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循环通风冷却功能的电控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15144发布日期:2021-12-15 11:01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循环通风冷却功能的电控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控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循环通风冷却功能的电控柜。


背景技术:

2.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工业生产中的电气化与现代化技术越来越普及,上述电控柜又可被称为控制柜,其是按照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的一种电气化控制设备,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并且便于检修。现有的电控柜设计大多比较单一,而内部电子元器件在长时间的工作下往往会产生大量热量,并且现有的电控柜大多只是在柜体上设置一些散热孔等散热结构,此种结构设计使得柜体内部的散热性不佳,一方面柜体内的大量高温容易导致电控柜内的元器件老化,会严重损坏柜内总控装置、仪表和其他电子器件,另一方面,高温会产生安全隐患,导致元器件工作不稳定,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烧毁情况的发生。而现有的一些电控柜也会在柜体内部沿着柜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散热模块,并在柜门底部上安装风扇向内送风并在柜体顶部安装抽风装置,但是柜门上的风扇只能够向柜体内部横向送风,在没有与全部散热模块充分接触带走热量的情况下就直接从顶部溢出,从而无法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且散热模块内部的降温效率也很差。
3.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电控柜内部的降温装置加以合理的改进。为此,本技术人作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具备循环通风冷却功能的电控柜,有助于通过设置吹风扇与抽风装置在柜体内部形成送风循环回路从而实现对于柜体内部电子元件模块的快速降温散热,有利于在散热模块上设置壳体进风口与壳体吸风扇来提高散热模块内部降温散热效率。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具备循环通风冷却功能的电控柜,包括有一柜体,在该柜体的一侧设置有与之实现活动铰接的柜门,所述柜体内部中空并形成有一柜体腔,所述柜体的与柜门相对的一侧面板构成为柜体背板,在所述柜体腔内并且在柜体背板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散热模块,在所述柜体的底部设有一底座、顶部形成有一顶盖,所述的底座内固定安装有多个吹风扇,该底座的顶面板上开设有一送风口,多个所述吹风扇定位安装在该送风口的下方位置处并且能够通过该送风口向柜体腔内输送冷风;所述的顶盖内固定安装有一与所述柜体腔相连通的抽风装置;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有一外壳体与设置在外壳体内部的控制单元以及散热片,所述外壳体包括有壳体侧面板、壳体底面板与壳体顶面板,在所述壳体底面板靠近于所述柜体背板一端端部开设有一壳体进风口,而在所述壳体顶面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壳体进风口上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一壳体吸风扇。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柜体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合页,所述
柜门通过该合页与所述柜体实现活动铰接。
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柜体背板上并且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排线板。
8.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柜门高度方向的上部开设有观察窗。
9.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柜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电显表与控制按钮。
10.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柜门的外表面上安装有多个锁合件。
11.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外壳体两侧的壳体侧面板上均开设多个贯穿其厚度方向的侧面板散热孔,在所述壳体底面板上则开设有多个贯穿其厚度方向的底面板散热孔,而在所述壳体顶面板上同样开设有多个贯穿其厚度方向的顶面板散热孔。
12.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抽风装置包括有一抽风风扇与一送风管,且在所述顶盖朝向所述柜体腔的一侧面板上开设有一抽风口,所述抽风风扇定位安装在该抽风口的上部位置处且该抽风风扇能够通过该抽风口将柜体腔内的空气抽出,而所述送风管连接于所述抽风风扇的上部。
13.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座的送风口上可拆卸地安装有进风滤网,在所述抽风口上可拆卸地安装有一出风滤网。
14.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吹风扇与壳体吸风扇均为轴流式吹风风扇。
15.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首先,通过设置柜体底部的吹风扇将冷风送入到柜体腔内,在冷风与柜体腔中的热空气混合并将散热模块中的热量带走后利用吹风装置将混合空气排出柜体完成散热并实现对于柜体腔内部电子元器件的降温操作;其次,在散热模块的外壳体上设置壳体进风口与壳体吸风扇,使得冷却介质主要是冷却风通过外壳体内部从而对内部的控制单元与散热片进行降温散热,并提高了内部降温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因过热导致元件损坏的可能性,同时避免了柜体内部电子元器件超温现象的发生;第三,也降低了机柜维护的成本。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17.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18.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在另一个角度下的内部结构图。
19.图中:1.柜体、11.柜体腔、12.柜体背板、13.底座、131.送风口、1311.进风滤网、14.顶盖、141.抽风口、1411.出风滤网、15.合页、16.排线板;2.柜门、21.观察窗、22.电显表、23.控制按钮、24.锁合件;3.散热模块、31.外壳体、311.壳体侧面板、3111.侧面板散热孔、312.壳体底面板、3121.壳体进风口、3122.底面板散热孔、313.壳体顶面板、3131.壳体吸风扇、3132.顶面板散热孔;4.吹风扇;5.抽风装置、51.抽风风扇、52.送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21.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正在描述的图例所示的位置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22.请参阅图1至图3,示出了一种具备循环通风冷却功能的电控柜,包括有一柜体1,在该柜体1的前侧设置有与之实现活动铰接的柜门2,前述柜体1内部中空并形成有一柜体腔11,前述柜体1的与柜门2相对的一侧面板构成为柜体背板12,在前述柜体腔11内并且在柜体背板12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散热模块3,在前述柜体1的底部设有一底座13、顶部形成有一顶盖14。
2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前述柜体1的底部设有一底座13,在该底座13内固定安装有多个吹风扇4,该底座13的顶面板上开设有一送风口131,多个前述吹风扇4定位安装在该送风口131的下方位置处并且能够通过该送风口131向柜体腔11内输送冷风,在本实施例中,由图2与图3所示,吹风扇4的数量为四个并且四个吹风扇4横向排列,而散热模块3的数量为12个并呈三行四列的形式排布,每一个吹风扇4能够向一列散热模块3输送冷风,当然吹风扇4与散热模块3的数量与排布方式不受此限制,使用者能够依照实际需要做出相应的变化;前述顶盖14内固定安装有一与前述柜体腔11相连通的抽风装置5,前述吹风扇4、抽风装置5与前述散热模块3实现电气连接,且前述散热模块3包括有一外壳体31与设置在外壳体31内部的控制单元以及散热片,前述外壳体31包括有壳体侧面板311、壳体底面板312与壳体顶面板313,在前述壳体底面板312靠近于前述柜体背板12一端端部开设有一壳体进风口3121,而在前述壳体顶面板313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壳体进风口3121上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一壳体吸风扇3131;该壳体吸风扇3131能够从壳体进风口3121中抽取空气并在外壳体31形成送风通道,从而实现对于控制单元与散热片优越的送风降温效果。
24.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能够在柜体腔11内设置plc控制装置以及温度传感器,两者能够分别与前述吹风扇4、抽风装置5以及散热模块3实现电气连接,通过设定程序实现自动化散热效果,避免吹风扇4与抽风装置5常开或者常闭现象的发生。
25.进一步地,在前述柜体1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合页15,前述柜门2通过该合页15与前述柜体1实现活动铰接。
26.进一步地,在前述柜体背板12上并且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排线板16。
27.请重点参见图1并结合图2与图3,在前述柜门2高度方向的上部开设有观察窗21;在前述柜门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电显表22与控制按钮23;在前述柜门2的外表面上安装有多个锁合件24。
28.请继续参见图2与图3,在前述外壳体31两侧的壳体侧面板311上均开设多个贯穿其厚度方向的侧面板散热孔3111,在前述壳体底面板312上则开设有多个贯穿其厚度方向的底面板散热孔3122,而在前述壳体顶面板313上同样开设有多个贯穿其厚度方向的顶面板散热孔3132。
29.进一步地,前述抽风装置5包括有一抽风风扇51与一送风管52,且在前述顶盖14朝向前述柜体腔11的一侧面板上开设有一抽风口141,前述抽风风扇51定位安装在该抽风口141的上部位置处且该抽风风扇51能够通过该抽风口141将柜体腔11内的空气抽出,而前述送风管52连接于前述抽风风扇51的上部;在本实施例中,前述抽风风扇51为sfengda品牌的型号为6020的防水轴流风扇。
30.进一步地,在前述底座13的送风口131上可拆卸地安装有进风滤网1311,在前述抽风口141上可拆卸地安装有一出风滤网1411,且在该前述出风滤网1411的表面能够涂覆黏性材料来进行沾灰,并在一段时间后将出风滤网1411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在实现内部降温冷却的同时完成对于柜体腔11内部灰尘的去除。
31.优选地,前述吹风扇4与壳体吸风扇3131均为轴流式吹风风扇;由于轴流风扇结构紧凑,能够实现小型化与空间的节约,并且安装方便。
3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