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充放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24755发布日期:2022-07-29 23: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buck电路,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buck电路内具有储能元件;电池组充放电模块,与所述buck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组充放电模块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dc-dc充放电单元,每个所述dc-dc充放电单元内分别具有电池;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有第一载波信号;第二控制模块,连接有第二载波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buck电路的输出电流和所述第一载波信号,控制所述电源对所述储能元件充电,及所述电源通过所述buck电路对所述电池组充放电模块提供充电电流,或者,控制所述储能元件对所述电池组充放电模块提供充电电流;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所述dc-dc充放电单元内的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和所述第二载波信号,控制所述dc-dc充放电单元对相应的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或者将相应的所述电池旁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元件为电感,所述buck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端电性连接;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和所述电感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组充放电模块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源的负极端和所述电池组充放电模块的第二端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dc-dc充放电单元包括第三开关模块、第四开关模块和所述电池,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关模块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四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端电性连接;其中,多个所述dc-dc充放电单元的所述第三开关模块依次串联形成一通路,所述通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端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电流转电压单元,用于采集所述buck电路的输出电流,并将所述输出电流转换为第一电压;第一比较器,所述第一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一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一参考电压;第二比较器,所述第二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载波信号,所述第二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受控端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受控端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多个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dc-dc充放电单元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三比较器,所述第三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相应的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所述第
三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参考电压;第四比较器,所述第四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载波信号,所述第四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比较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比较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的受控端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的受控端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波信号和所述第二载波信号采用同步的载波信号。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波信号和所述第二载波信号采用同步的三角载波信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充放电电路,包括电源、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电感、电池组充放电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电源的正极端电性连接,第一开关模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电源的负极端电性连接;电感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和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电池组充放电模块包括多个DC-DC充放电单元,每个DC-DC充放电单元分别包括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及电池。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充放电电路,降低了母线电压的上升斜率和下降斜率,减小了共模电压;且电感电压变化较小,电感电流峰峰值较小,从而减小了电感的纹波。从而减小了电感的纹波。从而减小了电感的纹波。


技术研发人员:宋晨 严安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泰坦新动力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7/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