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机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16635发布日期:2021-09-04 10:03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机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机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微机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一种继电保护装置,主要由总线不出芯片单片机、电流电压互感器、中间继电器、开关电源等部件组成。微机保护装置在电站中对一次电力设备起到保护和控制的作用,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在输配电过程中,微机保护装置的作用是继承了继电保护的电压保护、监测、报警、自查等功能,简化了继电保护的程序部和组成,使得在保护过程更加精细、精确与经济。
3.现有技术中,常规微机保护装置的电气元件高度集成并封装于机壳中,在持续运行状态下散热效果难以保证。针对这一问题,有研究者为微机保护装置的机壳增设了风扇等散热措施,但实际应用中发现,尽管风冷散热确实能降低内部温度,但随着风扇的持续运行,只需数个月的时间内部就会积聚灰尘,灰尘的覆盖现象不仅影响散热,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微机保护装置,以解决常规微机保护装置的机壳,散热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在改善风冷散热效果的基础上,如何缓解机壳内部灰尘积聚问题。
6.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微机保护装置,包括框体,端面板,托架,第二风扇,上滑条,第二排风孔板,第一排风孔板,第一风扇,下滑条,进风孔板,安装座,滤材,其中,在框体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端面板,在框体内部、位于端面板上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托架,在托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在框体的内壁上、位于端面板上方的位置设置有上滑条,第二排风孔板有两个,其中一个第二排风孔板固定连接在上滑条的一端,另一个第二排风孔板与上滑条的另一端插接固定,在框体的后侧具有第一排风孔板,在第一排风孔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在框体的内壁上、位于端面板下方的位置设置有下滑条,进风孔板有两个,其中一个进风孔板固定连接在下滑条的一端,另一个进风孔板与下滑条的另一端插接固定,在框体中、位于端面板下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滤材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座上,滤材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其中一个进风孔板上。
8.作为优选,上滑条和下滑条分别在上滑轨和下滑轨上滑动,所述上滑轨和下滑轨分别固定连接在框体的内壁上。
9.作为优选,在框体的底端设置有若干脚轮,所述脚轮为万向脚轮,在所述脚轮上设置有脚轮锁。
10.作为优选,在托架上具有通孔,第二风扇(4)固定连接在所述通孔处。
11.作为优选,第一风扇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第一排风孔板的内侧。
12.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框体与端面板、第二排风孔板、进风孔板共同构成机壳的主体结构,用于容纳内部的电气元件;端面板在安装或维修时打开;托架用于承载第二风扇;第二风扇用于驱动气流从第二排风孔板排出;上滑条用于承载两个第二排风孔板;两个第二排风孔板用于提供第二条气流外排路径;第一风扇用于驱动气流从第一排风孔板排出;第一排风孔板用于提供第一条气流外排路径;下滑条用于承载两个进风孔板;两个进风孔板用于供气流进入,气流进入的驱动力是由第二风扇和第一风扇共同提供的;安装座用于固定滤材的一端,而滤材的另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进风孔板上,从而使滤材拦截在进气路径上,对进入的气流起到过滤作用。
13.当需要拆卸第二排风孔板时,将插接的第二排风孔板用力向外扣,使之脱离上滑条,而后将另一侧的第二排风孔板向外抽拉,使其与上滑条整体被抽出,即完成拆卸。
14.当需要拆卸进风孔板和滤材时,将插接的进风孔板用力向外扣,使之脱离下滑条,而后将滤材的一端从安装座上卸下,再将另一侧的进风孔板向外抽拉,使其与下滑条、滤材整体被抽出,即完成拆卸。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机保护装置。该技术方案对机壳的结构及其散热模式进行了优化改进。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同时构建了两条不同的排气路径,使气流在机壳内的作用范围相对更大;而且,双风扇驱动具有更大的换气速率。在此基础上,在进气端增设了滤材,可对气流起到过滤作用,有助于缓解灰尘积聚问题。在以上构造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对其装配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以滑条承载孔板,一端采用固定结构另一端采用插接结构,使孔板在机壳表面的安装与定位更加方便,同时,也便于滤材的拆装更换。应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缓解灰尘积聚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散热效果,而且其结构紧凑,外形美观,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状态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滑条与第二排风孔板的结构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下滑条、进风孔板及滤材的结构图;
20.图中:
21.1、框体
ꢀꢀꢀꢀꢀꢀꢀꢀꢀꢀ
2、端面板
ꢀꢀꢀꢀꢀꢀꢀꢀ
3、托架
ꢀꢀꢀꢀꢀꢀꢀꢀꢀꢀ
4、第二风扇
22.5、上滑条
ꢀꢀꢀꢀꢀꢀꢀꢀ
6、第二排风孔板
ꢀꢀ
7、第一排风孔板
ꢀꢀ
8、第一风扇
23.9、下滑条
ꢀꢀꢀꢀꢀꢀꢀꢀ
10、进风孔板
ꢀꢀꢀꢀꢀ
11、安装座
ꢀꢀꢀꢀꢀꢀꢀ
12、滤材。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25.实施例1
26.一种微机保护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框体1,端面板2,托架3,第二风扇4,上滑条5,第二排风孔板6,第一排风孔板7,第一风扇8,下滑条9,进风孔板10,安装座11,滤材12,其中,在框体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端面板2,在框体1内部、位于端面板2上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托架3,在托架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4,在框体1的内壁上、位于端面板2上方的位置设置有上滑条5,第二排风孔板6有两个,其中一个第二排风孔板6固定连接在上滑条5的一端,另一个第二排风孔板6与上滑条5的另一端插接固定,在框体1的后侧具有第一排风孔板7,在第一排风孔板7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8,在框体1的内壁上、位于端面板2下方的位置设置有下滑条9,进风孔板10有两个,其中一个进风孔板10固定连接在下滑条9的一端,另一个进风孔板10与下滑条9的另一端插接固定,在框体1中、位于端面板2下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1,滤材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座11上,滤材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其中一个进风孔板10上。
27.该装置的结构特点如下:框体1与端面板2、第二排风孔板6、进风孔板10共同构成机壳的主体结构,用于容纳内部的电气元件;端面板2在安装或维修时打开;托架3用于承载第二风扇4;第二风扇4用于驱动气流从第二排风孔板6排出;上滑条5用于承载两个第二排风孔板6;两个第二排风孔板6用于提供第二条气流外排路径;第一风扇8用于驱动气流从第一排风孔板7排出;第一排风孔板7用于提供第一条气流外排路径;下滑条9用于承载两个进风孔板10;两个进风孔板10用于供气流进入,气流进入的驱动力是由第二风扇4和第一风扇8共同提供的;安装座11用于固定滤材12的一端,而滤材12的另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进风孔板10上,从而使滤材12拦截在进气路径上,对进入的气流起到过滤作用。
28.实施例2
29.一种微机保护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框体1,端面板2,托架3,第二风扇4,上滑条5,第二排风孔板6,第一排风孔板7,第一风扇8,下滑条9,进风孔板10,安装座11,滤材12,其中,在框体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端面板2,在框体1内部、位于端面板2上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托架3,在托架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4,在框体1的内壁上、位于端面板2上方的位置设置有上滑条5,第二排风孔板6有两个,其中一个第二排风孔板6固定连接在上滑条5的一端,另一个第二排风孔板6与上滑条5的另一端插接固定,在框体1的后侧具有第一排风孔板7,在第一排风孔板7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8,在框体1的内壁上、位于端面板2下方的位置设置有下滑条9,进风孔板10有两个,其中一个进风孔板10固定连接在下滑条9的一端,另一个进风孔板10与下滑条9的另一端插接固定,在框体1中、位于端面板2下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1,滤材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座11上,滤材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其中一个进风孔板10上。其中,上滑条5和下滑条9分别在上滑轨和下滑轨上滑动,所述上滑轨和下滑轨分别固定连接在框体1的内壁上。在框体1的底端设置有若干脚轮,所述脚轮为万向脚轮,在所述脚轮上设置有脚轮锁。在托架3上具有通孔,第二风扇4固定连接在所述通孔处。第一风扇8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第一排风孔板7的内侧。
3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