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无线电能发射装置及无线电能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2.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开始支持无线充电功能,但是不同产品的无线充电电路工作频率有所差异,比如常见的智能手机无线充电工作频率一般在110khz-205khz,而有些电子产品如某品牌的系列智能手表产品其无线充电工作频率为300khz-350khz。目前市面上一个产品可以给前述两种工作频率的接收器产品充电的解决方案需要硬件上切换相应的发射电路,同时需要软件上切换相应的工作频率,这样既能给110khz-205khz频率范围工作的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也能给300khz-350khz频率范围工作的电子产品如某品牌的系列智能手表进行充电,但采用这种方式需要设置至少两个发射线圈,使得充电装置的结构复杂。还有一些解决方案虽然能够实现使用同一个发射电路就能为接收频率不同的设备充电,但这种方案需要持续不断的交替以不同频率发送信号,以识别不同接收频率的设备,因此具有能耗较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3.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够实现使用同一个发射电路就能为接收频率不同的设备充电,同时具有较低能耗的无线电能发送装置及无线电能传输方法。
4.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电能发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逆变电路,用于生成交流电;谐振电路,与所述逆变电路连接,被配置为接收所述交流电并以无线的方式发射电能;发射频率控制器,与所述逆变电路连接,被配置为根据反映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的参数控制所述逆变电路输出的交流电的频率以控制所述谐振电路发射电能的工作频率。
5.进一步地,所述发射频率控制器还与所述谐振电路连接,所述发射频率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谐振电容上的电压衰减速度确定所述品质因数。
6.进一步地,所述发射频率控制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谐振电容的放电时间,响应于所述放电时间小于第一时间阈值且大于第二时间阈值,控制所述谐振电路在第一频段发射电能,响应于所述放电时间小于所述第二时间阈值,控制所述谐振电路在第二频段发射电能,其中,所述第一频段对应于第一类负载,所述第二频段对应于第二类负载。
7.进一步地,所述反映所述品质因数的参数为所述谐振电容的放电时间,所述发射频率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放电时间小于第一时间阈值,控制所述谐振电路在第一频段发送通讯信号;响应于接收到反馈信号,控制所述谐振电路在第一频段发射电能,响应于未接收到反馈信号,控制所述谐振电路在第二频段发射电能。
8.进一步地,所述发射频率控制器与所述逆变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逆变电路的输入功率确定所述反映品质因数的参数。
9.进一步地,所述发射频率控制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逆变电路的输入电压和输入电
流,并根据所述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计算所述输入功率;响应于所述输入功率小于第一预定功率值,控制所述逆变电路每隔预定时间发出一个交流脉冲;响应于所述输入功率大于所述第一预定功率值且小于第二预定功率值,控制所述谐振电路在第二频段发射电能,响应于所述输入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功率值,控制所述谐振电路在第二频段发射电能,其中,所述第一频段对应于第一类负载,所述第二频段对应于第二类负载。
10.进一步地,所述发射频率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输入功率大于第一预定功率值,控制所述谐振电路在第一频段发送通讯信号;响应于接收到反馈信号,控制所述谐振电路在第一频段发射电能,响应于未接收到反馈信号,控制所述谐振电路在第二频段发射电能。
11.进一步地,所述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小于所述第二频段。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频段为300khz-350khz,所述第二频段为110khz-205khz。
13.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电池充放电电路,所述电池充放电电路包括:电池,用于存储和释放电能;充电电路,输出端与所述电池连接,用于为所述电池充电;以及放电电路,输入端与所述电池连接,输出端与所述逆变电路连接,用于为所述逆变电路供电。
14.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电能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逆变电路生成交流电;谐振电路接收所述交流电并以无线的方式发射电能;发射频率控制器根据反映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参数控制所述逆变电路输出的交流电的频率以控制所述谐振电路发射电能的工作频率。
15.本发明的无线电能发射装置及无线电能传输方法通过设置逆变电路、谐振电路和发射频率控制器,由发射频率控制器根据反映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的参数控制逆变电路输出的交流电的频率,以控制谐振电路发射电能的工作频率,从而实现了使用同一个发射电路就能为接收频率不同的设备充电的目的,同时降低了能耗。
附图说明
16.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能发射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无线电能发射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能发射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无线电能发射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能发射装置检测负载的方法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能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能传输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24.图例:11.谐振电路;12.逆变电路;c.谐振电容;tx.发射线圈;2.发射频率控制器;3.接收电路;rx.接收线圈;c2.第二电容;4.电池充放电电路;41.充电电路;42.放电电路;u.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
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26.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27.同时,应当理解,在以下的描述中,“电路”是指由至少一个元件或子电路通过电气连接或电磁连接构成的导电回路。当称元件或电路“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称元件/电路“连接在”两个节点之间时,它可以是直接耦接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元件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物理上的、逻辑上的、或者其结合。相反,当称元件“直接耦接到”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意味着两者不存在中间元件。
28.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2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0.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能发射装置包括谐振电路11、逆变电路12和发射频率控制器2。其中,逆变电路12用于生成交流电,谐振电路11与逆变电路12连接,被配置为接收交流电并以无线的方式发射电能。发射频率控制器2与逆变电路12连接,被配置为根据反映谐振电路11的品质因数的参数控制逆变电路12输出的交流电的频率以控制谐振电路11发射电能的工作频率。具体的,逆变电路12的输入端通入直流电,然后逆变电路12将通入的直流电转换为某一频率的交流电输出至谐振电路11中,由谐振电路11上的发射线圈tx产生变化的磁场,从而能够传递电能。发射频率控制器2能够检测反映谐振电路11的品质因数的参数,例如逆变电路12的输入功率等,并根据这些参数控制逆变电路12输入的交流电的频率,从而改变谐振电路11的工作频率,使谐振电路11能够以不同的频率发射电能。品质因数是一个电磁量,通常用q表示,品质因数q表示存储在能量存储装置(例如,电感器、电容器等)、谐振电路11中的能量与每个周期损失的能量之比,串联谐振电路中电抗元件的q值等于其电抗与其等效串联电阻的比值(q=ωl/r),当谐振电路11的发射线圈tx与接收线圈耦合时,谐振电路中的阻抗将会发生变化,从而品质因数q也会发生变化,相应的谐振电路11中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本实施例可以通过检测反映谐振电路11的品质因数q的参数来判断是否有被充电设备接入,以及进一步判断接入的是何种设备。
31.具体的,通过上述无线电能发射装置进行无线电能传输的方法步骤如图6所示,包括:
32.s100:逆变电路12生成交流电;
33.s200:谐振电路11接收交流电并以无线的方式发射电能;
34.s300:发射频率控制器2根据反映谐振电路11的品质因数的参数控制逆变电路12输出的交流电的频率以控制谐振电路11发射电能的工作频率。
35.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无线电能发射装置设置及无线电能传输方法,实现了使用同一个发射电路就能为接收频率不同的设备充电的目的。
36.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当没有待充电设备时,无线电能发射装置处于待机状态,此时发射频率控制器2被配置为响应于品质因数大于第一阈值,控制逆变电路12每隔预定时间发出一个交流脉冲。品质因数由上述反映品质因数的参数确定,在待机状态时,品质因数应为q0。当有待充电设备时,接收电路3的接收线圈rx与发射线圈tx耦合,此时谐振电路11的总电阻值将会增加,因此谐振电路11上损耗的能量增加,品质因数q值将会随之降低,且接收线圈rx与发射线圈tx的耦合程度越大,品质因数q值降低的越多。因此,当待充电设备为手表时,由于手表中的接收线圈rx较小,与发射线圈tx的耦合程度也较小,因此此时的品质因数q1降低的量也较少。当待充电设备为手机时,接收线圈rx与发射线圈tx的耦合程度增大,因此此时的品质因数q2降低的量较多,即q0》q1》q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阈值设置在q0和q1之间,因此当发射频率控制器2根据参数所确定的品质因数的值大于第一阈值时,即可认为没有待充电设备,无线电能发射装置将处于待机状态,在待机状态下,发射频率控制器2会控制逆变电路12每隔预定时间发出一个交流脉冲,谐振电路11在接收到该交流脉冲后,谐振电容c会经历一个充放电周期,发射线圈tx也会产生一个交变磁场,通过该交变磁场即可在待机状态下探测是否有接收线圈rx存在。本实施例通过在待机状态下由发射频率控制器2控制逆变电路12每隔预定时间发出一个交流脉冲,使发射线圈tx可以间断性的以较小的功率生成交变磁场,从而能够以较低的能耗判断是否有待充电设备。
3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发射频率控制器2还被配置为响应于品质因数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控制谐振电路11在第一频段发射电能,响应于品质因数小于第二阈值,控制谐振电路11在第二频段发射电能,其中,第一频段对应于第一类负载,第二频段对应于第二类负载。具体的,第二阈值设置在q1和q2之间,当品质因数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时,即可认为品质因数为q1,即与接收线圈rx与发射线圈tx的耦合度较小,因此可以判断当前负载为第一类负载,例如手表,此时发射频率控制器2将通过控制逆变电路12的交流频率,控制谐振电路11在与第一类负载所对应的第一频段工作,以便向接收频段为第一频段的负载发送电能,例如对手表进行无线充电。当品质因数小于第二阈值时,说明接收线圈rx与发射线圈tx的耦合程度较高,因此判断当前负载为第二类负载,例如手机,此时发射频率控制器2将通过控制逆变电路12的交流频率,控制谐振电路11在与第二类负载所对应的第二频段工作,以便向接收频段为第二频段的负载发送电能,例如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本实施例能够根据确定品质因数的参数的变化确定品质因数的大小,从而判断出当前负载为第一类负载还是第二类负载,然后根据品质因数控制发射线圈tx发射电能的频率,从而实现了使用同一个发射电路就能为接收频率不同的设备充电的目的,同时保证了较低的能耗。
38.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手机的放置位置可能存在偏差,导致手机的接收线圈rx与发射线圈tx的耦合程度较小,这时通过上述方式判断负载类型可能会导致误判,即可能会将放置位置较偏的手机判断为手表,这将会导致无法为手机进行充电。因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发射频率控制器2也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品质因数小于第一阈值,控制谐振电路11在第一频段发送通讯信号。如图5所示,无线电能发射装置在待机状态下通过检测反映品质因数q值的参数的方式来判断是否有待充电设备,并在检测到反映品质因数q的参数变化时,由发射频率控制器2控制谐振电路11在第一频段f1或第二频段f2发送通讯信号,从而实现与手表或手机的连接。在存在接收频段为第一频段的第一类负载(例如智能手表)时,智
能手表接收到第一频段f1的通讯信号,将会反馈一个通讯信号,从而使智能手表与无线电能发射装置通过握手协议键连接,因此,发射频率控制器2响应于接收到反馈信号,则控制谐振电路11在第一频段发射电能,为智能手表进行充电。若未接收到反馈信号,则说明当前待充电设备的接收频率不再第一频段f1内,即当前负载可能为接收频率在第二频段f2的第二类负载,因此发射频率控制器2将控制谐振电路11在第二频段f2发送通讯信号,以尝试建立通讯连接,并在建立通讯连接后向该第二类负载(例如手机)发射电能,为其进行充电。本实施例在待机状态下通过判断品质因数是否小于第一阈值的方式来确定是否有待充电设备存在,当品质因数小于第一阈值时,表明有带充电设备,然后再通过发送通讯信号建立通讯连接的方式判断负载类型为第一类负载还是第二类负载,这样既能够再待机状态下保持较低的能耗,又能够再判断负载类型时,避免由于放置偏差导致的误判,从而提高了判断负载类型的准确性。
39.如图7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无线电能发射装置还可以先执行步骤s710,通过反映谐振电路品质因数的参数对负载类型进行初步判断,然后再通过发送通讯信号的方式对负载类型进行确认,从而防止误判。例如,当反应品质因数的参数显示品质因数处于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的范围时,初步判断负载类型为第一类负载(例如手表),此时执行步骤s720,发射频率控制器2控制谐振电路11在第一频段发射通讯信号,尝试与手表建立通讯连接,从而确认当前待充电设备是否为手表,若建立连接成功,则确认当前负载为手表,执行步骤s721,发射频率控制器2控制谐振电路11在第一频段f1发射电能,为手表进行充电,若连接未建立成功,则说明对负载的初步判断出现了错误,将执行步骤s730,发射频率控制器2将控制谐振电路11在第二频段f2发射通讯信号,尝试与第二类负载(例如手机)建立通讯连接,若建立连接成功,则确认当前负载为手机,执行步骤s731,发射频率控制器2控制谐振电路11在第二频段f2发射电能,为手机进行充电,若连接未建立成功,则说明当前设备不符合充电要求,将执行步骤s740,发射频率控制器2控制谐振电路11不发射电能,回到待机状态。同理,若在步骤s710中根据反应品质因数的参数判断出当前负载为第二类负载,则先执行步骤s730,发射频率控制器2控制谐振电路11先以第二频段f2发射通讯信号,以通过是否成功建立通讯连接的方式确定当前负载是否为第二类负载,若建立连接成功,则执行步骤s731,以第二频段f2发射电能,若建立连接失败,则执行步骤s720,发射频率控制器2控制谐振电路11先以第一频段f1重新发射通讯信号,再次尝试建立连接,若建立连接成功,则执行步骤s721,以第一频段f1发射电能,若建立连接再次失败,则执行步骤s740,发射频率控制器2控制谐振电路11不发射电能,回到待机状态。本实施例可以有效的防止误判,避免了因误判导致充电失败的情况发生。
40.具体地,上述第一类负载,主要指苹果手表,apple watch series 7,apple watch series 6,apple watch series se系列苹果手表等。上述第二类负载,除了各款手机外,也包括带无线充电功能的耳机充电仓等兼容qi协议的电能接收端。
4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频段为300khz-350khz,适用于对一些支持无线充电的智能手表或其他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第二频段为110khz-205khz,适用于为大多数常见的支持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手机产品进行充电。
42.如图1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发射频率控制器2还与谐振电路11连接,发射频率控制器2被配置为根据谐振电容c上的电压衰减速度确定品质因数。如上所述,当无
线电能发射装置处于待机状态时,发射频率控制器2控制逆变电路12每隔预定时间发出一个交流脉冲,谐振电路11在接收到该交流脉冲后,谐振电容c会经历一个充放电周期。在该充放电周期中,谐振电容c上的电压从幅值衰减到0的速度即可表征谐振电路11品质因数的大小,电压衰减的速度越快,则说明谐振电路11的损耗越大,品质因数越小,说明接收线圈rx与发射线圈tx的耦合度越高。
4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发射频率控制器2被配置为检测谐振电容c的放电时间,响应于放电时间小于第一时间阈值且大于第二时间阈值,控制谐振电路11在第一频段发射电能,响应于放电时间小于第二时间阈值,控制谐振电路11在第二频段发射电能,其中,第一频段对应于第一类负载,第二频段对应于第二类负载。如上所述,谐振电容c上的电压衰减速度能够反映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因此,本实施例通过检测谐振电容c的放电时间来确定谐振电容c上的电压衰减速度,并以放电时间作为反映品质因数的参数,放电时间越短,电压衰减速度越快,对应的品质因数就越小。具体的,第一时间阈值大于第二时间阈值,当待充电设备为手表时,接收线圈rx与发射线圈tx的耦合度较低,谐振电路11的损耗较小,谐振电容c的放电速度也较慢,此时的放电时间t较长,介于第一时间阈值和第二时间阈值之间,因此,当发射频率控制器2检测到放电时间小于第一时间阈值且大于第二时间阈值时,即可判断当前负载为手表,即第一类负载,因此发射频率控制器2将控制谐振电路11在第一类负载所对应的第一频段发射电能。同理,当待充电设备为手机时,接收线圈rx与发射线圈tx的耦合度较高,谐振电路11的损耗较大,谐振电容c的放电速度也较快,此时的放电时间t较短,应小于第二时间阈值,因此,当发射频率控制器2检测到放电时间小于第二时间阈值时,即可判断当前负载为手机,即第二类负载,因此发射频率控制器2将控制谐振电路11在第二类负载所对应的第二频段发射电能。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通过放电时间判断负载类型后,还可以根据如图7所示的方式,通过建立通讯连接的方式对负载类型进行确认,以避免对负载类型判断错误,导致充电失败的情况发生。
4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通过放电时间判断负载存在后,还可以根据如图5所示的方法,通过建立通讯连接的方式确定负载类型。具体地,发射频率控制器2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放电时间小于第一时间阈值,控制谐振电路11在第一频段发送通讯信号,并响应于接收到反馈信号,控制谐振电路11在第一频段发射电能,响应于未接收到反馈信号,控制谐振电路11在第二频段发射电能。若在第一频段成功建立连接,则说明当前负载为第一类负载,若在第二频段成功建立连接,则说明当前负载为第二类负载。这种方式既能降低待机阶段检测负载是否存在所消耗的功率,同时还可以提高对负载类型判断的准确性。
45.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发射频率控制器2还与逆变电路12的输入端连接,被配置为根据逆变电路12的输入功率确定品质因数。如上所述在有接收线圈rx与发射线圈tx耦合时,谐振电路11的损耗会增加,品质因数q值会下降,因此谐振电路11所消耗的功率也会增加,同时,为谐振电路11提供电能的逆变电路12的输入功率也会增加。因此,通过检测逆变电路12的输入功率也可以确定谐振电路11的品质因数。
46.具体的,发射频率控制器2被配置为检测逆变电路12的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并根据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计算输入功率,输入功率p=输入电压u*输入电流i。在计算出输入功率后,发射频率控制器2响应于输入功率小于第一预定功率值,控制逆变电路12每隔预定时间发出一个交流脉冲;响应于输入功率大于第一预定功率值且小于第二预定功率值,控
制谐振电路11在第二频段发射电能,响应于输入功率大于第二功率值,控制谐振电路11在第二频段发射电能。其中,第一频段对应于第一类负载,第二频段对应于第二类负载。在没有待充电设备时,发射线圈tx一端没有负载,因此谐振电路11消耗的功率较小,逆变电路12的输入功率p也较小,此时输入功率p应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预定功率值,因此,当发射频率控制器2通过检测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得到的输入功率p小于第一预定功率值时,可以判断为当前没有待充电设备,无线电能发射装置进入待机状态,发射频率控制器2将控制逆变电路12每隔预定时间发出一个交流脉冲,以实现已较低的能耗检测是否存在待充电设备。当有手表等接收功率较小的待充电设备进入充电区域时,接收线圈rx会接收发射线圈tx发射的电能,此时谐振电路11消耗的功率将会增大,逆变电路12的输入功率p也会增大至大于第一预定功率值且小于第二预定功率值。因此,当发射频率控制器2通过检测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得到的输入功率p大于第一预定功率值且小于第二预定功率值时,可以判断为当前待充电设备为手表等第一类负载,因此发射频率控制器2将控制逆变电路12改变输出的交流电频率,从而使谐振电路11在与第一类负载对应的第一频段发射电能。同理,当待充电设备为手机等第二类负载时,由于第二类负载的接收功率较大,输入功率p也相应的增大到大于预定的第二预定功率值。因此,当发射频率控制器2通过检测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得到的输入功率p大于第二预定功率值时,可以判断为当前待充电设备为手机等第二类负载,因此发射频率控制器2将控制逆变电路12改变输出的交流电频率,从而使谐振电路11在与第二类负载对应的第二频段发射电能,从而实现为手机进行无线充电。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通过输入功率判断负载类型后,还可以根据如图7所示的方式,通过建立通讯连接的方式对负载类型进行确认,以避免对负载类型判断错误,导致充电失败的情况发生。
4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通过输入功率判断负载存在后,还可以根据如图5所示的方法,通过建立通讯连接的方式判断负载类型。具体地,发射频率控制器2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输入功率大于第一预定功率值,控制谐振电路11在第一频段发送通讯信号,并响应于接收到反馈信号,控制谐振电路11在第一频段发射电能,响应于未接收到反馈信号,控制谐振电路11在第二频段发射电能。若在第一频段成功建立连接,则说明当前负载为第一类负载,若在第二频段成功建立连接,则说明当前负载为第二类负载。这种方式既能降低待机阶段检测负载是否存在所消耗的功率,同时还可以提高对负载类型判断的准确性。
4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谐振电路11的谐振频率小于第二频段,且接近第二频段的最小值,例如第二频段为110khz-205khz时,谐振频率可以为100khz。由此,可以使谐振频率同时小于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从而能够实现开关器件的软开工作,减少了开关损耗。当发射频率控制器2控制谐振电路11在第二频段工作时,谐振电路11的工作频率与谐振频率相接近,此时谐振电路11的电能发射功率较高,能够快速的为工作在第二频段内的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进行充电。当发射频率控制器2控制谐振电路11在第一频段工作时,谐振电路11的工作频率与谐振频率不匹配,此时谐振电路11的电能发射功率较低,相应的,对工作在第一频段内的电子设备(如智能手表)的充电速度较慢。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将用电量较高的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无线接收频段预定为第二频段,使谐振电路11的谐振频率与其相匹配,这样能提高对手机的充电效率。而将智能手表等用电量相对较低的小型电子设备的无线接收频段预定为第一频段,这样虽然由于谐振电路11的谐振频率与工作频率不匹配导致充电速度较慢,但是由于待充电设备本身的耗电量以及储电量较小,因此也能满足
其充电需求。
49.如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无线电能发射装置还包括电池充放电电路4。电池充放电电路4包括电池u、充电电路41和放电电路42。其中,电池u用于存储和释放电能。充电电路41的输出端与电池u连接,用于为电池u充电。放电电路42的输入端与电池u连接,输出端与逆变电路12连接,用于为逆变电路12供电。在本实施例中,无线电能发射装置可以为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移动电源,移动电源可以通过充电电路41为电池u充电,将电能储存在电池u中。再通过放电电路42将电池u中的电能传递给逆变电路12,从而通过电池u给逆变电路12和谐振电路11供电,并通过发射线圈tx将电能发送给待充电设备。由于本实施例的无线电能发射装置能够通过发射频率控制器2根据反映谐振电路11的品质因数的参数控制谐振电路11发射电能的工作频率,从而实现了使用同一个发射电路就能为接收频率不同的设备充电的目的,因此更加适合作为移动电源使用,能够降低移动电源的体积和重量,同时具有较低的能耗,能够保证移动电源的续航能力。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