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结合的储能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15712发布日期:2021-12-15 11:0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结合的储能电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储能电站领域,具体是一种光伏结合的储能电站。


背景技术:

2.光伏模块的发电原理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产生的电能能够储存于储备电池中,光伏模块主要由太阳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太阳能电池板是直接用于吸收光能的电子部件,太阳能电池板在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板组件,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越大,所能够吸收到的光能越多,所能够转化的电能量就越多。
3.目前,随着城市的用电量不断增大,一天的城市用电量主要是依靠发电站来提供,但是,在发电站进行紧急维修或是进行整改过程中,需要中断向部分城市的供电,在断电过程中,主要是依靠储能电站向城市进行供电处理,一个完善的储能电站能够提供几十万瓦的电量,足够支持城市的部分用电;目前储能电站的电能储备主要是来源于光伏模块的发电,或是潮汐发电后进行电能的储备,但目前的光伏模块在吸收光能转化为电能之后,需要通过较长的线缆将电能传输到储能电站中,在传输过程中,会导致电能在传输过程中会有部分的损耗,不利于储备电站对于电能的储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结合的储能电站,通过将太阳能光板组件设置在储能电站的外表面,从而使得太阳能光板在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之后,能够直接传输至储能电站中进行电能的储存,从而减少了电能的损耗。
5.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光伏结合的储能电站,包括:太阳能光板组件、壳体、电能转化器和若干个储备电池;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安装有所述太阳能光板组件,所述太阳能光板组件包含有第一太阳能光板、第二太阳能光板和第三太阳能光板,所述电能转化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上端,所述第一太阳能光板安装在所述电能转化器的上方,所述第一太阳能光板、所述第二太阳能光板和所述第三太阳能光板均与所述电能转化器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内部通过横栏将所述壳体内部划分为若干个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部放置有所述储备电池,所述储备电池与电能转化器电性连接,所述太阳能光板组件用于吸收光能后转化为电能输出至所述电能转化器中,所述电能转化器用于将电能传输至储备电池中,所述储备电池用于对电能进行储存处理。
6.本实用新型如上述的光伏结合的储能电站,进一步,所述第一太阳能光板与所述电能转化器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能光板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三太阳能光板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
7.本实用新型如上述的光伏结合的储能电站,进一步,所述第二太阳能光板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三太阳能光板靠近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壳体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壳
体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
8.本实用新型如上述的光伏结合的储能电站,进一步,所述壳体内部的横栏与所述壳体的连接方式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若干个容纳腔的储备空间面积相同。
9.本实用新型如上述的光伏结合的储能电站,进一步,所述若干个容纳腔的面积设置为预设数值。
10.本实用新型如上述的光伏结合的储能电站,进一步,所述壳体前方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通过转轴与所述壳体进行连接,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扣配合所述卡槽,用于将所述盖板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11.本实用新型如上述的光伏结合的储能电站,进一步,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盖板的外表面两侧,所述把手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软体海绵。
12.本实用新型如上述的光伏结合的储能电站,进一步,所述储能电池通过线缆与所述电能转化器连接,所述储能电池与所述电能转化器的连接处设置粘连有绝缘胶。
13.本实用新型如上述的光伏结合的储能电站,进一步,所述第二太阳能光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预设间隙,所述预设间隙用于对所述第二太阳能光板进行散热处理。
14.本实用新型如上述的光伏结合的储能电站,进一步,所述第三太阳能光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预设间隙,所述预设间隙用于对所述第三太阳能光板进行散热处理。
15.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通过设置有太阳能光板组件、壳体、电能转化器和若干个储备电池;其中,壳体的外表面安装有太阳能光板组件,太阳能光板组件包含有第一太阳能光板、第二太阳能光板和第三太阳能光板,电能转化器安装在壳体的上端,第一太阳能光板安装在电能转化器的上方,第一太阳能光板、第二太阳能光板和第三太阳能光板均与电能转化器电性连接,壳体内部通过横栏将壳体内部划分为若干个容纳腔,容纳腔内部放置有储备电池,储备电池与电能转化器电性连接,太阳能光板组件用于吸收光能后转化为电能输出至电能转化器中,电能转化器用于将电能传输至储备电池中,储备电池用于对电能进行储存处理。
17.通过上述可知,在实际应用中,储能电站中放置有多个储备电池,且在储备电站的外表面设置有太阳能光板组件,太阳能光板组件在将光能吸收转化为电能之后,将电能传输至电能转化器中,然后由电能转化器将电能传输至储备电池中进行存储处理,其中,由于太阳能能光板就设置在壳体的外表面,故需要的线缆长度很短,在进行电能的传输时,对于电能的损耗较小,有利于储备电站对于电能的储存。
附图说明
18.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一个示意图;
19.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另一个示意图;
20.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另一个示意图;
21.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另一个示意图;
22.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另一个示意图;
23.附图中所示标号:1、第一太阳能光板;2、电能转化器;3、第二太阳能光板;31、第一支撑件;4、盖板;41、把手;5、第三太阳能光板;51、第二支撑件;6、横栏;7、储备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24.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
25.如图1

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光伏结合的储能电站,包括:太阳能光板组件、壳体、电能转化器2和若干个储备电池7;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安装有所述太阳能光板组件,所述太阳能光板组件包含有第一太阳能光板1、第二太阳能光板3和第三太阳能光板5,所述电能转化器2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上端,所述第一太阳能光板1安装在所述电能转化器2的上方,所述第一太阳能光板1、所述第二太阳能光板3和所述第三太阳能光板5均与所述电能转化器2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内部通过横栏6将所述壳体内部划分为若干个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部放置有所述储备电池7,所述储备电池7与电能转化器2电性连接,所述太阳能光板组件用于吸收光能后转化为电能输出至所述电能转化器2中,所述电能转化器2用于将电能传输至储备电池7中,所述储备电池7用于对电能进行储存处理。
26.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目前的光伏模块在吸收光能转化为电能之后,需要通过较长的线缆将电能传输到储能电站中,在传输过程中,会导致电能在传输过程中会有部分的损耗,不利于储备电站对于电能的储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结合的储能电站,通过将太阳能光板组件设置在储能电站的外表面,从而使得太阳能光板在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之后,能够直接传输至储能电站中进行电能的储存,从而减少了电能的损耗;更具体的为,光伏结合的储能电站中主要包含有太阳能光板组件、壳体、电能转化器2和若干个储备电池7,其中,太阳能光板组件安装在壳体的外表面,其中,壳体内部安装有多个储备电池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不对壳体内部储备电池7的个数做具体限定,安装在壳体外部的太阳能光板组件在吸收到光能之后,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传输至电能转化器2中,再由电能转化器2将电能传输至储备电池7中,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太阳能光板在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传输至电能转化器2之后,由电能转化器2将电能进行定量的增压后再将电能输入到储备电池7中进行存储处理,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电能转化器2对于电能的增压转化数值在本技术中不做具体限定。
27.通过上述可知,在实际应用中,储能电站中放置有多个储备电池7,且在储备电站的外表面设置有太阳能光板组件,太阳能光板组件在将光能吸收转化为电能之后,将电能传输至电能转化器2中,然后由电能转化器2将电能传输至储备电池7中进行存储处理,其中,由于太阳能能光板就设置在壳体的外表面,故需要的线缆长度很短,在进行电能的传输时,对于电能的损耗较小,有利于储备电站对于电能的储存。
28.可选的,所述第一太阳能光板1与所述电能转化器2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能光板3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三太阳能光板5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太阳能光板3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支撑件31,所述第三太阳能光板5靠近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支撑件51,所述第一支撑件31与所述壳体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51与所述壳体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
29.可选的,所述壳体内部的横栏6与所述壳体的连接方式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若干个容纳腔的储备空间面积相同;所述若干个容纳腔的面积设置为预设数值。
3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壳体内部容纳的面积数值为预设数值,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不对容纳腔的面积的预设数值做具体限定,其中,壳体内部容纳腔的个数需大于5个,具体细分根据所述壳体本身的容纳面积决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壳体内部的横栏6与壳体的连接方式为一体成型设置意思为,横栏6与壳体的连接方式为不可拆卸式连接。
31.可选的,所述壳体前方安装有盖板4,所述盖板4通过转轴与所述壳体进行连接,所述盖板4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扣配合所述卡槽,用于将所述盖板4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盖板4上设置有把手41,所述把手41设置在所述盖板4的外表面两侧,所述把手4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软体海绵。
32.可选的,所述储能电池通过线缆与所述电能转化器2连接,所述储能电池与所述电能转化器2的连接处设置粘连有绝缘胶;所述第二太阳能光板3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预设间隙,所述预设间隙用于对所述第二太阳能光板3进行散热处理;所述第三太阳能光板5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预设间隙,所述预设间隙用于对所述第三太阳能光板5进行散热处理。
33.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发明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