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69241发布日期:2021-11-18 11:50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电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储能电源,充电时需要使用额外的大功率电源适配器充电,经常出现要充电时找不到适配器,导致充不上电,给用户造成了不便。通常电池容量增大,产品的重量也会随之增加,移动起来非常不方便,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一台大容量储能电源移动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储能电源作为一种应急使用设备,使用频率不高,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对于大容量的储能电源,充放电过程中发热量大,如果不能有效进行散热,会影响电池寿命,甚至导致危险。同时电池组较为脆弱,受到撞击容易损坏,需要有牢固的外壳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结构稳定、散热效果好的能适配多种充放电方式的便携式储能电源。
4.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箱体、电池组和控制单元,所述电池组设置在箱体内部,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指示灯和按键,所述指示灯和按键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5.所述电池组电连接至控制单元、直流充电模块和交流充放电模块,所述直流充电模块还电连接有直流充电端口;所述交流充放电模块还与控制单元、交流充电端口和交流输出端口电连接;所述电池组和控制单元还电连有至少一个放电模块,所述放电模块电连接有直流输出端口;
6.所述直流输出端口、直流充电端口、交流充电端口和交流输出端口均设置在箱体表面;
7.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提手,所述箱体侧面还嵌入式设置有伸缩拉杆;
8.所述箱体底部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滚轮,所述箱体底部与滚轮相对的一侧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缓冲凸垫。
9.作为优选,所述直流输出端口为type

c输出端口、或12vdc圆口、或usb

a输出端口中的一个或多个。
10.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左右两侧还设置有散热栅孔,所述箱体内与散热栅孔对应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扇,所述风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11.作为优选,箱体靠近伸缩拉杆一侧和顶部还设置有至少两条防碰撞的带状凸筋。
12.作为优选,箱体上还设置有交流输出控制按钮,所述交流输出控制按钮与交流充放电模块电连接。
13.作为优选,箱体内还设置了能与手机通讯连接的网络模组,所述网络模组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14.作为优选,箱体内底部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下支撑板,下支撑板之间间隔形成散热隔腔,下支撑板与电池组底部相匹配;
15.箱体内侧壁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腔,定位腔与电池组侧面相匹配;
16.所述电池组顶部与箱体上部内壁的间隔大于等于1.0cm,所述电池组顶部与箱体顶部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风扇位于散热通道两侧;
17.所述箱体上部内壁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与电池组上表面相对应。
18.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底部一侧还设置有氛围灯条。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储能电源能通过直流电或交流电进行充电,充电十分方便,同时能多路输出直流电或交流电,能满足大多数电器用电的需求,适用范围广,通过控制单元能智能调节输出功率,让设备更快进行充电;布局上采用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和箱体组成的散热通道,结构牢固稳定、抗冲击能力强,配合风扇能有效减少箱体的热量聚集,提升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设置有网络模组,能够通过手机进行设置,操作更方便;而且箱体上还设置了拉杆和滚轮,用户在移动产品时可单手操作,非常的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面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背面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解剖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24.标注如下:1、箱体;2、控制面板;201、按键;202、指示灯;3、直流输出端口;4、交流输出端口;5、直流充电端口;6、交流充电端口7、提手;8、伸缩拉杆;9、滚轮;10、缓冲凸垫;11、散热栅孔;12、带状凸筋;13、交流输出控制按钮;14、风扇;15、电池组;16、下支撑板;17、上支撑板;18、定位腔。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6.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为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箱体1、电池组15和控制单元,所述电池组15设置在箱体1内部,在箱体1上还设置有控制面板2,控制面板2为6.1寸左右的大尺寸显示屏,可以显示充电功率,放电功率,实时电池组电量,ac输出负载功率因数,ac输出频率,联网状态,工作模式,各种保护提示等信息,方便用户查看各种信息。
27.所述控制面板2上设置有指示灯202和4个按键201,可以通过操作4个按键实时控制和设置各个模块的开关及工作方式。所述指示灯202和按键201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28.所述电池组15电连接至控制单元、直流充电模块和交流充放电模块,所述直流充电模块还电连接有2个直流充电端口5,所述直流充电端口5支持10

60v电压,最大充电电流10a,最大充电功率600w,满足汽车、太阳能板、电源适配器等给本电源充电;所述交流充放电模块还与控制单元、交流充电端口6和交流输出端口4电连接,交流输出端口4有6个,支持
1800w以上的总功率放电,可同时支持6台交流设备使用,以及有1个交流充电端口6,支持1800w以上功率充电,用户可以直接通过一条ac线给产品补电,同时设置了过流保护开关,防止产品出现故障对市电造成冲击,所述电池组15和控制单元还电连有至少一个放电模块,所述放电模块电连接有直流输出端口3;直流充电模块和交流充放电模块位于箱体1同侧或者两侧。还能开启ups模式大大提升了产品的使用频率,减少了闲置时间,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29.为了方便用户即插即用,所述直流输出端口3、直流充电端口5、交流充电端口6和交流输出端口4均设置在箱体1表面;
30.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提手7,方便用户提起箱体进行移动,在箱体1侧面还嵌入式设置有伸缩拉杆8,能让使用者不需要弯腰即可移动本产品,收缩拉杆后不占用太大空间。
31.所述箱体1底部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滚轮9,方便滑行,同时在箱体1底部与滚轮9相对的一侧还设置有2个缓冲凸垫10,能让箱体水平放置时更平稳。
32.为了方便不同设备使用直流电充电,所述直流输出端口3设置了3个type

c输出端口、1个12vdc圆口、1个usb

a输出端口等。能满足不同线材或设备充电需要,十分便捷。
33.为了加强散热,减少内部热量聚集,延长产品寿命,在箱体左右两侧还设置有散热栅孔11,箱体1内与散热栅孔11对应位置设置有4个风扇14,所述风扇14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在箱体1内底部还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下支撑板16,下支撑板16之间间隔形成多个散热隔腔,有利于形成一个风的循环通道,更好地散热。同时下支撑板16与电池组15底部相匹配,防止碰撞时对电池组15造成损伤,在箱体1内侧壁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腔18,所述定位腔18与电池组15侧面相匹配,用于更好地固定电池组15,也可以减少碰撞的损伤;电池组15顶部与箱体上部内壁的间隔大于等于1.0cm,有利于更好地散热,电池组15顶部与箱体1顶部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有利于风扇14更好地工作,所述风扇14位于散热通道两侧;箱体1上部内壁上还设置有多个上支撑板17,上支撑板17与电池组15上表面相对应,用于固定电池组15。既能保护电池组免受外界冲击,也能更好的进行散热。
34.为了减少碰撞对产品的损伤,在箱体1靠近伸缩拉杆8一侧和顶部还设置有至少两条防碰撞的带状凸筋12。
35.由于电池组内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需要消耗能量,在使用户需要使用220v或110v交流电时,为了方便快捷的启动交流电模式,箱体1上还设置有交流输出控制按钮13,所述交流输出控制按钮13与交流充放电模块电连接。
36.所述箱体1底部一侧还设置有氛围灯条19。该氛围灯条为led彩色灯,能用来营造活动氛围,或者显示工作状态。
37.同时在箱体1内设置了网络模组,联网成功后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显示及控制产品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方式,方便进行更详细的设置和控制。
38.实施例一:
39.本技术的储能电源内安装有容量为2096wh(582400mah)的电池组,电池组由20650锂电池电芯组合而成,整体重量为18kg,箱体为阻燃材料制成。最大ac输入功率为1800w,最大dc输入功率为600w(12

60v,10a);最大ac输出2000w(100

120v)、2200w(220

240v),最大dc输出为120w。本技术的储能电源能够通过市电、直流充电器或者太阳能板作为输入。适合作为外出自驾游的移动电源,也可以作为家庭应急电源。采用拉杆箱和滑轮的组合,移动十
分方便,能满足大多数电器的供电需求。
40.本技术的储能电源能通过直流电或交流电进行充电,充电十分方便,同时能多路输出直流电或交流电,能满足大多数电器用电的需求,适用范围广,通过控制单元能智能调节输出功率,让设备更快进行充电;布局上采用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和箱体组成的散热通道,结构牢固稳定、抗冲击能力强,配合风扇能有效减少箱体的热量聚集,提升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设置有网络模组,能够通过手机进行设置,操作更方便;而且箱体上还设置了拉杆和滚轮,用户在移动产品时可单手操作,非常的省时省力。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