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处太阳能电板避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67723发布日期:2022-07-23 09:4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处太阳能电板避雷装置。


背景技术:

2.太阳能电板是通过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将太阳辐射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且太阳能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相对于普通电池和可循环充电电池来说,太阳能电池属于更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但由于在高空安装太阳能板电板时,虽然可以对其更好的吸收太阳能,但是一旦遇到雷雨天气时,就会对太阳能电板造成损坏。
3.目前避雷装置,在导电的过程中不能将闪电上的电能进行运用,导致资源浪费,且目前避雷装置的固定位置只能是特定的造型,当遇上圆形、方形等其他造型时不能对其进行卡紧,因此需设计一种可将闪电上的电能对其运用且能对圆形、方形等造型进行卡紧的高处太阳能电板避雷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在导电的过程中不能将闪电上的电能进行运用,导致资源浪费,且目前避雷装置只能是特定的造型,当遇上圆形、方形等其他造型时不能对其进行卡紧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将闪电上的电能对其运用且能对圆形、方形等造型进行卡紧的高处太阳能电板避雷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高处太阳能电板避雷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底座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支撑架;避雷针,第一支撑架上部中心位置开有圆形槽,圆形槽内通过旋合的方式设置有避雷针;绝缘外壳,底座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绝缘外壳;导电环,底座顶部中心在绝缘外壳内侧的位置设置有导电环;导电杆,导电环内部竖直方向设置有导电杆,导电杆与避雷针底部连接;电线,导电环外侧壁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中间位置均设置有圆形凸块,导电环右侧的圆形凸块内连接有电线;导电夹,电线右端连接导电夹,电线左端连接导电环;第一固定块,底座底部中间位置前后两侧对称式设置有第一固定块;螺栓,底座前后两侧的固定块均前后对称式设置有螺栓,螺栓嵌入底座下部;固定环,左右两侧的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固定环;固定杆,固定环下部均匀的设置有三个固定杆;旋钮,固定杆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固定杆上的螺纹与旋钮转动式连接。
6.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二固定块,底座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式设置有第二固定块;连接轴,前后同一侧的两个第二固定块之间均设置有转轴;第二支撑架,转轴上均转动式设置有第二支撑架。
7.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撑架与避雷针连接处设置有螺纹。
8.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所述避雷针顶部的针为三叉样式。
9.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所述绝缘外壳的材质为塑料。
10.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所述固定环的材质为橡胶。
11.1、工作人员将电线左端与导电环连接,电线右端与导电夹连接,导电夹可连接接地线,避雷针将电通过导电杆与导电环以及电线传输到接地线上最终接入大地中。
12.2、工作人员通过螺栓将第一固定块拆卸,然后将装置安装在方形的太阳能板固定架顶部,工作人员可调整第二支撑架,对长度较长的方形的太阳能板固定架进行卡紧,防止本装置因固定不稳定,导致损坏。
13.3、避雷针顶部的针为三叉样式,可增大与闪电的接触面积。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底座,2、第一支撑架,3、避雷针,4、绝缘外壳,5、导电环,6、导电杆,7、电线,8、导电夹,9、第一固定块,10、螺栓,11、固定环,12、固定杆,13、旋钮,14、第二固定块,15、连接轴,16、第二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19.实施例1
2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处太阳能电板避雷装置,具体包括有底座1、第一支撑架2、避雷针3、绝缘外壳4、导电环5、导电杆6、电线7、导电夹8、第一固定块9、螺栓10、固定环11、固定杆12和旋钮13,底座1顶部中心位置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设置有第一支撑架2,第一支撑架2上部中心位置开有圆形槽,圆形槽内通过旋合的方式设置有避雷针3,底座1顶部中心位置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设置有绝缘外壳4,底座1顶部中心在绝缘外壳4内侧的位置设置有导电环5,导电环5内部竖直方向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有导电杆6,导电杆6与避雷针3底部连接,导电环5外侧壁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中间位置通过焊接的方式均设置有圆形凸块,导电环5右侧的圆形凸块内连接有能够快速导电的电线7,电线7右端连接导电夹8,电线7左端连接导电环5,底座1底部中间位置前后两侧对称式设置有第一固定块9,底座1前后两侧的固定块均前后对称式设置有螺栓10,螺栓10嵌入底座1下部,左右两侧的固定块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设置有固定环11,固定环11下部均匀的设置有三个固定杆12,固定杆1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固定杆12上的螺纹与旋钮13转动式连接。
21.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时,工作人员将避雷针3安装在第一支撑架2上部后,工作人员将旋钮13进行拆卸,拆卸完成后,工作人员将固定杆12取出,继而工作人员将本装置放置在太阳能板的固定架上,工作人员等待以上操作完成后,工作人员将固定杆12插入在固定环11下部的圆形孔内,继而工作人员将旋钮13安装在固定杆12左右两侧后,工作人员转动旋钮13,旋钮13通过固定杆12上的螺纹对太阳能板的固定架进行卡紧,防止本装置因固定不稳定,导致倾斜或掉下损坏,工作人员等待以上操作完成后,工作人员将电线7左端与导电
环5连接,电线7右端与导电夹8连接,导电夹8可连接接地线,当天空打雷时,天空上的闪电通过避雷针3将电通过导电杆6与导电环5以及电线7传输到接地线上最终接入大地中,所述避雷针3顶部的针为三叉样式,可增大与闪电的接触面积,所述绝缘外壳4的材质为塑料,塑料在常温常压下的干燥气体均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所述固定环11的材质为橡胶,当工作人员转动旋钮13时,旋钮13可将橡胶材质的固定环11挤压变形,继而更好的夹紧,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22.实施例2
23.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具体还包括有第二固定块14、连接轴15和第二支撑架16,底座1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式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有第二固定块14,前后同一侧的两个第二固定块14之间均设置有转轴,转轴上均转动式设置有第二支撑架16。
24.当需要安装本装置的位置在方形的太阳能板固定架上,工作人员可通过螺栓10将第一固定块9拆卸,拆卸后工作人员将装置安装在方形的太阳能板固定架顶部,当方形的太阳能板固定架与第二支撑架16长度不匹配时,工作人员可转动第二支撑架16,第二支撑架16向外运动,继而可对长度较长的方形的太阳能板固定架进行卡紧,防止本装置因固定不稳定,导致损坏。
25.所述第一支撑架2与避雷针3连接处设置有螺纹,工作人员转动避雷针3,避雷针3上的螺纹与第一支撑架2内的螺纹接触啮合,可对避雷针3进行卡紧,防止避雷针3固定不稳定导致无法对雷电进行导电。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