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二合一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98249发布日期:2021-10-27 17:2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圆筒二合一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快速散热的圆筒二合一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2.随着手机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普及,电池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无线充电技术逐渐兴起,手机充电从传统的接线充电逐渐替代为无线充电,无线充电器是采用无线电波及电磁感应技术,通过无线充电器内的线圈和待充电设备内的线圈感应产生电流,并将感应电流转换成电波信号,而电磁波信号从无线充电器传输到待充电设备后,通过待通电设备内的接收装置对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转换成设备充电所使用的直流电源,从而实现对电池的充电。
3.而现有技术中的无线充电器一般包括:无线结构,具有线路板和线圈;线圈用于从所述电路板接收电能并将所述电能向外转化成无线电信号;现有技术中的无线充电器是以体积小、超薄、便于携带等特征吸引消费者购买,但是无线充电器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散热问题,由于无线充电器的超薄设计,无线充电器具有一用于放置于平面上的底面以及一个用于手机放置的端面,当使用时,无线充电器的底面和端面均被紧密接触,导致散热困难,手机以及无线充电器的温度都较高;
4.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无线充电器只使用于手机充电,而对于其他的电子产品无法充电。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筒二合一无线充电器。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圆筒二合一无线充电器,包括:圆筒状的基座,基座的内部构造有容腔,基座的顶部构造为敞口结构,基座的周壁上设置有连通于容腔内部的进风槽;pcb板,装配于基座内,控制运行;风机组件,装配于基座的敞口结构中,风机组件包括:装配于基座上的支撑架以及风机,风机装配于支撑架上,同时支撑架上设置有出风槽;无线充电组件,装配于基座顶部并位于风机组件上方,无线充电组件分离式安装于基座顶部或者以可移动方式安装于基座顶部;
7.外部气流从多个角度进入所述容腔内,气流旋风式向上从出风槽吹出,能够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基座的周壁上设置有多个进风槽,进风槽从基座底部向顶部延伸;多个进风槽之间螺旋分布,或多个进风槽之间以同一角度斜向分布;采用此种分布方式,能够驱动空气在容腔内部以旋风式或者涡流式流动,气流上升效果更好,能现良好的散热目的。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架上构造有第一收容位以及第二收容位,第二收容位和第一收容位上下分布,风机收容于第一收容位中,无线充电组件收容于第二收容
位中。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收容位和第二收容位通过所述的出风槽连通。
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无线充电组件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位中,无线充电组件遮盖所述的出风槽;或所述的无线充电组件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位中,无线充电组件局部遮盖所述的出风槽。
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无线充电组件包括:用于不同型号或不同种类的电子产品充电的第一无线充电组件及第二无线充电组件;第一无线充电组件和第二无线充电组件以可移动方式安装于基座顶部;当收纳于基座顶部时,第一无线充电组件和第二无线充电组件之间叠加设置;当展开时,第一无线充电组件和第二无线充电组件彼此向不同方向转动展开。
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无线充电组件包括:外壳及设置于外壳内的线圈和或/磁铁。
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外壳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下壳体设置有连通内外的风口。
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基座包括:由铝合金材质制成的中空的筒体以及底板,底板封闭于筒体底部。
16.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采用圆筒式无线充电器结构,增加了热量的上升速度和高度;圆筒筒壁四周均开设有斜槽,空气从四周的斜槽以斜的方式流动进入圆筒内部,空气进入后,在圆筒内部形成旋涡产生更大的风力,漩涡产生的气流对圆筒底部产生的热量进行第一次散热;另外根据自然现象冷气是由上往下走的,外界的空气流动进入圆筒内后,把圆筒内底部的热量(加速)挤压往上升,再由顶部的风扇进行第二次散热。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

a’的剖面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立体角度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22.图5

6为本发明中无线充电组件展开时不同角度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中无线充电组件展开时的剖面图;
24.图8为本发明中基座中气流流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26.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8.圆筒二合一无线充电器,请参阅图1

3所示,包括:圆筒状的基座100、pcb板200、风机组件300以及无线充电组件400。
29.基座100采用铝合金材质构造为圆筒状,基座100的内部构造有容腔101,基座100的顶部构造为敞口结构,基座100的周壁上设置有连通于容腔101内部的进风槽102;风机组件300装配于基座100顶部的敞口结构处,无线充电组件400装配与基座100的顶部并位于风机组件300的上方;
30.无线充电组件400是用于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的,其所使用的无线充电的原理,该原理与普通的无线充电器的原理一致,是采用无线电波及电磁感应技术,通过无线充电器内的线圈和待充电设备内的线圈感应产生电流,并将感应电流转换成电波信号,而电磁波信号从无线充电器传输到待充电设备后,通过待通电设备内的接收装置对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转换成设备充电所使用的直流电源,从而实现对电池的充电,无需额外的连接充电线,使使用更加便捷;
31.无线充电组件400在对手机进行充电时,那么如何解决充电时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散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本实施例中,由于基座100呈圆筒状,且设置有进风槽102,气流可以从各个角度进入容腔101内,请参阅图8所示,外部的气流沿箭头方向从多个角度进入容腔101内,同时进入容腔101的气流也是大致朝同一方向移动,加之基座100为圆筒状,圆筒二合一无线充电器运行时产生热量,气流带同热量上升,形成旋风状的上升气流,加速散热;气流以高速旋转的方式从基座100的顶部向外送出,有效地带走充电时所产生的热量,达到良好散热的目的。
32.基座100设置为筒状,能够更有效地汇集气流并向上送出,达到散热的效果;基座100可以采用金属材质制成,金属材质本身对于热量有一定的吸取作用,而通过旋风散热的方式,也能够更好地带走基座100的热量。
33.所述的基座100的周壁上设置有多个所述进风槽102,进风槽102从基座100底部向顶部延伸,多个进风槽102之间螺旋分布,采用此种分布方式,空气能够从各个方位进入容腔101内部,能够驱动容腔101内部的空气旋风式或者涡流式流动,气流上升效果更好,能现良好的散热目的;
34.在另外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多个进风槽102之间以同一角度斜向分布,使空气也能够从各个方位进入容腔101内部,能够驱动容腔101内部的空气旋风式或者涡流式流
动,气流上升效果更好,能现良好的散热目的。
35.进一步地,上述的基座100包括:由铝合金材质制成的中空的筒体110以及底板120,底板120封闭于筒体110底部,底板120可以是固定安装于基座100底部,也可以是扣合或上螺丝安装于筒体110。
36.所述的基座100的顶部需要形成出风槽103,以便于容腔101的气流上升送出;所述的风机组件300包括:支撑架310以及风机320,支撑架310安装于基座100的敞口结构处,风机320安装于支撑架310上;所述支撑架310的作用是用于对基座100的顶部有相对的封闭,同时,支撑架310上开设有所述的出风槽103,便于出风;支撑架310的另一个作用是用于作为风机320的载体,风机320运行时带动气流上升从出风槽103排出。
37.所述的支撑架310的横截面大致为圆形,支撑架310通过扣合或者上螺丝的方式固定于基座100的内部,其装配方式不限。
38.请参阅士5

7所示,所述的无线充电组件400安装于基座100的顶部,支撑架310上构造有第一收容位311以及第二收容位312,第二收容位312和第一收容位311上下分布,风机320收容于第一收容位311中,无线充电组件400收容于第二收容位312中,此种结构,能够尽可能地节省整个圆筒二合一无线充电器的体积,也便于无线充电组件400的收纳。
39.第二收容位312的底面的高度的低于基座100的顶部,即第二收容位312相对于基座100是内凹设置的,便于收容无线充电组件400。
40.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收容位311和第二收容位312通过所述的出风槽103连通,风机320运行时,气流流动的过程中经过无线充电组件400以带走热量,实现散热的目的。而所述的无线充电组件400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位312中,无线充电组件400遮盖所述的出风槽103;或所述的无线充电组件400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位312中,无线充电组件400局部遮盖所述的出风槽103。
41.上述已经说明了,由于进风槽102的多方位螺旋分布设置,使得气流进入容腔101形成旋风的上升气流,而风机320的设置,风机320可以是抽风,将容腔101内的气流向外抽出,角度外部的空气经进风槽102进入容腔101,增大气流的流量,加强了散热效果。
42.所述的风机320采用的可以是普通结构的风机,其具体结构不做限定,风机320为轴流式风机。
43.所述的无线充电组件400分离式安装于基座100顶部或者以可转动方式安装于基座100顶部,这里具体是安装于基座100顶部的支撑架310上的第二收容位312。
44.无线充电组件400可以是分离式安装的,即无线充电组件400是直接放置于第二收容为312中,如现有技术中的超薄的苹果无线充电器或者其他型号的超薄无线充电器,那么基座100则作为支架使用,是用于无线充电组件400使用时,将无线充电组件400放置在第二收容位312中,便于无线充电组件400使用时的散热;在此种使用方式下,无线充电组件400放置于第二收容为312中,是局部遮盖所述的出风槽103,使得气流可以顺利经过无线充电组件400向外送出。
45.另外的一种方式下,所述的无线充电组件400以可转动方式安装于基座100顶部,如图3所示,无线充电组件400是收纳于基座100上,形成一个整体的筒状,整体结构紧凑,外观优美,无多余的部件,便于收纳;而如图5所示,无线充电组件400相对基座100展开,进行充电使用。
46.无线充电组件400可以是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基座100的顶部,这里的“移动”是指可以是水平推拉、水平转动旋出/旋入、翻转式转动等方式,均可以实现无线充电组件400的展开;
47.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组件400具体是以翻转式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基座100顶部,无线充电组件400通过枢接结构连接于基座100顶部的边缘处,需要使用时,将无线充电组件400翻转。
48.所述的无线充电组件400包括:用于不同型号或不同种类的电子产品充电的第一无线充电组件410及第二无线充电组件420;第一无线充电组件410和第二无线充电组件420以可移动方式安装于基座100顶部;当收纳于基座顶部时,采用第一无线充电组件410在上、第二无线充电组件420在下的叠加设置收纳;当展开时,第一无线充电组件410和第二无线充电组件420彼此向不同方向转动展开,另外一种方式下,第一无线充电组件410和第二无线充电组件420可以是水平旋出或直接放置于基座100顶部边缘处。
49.第一无线充电组件410可以是用于蓝牙耳机、电话手表等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的,第一无线充电组件410包括:第一外壳411以及设置于第一外壳411内的线圈以及磁铁等组件构成,第一壳体411包括:第一上壳体4111以及第一下壳体4112,第一上壳体4111以及第一下壳体4112之间构成了收容线圈以及磁铁的空间;同时,第一下壳体4112上设置有连通内外的风口,便于气流的进入,实现散热的效果;
50.所述的第一下壳体4112上设置有枢接部,通过枢接轴枢接于支撑架310上,那么支撑架310上可以设置有枢接孔或者相应的枢接结构。
51.所述的第二无线充电组件420可以是用于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的,第二无线充电组件420包括:第二外壳421以及设置于第二外壳421内的线圈以及磁铁等组件构成,第二壳体421包括:第二上壳体4211以及第二下壳体4212,第二上壳体4211以及第二下壳体4212之间构成了收容线圈以及磁铁的空间;同时,第二下壳体4212上设置有连通内外的风口,便于气流的进入,实现散热的效果;
52.所述的第二上壳体4211上设置有枢接部,通过枢接轴枢接于支撑架310上,那么支撑架310上可以设置有枢接孔或者相应的枢接结构。
53.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线充电组件410和第二无线充电组件420与支撑架310之间的枢接处是对称设置的,如图7所示,那么第一无线充电组件410和第二无线充电组件420之间展开时,第一无线充电组件410向左翻转开启,第二无线充电组件420向右翻转开启,可以同时对不同型号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
54.而第二无线充电组件420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一无线充电组件410的横截面面积,与相应的电子产品向配合,收纳时,第一无线充电组件410先收纳于第二收容位312,然后第二无线充电组件420再收纳于第二收容位312,从图2所示,第二无线充电组件420叠加于第一无线充电组件410上方。
55.另外,第二无线充电组件420与基座100或者支撑架310之间可以设置有扣合结构,扣合结构是与枢接处对称的,使得第二无线充电组件420可以稳定闭合于基座100,在携带时,第二无线充电组件420不会自动展开,便于携带、收纳。
56.所述的扣合结构可以为扣钩与扣槽;还可以为磁吸锁合件等。
57.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组件400设置有第一无线充电组件410和第二无线充电组件
420,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只设立一个独立的无线充电组件,或者还设置第三无线充电组件,可以是第一无线充电组件410对电话手表充电,第二无线充电组件420对手机充电,而第三无线充电组件420对蓝牙耳机充电。根据需要按照数量进行设定。
5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