨动板4的翻转方向位于同一侧,则拨动板4不影响承载板3的下降使用,放置有智能手表后的放置座1重量增加,称重传感器37检测到重量信号后输送至控制盒22内部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无线充电座2通电并对手表进行充电使用,且此时控制器内部的计时器进行计时,一般手表充电时间在1.5-3小时之间,夜间休息充电时间不低于6小时,那么智能手表除去充电时间还具有充足的时间用于护理使用,设置计时器的时间为3小时,3小时之后计时器产生电信号输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马达12正反转动一个周期进行承载板3部位的上抬复位,并在上抬复位过程中将手表翻转至收集盒20内部进行收集并护理使用,马达12正转转动一个周期即马达12正转带动滑板8向连接块33一侧移动并带动条形滑套9贴合于限位块35上后立即反转重新移动至远离连接块33一侧进行复位,在滑板8带动条形滑套9克服智能手表的重力与承载板、无线充电座和连杆的重力进行上抬过程中,承载板3的上抬方向与拨动板4翻转方向相反,且拨动板4在扭簧的作用下底端延伸至底座16内部,从而在拨动板4的限制作用下放置座1上的延伸板29产生翻转,从而将无线充电座2上的智能手表倾倒至收集盒20内部,收集盒2内部的弹性防护垫28避免下落时碰撞损伤,且此时控制器控制紫外线杀菌灯24定时工作对手表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