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携带的野外光伏发电装置

文档序号:28360905发布日期:2022-01-05 12:41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携带的野外光伏发电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携带的野外光伏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2.人在野外工作、露营或旅游,电力获取困难,手机和笔记本等电子设备的充电成了很大问题,利用太阳能板进行光伏发电是对电子设备进行供电的较好方式,但传统的光伏发电装置不易携带,且太阳能板的安装较为复杂,使用并不方便。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易携带的野外光伏发电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携带的野外光伏发电装置,易于操作,携带方便,使用便捷。
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携带的野外光伏发电装置,包括箱体以及与所述箱体相匹配的外罩壳;所述箱体的四个侧板的上边缘分别铰接连接有四个太阳能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太阳能板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对向上翻转的太阳能板进行支撑;所述外罩壳的下端开设有罩口;所述外罩壳对应罩设在所述箱体的外侧时,所述箱体与所述外罩壳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相连;所述箱体的底部置于所述外罩壳的上方时,所述箱体与所述外罩壳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固定相连。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箱体顶部的提手,所述提手的下端固定在水平设置的上卡板上,所述上卡板的下端通过竖向设置的转动杆与所述箱体水平转动连接,且所述上卡板的下端面与所述箱体的上端面间距相隔;所述外罩壳的顶端设置有竖向的穿孔,所述上卡板向上穿过所述穿孔并与所述外罩壳的上端面相卡接。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箱体下端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端连接有水平的下卡板;所述外罩壳的上端设置有与下卡板形状相对应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外周设置有环形圈,所述环形圈的中部设置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内滑动设置有卡销;所述下卡板置于所述卡槽内时,所述卡销转动至下卡板和箱体的间隙中以固定箱体。
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插板和插槽板,所述插板铰接设置在所述侧板上;所述插槽板的一端与所述太阳能板铰接连接,所述插槽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插板对应插接的插槽;所述侧板上还设置有容纳所述插板和所述插槽板的内凹槽。
8.进一步地,四个支撑结构分别对应支撑四个太阳能板时,其中一组相对设置的第一太阳能板和第二太阳能板均为水平状态,另一组相对设置的第三太阳能板和第四太阳能板分别为向上倾斜状态和向下倾斜状态。
9.进一步地,所述外罩壳的下端边缘设置有外斜支撑边;所述外罩壳和所述箱体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相连时,所述外罩壳的最低端低于所述箱体的最低端。
10.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携带的野外光伏发电装置,设置有箱体和外罩壳,箱体的四个侧板上分别设置有可翻转的四个太阳能板;太阳能板向下折叠时,外罩壳套设
在箱体外侧,可以固定太阳能板,从而实现太阳能板的收纳,携带方便;工作时,箱体置于外罩壳的上方,太阳能板通过支撑结构支起一定角度,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11.附图1为箱体固定在外罩壳上方时的示意图;
12.附图2为四个太阳能板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13.附图3为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14.附图4为提手与箱体的连接示意图;
15.附图5为外罩壳的俯视图;
16.附图6为外罩壳的仰视图;
17.附图7为外罩壳罩设在箱体外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19.如附图1至7所述的一种易携带的野外光伏发电装置,包括箱体1以及与所述箱体 1相匹配的外罩壳2。箱体1为方形,箱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充电接口,以便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20.所述箱体1的四个侧板3的上边缘分别铰接连接有四个太阳能板4,太阳能板4可以竖向翻转,所述侧板3与所述太阳能板4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当太阳能板4向上翻转后,所述支撑结构对向上翻转的太阳能板4进行支撑。
21.如附图6所示,所述外罩壳2的下端开设有罩口。如附图7所示,所述外罩壳2对应罩设在所述箱体1的外侧时,所述箱体1与所述外罩壳2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相连。如附图1所示,所述箱体1的底部置于所述外罩壳2的上方时,所述箱体1与所述外罩壳2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固定相连。
22.如附图4中所示,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箱体1顶部的提手5,所述提手5 的下端固定在水平设置的上卡板6上,所述上卡板6的下端通过竖向设置的转动杆7与所述箱体1水平转动连接,且所述上卡板6的下端面与所述箱体1的上端面间距相隔。如附图5中所示,所述外罩壳2的顶端设置有竖向的穿孔8。上卡板6为长方形,穿孔 8的形状与上卡板6的形状相同,所述上卡板6向上穿过所述穿孔8,随后上卡板6转动,从而使得上卡板6与所述外罩壳2的上端面相卡接,从而实现外罩壳2和箱体1的相对固定。当箱体1位于外罩壳2内部时,太阳能板4处于折叠收缩状态,且太阳能板 4与外罩壳2的内壁相贴合,外罩壳2的内壁有柔性缓冲层。
23.如附图3所示,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箱体1下端的连接柱9,所述连接柱 9的下端连接有水平的下卡板10。如附图5中所示,所述外罩壳2的上端设置有与下卡板10形状相对应的卡槽11。所述卡槽11的外周设置有环形圈12,所述环形圈12的中部设置有滑动轨道13,所述滑动轨道13内滑动设置有卡销14。当所述下卡板10置于所述卡槽11内时,所述卡销14转动至下卡板10和箱体1的间隙中以固定箱体1。下卡板10有长边和短边,卡槽11对应有长边和短边。初始状态下如附图7所示,卡销14 位于卡槽11的长边处,而当下卡板10放入卡槽11之后,卡销14滑动至卡槽11的短边处,从而进入下卡板10和箱体1的间隙中,进而
实现箱体1和外罩壳2的相对固定。
24.如附图2和3中所示,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插板15和插槽板16,所述插板15铰接设置在所述侧板3上。所述插槽板16的一端与所述太阳能板4铰接连接,所述插槽板16 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插板15对应插接的插槽17。所述侧板3上还设置有容纳所述插板15和所述插槽板16的内凹槽18,使的太阳能板4向下折叠处于收纳状态时,太阳能板4与侧板3相贴合,结构更为稳定。
25.将插槽板116上插槽17的深度设置为不同值时,太阳能板4的展开状态的倾斜角度也不同。如附图1和2中所示,当四个支撑结构分别对应支撑四个太阳能板4时,其中一组相对设置的第一太阳能板41和第二太阳能板42均为水平状态,另一组相对设置的第三太阳能板43和第四太阳能板44分别为向上倾斜状态和向下倾斜状态,使四个太阳能板4大体朝向一个方向,结构设置更为合理,可以提高太阳能板4的发电效率。
26.所述外罩壳2的下端边缘设置有外斜支撑边19,提升支撑稳定性。如附图7中所示,所述外罩壳2和所述箱体1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相连时,所述外罩壳2的最低端低于所述箱体1的最低端,此时外斜支撑边19与地面相接触,可以避免下卡板10与地面相接触,使下卡板10保持清洁状态,下卡板10与卡槽11配合更为顺畅。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如下:当需要运输本实用新型时,如附图7所示,太阳能板 4向下折叠,外罩壳壳2罩设在箱体1外侧,通过上卡板6固定外罩壳2和箱体1,通过提手5可以提起箱体1和外罩壳2,携带方便。当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光伏发电时,如附图1所示,箱体1放置在外罩壳2的上方,通过下卡板10和卡销14相对固定外罩壳2和箱体1,太阳能板4通过支撑结构支起。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