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46490发布日期:2022-03-30 11:0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电缆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2.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
3.传统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4.电缆在各种测试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夹持,但是目前的各种电缆夹持装置只能使用具体直径的电缆,不能适应不同直径的电缆。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缆夹持装置,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电缆,灵活性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夹持装置,包括:卡固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卡固组件包括第一卡固块、第二卡固块和弹性件;所述第一卡固块和所述第二卡固块配合对电缆进行夹持,所述第一卡固块和所述第二卡固块分别分布在所述电缆的两侧,所述电缆穿过所述第一卡固块和所述第二卡固块两者的结合处;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卡固块和所述第二卡固块两者成分离趋势;所述限位组件将所述第一卡固块和所述第二卡固块两者之间的间距限制在第一距离到第二距离之间。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8.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电缆,灵活性高。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卡固块和所述第二卡固块配合对电缆进行夹持,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卡固块和所述第二卡固块两者成分离趋势;所述限位组件将所述第一卡固块和所述第二卡固块两者之间的间距限制在第一距离到第二距离之间,从而实在特定区间不同直径的电缆的夹持,只需要对所述第一卡固块和所述第二卡固块配合施加力量使两者靠拢就行,所述弹性件主要起到方便复原的功能。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固块靠近所述第二卡固块的一侧设有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卡固块靠近所述第一卡固块的一侧设有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和所述第二弧形凹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和所述第二弧形凹槽相互配合用于夹持所述电缆。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卡固块和所述第二卡固块之间;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卡固块和所述第二卡固块之间;所述第一弹簧的状态和所述第二弹簧的状态相同,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固块设有第一左弹簧孔和第一右弹簧孔;所述第一左弹簧孔和所述第一右弹簧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的两侧;所述第二卡固块设有第二左弹簧孔和第二右弹簧孔;所述第二左弹簧孔和所述第二右弹簧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弧形凹槽的两侧;所述第一左弹簧孔和所述第二左弹簧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右弹簧孔和所述第二右弹簧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左弹簧孔内,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左弹簧孔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右弹簧孔内,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右弹簧孔内。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左弹簧孔和所述第一右弹簧孔关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对称分布;所述第二左弹簧孔和所述第二右弹簧孔关于所述第二弧形凹槽对称分布。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左弹簧孔、所述第一右弹簧孔、所述第二左弹簧孔和所述第二右弹簧孔四者深度相同。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左弹簧孔、所述第一右弹簧孔、所述第二左弹簧孔和所述第二右弹簧孔四者直径相同。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上限位块、下限位块、连接杆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和所述上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和所述下限位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一卡固块,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第一卡固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二卡固块,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第二卡固块固定连接;所述上限位块设有四个上限位孔,所述下限位块设有四个下限位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所述上限位孔,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下限位孔;所述连接杆和所述上限位孔之间形成间隙,所述连接杆和所述下限位孔之间形成间隙。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限位块和所述下限位块互相平行;所述上限位块的垂直投影面积和所述下限位块的垂直投影面积相同;所述上限位块的形状和所述下限位块的形状相同。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四个所述连接杆矩阵分布,四个所述上限位孔矩阵分布,四个所述下限位孔矩阵分布。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缆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缆夹持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20.附图标记如下:100、电缆;110、第一卡固块;111、第一左弹簧孔;112、第一右弹簧孔;113、第一弧形凹槽;120、第一弹簧;210、第二卡固块;213、第二弧形凹槽;220、第二弹簧;310、上限位块;311、上限位孔;320、下限位块;321、下限位孔;330、连接杆;340、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2.参阅图1和图2,一种电缆夹持装置,包括:卡固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卡固组件包括第一卡固块110、第二卡固块210和弹性件;所述第一卡固块110 和所述第二卡固块210配合对电缆100进行夹持,所述第一卡固块110和所述第二卡固块210分别分布在所述电缆100
的两侧,所述电缆100穿过所述第一卡固块110和所述第二卡固块210两者的结合处;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卡固块110和所述第二卡固块210两者成分离趋势;所述限位组件将所述第一卡固块110和所述第二卡固块210两者之间的间距限制在第一距离到第二距离之间。
23.为了所述第一卡固块110和所述第二卡固块210更好地配合对电缆100进行夹持,所述第一卡固块110靠近所述第二卡固块210的一侧设有第一弧形凹槽113,所述第二卡固块210靠近所述第一卡固块110的一侧设有第二弧形凹槽213;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13和所述第二弧形凹槽21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13和所述第二弧形凹槽213相互配合用于夹持所述电缆100。
24.对应弹性件可以采用采用常见的双弹簧,简单且平衡度高,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簧120和第二弹簧220;所述第一弹簧120位于所述第一卡固块110 和所述第二卡固块210之间;所述第二弹簧220位于所述第一卡固块110和所述第二卡固块210之间;所述第一弹簧120的状态和所述第二弹簧220的状态相同,所述第一弹簧120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二弹簧220处于压缩状态。
25.为了方便安装第一弹簧120和第二弹簧220,所述第一卡固块110设有第一左弹簧孔111和第一右弹簧孔112;所述第一左弹簧孔111和所述第一右弹簧孔11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13的两侧;所述第二卡固块210设有第二左弹簧孔和第二右弹簧孔;所述第二左弹簧孔和所述第二右弹簧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弧形凹槽113的两侧;所述第一左弹簧孔111和所述第二左弹簧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右弹簧孔112和所述第二右弹簧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弹簧 120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左弹簧孔111内,所述第一弹簧120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左弹簧孔内;所述第二弹簧220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右弹簧孔112内,所述第二弹簧220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右弹簧孔内。
26.为了方便制造和美观,所述第一左弹簧孔111和所述第一右弹簧孔112关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13对称分布;所述第二左弹簧孔和所述第二右弹簧孔关于所述第二弧形凹槽213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左弹簧孔111、所述第一右弹簧孔112、所述第二左弹簧孔和所述第二右弹簧孔四者深度相同。所述第一左弹簧孔111、所述第一右弹簧孔112、所述第二左弹簧孔和所述第二右弹簧孔四者直径相同。
27.限位组件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上限位块310、下限位块320、连接杆330和连接块340;所述连接块340的一端和所述上限位块31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340的另一端和所述下限位块320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 330穿过所述第一卡固块110,所述连接杆330和所述第一卡固块110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330穿过所述第二卡固块210,所述连接杆330和所述第二卡固块210固定连接;所述上限位块310设有四个上限位孔311,所述下限位块 320设有四个下限位孔321,所述连接杆330的一端穿过所述上限位孔311,所述连接杆33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下限位孔321;所述连接杆330和所述上限位孔311之间形成间隙,所述连接杆330和所述下限位孔321之间形成间隙。
28.为了方便制造和美观,所述上限位块310和所述下限位块320互相平行;所述上限位块310的垂直投影面积和所述下限位块320的垂直投影面积相同;所述上限位块310的形状和所述下限位块320的形状相同。四个所述连接杆330 矩阵分布,四个所述上限位孔311矩阵分布,四个所述下限位孔321矩阵分布。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30.所述第一卡固块110和所述第二卡固块210配合对电缆100进行夹持,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卡固块110和所述第二卡固块210两者成分离趋势;所述限位组件将所述第一卡固块110和所述第二卡固块210两者之间的间距限制在第一距离到第二距离之间,从而实在特定区间不同直径的电缆100 的夹持,只需要对所述第一卡固块110和所述第二卡固块210配合施加力量使两者靠拢就行,所述弹性件主要起到方便复原的功能。
3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