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无线充电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66396发布日期:2022-05-26 09:3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无线充电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针对amr的智能无线充电屋。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amr(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amr的运行范围较大,通常都配备可充电的动力电池。现有amr主要采用的是接触式有线充电方式,即,在amr和充电电源上对应安装航插母头和航插公头,需充电时将航插公头插入航插母头。接触式有线充电分为手动方式和自动方式,手动方式是指通过人工将航插公头插入航插母头,自动方式是指amr利用搭载的各种传感器(激光雷达、摄像头、磁条等)进行导航、测距、定位并自动将航插公头插入航插母头。接触式有线充电方式虽然可实现amr充电,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以下问题:1、频繁插拔容易造成航插触点松动、接触不良,进而导致触点烧焦、熔融,影响了充电效率和航插的功能性;2、插拔时航插公头与航插母头结合或脱开的瞬间会产生电火花,对于存在天然气、瓦斯或汽油的场所,很容易引发爆炸、燃烧等安全事故;3、对于自动接触式有线充电而言,需要精确定位,增大了算法难度和定位时间,影响了充电效率,且容易造成航插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无线充电屋,其具有结构简单、充电方便、安全可靠、实用性强的优点。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无线充电屋,包括屋体,所述屋体中设有相互连接的无线充电装置和控制模块,屋体的前侧设有卷帘门,卷帘门的驱动机构与控制模块连接,卷帘门的一侧设有与控制模块连接的通讯模块,通讯模块用于在设定的距离范围内与amr建立通讯连接。
5.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无线充电屋,其中,所述屋体的前侧设有与控制模块连接的上传感器和下传感器,上传感器用于对卷帘门进行开门到位检测,下传感器用于对卷帘门进行关门到位检测。
6.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无线充电屋,其中,所述屋体的前侧顶部设有针对卷帘门的维修仓,维修仓的仓盖与屋体铰接。
7.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无线充电屋,其中,所述屋体的前侧底部设有用于amr进出屋的过渡斜坡。
8.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无线充电屋,其中,所述屋体包括框架以及固定在框架上的底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顶板,所述卷帘门安装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所述仓盖通过多个铰链与顶板连接。
9.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无线充电屋,其中,所述屋体的底部在四个角处分别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安装孔。
10.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无线充电屋,其中,所述顶板的上侧设有四个吊
耳。
11.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无线充电屋,其中,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和控制模块安装在后侧板上。
12.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无线充电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屋体,在屋体中设置相互连接的无线充电装置和控制模块,在屋体的前侧设置卷帘门,并使卷帘门的驱动机构与控制模块连接,在卷帘门的一侧设置与控制模块连接的通讯模块,并使通讯模块在设定的距离范围内与amr建立通讯连接。由此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充电方便、安全可靠、实用性强的智能无线充电屋。在实际应用中,将充电屋设置在amr的运行区域内,需要充电时,amr通过导航系统并向充电屋运行,当amr运行到充电屋前设定的距离范围内时,通讯模块与amr建立通讯连接,控制模块向卷帘门发送开门指令,卷帘门执行开门动作;开门后,amr由卷帘门驶入充电屋,amr进入充电屋后,控制模块向卷帘门发送关门指令,卷帘门执行关门动作;amr通过导航系统向无线充电装置运行,amr到位后,无线充电装置接通电源并通过电磁感应即可为amr的动力电池充电;动力电池充满电后,无线充电装置断开电源,控制模块向卷帘门发送开门指令,卷帘门执行开门动作;开门后,amr驶离充电屋,当amr与充电屋这间的距离超出设定的距离范围时,通讯模块与amr断开通讯连接,控制模块向卷帘门发送关门指令,卷帘门执行关门动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屋体,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可对无线充电装置、控制模块和amr进行保护,提高了安全性,通过设置控制模块以及与控制模块连接的无线充电装置、卷帘门和通讯模块,配合amr导航系统的各种传感器,实现了amr智能无线充电目的,与现有接触式有线充电方式相比,一方面避免了因频繁插拔航插造成触点松动、烧焦,影响充电效率和充电功能的现象,且降低了定位精度要求,只要amr和无线充电装置处于有效的感应范围内即可实现充电,另一方面在整个充电过程中不会产生电火花,对于存在天然气、瓦斯或汽油的场所,不会引发爆炸、燃烧等安全事故,增强了安全性。
13.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无线充电屋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无线充电屋的正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无线充电屋的俯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无线充电屋的轴测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无线充电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首先需要说明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只是根据附图进行的描述,以便于理解,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请求保护范围进行的限制。
19.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无线充电屋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屋体1,在屋体1中设置相互连接的无线充电装置2和控制模块3,在屋体1的前侧设置卷帘门4,并使卷帘门4的驱动机构与控制模块3连接,在卷帘门4的一侧设置与控制模块3连接的通讯模块5,并使通讯模块5在设定的距离范围内与amr建立通讯连接。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距离范围是根据实际需要和通讯模块5的检测距离具体设置的,通讯模块5可采用wifi模块、4g模块或
5g模块等。
20.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充电方便、安全可靠、实用性强的智能无线充电屋。在实际应用中,将充电屋设置在amr的运行区域内,需要充电时,amr通过导航系统并向充电屋运行,当amr运行到充电屋前设定的距离范围内时,通讯模块5与amr建立通讯连接,控制模块3向卷帘门4发送开门指令,卷帘门4执行开门动作;开门后,amr由卷帘门4驶入充电屋,amr进入充电屋后,控制模块3向卷帘门4发送关门指令,卷帘门4执行关门动作;amr通过导航系统向无线充电装置2运行,amr到位后,无线充电装置2接通电源并通过电磁感应即可为amr的动力电池充电;动力电池充满电后,无线充电装置2断开电源,控制模块3向卷帘门4发送开门指令,卷帘门4执行开门动作;开门后,amr驶离充电屋,当amr与充电屋这间的距离超出设定的距离范围时,通讯模块5与amr断开通讯连接,控制模块3向卷帘门4发送关门指令,卷帘门4执行关门动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屋体,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可对无线充电装置、控制模块和amr进行保护,提高了安全性,通过设置控制模块以及与控制模块连接的无线充电装置、卷帘门和通讯模块,配合amr导航系统的各种传感器,实现了amr智能无线充电目的,与现有接触式有线充电方式相比,一方面避免了因频繁插拔航插造成触点松动、烧焦,影响充电效率和充电功能的现象,且降低了定位精度要求,只要amr和无线充电装置处于有效的感应范围内即可实现充电,另一方面在整个充电过程中不会产生电火花,对于存在天然气、瓦斯或汽油的场所,不会引发爆炸、燃烧等安全事故,增强了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发射端充电电路和发射端线圈,amr设有自控装置、导航系统以及与动力电池连接的接收端充电电路和接收端线圈,amr和无线充电装置处于有效的感应范围内,是指接收端线圈和发射端线圈处于有效的感应范围内,无线充电的结构及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
21.作为优化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在屋体1的前侧设置了与控制模块3连接的上传感器6和下传感器7,其中,上传感器6用于对卷帘门4进行开门到位检测,下传感器7用于对卷帘门4进行关门到位检测。通过设置上传感器6和下传感器7提高了开关门控制的便利性和精确性。在卷帘门4出现故障时为方便维修,本具体实施方式在屋体1的前侧顶部设置了针对卷帘门4的维修仓,并使维修仓的仓盖8与屋体1铰接,以提高打开仓盖的便利性。同时,本具体实施方式还在屋体1的前侧底部设置了便于amr进出屋的过渡斜坡9。
22.作为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使屋体1采用了以下结构:包括框架以及固定在框架上的底板11、后侧板12、左侧板13、右侧板14和顶板15,其中,卷帘门4安装在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之间,仓盖8通过多个铰链与顶板15连接。这一设置的屋体1具有结构简单、制备容易的特点。为便于固定充电屋,本具体实施方式在屋体1的底部四个角处分别设置了固定板16,并在固定板16上设置了安装孔;为便于吊装转运充电屋,本具体实施方式在顶板15的上侧设置了四个吊耳17。在实际应用中,为实现节省内部空间、减小体积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常将无线充电装置2和控制模块3安装在后侧板12上。
23.以上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