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马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子组件及微型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2.微型振动马达是常见于手机、掌上游戏机等通信设备中振动反馈部件,振动马达根据振动原理的不同,可分为转子马达和线性马达,转子马达根据结构的不同又分为普通转子马达和微型振动马达。
3.现有技术中微型振动马达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上机壳100、转子组件200、定子组件300和下机壳400。转子组件200和定子组件300均位于上机壳100和下机壳400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定子组件300上设置有电刷301,电刷301用于为转子组件200接入电流和支撑转子组件200。现有技术中电刷 301的设置如图2和图3所示,电刷301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在柔性线路板的左右两侧,电刷301的下侧固定焊接于柔性线路板的焊盘内,上侧自由端向柔性线路板外部接线端延伸。现有电刷301对转子组件200导电且起支撑作用,但在马达落地实验中发现,现有的微型振动马达电刷会出现塌陷不良的问题,使得微型振动马达振动偏弱或不振。
技术实现要素:4.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电刷连接不稳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支撑件,增加了微型振动马达中电刷与转子组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公开了一种定子组件及微型振动马达。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定子组件,包括设有内部接线端的柔性电路板、环形磁体和两个电刷;环形磁体的下表面和两个电刷固定在内部接线端的同侧表面上;两个电刷包括与内部接线端固定且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具有弹性呈拱形的第一自由端,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与所述内部接线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和具有弹性且呈拱形的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均位于环形磁体内圈中,所述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均凸出于环形磁体上表面且高度相同。
6.进一步地,所述内部接线端的中心位置设置圆形通孔,所述两个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固定于圆形通孔的外周且不重合。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以所述圆形通孔圆心为旋转中心,以120度为旋转角旋转对称。
8.进一步地,呈拱形的第一自由端和呈拱形的第二自由端以所述圆形通孔圆心为旋转中心,所述拱形自由端的顶点位于同一圆圈上且不重合。
9.进一步地,呈拱形的第一自由端和呈拱形的第二自由端的三个顶点为120 度设置。
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电刷的形状相同。
11.进一步地,所述电刷与所述支撑件的材质相同。
12.一种微型振动马达,包括上机壳、下机壳、转子组件和心轴,还包括上述的定子组件。
13.进一步地,所述上机壳和所述下机壳扣合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转子组件相对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心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机壳,另一端与所述上机壳固定连接,所述转子组件可自由旋转地套设于心轴上,所述定子组件的两个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形成弹性支撑转子组件的三点支撑。
14.进一步地,所述转子组件包括线圈和电路板,线圈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定子组件的柔性线路板包括内部接线端和外部接线端;所述外部接线端延伸出所述容纳空间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内部接线端下表面可拆卸地贴装于所述下机壳,所述电刷的第一连接端固定且电连接于所述内部接线端上表面,所述两个电刷的第一自由端弹性支撑且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原有定子组件的双电刷支撑改为三点支撑,增加转子组件的支撑点,在不影响原有马达振动量和体积的前提下,大大提升了电刷与转子组件之间的接触稳定性,可以避免落地实验中出现的电刷塌陷不良的问题,提升微型振动马达质量。
附图说明
16.图1是现有技术微型振动马达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现有技术微型振动马达的定子组件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现有技术微型振动马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刷和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定子组件与下机壳连接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3.图8是本实用新型定子组件与下机壳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9是本实用新型微型振动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25.其中:
26.100
‑
上机壳;
27.200
‑
转子组件;
28.300
‑
定子组件;301
‑
电刷;3011
‑
第一连接端;3012
‑
第一自由端;
29.302
‑
柔性线路板;3021
‑
内部接线端;3022
‑
外部接线端;3023
‑
圆形通孔;
30.303
‑
环形磁体;
31.304
‑
支撑件;3041
‑
第二连接端;3042
‑
第二自由端;
32.400
‑
下机壳;
33.500
‑
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至图3所示,有刷的微型振动马达通常是两个电刷 301对称于柔性线路板302设置,电刷301起电流导通和支撑转子旋转的作用,在马达落地实验中,电刷301经常塌陷,容易导致转子的平衡差和接电不良,微型振动马达振动偏弱或不振。
36.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如图4和图5所示,针对于现有技术中电刷 301与转子组件之间的连接不稳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定子组件,包括柔性线路板302、环形磁体303,两个焊接于内部接线端3021的电刷301、至少一个焊接于内部接线端3021的支撑件304。柔性线路板302包括内部接线端3021和外部接线端3022,内部接线端302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圆形通孔 3023。支撑件304与两电刷301共同支撑转子组件200。电刷301的结构包括焊接于柔性线路板302焊盘上的第一连接端3011,用于支撑和电连接的具有弹性且呈拱形的第一自由端3012,第一连接端3011位于柔性线路板302的平面上,第一自由端3012从第一连接端3011竖向弯折延伸形成。支撑件304 包括固定于柔性线路板302的第二连接端3041,用于支撑的具有弹性且呈拱形的第二自由端3042。电刷301的第一连接端3011和支撑件304的第二连接端3041位于圆形通孔3023的外周缘上且不重合,第一自由端3012和第二自由端3042的延伸高度相同。本实用新型增加的支撑件304不通电仅起支撑作用。支撑件304与两电刷301的弹性系数一致,支撑件304可为金属或塑胶。
37.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得原有转子组件由仅电刷两点支撑变为了三点支撑,避免因落地出现的电刷塌陷不良的问题,大大提升转子组件的平衡性与接电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方案为两个电刷301的第一连接端3011和支撑件304的第二连接端3041均位于环形磁体303内圈中,两个电刷301的第一自由端3012和支撑件304的第二自由端3042均朝向圆形通孔3023的圆心,且以该圆心为旋转中心,以120度为旋转角旋转对称。
38.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如图6和图7所示,定子组件整体可拆卸地粘附在圆形下机壳400上,下机壳的中心固定设置心轴500,圆形通孔3023 用于穿设心轴500,为不影响原有振动马达的结构和体积,支撑件304的高度与电刷301的高度一致且大于磁体303的厚度,第一自由端3012和第二自由端3042延伸突出于磁体303的上表面,但从其轴向截面看,支撑件304和电刷301整体设置于环形磁体内圈中,电刷301的第一自由端3012顶点和支撑件304的第二自由端3042顶点以所述圆形通孔圆心为旋转中心可确定一虚拟圆且不重合,该虚拟圆所在平面即为转子组件200的支撑平面。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方案为电刷301的第一连接端3011与支撑件304的第二连接端3041 之间呈120度夹角,电刷301的第一自由端3012与支撑件304的第二自由端 3042之间呈120度夹角。
39.一种微型振动马达,如图8和图9所示,包括上机壳100、带有电刷301 和支撑件304的定子组件300、转子组件200、下机壳400和心轴500。下机壳400呈圆形板状,其底面圆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心轴500。心轴500从下至上依次贯穿柔性线路板302的圆形通孔、磁体303的内圈、转子组件200,且与上机壳100固定连接,转子组件200相对心轴500转动。上机壳100为具有开口的圆柱壳体,包括顶壁和自顶壁边缘向下垂直延伸的环形壁。上机壳100 和下机壳400扣合形成内部容纳空间,转子组件200和定子组件300间隔相对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上机壳100和下机壳400扣合后通过激光焊接或者点锡焊接,使得上机壳100和下机壳400之间的扣合固定更牢固。转子组件200 与定子组件300的电刷301自由端3012电连接,电刷301的
第一自由端与支撑件304的第二自由端形成三点支撑转子组件200,使得转子组件200相对心轴500的转动更加平稳,相对电刷301的接电性能更优。
40.在微型振动马达中,柔性线路板302的内部接线端3021位于容纳空间内,外部接线端3022延伸出容纳空间与外部电源连接,电刷301通过第一连接端 3011电连接柔性线路板302,转子组件200设有线圈和连接线圈的电路板,线圈通过电刷301的第一自由端3012弹性接触电连接转子组件200的电路板而接电,电流经电刷301输入线圈中,通电线圈产生磁场与定子组件300的永久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电磁力,电磁力形成的力矩使得转子组件200进行转动。转子组件200整体质量偏心,使得转子组件200的重心偏离心轴500 的中心线,转子组件200在转动过程中自身的重心不断改变,微型振动马达通过旋转产生振动,电刷301与支撑件304共同支撑转子组件转动。
4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