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66156发布日期:2022-01-12 07:4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送变电线路、供配电所和用电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
3.在电力系统的使用过程中,虽然会定期派检修工人进行检修,但在一些极端天气与环境的作用下,高空线缆断线的事故也是常有发生,如此一来,检修工人需要在高空中完成线缆的接线工作。现有技术并没有配备高空作业时的接线辅助装置,使得每次检修都需要多个检修工人共同配合,而在高空中,检修工人的每次工作都具有极大的风险,如何快速、安全、准确的将断掉的线缆重新连接成为电力系统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适用于高空作业、能够提升工作效率的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适用于高空作业、能够提升工作效率的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用于辅助高空作业时线缆的重新连接,包括:
8.支撑座;
9.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分别固设于所述支撑座两相对侧的第一伸缩臂与第二伸缩臂,所述第一伸缩臂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座的第一驱动器、与所述第一驱动器连接的第一伸缩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伸缩杆远离所述第一驱动器的端部的第一定位端头,所述第二伸缩臂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座的第二驱动器、与所述第二驱动器连接的第二伸缩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伸缩杆远离所述第二驱动器的端部的第二定位端头;
10.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座的第三驱动器、与所述第三驱动器连接的第三伸缩杆、设置于所述第三伸缩杆远离所述第三驱动器的端部的第三定位端头及与所述第三定位端头滑动连接的紧线器,所述第一定位端头、所述第二定位端头及所述第三定位端头结构相同;
11.所述第三定位端头包括具有过线空间的本体部及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线闸、线撑及滑槽,所述本体部包括底壁及自所述底壁的两相对侧垂直弯折延伸形成的两块侧壁,两块所述侧壁相对间隔设置并形成过线间隙,所述线闸分别嵌设于两块所述侧壁内且可同时向所述过线间隙内延伸,所述线闸、所述底壁及所述侧壁共同围成所述过线空间,所述线撑
嵌设于所述底壁且可向所述过线空间内延伸;
12.所述紧线器包括两块相对间隔设置的夹板、连接两块所述夹板的连接臂、成型于所述夹板并与所述滑槽相适配的滑块、及分别固设于两块所述夹板的紧线块,所述滑块的位置与所述滑槽相对应,所述紧线块设置于所述过线空间的入口端和/或出口端。
13.优选的,所述紧线块包括与所述夹板固定连接的固定部及自所述固定部弯折延伸形成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端部通过弹簧与所述夹板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板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所述线闸呈矩形板状,所述线闸靠近所述过线间隙的一端端部倒圆角设置,在所述侧壁内,所述线闸通过弹簧与所述侧壁连接。
15.优选的,所述线撑包括嵌设于所述底壁内的支撑部及固设于所述支撑部端部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的横截面呈圆弧形,所述支撑部通过弹簧与所述底壁连接。
16.优选的,所述本体部、所述线闸及所述线撑的材料为氧化铝、氧化锆或氧化硅。
17.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及所述第三伸缩杆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及所述第三驱动器均为电机,所述第三伸缩杆包括与所述第三驱动器连接且具有内螺纹的驱动杆、套设于所述驱动杆内并具有外螺纹的从动杆、及设置于所述从动杆内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驱动器固定连接。
18.优选的,所述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第一定位端头之间、以及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定位端头之间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包括呈柱状的柱体部及设置于所述柱体部一端的旋转头,所述第一定位端头及所述第二定位端头通过所述旋转头与所述柱体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端头及所述第二定位端头通过所述旋转头沿所述柱体部的轴向旋转。
19.优选的,所述连接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柱体部远离所述旋转头一端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沿所述柱体部的径向插入所述柱体部,所述第一伸缩杆及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柱体部之间通过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及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柱体部之间可通过所述旋转轴旋转。
20.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单人即可实现线缆的重连,避免了多人同时高空作业的情况,增加了检修的安全性能;使用时,利用选取断裂线缆两侧的两根完好且对称的架设线缆,分别将所述第一定位端头与所述第二定位端头安装于两根所述架设线缆后,调节所述支撑机构并将所述断裂线缆安装至所述第三定位端头,检修人员在拉动所述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进位时,所述第三定位端头拉动所述断裂线缆,并使其恢复与假设线缆平行的状态并保持,当另一侧电塔上的断裂线缆假设完毕后,工作人员对段烈端相靠近的两条所述断裂线缆进行线缆修复、重连,如此一来,所有工作理论上可以仅由一人完成,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多人操作带来的诸多不便;同时,所述连接头的设置使得所述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即架设线缆选定后,通过所述连接头,可以向上或向下进位所述第三伸缩杆,检修人员在工作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选择最为方便、阻碍最小、最为稳定的两根完整线缆作为架设线缆。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中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23.图3为图1所示的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沿a-a线的剖视图;
24.图4为图3所示的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的b部分放大图;
25.图5为图1所示的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沿c-c线的剖视图;
26.图6为图5所示的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的d部分放大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的使用流程框图。
28.图中,100、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10、支撑座;20、定位机构;21、第一伸缩臂;211、第一驱动器;212、第一伸缩杆;213、第一定位端头;22、第二伸缩臂;221、第二驱动器;222、第二伸缩杆;223、第二定位端头;30、支撑机构;31、第三驱动器;32、第三伸缩杆;321、驱动杆;322、从动杆;323、限位杆;33、第三定位端头;331、本体部;3311、底壁;3312、侧壁;332、线闸;333、线撑;3331、支撑部;3332、抵接部;334、滑槽;34、紧线器;341、夹板;342、连接臂;343、滑块;344、紧线块;3441、固定部;3442、弹性部;40、连接头;41、柱体部;42、旋转头;43、旋转轴;101、过线空间;102、过线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下述实验例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实用新型。
30.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100,用于辅助高空作业时线缆的重新连接。
31.具体的,所述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100包括支撑座10、定位机构20、支撑机构30及连接头40。
32.所述定位机构20包括分别固设于所述支撑座10两相对侧的第一伸缩臂21与第二伸缩臂22。
33.所述第一伸缩臂21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座10的第一驱动器211、与所述第一驱动器211连接的第一伸缩杆212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伸缩杆212远离所述第一驱动器211的端部的第一定位端头213。
34.所述第二伸缩臂22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座10的第二驱动器221、与所述第二驱动器221连接的第二伸缩杆222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伸缩杆222远离所述第二驱动器221的端部的第二定位端头223。
35.所述支撑机构30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座10的第三驱动器31、与所述第三驱动器31连接的第三伸缩杆32、设置于所述所述第三伸缩杆32远离所述第三驱动器31的端部的第三定位端头33及与所述第三定位端头33滑动连接的紧线器34。
36.其中,所述第一定位端头213、所述第二定位端头223及所述第三定位端头33的结构相同。在此仅以所述第三定位端头33为例进行描述。
37.所述第三定位端头33包括具有过线空间101的本体部331及设置于所述本体部331的线闸332、线撑333及滑槽334。
38.所述本体部331包括底壁3311及自所述底壁3311的两相对侧垂直弯折延伸形成的两块侧壁3312。其中,两块所述侧壁3312相对间隔设置并形成过线间隙102。
39.所述线闸332用于将线缆夹持于所述过线空间101内,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所述线闸33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线闸分别嵌设于两块所述侧壁3312内,且可同时向所述过线间隙102内延伸。
40.其中,所述线闸332、所述底壁2211及所述侧壁3312共同围成所述过线空间101。
41.同时,为了方便线缆的卡入,设置所述线闸332呈矩形板状,所述线闸332靠近所述过线间隙102的一端端部倒圆角设置,且在所述侧壁3312内,所述线闸332通过弹簧与所述侧壁3312连接。如此一来,在所述第一定位端头213、所述第二定位端头223及所述第三定位端头33的架设过程中,检修人员仅需将线缆放入所述过线间隙102内后,压动所述第一定位端头213、所述第二定位端头223或所述第三定位端头33,使得两块所述线闸332在圆角斜面的作用下缩入所述侧壁3312内,且当线缆进入所述过线空间101后,所述线闸332在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下回弹,进而实现了所述第一定位端头213、所述第二定位端头223或所述第三定位端头33的架设。
42.所述线撑333嵌设于所述底壁2211且可向所述过线空间101内延伸。通过设置所述线撑333,使得线缆在进入所述过线空间101后,由所述线闸332与所述线撑333共同支撑,由于所述线闸332及所述线撑333均为易损消耗品,可在多次使用后进行更换,避免了本体部331发生损坏,延长了所述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43.具体的,所述线撑333包括嵌设于所述底壁2211内的支撑部3331及固设于所述支撑部3331端部的抵接部3332。其中,为了使所述抵接部3332与线缆适配,设置所述抵接部3332的横截面呈圆弧形,所述支撑部3331通过弹簧与所述底壁2211连接。
44.优选的,为了避免电力事故的发生,设置所述本体部331、所述线闸332及所述线撑333的材料为氧化铝、氧化锆或氧化硅,保证了所述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100的使用强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45.所述紧线器34包括两块相对间隔设置的夹板341、连接两块所述夹板341的连接臂342、成型于所述夹板341并与所述滑槽334相适配的滑块343、及分别固设于两块所述夹板341的两个紧线块344。
46.其中,所述夹板341的横截面与所述本体部331的横截面相同,所述滑块343的位置与所述滑槽334相对应,一所述紧线块344设置于所述过线空间101的入口端,另一所述紧线块344设置于所述过线空间101的出口端。当然,所述紧线块344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将单个的所述紧线块344单独设置于所述过线空间101的入口端或出口端。
47.所述紧线块344包括与所述夹板341固定连接的固定部3441及自所述固定部3441弯折延伸形成的弹性部3442。所述弹性部3442远离所述固定部3441的端部通过弹簧与所述夹板341连接,所述弹性件3442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板341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所述紧线块344的所述弹性部3442的延伸方向需要相同,以此实现类似于棘轮的卡线效果。请具体参阅图6,当线缆卡入所述过线空间101后,检修人员驱动所述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100由左至右移动,所述弹性部3442与弹簧的作用下与所述线闸332共同将线缆抵紧,使得被所述第三定位端头33夹紧的线缆始终能够保持张紧状态,最大程度还原其原本长度,保证线缆修复后的整体效果。
48.所述第一伸缩杆212、所述第二伸缩杆222及所述第三伸缩杆3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驱动器211、所述第二驱动器221及所述第三驱动器31均为电机。
49.在此仅以第三伸缩杆32为例进行描述。所述第三伸缩杆32包括与所述第三驱动器31连接且具有内螺纹的驱动杆321、套设于所述驱动杆321内并具有外螺纹的从动杆322、及设置于所述从动杆322内的限位杆323。其中,所述限位杆3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驱动器31固定连接。
50.在所述第一伸缩杆212、所述第二伸缩杆222及所述第三伸缩杆32的工作过程中(以第三伸缩杆32为例),检修人员可以通过驱动所述第三驱动器31,所述第三驱动器31驱动所述驱动杆321旋转,所述从动杆322在螺纹的作用下伸出或缩入所述驱动杆321内,并由所述限位杆323限制所述从动杆322的最大伸出长度。
51.所述连接头40设置于所述第一伸缩杆212与所述第一定位端头213之间、以及所述第二伸缩杆222与所述第二定位端头223之间。
52.所述连接头40包括呈柱状的柱体部41、设置于所述柱体部41一端的旋转头42及设置于所述柱体部41远离所述旋转头42一端的旋转轴43。其中,所述第一定位端头213及所述第二定位端头223通过所述旋转头42与所述柱体部41连接,所述第一定位端头213及所述第二定位端头223通过所述旋转头42沿所述柱体部41的轴向旋转。
53.如此设置,使得所述第一定位端头213与所述第二定位端头223可自由调节角度,增加了检修人员选择架设线缆时的可选性,即检修人员可选择水平面高于或低于断裂线缆所在水平面的线缆作为架设线缆。
54.若断裂线缆所在水平面高于所述架设线缆所在水平面,则辅助装置如图3所示使用,即所述第三伸缩杆33向上延伸至断裂线缆所在水平面。
55.若断裂线缆所在水平面低于所述架设线缆所在水平面,则检修人员可通过将所述第一伸缩臂21与所述第二伸缩臂22两端的所述第一定位端头213与所述第二定位端头223旋转180
°
,使得所述第三伸缩杆33可向下延伸至断裂线缆所在平面。同时,所述紧线器34在重力的所用下,由所述滑槽334与所述滑块343的导向作用下,所述紧线器34与所述第三定位端头33在所述过线空间101的径向产生错位,使得所述紧线器34与所述第三定位端头33共同将断裂线缆夹紧。在情况复杂且危险的高空作业中,方便了检修人员作业,提升了工作效率。
56.所述旋转轴43沿所述柱体部41的径向插入所述柱体部41。在所述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100的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一伸缩杆212及所述第二伸缩杆222与所述柱体部41之间通过所述旋转轴43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212及所述第二伸缩杆222与所述主体部41可之间通过所述旋转轴41旋转。如此设置,由于在高空中,检修人员所选取的两条架设线缆不可能存在百分百平行的情况,但不同线缆的大概设置方向相同,即由一个电塔至另一个电塔的方向,通过设置所述旋转轴41,使得所述第一伸缩杆212及所述第二伸缩杆222在所述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100的进位过程中,可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端头213及所述第二定位端头223之间发生小角度偏转,以适应上述情况,保证了电力抢修工作的正常进行,进一步提升了电力抢修效率。
57.同时,请参阅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的使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58.步骤s10、选择架设位置,断开片区供电后,检修人员通过线缆断裂位置选择断线较短的一侧电塔,攀爬至断裂线缆附近的水平高度,在断裂线缆的两侧选择两根完好且对称的架设线缆;
59.在本步骤中,利用两根完好的所述架设线缆为所述断裂线缆提供导向作用,即利用所述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将断裂线缆拉至基本与所述架设线缆水平并固定,便于后期进行的接线操作。
60.具体的,因为在架设过程中需要分两次攀爬不同的电塔,在将一侧电塔的所述断裂线缆固定后,再攀爬另一侧线缆,因此,为了尽量减小所述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在安装好后的压力,应当先选择断线较短一侧电塔先进行安装。
61.步骤s20、第一次辅助装置安装,检修人员将所述第一定位端头固定于一所述架设线缆,通过调节所述第一驱动器调节所述第一伸缩臂的长度,通过所述第二驱动器调节所述第二伸缩臂的长度,使得所述第二定位端头能够与另一所述架设线缆抵接,并将所述第二定位端头固定于另一所述架设线缆;
62.步骤s30、断线架设,检修人员通过所述第一驱动器调节所述第一伸缩臂的长度,通过所述第二驱动器调节所述第二伸缩臂的长度,使得所述断裂线缆位于所述第三伸缩杆的延长线上,调节所述第三伸缩杆,使所述第三定位端头进位至所述断裂线缆的水平位置,将断裂线缆靠近电塔一端卡入所述第三定位端头;
6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两个步骤中,进行了两次调节。即步骤s20为了使所述第一定位端头与所述第二定位端头安装至两所述架设线缆上;步骤s30为了调整所述支撑机构在两所述架设线缆的连线上的位置,以适配所述断裂线缆的不同位置,若所述断裂线缆更靠近所述第一定位端头,则缩短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长度,若所述断裂线缆更靠近所述第二定位端头,则缩短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长度,最终使得所述断裂线缆与所述支撑机构的位置相适配。
64.优选的,在步骤s30中,调节所述第三伸缩杆的步骤如下:
65.判断所述断裂线缆所在平面与地面之间的间距与所述架设线缆所在平面与地面之间的间距大小;
66.若所述断裂线缆所在平面与地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架设线缆所在平面与地面之间的间距,则无需调整所述旋转头,所述第三伸缩杆向远离地面方向进位至所述断裂线缆所处的水平面;
67.若所述断裂线缆所在平面与地面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架设线缆所在平面与地面之间的间距,通过调整所述旋转头,使得所述支撑机构沿所述主体部的轴向旋转180
°
,所述第三伸缩杆向靠近地面方向进位至所述断裂线缆所处的水平面。
68.如此设置,使得所述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即架设线缆选定后,通过所述连接头,可以向上或向下进位所述第三伸缩杆,检修人员在工作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选择最为方便、阻碍最小、最为稳定的两根完整线缆作为架设线缆。
69.步骤s40、断线拉直,检修人员牵引所述支撑座沿线缆架设方向行走,所述第三定位端头沿所述架设线缆的方向进位,并带动所述断裂线缆拉直,当所述第三定位端头进位至所述断裂线缆远离电塔的端部时,停止进位;
70.步骤s50、第二次辅助装置安装,检修人员攀爬另一侧电塔,将另一所述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按照步骤s20至步骤s40安装至所述架设线缆,使得所述断裂线缆的两断裂端靠近设置;
71.步骤s60、断线重连,补足两根所述断裂线缆之间的缺失长度后将两根所述断裂线缆重连;
72.步骤s70、辅助装置的拆卸,将两个所述第三定位端头与连接好的线缆分离后,通过驱动两个所述支撑座将所述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带至一侧所述电塔后,将所述第一定位端头及所述第二定位端头与所述架设线缆分离。
7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单人即可实现线缆的重连,避免了多人同时高空作业的情况,增加了检修的安全性能;使用时,利用选取断裂线缆两侧的两根完好且对称的架设线缆,分别将所述第一定位端头与所述第二定位端头安装于两根所述架设线缆后,调节所述支撑机构并将所述断裂线缆安装至所述第三定位端头,检修人员在拉动所述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进位时,所述第三定位端头拉动所述断裂线缆,并使其恢复与假设线缆平行的状态并保持,当另一侧电塔上的断裂线缆假设完毕后,工作人员对段烈端相靠近的两条所述断裂线缆进行线缆修复、重连,如此一来,所有工作理论上可以仅由一人完成,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多人操作带来的诸多不便;同时,所述连接头的设置使得所述电力系统高空作业用接线辅助装置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即架设线缆选定后,通过所述连接头,可以向上或向下进位所述第三伸缩杆,检修人员在工作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选择最为方便、阻碍最小、最为稳定的两根完整线缆作为架设线缆。
7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