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能源站全负荷调节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0840876发布日期:2022-07-23 00: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全负荷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设备模型和系统经济性模型,设备模型包括内燃机模块、能源生产模块和储能模块;根据用户用能特点,获取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构建负荷预测基础模型;通过负荷修正因素k1和负荷修正因素k2修正负荷预测基础模型,负荷修正因素k1为天气参数,负荷修正因素k2为用户自主申报生产计划;根据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内燃机模块配置情况及内燃机稳定运行特性,将分布式能源系统负荷划分为三个负荷划分区间,分别为低负荷区间:0%~1/(2n)*100%、中等负荷区间:1/(2n)*100%~100%和尖峰负荷区间:100%~120%,n为所述内燃机模块中的内燃机数量;三个负荷划分区间分别设置不同的运行优化策略;根据所述负荷预测基础模型的当前负荷预测结果,确定用户负荷所处的负荷划分区间;根据用户负荷所处的负荷划分区间,控制所述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内燃机模块、能源生产模块和储能模块,以经济性最优为优化目标,执行对应所述负荷划分区间的运行优化策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全负荷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三个负荷划分区间分别设置不同的运行优化策略包括如下步骤:当用户负荷处于低负荷区间时,所述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内燃机模块停止运行,基于设备模型和系统经济性模型,以满足负荷需求的经济性最优为目标,制定所述能源生产模块和所述储能模块的运行方案并控制所述能源生产模块和所述储能模块按照运行方案运行;当用户负荷处于中等负荷区间时,控制所述内燃机模块的内燃机50%负荷以上带载运行,同时,基于设备模型和系统经济性模型,对比当前负荷工况下,内燃机的燃料耗量、发电收益、供冷热收益以及所述能源生产模块和所述储能模块的综合功能效益,以满足负荷需求的经济性最优为目标,制定所述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所述内燃机模块、所述能源生产模块和所述储能模块的运行方案并控制所述内燃机模块、所述能源生产模块和所述储能模块按照运行方案运行;当用户负荷处于尖峰负荷区间时,控制所述内燃机模块的内燃机100%全负荷运行,同时,控制所述能源生产模块和/或所述储能模块对不足部分补充运行,满足用户负荷需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全负荷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负荷包括热能需求、冷能需求、电能需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能源生产模块生产热能、冷能和电能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储能模块储存热能、冷能和电能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全负荷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生产模块包括新能源单元、制热单元、制冷单元,所述新能源单元基于当前的运行方案输出热能和/或电能,所述制热单元基于当前的运行方案输出热能,所述制冷单元基于当前的运行方案输出冷能;所述储能模块包括储电单元、储热单元和储冷单元,所述储电单元基于当前的运行方案储存或输出电能,所述储热单元基于当前的运行方案储存或输出热能,所述储冷单元基于当前的运行方案储存或输出冷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全负荷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用户用能特点,获取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构建负荷预测基础模型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对用户负荷进行预测,构建负荷预测基础模型,具体方法如下,1)建立包含天气情况、建筑类别、工业产品、生产计划的多维度影响因素的参数数据库;2)建立描述用户负荷与若干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对模型中的不确定参数进行加工分析,确定其分布及相应的特征值;3)按照给定的概率分布生成大量的随机数;4)将随机数作为随机变量的参数代入数学模型,求出用户负荷值,得到目标变量的概率分布及统计特征,从而预测多因素影响下的用户负荷的峰值特征及其概率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全负荷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通过负荷修正因素k1和负荷修正因素k2修正负荷预测基础模型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实际天气情况和天气预报参数获得负荷修正因素k1,根据用户自主申报生产计划获得负荷修正因素k2;2)使用负荷修正因素k1和负荷修正因素k2对负荷预测基础模型的影响因素进行修正,对特征参数中的天气情况参数和生产计划参数进行放大或者缩小;3)获得修正的用户负荷峰值特征及其概率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全负荷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单元基于当前的运行方案输出热能和/或电能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所述新能源单元包括光伏装置、光热装置、风电装置;当用户负荷处于尖峰负荷区间时,控制所述内燃机模块的内燃机100%全负荷运行,同时,优先使用所述储能模块中的储电单元、储热单元和储冷单元进行调节,不足部分由所述能源生产模块中的新能源单元、制热单元、制冷单元进行补充;若新能源单元无法工作,则外购电力满足用户负荷中的电能需求,通过外购电力驱动制热单元、制冷单元满足用户负荷中的热能需求、冷能需求。8.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全负荷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内燃机模块、能源生产模块和储能模块;用户负荷模块,与所述分布式能源系统连接;系统建模模块,用于建立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设备模型和系统经济性模型,负荷预测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用能特点,获取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构建负荷预测基础模型;修正模块,用于通过负荷修正因素k1和负荷修正因素k2修正负荷预测基础模型,负荷修正因素k1为天气参数,负荷修正因素k2为用户自主申报生产计划;负荷划分模块,用于根据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内燃机模块配置情况及内燃机稳定运行特性,将分布式能源系统负荷划分为三个负荷划分区间,分别为低负荷区间:0%~1/(2n)*100%、中等负荷区间:1/(2n)*100%~100%和尖峰负荷区间:100%~120%,n为所述内燃机模块中的内燃机数量;三个负荷划分区间分别设置不同的运行优化策略;全负荷优化模块,分别与所述分布式能源系统和所述用户负荷模块,所述用于根据所述负荷预测基础模型的当前负荷预测结果,确定用户负荷所处的负荷划分区间,同时控制
所述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内燃机模块、能源生产模块和储能模块,以经济性最优为优化目标,执行对应所述负荷划分区间的运行优化策略。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全负荷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负荷包括热能需求、冷能需求、电能需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能源生产模块用于生产热能、冷能和电能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储能模块用于储存热能、冷能和电能中的一种或多种。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全负荷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生产模块包括新能源单元、制热单元、制冷单元,所述储能模块包括储电单元、储热单元和储冷单元,所述制冷单元与所述储冷单元连接,所述制热单元与所述储热单元连接,所述新能源单元与所述储电单元、储热单元和储冷单元中的一者或多者连接;所述新能源单元用于基于当前的运行方案输出热能和/或电能,所述制热单元用于基于当前的运行方案输出热能,所述制冷单元用于基于当前的运行方案输出冷能;所述储电单元用于基于当前的运行方案储存或输出电能,所述储热单元用于基于当前的运行方案储存或输出热能,所述储冷单元用于基于当前的运行方案储存或输出冷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布式能源站全负荷调节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设备模型和系统经济性模型;根据用户用能特点,获取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构建负荷预测基础模型;通过天气参数、用户自主申报生产计划修正负荷预测基础模型;根据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内燃机模块配置情况及内燃机稳定运行特性,将分布式能源系统负荷划分为三个负荷划分区间,三个负荷划分区间分别设置不同的运行优化策略;根据负荷预测基础模型的当前负荷预测结果,确定用户负荷所处的负荷划分区间,以经济性最优为优化目标,执行对应负荷划分区间的运行优化策略,实现分布式能源系统在0-120%负荷范围内稳定调节,提高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经济性。统的稳定性和运行经济性。统的稳定性和运行经济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城鑫 冯乐军 张海珍 阮慧锋 赵大周 周宇昊 刘心喜 路亮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新能源研究院 石家庄华电供热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1
技术公布日:2022/7/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