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67241发布日期:2022-04-02 03:44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无线充电模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模块。


背景技术:

2.通常,无线充电模块由供给电力并以预设的配置方式配置的线圈和磁铁等的结构构成。并且,在一侧设置有印制电路板,在充电过程中,通过印制电路板控制电力来使线圈进行反应,由此以无线方式对充电对象设备进行充电。这种无线充电模块的重要技术目的在于,减少充电时间,增加充电效率。实现这种技术目的的重要要素中的一种为改善发热率,为了实现其,适用多种方法。然而,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印制电路板的发热,充电率随着充电时间的推移而急剧降低,因此,需要能够改善其的充电模块。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容易卷绕电缆。
4.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执行充电及放置中的一种以上的功能。
5.本实用新型提供无线充电模块,上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及第二外壳;电缆,一端可以与外壳相连接,从另一端向一端传递电力;印制电路板,配置于外壳内,与电缆的一端相连接,用于控制电力;软质的可变部,一端与第二外壳相连接,形成为中空形状;以及支撑板,与可变部的另一端相连接。
6.并且,在配置于外壳内的印制电路板与第一外壳之间设置线圈及磁性体,在第一外壳的朝向外侧露出的面设置用于放置充电对象物的放置面,上述第一外壳可包括:第一隔板,以从内侧面沿着放置面的外周缘延伸的方式突出;以及第二隔板,以与第一隔板隔开预设的间隔并延伸的方式从内侧面突出。
7.并且,可变部包括:卷绕部,以相对短的半径形成于可变部的外周缘;以及非卷绕部,以外周缘长于卷绕部的半径形成,上述可变部可包括沿着外周缘突出的划分突起,来维持电缆卷绕于卷绕部的状态。
8.并且,以划分突起为基准,卷绕部及非卷绕部在外周缘上朝向相反方向延伸,卷绕部在外周缘上凸出的延伸,非卷绕部可在外周缘上凹陷的延伸。
9.并且,外壳、可变部及支撑板可配置于同轴上,由于可变部的变形,外壳及支撑板的至少一部分可选择性地相邻配置。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可提供如下的无线充电模块:设置容易卷绕电缆的结构,由此,可卷绕电缆。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如下的无线充电模块:通过磁力与充电对象设备连接且可选择性地变形,由此,对于充电对象设备可执行充电及放置中的一种以上的功能。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模块的立体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模块的侧面剖视图。
14.图3为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可变部被改变的图。
15.图4为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卷绕部及非卷绕部的曲率的图。
16.附图标记的说明
17.100:外壳
18.101:放置面
19.110:第一外壳
20.111:第一隔板
21.112:第二隔板
22.120:第二外壳
23.200:可变部
24.200a:内部空间
25.201:划分突起
26.210:非卷绕部
27.210a:第一曲率
28.220:卷绕部
29.220a:第二曲率
30.300:支撑板
31.400:电缆
32.510:线圈
33.511:线圈放置板
34.520:磁性体
35.530:印制电路板
36.r:变形方向
37.c:曲率部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这仅为例示,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
39.在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当判断本实用新型的相关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主旨时,将省略其详细说明。并且,后述的术语为考虑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功能而定义的术语,这可根据使用人员、操作人员的意图或惯例等不同。因此,需通过本说明书的全文内容定义上述术语。
40.通过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确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以下的实施例仅为用于向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有效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手段。
4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模块的立体图。
42.参照图1,无线充电模块可包括外壳100、电缆400、可变部200以及支撑板300。当
然,无线充电模块在外壳100的内部设置电场,在后述内容中,将通过图2说明电场。
43.上述外壳100可放置充电对象设备,可以与电缆400相连接。上述连接可以为固定连接或选择性连接。外壳100的一面,即,放置上述充电对象设备的面的相反面与可变部200的一端相连接,可变部200的另一端可与支撑板300相连接。可变部200由软质的材质构成,可进行改变。例如,可以为包括如硅或橡胶的材质在内的具有规定弹性的材质。
4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模块的侧面剖视图。
45.参照图2,在外壳100内可设置线圈510、线圈放置板511、磁性体520以及印制电路板530。印制电路板530可位于外壳100的内部来与电缆400直接或间接地电连接,上述电缆400与外壳100相连接。外壳100包括第一外壳110以及第二外壳120。第一外壳110可设置有用于放置充电对象设备的放置面101。并且,可设置有朝向第一外壳110的内侧突出的第一隔板111及第二隔板112。第一隔板111沿着放置面101的外周缘延伸,第二隔板可与第一隔板111隔开预设的距离并延伸。其中,可向突出的第一隔板111与第二隔板之间的空间插入磁性体520。即,第一隔板111在形成外壳100的外周缘的同时在内侧支撑磁性体520,第二隔板用于支撑磁性体520,由此可确定配置磁性体520的位置。
46.并且,线圈510可卷绕多次来设置,在卷绕的状态下,可位于线圈放置板511的一面。线圈510可位于第二隔板的内侧来与第一外壳110的内侧面相邻。用于放置线圈510的线圈放置板511的另一面可粘结有绝热膜(未图示)。上述绝热膜可执行防止从印制电路板530发热的热量向线圈510及线圈510的上方传递的功能。即,可通过防止从印制电路板530产生的热量向充电对象设备侧传递来防止充电对象设备的温度在充电过程中上升。
47.另一方面,可变部200形成为中空形状,由此可确保空的内部空间200a。随着可变部200的变形,空的内部空间200a可被压缩。即,由于没有干扰部件,可使可变部200容易改变。
48.并且,可变部200可在外周缘卷绕电缆。其中,外周缘分为卷绕部220和非卷绕部210。具体地,分为与外壳100侧相邻的非卷绕部210和与支撑板300侧相邻的卷绕部220,在卷绕部220与非卷绕部210之间可设置划分突起201。
49.其中,卷绕部220及非卷绕部210的表面可配置于以非线性方式延伸的同一线上,沿着外周缘可设置有区分卷绕部220和非卷绕部210的边界的划分突起201。将划分突起201和卷绕部220及非卷绕部210称为曲率部c,上述卷绕部220及非卷绕部210以划分突起201为中心分别延伸,将通过图4具体说明其。
50.图3为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可变部200被改变的图。
51.参照图3的(a)部分,可变部200可在维持与外壳100的平衡方向的同时压缩变形。由于这种变形,能够以更小的体积携带。另一方面,如图3的(b)部分,仅在一侧产生变形方向r。在此情况下,支撑板300和外壳100以仅使一侧相邻的方式配置。若在此状态下进行充电,则支撑板300与地面或平行于地面的面相接触,充电对象设备与放置面101相接触并朝向左右侧的上方。
52.此时,支撑板300可形成于粘结层与地面相接触的面,可通过粘结层增加支撑力。
53.并且,可与印制电路板530所在的外壳100的内部空间200a相连通,由此,在充电过程中,使得从印制电路板530产生的热量进行热交换并降低热量。例如,在第二外壳120的底面形成至少一部分的通孔,使得从印制电路板530产生的热量与可变部200的内部空间200a
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可降低印制电路板530的温度。为了更加顺畅地进行上述热交换,在可变部200的一侧可形成至少一个通气孔(未图示)。在通过上述通气孔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随着可变部200的变形,在内部空间200a被压缩且膨胀的过程中,排出温度通过印制电路板530上升的空气,位于可变部200的外部的温度相对低的空气向内部空间200a进入,由此,可更有效地进行热交换。
54.图4为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卷绕部220及非卷绕部210的曲率的图。
55.参照图4,以划分突起201为基准延伸的卷绕部220及非卷绕部210可沿着相反的曲率方向形成。即,从作为可变部200表面的可变部200的外周缘凹陷或凸出的形成。在本例示中,卷绕部220可从划分突起201凸出的延伸,非卷绕部210可凹陷的延伸。原因在于,在卷绕电缆400的过程中,使其自然地朝向作为半径短的外周缘侧的卷绕部220侧卷绕,在卷绕的状态下,为了防止电缆400向非卷绕部210侧推挤移动,划分突起201位于非卷绕部210与卷绕部220之间。
56.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代表实施例,但是,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对如上所述的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不应局限于所说明的实施例来确定,需通过包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在内的与上述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等同的方案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