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电缆接线端安装结构及PT电缆接线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97507发布日期:2022-04-16 13:27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PT电缆接线端安装结构及PT电缆接线柜的制作方法
pt电缆接线端安装结构及pt电缆接线柜
技术领域
1.本技术属于接线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pt电缆接线端安装结构及pt电缆接线柜。


背景技术:

2.pt电缆接线端通常安装于隔离开关背离于断路器的一端,在使用的过程中关闭外部线路会存在外部线路中的三相电路难以同一时间关闭,在其中一相或者两相电路首先关闭的情况下,会出现反送电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t电缆接线端安装结构及pt电缆接线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pt电缆接线端安装结构及pt电缆接线柜存在反送电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提供一种pt电缆接线端安装结构,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pt接线端,所述pt接线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断路器和所述隔离开关之间,所述pt接线端的与所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用于和外部结构电连接。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开关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隔离开关之间并联设置,所述pt接线端的所述一端连接于所有所述隔离开关。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开关的个数为三个。
8.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隔离开关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相对设置;控制结构,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控制结构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控制结构脱离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断路器,所述pt接线端的所述一端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隔离开关的所述第二端。
9.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的一端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隔离开关的所述第二端,所述连接结构的与所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具有通孔,所述pt接线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结构电连接。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的所述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端,所述连接结构的所述另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二端,且所述连接结构的所述另一端朝向靠近于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弯折。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端为一体成型结构。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结构包括:执行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执行件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执行件脱离于所述第二端;驱动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执行件,用于驱动所述执行件运动,以控制所述执行件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有所述控制结构中的所述执行件均通过同一个所述驱动件驱
动。
14.还提供了一种pt电缆接线柜,包括上述的pt电缆接线端安装结构。
15.本技术提供的pt电缆接线端安装结构及pt电缆接线柜的有益效果在于:该pt电缆接线端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以及pt接线端,pt接线端的一端连接于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之间,pt接线端与该一端相对的另一端预留接口,该预留的接口用于和外部结构电连接。使用的过程中,在外部线路合闸之前,可以先关闭隔离开关,在隔离开关关闭之后,pt接线端和外部线路之间的连接则保持于断路的状态,此时再对外部线路进行合闸即可有效避免反送电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pt电缆接线端安装结构的电路图;
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pt电缆接线端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0.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1.100、pt电缆接线端安装结构;110、断路器;120、隔离开关;121、第二端;122、第一端;123、控制结构;130、pt接线端;140、连接结构;14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24.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6.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pt电缆接线端安装结构及pt电缆接线柜进行说明。
2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t电缆接线端安装结构100,该pt电缆接线端安装结构100包括:断路器110、隔离开关120以及pt接线端130。
28.pt接线端130的一端(即安装于设备内部的一端)连接于断路器110和隔离开关120之间。具体的,pt接线端130的一端可以连接于断路器110和隔离开关120之间的任意位置。pt接线端130的与该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即伸出于设备之外的一端)预留接口,该预留的接口用于和外部结构电连接。具体的,该预留的接口可以为双孔插口也可以为三孔插口。
29.该pt电缆接线端包括:断路器110、隔离开关120以及pt接线端130,pt接线端130的一端连接于断路器110和隔离开关120之间,pt接线端130与该一端相对的另一端预留接口,该预留的接口用于和外部结构电连接。使用的过程中,在外部线路合闸之前,可以先关闭隔离开关120,在隔离开关120关闭之后,pt接线端130和外部线路之间的连接则保持于断路的状态,此时再对外部线路进行合闸即可有效避免反送电的问题。
3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隔离开关120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隔离开关120之间并排设置,每个隔离开关120的一端均连接于pt电缆接线端的一端(即位于设备内的一端)。具体的,隔离开关120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每个隔离开关120均对应三相电路中的其中一相,利用三个隔离开关120,可以控制三相电路的连通或断开。
3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隔离开关120均包括:第一端122、第二端121以及控制结构123。
32.第一端122和第二端121相对设置,第一端122和第二端121之间具有间隔,即第一端122和第二端121不直接接触。
33.控制结构123转动连接于第一端122,控制结构123可以持续电连接于第一端122。控制结构123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控制结构123转动至预设角度,在预设角度下,控制结构123接触并电连接于第二端121,此时该隔离开关120处于连通的状态;在第二状态下,控制结构123转动至其他角度,在其他角度下,控制结构123脱离于第二端121,因此控制结构123无法电连接于第二端121,此时该隔离开关120处于断开的状态。
34.具体的,第一端122和第二端121可以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分布。在第一状态下,控制结构123和水平面的夹角可以为90
°
,即控制结构123处于竖直状态下,此时控制结构123可以同时连接于第一端122和第二端121.在第二状态下,控制结构123和水平面的夹角可以为60
°
,即控制结构123通过和竖直方向偏移30
°
的方式脱离于第二端121,此时控制结构123仅电连接于第一端122,此时第一端122和第二端121之间保持断路的状态。在此情况下,该预设角度即为30
°
。当然,该预设角度也可以为其他角度,例如该预设角度可以为40
°
、45
°
等其他角度。
35.第二端121连接于断路器110。具体的,第二端121可以通过导线电连接于断路器110。pt接线端130的一端(即位于设备内的一端)连接于隔离开关120的第二端121。具体的,pt接线端130可以通过焊接、缠绕等方式电连接于第二端121。
3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电缆接线端安装结构还可以包括:连接结构140。
37.连接结构140的一端连接于其中一个隔离开关120和第二端121。具体的,连接结构140的一端也可以连接于所有的隔离开关120的第二端121,由于所有的隔离开关120之间并联,因此连接于其中一个隔离开关120的第二端121,即可使连接结构140连接于所有的隔离开关120的第二端121,也即使连接结构140连接于隔离开关120和断路器110之间。连接结构140的另一端具有通孔141,pt接线端130穿过该通孔141与连接结构140电连接。具体的,pt接线端130可以通过缠绕的方式电连接于连接结构140,利用通孔141可以使pt接线端130和
连接结构14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3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结构140与该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凸出于第二端121,且连接结构140的该另一端朝向靠近于第一端122的方向弯折。第二端121连接于pt接线端130,由于第二端121弯折设置,可以使pt接线端130连接于第二端121的部分远离于控制结构123,以防止控制结构123在转动的过程中接触到pt接线端130。
3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结构140和第二端121为一体成型结构。在此情况下,连接结构140和第二端121可以稳定连接,且便于加工制造。并且由于连接结构140和第二端121均位于固定的位置,可以承受来自pt接线端130的较大的拉力的作用,有效防止pt接线端130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导致连接结构140和第二端121脱离的情况发生。
40.具体的,连接结构140和第二端121可以共同形成“u”形结构,且“u”形结构的一端为连接结构140,“u”形结构的另一端即为第二端121。在此情况下,连接结构140和第二端12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控制结构123在接触于第二端121的情况下,控制结构123和连接结构140之间还可以保持一定的间隙;并且控制结构123在脱离于第二端121的情况下,控制结构123依然和连接结构140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从而可以有效防止控制结构123和控制结构140发生接触而影响第一端122和第二端121之间保持断路状态。
41.具体的,连接结构140、第一端122以及第二端121可以均为铜质材料制成。由于铜质材料具有导电率高、价格便宜且耐磨等特点,利用铜质材料制成的连接结构140、第一端122以及第二端121可以具有导电率高、造价低且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4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结构123可以包括:执行件和驱动件。
43.执行件为导电结构,执行件设置为杆状,执行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端122。执行件在工作的过程中始终电连接于第一端122。执行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执行件转动至预设角度,在该预设角度下,执行件电接触并电连接于第二端121;在第二状态下,执行件转动至其他角度,在该其他角度下,执行件脱离于第二端121。
44.具体的,执行件可以为铜质材料制成。由于铜质材料具有导电率高、价格便宜且耐磨等特点,利用铜质材料制成的执行件可以具有导电率高、造价低且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45.驱动件固定连接于执行件,驱动件用于驱动执行件运动,以控制执行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具体的,驱动件可以为绝缘结构,驱动件可以设置为杆状,驱动件通过转动控制执行件转动。具体的,驱动件可以为四棱柱,使用者通过控制驱动件转动即可控制执行件转动。
46.当然,驱动件可以不仅为四棱柱,还可以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于四棱柱的中轴,利用驱动电机可以带动四棱柱转动,四棱柱在转动的过程中即可带动执行件运动,以使执行件可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4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有控制结构123中的执行件均通过同一个驱动件驱动。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同一个驱动件来控制所有的执行件转动,从而可以使所有的执行件均同步处于第一状态,也可以使所有的执行件均同步处于第二状态。
48.具体的,所有的控制结构123均可以固定连接于驱动件上,即所有的控制结构123固定连接于四棱柱上,且相邻的控制结构123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以保障相邻的控制结构123可以独立工作;且不同的控制结构123沿四棱柱的中轴线分布,以保障不同的控制结构123的运动状态完全同步,保障多个控制结构123在同一时间内所处的状态均相同。
49.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pt电缆接线柜,该pt电缆接线柜包括上述的pt电缆接线端安装结构,利用该pt电缆接线端安装结构可以使该pt电缆接线柜避免出现反送电的问题。
5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