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并联充放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72811发布日期:2021-11-18 12:07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并联充放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充放电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锂电池并联充放电系统。


背景技术:

2.整车动力需求越来越高,但同时对于整车充电便捷要求也同时越来越高;大动力需要大电池容量的电池支撑,但是大容量的电池不管体积还是重量都无法满足用户充电便捷的要求,除非将电池分解成两块甚至3块,此时就存在多个电池之间的并联或者串联的问题。锂电之间的并联现有的方案为:1、直接在两个锂电输出端加反向二极管优点:两个电池之间输出部分互不干扰缺点:没办法实现反充电2、加中央控制器,实现两个电池的并串联控制优点:可以满足使用要求缺点:增加了一个部件,增加了成本不说还增加了一个失效点。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池并联充放电系统,能够实现多个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即满足了使用的需求,同时节约了成本。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锂电池并联充放电系统,包括bms模块和锂电池模块;所述锂电池模块至少包括两个并联的锂电池,所述锂电池配置有电池正极引脚、电池负极引脚、id检测引脚、ntc检测引脚以及soc检测引脚;所述bms模块包括主控bms、充放电接口以及若干数量与锂电池对应的从控bms;所述锂电池的各个引脚均与对应的从控bms电连接;所述从控bms配置有充电引脚、放电引脚、电池插接口、第一通讯引脚以及若干数据检测引脚,所述第一通讯引脚与主控bms电连接,所述电池插接口内的各个引脚与锂电池的电池正极引脚、电池负极引脚、id检测引脚、ntc检测引脚以及soc检测引脚一对一地电连接;所述主控bms通过can接口连接到整车的can总线网络中;所述充放电接口配置有与can总线网络连接的can接口。
6.优选地,所述从控bms包括从控芯片、采样电路、充放电开关电路、第一485通讯模块;所述充放电接口包括充电引脚和放电引脚;所述充放电开关电路具有输入端、输出端、公共端和控制端,所述输入端与充电引脚电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放电引脚电连接,所述控制端与从控芯片电连接,所述公共端与电池插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485通讯模块与从控芯片电连接;所述采样电路的一端与电池插接口电连接,另一端与从控芯片电连接。
7.优选地,所述采样电路与从控芯片之间还设置有均衡芯片和第一光隔离电路。
8.优选地,所述均衡芯片的型号是ltc6802。
9.优选地,所述充放电开关电路包括放电开关管和充电开关管;所述放电开关管和充电开关管均采用mos管;所述充电开关管串联于所述公共端与充电引脚之间,所述放电开关管串联于所述公共端与放电引脚之间。
10.优选地,所述主控bms包括主控芯片和若干第二485通讯模块;所述主控芯片通过
can接口连接到整车的can总线网络中;若干第二485通讯模块与各个从控bms的第二485通讯模块电连接。
11.优选地,所述充放电接口上的can接口与can总线网络之间配置有第二光隔离电路,其型号为6n137。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从控bms能够采样电路采集锂电池的电压信息、温度信息等,并通过485通讯传输至主控bms,由主控bms处理后统一发布至can总线网络中;主控bms根据各个锂电池的soc信息发出指令,从控bms接收到指令后,控制相应的放电开关管和充电开关管通/断;带有can接口的充电器从can总线网络中获取所需要的充电电流大小信息,从而向锂电池输出相应的充电电流。
附图说明
13.图1为实施例中锂电池并联充放电系统的整体模块图;
14.图2为实施例中从控bms的模块图;
15.图3为实施例中主控bms的模块图。
16.附图标记:100、can总线网络;200、主控bms模块;210、主控芯片;220、can接口;230、第二485通讯模块;300、从控bms模块;310、从控芯片;320、第一485通讯模块;330、第一光隔离电路;340、均衡芯片;350、采样电路;360、电池插接口;370、放电引脚;380、充电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18.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并联充放电系统,包括bms模块和锂电池模块。
19.锂电池模块至少包括两个并联的锂电池,每一块锂电池配置有电池正极引脚、电池负极引脚、id检测引脚、ntc检测引脚以及soc检测引脚。
20.bms模块包括主控bms、充放电接口以及若干数量与锂电池对应的从控bms。充放电接口配置有与can总线网络100连接的can接口220,以方便带有can接口220的充电器与can总线网络100进行通讯。充放电接口上的can接口220与can总线网络100之间配置有第二光隔离电路,其型号为6n137。
21.参照图3,主控bms包括主控芯片210和若干第二485通讯模块230;主控芯片210通过can接口220连接到整车的can总线网络100中。
22.参照图2,从控bms包括充电引脚380、放电引脚370、电池插接口360以及第一通讯引脚、从控芯片310、采样电路350、充放电开关电路、第一485通讯模块320;充放电接口包括充电引脚380和放电引脚370;充放电开关电路具有输入端、输出端、公共端和控制端,控制端与从控芯片310电连接,公共端与电池插接口360电连接。更为具体地,充放电开关电路包括放电开关管和充电开关管;放电开关管和充电开关管均采用mos管;充电开关管的一端(输入端)电连接于充电引脚380,另一端电连接于公共端;放电开关管的一端(输出端)电连接于放电引脚370,另一端电连接于公共端。第一485通讯模块320的一端与从控芯片310电
连接,另一端与主控bms的第二485通讯模块230电连接。采样电路350的一端与电池插接口360电连接,另一端与从控芯片310电连接。另外,采样电路350与从控芯片310之间还设置有均衡芯片340和第一光隔离电路330,均衡芯片340的型号是ltc6802,第一光隔离电路330的型号为6n137。第一通讯引脚与主控bms电连接,电池插接口360内的各个引脚与锂电池的电池正极引脚、电池负极引脚、id检测引脚、ntc检测引脚以及soc检测引脚一对一地电连接。
23.多电池并联放电:
24.电压高的锂电池先放电,当两个锂电池之间的电压差低于1v,或者根据电芯的特性,满足充电电流小于0.5c的情况下,允许两个锂电池并联,即同时将两个锂电池的放电开关管打开,支持两个电池同时放电,达到增加整车电池放电能力的需求。
25.多电池并联充电:
26.充电器输出为1拖2(甚至1拖3,4更多)设计,即一个充电器可以同时给两个锂电池(或者更多)充电与多电池并联放电一样,在充电的时候也是通过识别id的方式来实现主控的确认,先给电压低、soc低的电池充电,当两个(或者三个更多)电池间的soc达到一致的时候,同时将两个(或者三个更多)电池的充电开关管打开,主控bms通过can消息请求充电器给于多个锂电池中支持的最小充电电流的倍数进行充电(比如两个电池,a号电池支持5a充电电流,b号电池支持8a充电电流,则bms请求的电流为a号电池的5a*2),以此来实现提高充电效率的目的。
27.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