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储能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10245发布日期:2021-10-27 18:39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储能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一体化储能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2.移动电源(mobile power pack,mpp),也叫充电宝、旅行充电器等,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一般由锂电芯(或者干电池,较少见)作为储电单元,使用方便快捷。
3.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随着现今移动电子设备的电池容量的不断增大,传统适配器的5v/1a的充电功率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移动电源的充电,至此输出功率更大的移动电源便更受群众欢迎。但目前的移动电源一般只装置有直流电插座,当遇到需要交流电才可使用的移动电子设备便无法更好的进行充电,不能尽如人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只装置有直流电插座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供直流电和交流电两个选择充电的一体化储能移动电源。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一体化储能移动电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电源、逆变器和插座,所述电源和逆变器均置于外壳内,所述插座包含若干个,若干个插座均匀分布于外壳的前后两个外侧壁上,所述插座与电源电连接,其中一个插座通过逆变器与电源电连接。
7.通过外壳的外侧壁上的插座可连接外界的电源对外壳内部的电源进行充电工作,可以通过插座电连接好需要充电的移动电子设备,这样便可让移动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在这里的其中一个插座式通过逆变器与外壳内部的电源电连接的,这样碰到需要冲交流电源的电子设备也可电连接,如此便达到了可供直流电和交流电两个选择充电的目的。
8.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上设有两个凹槽,两个凹槽分别置于外壳的前后两个外侧壁上,所述插座安装于凹槽内。这样设计通过外壳上的两个凹槽可降低凹槽内安装的插座受外界物品接触而有损的概率。
9.作为优选,所述凹槽上安装有两个滚动轴承,两个滚动轴承分别置于凹槽上部的左右两端,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与外壳连接,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安装有滚动轴,所述滚动轴通过滚动轴承与外壳连接,所述滚动轴上安装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与滚动轴连接,所述保护板的面积大小等于凹槽的竖截面面积大小。这样设计通过手动控制保护板让保护板连接的滚动轴在滚动轴承内圈的转动工作中进行凹槽的覆盖和开启,如此便能让凹槽内的部件便于保护。
10.作为优选,所述外壳内设有单片机和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置于外壳的外侧壁上,所述电源通过单片机与显示器电连接。这样设计通过单片机可将电源内的触电量显现在显示器上。
11.作为优选,所述外壳内设有绝缘套,所述电源、逆变器和单片机均套装于绝缘套内,所述绝缘套上设有若干个连接管,所述插座置于凹槽的下部,所述电源和逆变器均穿过连接管与插座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穿过连接管与显示器电连接。这样设计通过绝缘套不仅能降低套装于绝缘套内的电源、逆变器和单片机受外界物品影响而有损的概率,还可预防电源的电资源歪斜,安全实在。
12.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上安装有滚轮和控制杆,所述滚轮包含四个,四个滚轮分别置于外壳底部的四个角上,所述滚轮内圈安装滚动轴,所述滚轮通过滚动轴与外壳连接,所述控制杆置于外壳的外侧壁上,所述控制杆与外壳连接。这样设计通过手动控制外壳外侧壁上的控制杆便可让外壳在滚轮的滚动工作中变换所在位置,滚轮则是通过滚动轴与外壳连接的且分别置于外壳底部的四个角上,稳定可靠。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达到可供直流电和交流电两个选择充电的目的;可预防外界物品对外壳内部件的影响;可避免电源外泄;可及时显现电源储量。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绝缘套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滚动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外壳,2、电源,3、逆变器,4、插座,5、滚动轴,6、保护板,7、滚动轴承,8、单片机,9、绝缘套,10、显示器,11、滚轮,12、控制杆,13、凹槽,14、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2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案例中,一种一体化储能移动电源,包括外壳1,外壳1上设有电源2、逆变器3和插座4,电源2和逆变器3均置于外壳1内,插座4包含若干个,若干个插座4均匀分布于外壳1的前后两个外侧壁上,插座4与电源2电连接,其中一个插座4通过逆变器3与电源2电连接。外壳1上设有两个凹槽13,两个凹槽13分别置于外壳1的前后两个外侧壁上,插座4安装于凹槽13内。
21.如图4所示,凹槽13上安装有两个滚动轴承7,两个滚动轴承7分别置于凹槽13上部的左右两端,滚动轴承7的外圈与外壳1连接,滚动轴承7的内圈安装有滚动轴5,滚动轴5通过滚动轴承7与外壳1连接,滚动轴5上安装有保护板6,保护板6与滚动轴5连接,保护板6的面积大小等于凹槽13的竖截面面积大小。
22.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1内设有单片机8和显示器10,显示器10置于外壳1的外侧壁上,电源2通过单片机8与显示器10电连接。外壳1内设有绝缘套2,电源2、逆变器3和单片机8均套装于绝缘套9内,绝缘套9上设有若干个连接管14,插座4置于凹槽13的下部,电源2和逆变器3均穿过连接管14与插座4电连接,单片机8穿过连接管14与显示器10电连接。外壳1上安装有滚轮11和控制杆12,滚轮11包含四个,四个滚轮11分别置于外壳1底部的四个角上,滚轮11内圈安装滚动轴,滚轮11通过滚动轴与外壳1连接,控制杆12置于外壳1的外侧壁上,控制杆12与外壳1连接。
23.首先通过外壳1的外侧壁上安装的显示器10察看一下外壳1内部的电源2的触电量是否充足,确认充足后手动断开外界电源与外壳1外侧壁上的插座4的电连接,让此插座4所在凹槽13上的保护板6闭合,以此达到了保护凹槽13内部件不受外界物品影响的目的,接着手动控制与外壳1连接控制杆12让外壳1移动到需要充电的电子设备附近,外壳1的移动是通过外壳1底部的四个角上安装的四个滚轮11滚动前进的,此处的滚轮11是通过内圈安装滚动轴与外壳1连接着的,移动工作稳定实在。
24.然后确认好需要充电的电子设备所需的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手动将外壳1外侧壁上的保护板6打开,保护板6是安装于外壳1的凹槽13左右两端的滚动轴承7控制的滚动轴5上的,打开时方便容易。若需要的是直流电,可将需要充电的电子设备直接与凹槽13内安装的一个插座4电连接好完成充电工作,若需要的是交流电,则是找到与外壳1内部的逆变器3电连接好的插座,接着将需要充电的电子设备与此插座电连接好,如此便可进行充电工作,这样便达到了可供直流电和交流电两个选择充电的目的,这里的逆变器3可选择足功率3kw的逆变器3,不仅进行直流与交流的转换,而且可承受瞬间3倍率的电流冲击,安全实用。
25.在这里的外壳1的内部是装有一个绝缘套9的,而且电源2、逆变器3和单片机8都是均套装于绝缘套9内的,如此不仅能降低套装于绝缘套9内的电源2、逆变器3和单片机8受外界物品影响而有损的概率,还可预防电源2的电资源歪斜,安全实在。不仅如此,绝缘套9上还装有若干个连接管14,电源2和逆变器3都是穿过连接管14与插座4电连接,单片机8也是穿过连接管14与显示器10电连接的,不仅保护效果更佳,而且电连接工作正常进行,绝缘套9和连接管14的材料可选择塑料,绝缘效果好且不易破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