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智能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76889发布日期:2022-04-14 21:42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光伏智能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智能接线盒,属于光伏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2.光伏接线盒是介于光伏电池组件构成的光伏电池方阵和光伏充电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器,为用户提供了光伏电池板的组合连接方案。光伏接线盒与光伏电池组件的背板粘在一起,光伏电池组件内的汇流排通过光伏接线盒内的内部线路连接在一起。光伏电池接线盒依靠串联的大功率的二极管使得电路单向导通,二极管在工作时会散发大量的热量,由于接线盒的壳体为塑料件导热性能差,热量封闭在壳体内不能及时散热,会导致接线盒内温度过高,影响二极管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还会加剧塑料件的老化。现有技术是通过灌注硅胶,增加散热片等方式改进二极管的散热,效果参差不齐,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被提高。
3.中国专利文献cn208955992u(申请号:201821526955.0)公开了一种贴片式二极管接线盒,包括边框、盖板、尼龙底板、端子和贴片式二极管;所述盖板可拆式固定在所述边框的顶部,所述尼龙底板可拆式固定在所述边框的底部;所述端子是金属片且有多个,并排固定在所述尼龙底板上,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端子分别用于连接电缆;所述贴片式二极管连接相邻的端子。上述光伏接线盒结构和功能较为单一,由于光伏接线盒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每个光伏项目使用的接线盒数量较多,单个光伏接线盒发生故障后不容易排查,给维护和保养带来了难度。
4.中国专利文献cn112422078a(申请号:202011303031.6)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用高温自动关断功能的接线盒和连接器,通过实时测量光伏组件光伏接线盒内温度和相连连接器温度,通过和设定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通过控制开关,自动关断或自动接通光伏接线盒或光伏连接器电学连接;装置内设定关断温度和复位温度两个温度阈值;实时测得的温度达到关断温度阈值时,控制开关自动关断电学连接;实时测得的温度值达到复位温度阈值时,控制开关自动恢复电学连接;接线盒中装置和连接器中装置是两套独立工作的装置;控制开关自动关断电学连接后,消灭光伏组件内直流电弧,或金属件间接触电阻变大带来的持续发热源,或电路中通过超过额定电流产生的高温,主动防止了由于高温,过载电流导致接线盒或连接器烧毁。该光伏接线盒通过测温对比自动实现控制关断,虽然发生故障时可以保护光伏系统,但是对定位故障接线盒没有帮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洁,可以及时定位故障位置的光伏智能接线盒。
6.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伏智能接线盒,包括盒体、盖板、底板、端子板和二极管。
7.为了安装方便,所述盒体上下贯通,所述盖板可拆式固定在所述盒体的顶部,所述
底板可拆式固定在所述盒体的底部。
8.所述端子板是金属片且有多个,并排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端子板上均设有压接口且分别用于连接电缆。所述相邻的端子板之间通过二极管相连,为了保证光伏智能接线盒的绝缘性,所述盒体内填充有硅胶。
9.所述底板位于盒体内的一侧开设有位于两个压接口之间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监控电路板,所述监控电路板上设有两根分别与相应的压接口电连接的导线,所述监控电路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电压检测单元和电力载波芯片,所述监控电路板通过电缆以电力载波通信的方式传输检测到的温度和电压信号。
10.所述底板上设有立柱,所述端子板上设有与所述立柱相匹配的固定孔,所述立柱穿过相应的固定孔且通过冲压变形将所述端子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11.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阻隔相邻的端子板的分隔条和分隔柱;所述底板上设有与二极管位置相对应的贯穿底板横向的硅胶槽。
12.所述各个端子板上设有汇流条通孔和汇流条焊锡,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汇流条通孔位置和形状相匹配的汇流条通槽。
13.所述二极管是贴片二极管,电压检测单元是电压检测电路或电压检测芯片。
14.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智能接线盒还包括连接器,所述电缆斜向外伸出所述盒体,所述电缆位于盒体内的一端与位于最外侧的相应端子板压接固定,所述电缆位于盒体外的另一端与连接器相连。
15.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智能接线盒还包括线卡,所述盒体的电缆伸出处开设有与线卡相匹配的线卡槽,所述线卡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连接在所述线卡槽内从而限位所述电缆。
16.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智能接线盒盖板的边缘设有多个盖板卡扣,盒体的顶部设有多个与盖板卡扣卡接配合的盒顶卡扣,盖板的边缘还设有操作槽,所述盖板卡接固定在盒体上。盖板安装后,如需拆卸可以通过操作槽方便的撬开盖板。
17.底板的边缘设有多个底板卡扣,盒体的底部设有多个与底板卡扣卡接配合的盒底卡扣,所述盒体内壁设有限位所述底板的限位件,所述底板卡接固定在盒体上。
18.盒体的底部设有一圈平板部,平板部的底部开设有胶槽,用于打胶后粘贴在光伏电池组件的背板上。
19.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智能接线盒内设有监控电路板,监控电路板可以实时监控接线盒内的温度和工作电压,串联在一起的多个接线盒均可以通过电缆以电力载波通信的方式将检测到的温度和电压数据传输给线路上的接收器,终端收到异常信号后可以及时报警,从而实现故障的实时监控报警,可以快速准确的定位到具体某个光伏接线盒,及时采取措施,从而保证接线盒的安全性,避免应温度过高或电压异常导致系统损坏。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智能接线盒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21.图1为本实施例的光伏智能接线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1中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施例的光伏智能接线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上述附图标记如下:
26.盒体1,盖板2,底板3,立柱31,隔条32,分隔柱33,汇流条通槽34,硅胶槽36,限位槽37,端子板4,固定孔41,汇流条通孔42,汇流条焊锡43,压接口49,二极管5,线卡6,电缆7,连接器8,监控电路板9,导线91。
具体实施方式
27.实施例
28.见图1至4,本实施例的光伏智能接线盒,包括盒体1、盖板2、底板3、端子板4和二极管5。
29.盒体1是上下贯通的,盖板2的大小形状与盒体1的顶部相同,盒体2的底部设有向下凸起的凸起部,凸起部与盒体1顶部开口相匹配,盒体1的内部四周设有均匀分布的加强筋,为了增强光伏智能接线盒的稳固,加强筋与盒体1顶部的距离等于盖板2的厚度。
30.盖板2的边缘设有多个卡接口,盒体1的顶部四周设有与卡接口相匹配的凸块,盖板2通过卡接口跟凸块相卡接从而将盖板固定在盒体1上,此时盖板的底部抵于加强筋的顶部。
31.底板3可拆式固定在盒体1的底部,盒体1的底部设有向内延伸的延边,延边的顶部与加强筋的底部固定连接,延边的底部与盒体1的底部共面,延边的边缘上设有与底板3相卡接的卡件。
32.端子板4是金属片且有4个,4个端子板4并排固定在底板3上,为了保障光伏智能接线盒的绝缘稳定性,底板3上设有用于阻隔相邻的端子板4的分隔条32和分隔柱33。相邻的端子板4之间通过二极管5相连,盒体1内填充有硅胶。
33.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端子板4上均设有压接口49且分别用于连接电缆7。
34.为了避免光伏智能接线盒内高温或连接器高温或者电压异常给光伏系统带来的失火隐患,底板3位于盒体1内的一侧开设有位于两个压接口49之间的限位槽37,限位槽37内设有监控电路板9,监控电路板9上设有两根分别与相应的压接口49电连接的导线91,监控电路板9上设有温度传感器、电压检测芯片和电力载波芯片,监控电路板9通过电缆7以电力载波通信的方式传输检测到的温度和电压信号。
35.检测到的温度和电压信号通过电信号实时传输至后台终端,后台终端实时监测数据,并可及时准确的针对性的作出应对处理。
36.为了安装方便,底板3上设有立柱31,端子板4上设有与立柱31相匹配的固定孔41,立柱31穿过相应的固定孔41且通过冲压变形将端子板4固定在底板3上。
37.底板3上设有与二极管5位置相对应的贯穿底板3横向的硅胶槽36。
38.各个端子板4上设有汇流条通孔42和汇流条焊锡43,底板3上设有与汇流条通孔42位置和形状相匹配的汇流条通槽34。
39.二极管5是贴片二极管。
40.本实施例的光伏智能接线盒还包括连接器8,电缆7位于盒体1外的另一端与连接器8相连。
41.本实施例的光伏智能接线盒还包括线卡6,盒体1的电缆7伸出处开设有与线卡6相
匹配的线卡槽,线卡6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连接在线卡槽内从而限位电缆7。
42.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