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位机,具体说是一种用于电机装配的变位机。
背景技术:2.现有的变位机存在以下缺陷:
3.一、结构单一,不能满足电机装配时不同工艺的工艺需求;
4.二、自动化程度低,不能实现工件转动速度以及转动角度以及转动方向实施精准的控制;
5.三、电机转动时的震动过大,装置不够稳定,装配时,工件太重导致电机倒转产生的扭矩过大将电机损坏;
6.四、电气配合方面衔接较差,机器人放置物件时因放置位置出差错导致装配不成功,影响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机装配的变位机。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电机装配的变位机,包括底座、左支撑立板、右支撑立板、伺服电机、蜗轮蜗杆减速机、装配转板和定位气缸,所述底座顶部靠左和靠右位置各安装有左支撑立板和右支撑立板,在左支撑立板顶部右端通过右支撑板安装有轴承座ⅰ,在右支撑立板顶部左端通过左支撑板安装有轴承座ⅱ,在轴承座ⅰ内安装有转轴ⅰ,在轴承座ⅱ内安装有转轴ⅱ,在轴承座ⅰ内安装有转轴ⅰ,在轴承座ⅱ内安装有转轴ⅱ,在轴承座ⅰ和轴承座ⅱ的上方位于右支撑板和左支撑板顶部接有两组变位支撑板,所述转轴ⅰ的左端伸出轴承座ⅰ外,且接装有蜗轮蜗杆减速机,在蜗轮蜗杆减速机的底部连接安装有伺服电机,在蜗轮蜗杆减速机的外围安装有防护罩,在转轴ⅰ的右端和转轴ⅱ的左端顶部安装有装配转板,在装配转板的顶部靠左位置安装有头部朝右的定位气缸。
9.作为优选,所述伺服电机与蜗轮蜗杆减速机之间通过转轴ⅰ上凸出的腱鞘与转轴ⅰ连接。
10.作为优选,所述防护罩的右端与变位支撑板和左支撑立板顶部之间通过定位螺栓安装在一起。
11.作为优选,所述转轴ⅰ的右端和转轴ⅱ的左端顶部与装配转板之间通过转轴卡扣安装在一起。
12.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气缸的右端位于装配转板的顶部安装有定位块ⅰ,在定位块ⅰ的右侧位于装配转板的顶部安装有定位块ⅱ。
13.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实用新型采用控制系统对控制伺服电机与定位气缸进行控制,该控制系统可以直接连接到生产线的plc里进行系统编程,可以自主的对程序进行优化,方便对装置的控制,该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对伺服电机设置数值,对转动速度以及转动角度以及转动方向实
施精准的控制,保证生产时的实用性;
15.2.本实用新型利用伺服精准控制与蜗轮蜗杆减速机的传动方式,不仅极大地减小了安全性隐患,防止直接连接电机时因电机失控而产生的危险,同时蜗轮蜗杆减速机的使用在一方面减弱了电机转动时的震动,使得装置更加稳定,同时增加了扭矩防止装配时的物件太重导致电机倒转产生的扭矩过大将电机损坏;
16.3.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装配需求对运动的逻辑方式控制,通过在程序里设置伺服电机参数自由地控制运动方式,从角度变化、方向调节、运动速度等参数方面对设备进行调整,在满足生产节拍的基础上以最有效的方式来达到最好的效果,不同的装配需要使用不同的工艺,这种控制方式在灵活性上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使用范围;
17.4.本实用新型在电气配合方面实现了无缝对接,伺服电机和蜗轮蜗杆减速机控制整个装配模块的运动方式;定位气缸负责控制装配时的夹紧、定位,防止机器人放置物件时因放置位置出差错导致装配不成功,影响生产进度,定位气缸通过与定位快的配合,将物件夹紧到正确的工位上。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程序里对伺服电机的参数设定后,将程序与机器人进行通讯,当机器人抓取电机配件时,程序回根据抓取的件判断需要转动的角度,然后控制伺服系统进行运动,当总控程序接收到机器人放置到位完成信号后,控制定位气缸来对夹紧的工件定位,然后再转动到需要装配下一个件的工位角度。实现精准的自动化控制,促进机器人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23.图中:1、底座,2、左支撑立板,3、右支撑立板,4、伺服电机,5、蜗轮蜗杆减速机,6、装配转板,7、定位气缸,8、右支撑板,9、轴承座ⅰ,10、左支撑板,11、轴承座ⅱ,12、转轴ⅰ,13、转轴ⅱ,14、变位支撑板,15、防护罩,16、定位螺栓,17、转轴卡扣,18、定位块ⅰ,19、定位块ⅱ。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如图1
‑
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电机装配的变位机,包括底座1、左支撑立板2、右支撑立板3、伺服电机4、蜗轮蜗杆减速机5、装配转板6和定位气缸7,所述底座1顶部靠左和靠右位置各安装有左支撑立板2和右支撑立板3,在左支撑立板2顶部右端通过右支撑板8安装有轴承座ⅰ9,在右支撑立板3顶部左端通过左支撑板10安装有轴承座ⅱ11,在轴承座ⅰ9内安装有转轴ⅰ12,在轴承座ⅱ11内安装有转轴ⅱ13,在轴承座ⅰ9内安装有转轴ⅰ12,在轴承座ⅱ11内安装有转轴ⅱ13,在轴承座ⅰ9和轴承座ⅱ11的上方位于右支撑板8和左支撑板10顶部接有两组变位支撑板14,所述转轴ⅰ12的左端伸出轴承座ⅰ9外,且接装有蜗轮蜗杆减速机5,在蜗轮蜗杆减速机5的底部连接安装有伺服电机4,在蜗轮蜗杆减速机5的外围安装有防护罩15,在转轴ⅰ12的右端和转轴ⅱ13的左端顶部安装有装配转板6,在装配转板6的顶部靠左位置安装有头部朝右的定位气缸7。
28.所述伺服电机4与蜗轮蜗杆减速机5之间通过转轴ⅰ12上凸出的腱鞘与转轴ⅰ12连接。
29.所述防护罩15的右端与变位支撑板14和左支撑立板2顶部之间通过定位螺栓16安装在一起。
30.所述转轴ⅰ12的右端和转轴ⅱ13的左端顶部与装配转板6之间通过转轴卡扣17安装在一起。
31.所述定位气缸7的右端位于装配转板6的顶部安装有定位块ⅰ18,在定位块ⅰ18的右侧位于装配转板6的顶部安装有定位块ⅱ19。
32.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控制伺服电机4与定位气缸7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可以直接连接到生产线的plc里进行系统编程,可以自主的对程序进行优化,方便对装置的控制,该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对伺服电机4设置数值,对转动速度以及转动角度以及转动方向实施精准的控制,保证生产时的实用性。
33.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伺服电机4和蜗轮蜗杆减速机5通过转轴ⅰ12上凸出的腱鞘与转轴ⅰ12连接,带动转轴ⅰ12转动,同时另一端的转轴ⅱ13因为与蜗轮蜗杆减速机5的转轴ⅰ12处于同心位置,也带动转轴ⅱ13一同旋转,转轴ⅰ12和转轴ⅱ13带动装配转板6运动,当需要装配的工件到达装配区域时,系统会根据设定的逻辑指令对伺服电机4下达运动指令来带动装配转板6的运动,适配需要装配的角度以及位置信息。
34.本实用新型安装到装配转板6上的定位块ⅰ18和定位块ⅱ19,其圆弧形的结构可以在机器人放置工件时,未放置到正确的物件通过定位气缸7的夹持挤到正确的位置上,不会因位置偏差过大而装配不上,还可以根据零件的形状随时将定位块ⅰ18和定位块ⅱ19进行更换,来适应不同的工艺需求。
35.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
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