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2534924发布日期:2022-12-13 23:00阅读:41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内部设置有用于无线充电的充电线圈,电子设备内还设置有用于进行信号传输的fpc(柔性印刷电路)。fpc和线圈在电子设内均需占据一定空间,进而增大了电子设备的体积不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无线线圈挤占电池空间或增大电子设备厚度的问题之一。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框体、主板、副板、电池、盖体、电源模块、第一线圈、第一转换部件和第二转换部件,其中,主板、副板、电池设置于框体内,盖体盖设于框体的一侧,电源模块设置于主板,第一线圈设置于盖体和电池之间,第一转换部件处于第一状态,第一线圈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转换部件与主板连接,第一转换部件处于第二状态,第一线圈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转换部件与电源模块连接;第二转换部件处于第一状态,第一线圈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转换部件与副板连接,第二转换部件处于第二状态,第一线圈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转换部件与电源模块连接。
6.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第一方面的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包括:基于电子设备处于待充电状态,控制第一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二状态,控制第二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二状态,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基于电子设备未处于充电状态,控制第一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一状态,控制第二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一状态,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传输信号。
7.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用于第一方面的电子设备,控制装置包括:充电单元和信号单元,充电单元用于基于电子设备处于待充电状态,控制第一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二状态,控制第二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二状态,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信号单元用于基于电子设备未处于充电状态,控制第一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一状态,控制第二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一状态,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传输信号。
8.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二方面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9.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0.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将第一转换部件、第二转换部件与第一线圈相连,
从而能在第一转换部件和第二转换部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线圈能够传输信号,在第一转换部件和第二转换部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线圈能够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从而使第一线圈同时具备充电功能和传输信号功能,节省了fpc,进而减少对电池空间的挤占,在保证电池容量的同时,不会增加电子设备的厚度,保证电子设备的性能使用需求,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11.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2.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3.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7.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8.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9.图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0.图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1.图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2.图10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3.图1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4.图1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7.其中,图1至图1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28.100电子设备,102第一线圈,104第一转换部件,106第二转换部件,108主板,110副板,112阳极,114阴极,116板对板连接器,118第二线圈,120第三线圈,124屏幕模组,126框体,128电池,130盖体,132屏蔽盖,134开关转换部件,136第一连接端,138第二连接端,140第三连接端,142选择线圈,144第四连接端,146第五连接端,148第六连接端,150电源模块,200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202充电单元,204信号单元,206存储器,208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0.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
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3.下面结合图1至图14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34.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包括:框体126、主板108、副板110、电池128、盖体130、电源模块150、第一线圈102、第一转换部件104和第二转换部件106,其中,主板108、副板110、电池128设置于框体126内,盖体130盖设于框体126的一侧,电源模块150设置于主板108,第一线圈102设置于盖体130和电池128之间,第一转换部件104处于第一状态,第一线圈102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转换部件104与主板108连接,第一转换部件104处于第二状态,第一线圈102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转换部件104与电源模块150连接;第二转换部件106处于第一状态,第一线圈102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转换部件106与副板110连接,第二转换部件106处于第二状态,第一线圈102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转换部件106与电源模块150连接。包括第一线圈102、第一转换部件104和第二转换部件106,其中,第一转换部件104与第一线圈10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转换部件106与第一线圈10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转换部件104和第二转换部件106处于第一状态,第一线圈102能够传输信号,第一转换部件104和第二转换部件106处于第二状态,第一线圈102能够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
35.具体地,电源模块150的阳极112和阴极114均设置在主板108上,阳极112与第一转换部件104之间设置有线圈,主板108上的板对板连接器116与第一转换部件104之间设置有线圈,阴极114与第二切换部件之间也设置有线圈。阳极112与第一转换部件104之间设置的线圈,可以设置有固定无线充电用的线圈和无线充电与信息传输功能之间切换的线圈,也可以设置有固定信息传输用的线圈和无线充电与信息传输功能之间切换的线圈,亦可以仅设置有无线充电与信息传输功能之间切换的线圈。
36.框体126为主板108、副板110和电池128提供容纳空间,并为主板108、副板110和电池128划分独立的布置空间,使得主板108、副板110和电池128之间的空间相互独立,便于维修和更换,从而提高装配效率,盖体130盖设于框体126的一侧,为框体126、主板108、副板110和电池128提供保护,第一线圈102设置于盖体130和电池128之间,用于主板108和功能部件之间的信号传输,以及对电子设备100的无线充电。
37.主板108和副板110上设置有屏蔽盖132,能够屏蔽主板108和副板110发出的信号,
从而降低对用户的信号辐射。
38.主板108和副板110上均设置有板对板连接器116,第一线圈102的第一端与主板108上的板对板连接器116相连,第一线圈102的第二端与副板110上的板对板连接器116相连,从而实现主板108和副板110之间信号的传输。
39.框体126的另一侧设置有屏幕膜组124,屏幕膜组124可以为lcm(lcd module,液晶显示模组)。
40.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还包括选择线圈142,选择线圈142可以根据连接端的位置实现电子设备100的信号传输或无线充电。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将第一线圈102的第一端与第一转换部件104连接,将第一线圈102的第二端与第二转换部件106连接,从而使第一转换部件104和第二转换部件106在第一状态时,第一线圈102能够传输信号,使第一转换部件104和第二转换部件106在第二状态时,第一线圈102能够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从而使得第一线圈102同时具备传输信号和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的功能,节省了fpc,进而为电池128留出一定的空间增加容量,缓解了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100的电池128容量低的问题。
41.可以理解的是,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100的信号传输往往都是通过fpc实现的,而无线充电需要单独的线圈实现,二者分别占据一定的空间,沿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堆叠,从而在电子设备100厚度一定的情况下,挤压电池128的空间,减小电池128的容量,或在不挤压电池128的情况下,增加电子设备100的厚度,而本技术不需要单独设置fpc,节省空间,减少对电池128空间的挤占,不需增加电子设备100的厚度,利于电子设备100的轻薄化设计,且第一线圈102同时具备无线充电和信号传输功能,满足电子设备100的性能使用需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42.具体地,第一线圈102的厚度可达到0.25mm至0.4mm之间。
43.如图1所示,第一转换部件104、第二转换部件106和第一线圈102同层设置。
4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换部件104、第二转换部件106和第一线圈102同层设置,与相关技术中的分层设置相比,能够降低三者所占的厚度,进而能够利于电子设备100的轻薄化设计,同时便于电子设备100空间的合理步骤。
45.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换部件104包括第一连接端136、第二连接端138和第三连接端140,其中,第一连接端136与第一线圈10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端138与主板108连接;第三连接端140与电源模块150连接;第一转换部件104处于第一状态,第一连接端136与第二连接端138连接,第一连接端136与第三连接端140断开;第一转换部件104处于第二状态,第一连接端136与第二连接端138断开,第一连接端136与第三连接端140连接。
46.进一步地,第一转换部件104包括第一连接端136、第二连接端138和第三连接端140,从而能在电子设备100信号传输时,控制第一连接端136与第二连接端138连接,使得第一线圈102能够接收或发送主板108的信号,控制第一连接端136与第三连接端140断开,使得第一线圈102与电源模块150之间保持断开状态,进而控制第一转换部件104处于第一状态,实现电子设备100的信号传输功能。
47.更进一步地,在电子设备100无线充电时,控制第一连接端136与第二连接端138断开,使得第一线圈102不能传输来自主板108的信号,控制第一连接端136与第三连接端140
连接,从而保证第一线圈102与电源模块150之间的畅通,进而控制第一转换部件104处于第二状态,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无线充电功能。
48.如图5所示,具体地,第一转换部件104和第二转换部件106内可以设置有相同数量的开关转换部件134,从而通过多个开关转换部件134实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进而实现电子设备100信号传输功能和无线充电功能的转换。多个开关转换部件134之间可以通过ap(wireless access point,无线访问接入点)的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通用输入/输出口)控制切换。
49.第一连接端136与第一线圈10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端138与板对板连接器116相连,第三连接端140与阳极112相连,当第一转换部件104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连接端136与第二连接端138相连,第一连接端136与第三连接端140断开,从而保证电子设备100的信号传输功能,当第一转换部件104处于第一二位置时,第一连接端136与第三连接端140相连,第一连接端136与第二连接端138断开,从而保证电子设备100的无线充电功能。
50.如图1和图14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转换部件106包括第四连接端144、第五连接端146和第六连接端148,其中,第四连接端144与第一线圈102的第二端连接;第五连接端146与副板110连接;第六连接端148与所述电源模块150连接;第二转换部件106处于第一状态,第四连接端144与第五连接端146连接,第四连接端144与第六连接端148断开;第二转换部件106处于第二状态,第四连接端144与第五连接端146断开,第四连接端144与第六连接端148连接。
51.进一步地,第二转换部件106包括第四连接端144、第五连接端146和第六连接端148,在电子设备100信号传输时,控制第四连接端144与第五连接端146连接,从而保证第一线圈102与副板110连接,保证第一线圈102能够接受或发送副板110的信号,控制第四连接端144与第六连接端148断开,从而保证第一线圈102与电源模块150处于断开状态,控制第二转换部件106处于第一状态,实现电子设备100的信号传输功能。
52.在电子设备100无线充电时,控制第四连接端144与第五连接端146断开,从而保证第一线圈102与副板110处于断开状态,此时不会有传输信号经过第一线圈102,控制第四连接端144与第六连接端148连接,从而使得第一线圈102保持与电源模块150的连接,控制第二转换部件106处于第二状态,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无线充电功能。
53.如图14所示,具体地,第二转换部件106内可以设置有相同数量的开关转换部件134,从而通过多个开关转换部件134实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进而实现电子设备100信号传输功能和无线充电功能的转换。多个开关转换部件134之间可以通过ap(wireless access point,无线访问接入点)的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通用输入/输出口)控制切换。
54.第四连接端144与第一线圈102的第一端连接,第五连接端146与板对板连接器116相连,第六连接端148与阳极112相连,当第一转换部件104处于第一状态时,第四连接端144与第五连接端146相连,第四连接端144与第六连接端148断开,从而保证电子设备100的信号传输功能,当第一转换部件104处于第一二位置时,第四连接端144与第六连接端148相连,第四连接端144与第五连接端146断开,从而保证电子设备100的无线充电功能。
55.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二线圈118,第二线圈118与第一线圈102同层设置,第二线圈118的第一端与主板108连接,第二线圈118的第二
端与副板110连接,第一转换部件104处于第一状态,第二转换部件106处于第一状态,第一线圈102与第二线圈118能够同时传递数据;第一转换部件104处于第二状态,第二转换部件106处于第二状态,第二线圈118能够单独传输数据。具体地,第一线圈102同层还设置有第二线圈118,第二线圈118的第一端与主板108连接,第二线圈118的第二端与副板110连接,从而能够在第一线圈102充电时,第二线圈118能够进行主板108和副板110之间的信号传输,进而使得电子设备100能够同时具备无线充电和信号传输,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56.当第一转换部件104处于第一状态,第二转换部件106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线圈102与第二线圈118能够同时传递数据,一方面,在电子设备100的信号传输量较大时,能够实现第一线圈102和第二线圈118的共用,从而满足电子设备100的信号传输的使用场景需求;另一方面,在电子设备100的信号传输量较小时,能够同时使用第一线圈102和第二线圈118,相比于单线圈传递,能够增加信号传输效率,从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57.具体地,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100的第一线圈102可以全部作为信号传输线圈,第一转换部件104和第二转换部件106位于第一状态,第一线圈102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转换部件104与主板108连接,第一线圈102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转换部件106与副板110连接,从而实现电子设备100的信号传输功能,同时,第一转换部件104和第二转换部件106位于第二状态,第一线圈102通过第一转换部件104和第二转换部件106与电源模块150相连接,从而能够将全部的第一线圈102由信号传输转变为无线充电,从而能够实现电子设备100的信号传输功能和无线充电功能的切换。
5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三线圈120,第三线圈120与第一线圈102同层设置,第三线圈120的两端均与电源模块150连接,第一转换部件104处于第一状态,第二转换部件106处于第一状态,第三线圈120能够单独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第一转换部件104处于第二状态,第二转换部件106处于第二状态,第一线圈102和第三线圈120能够同时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
59.具体地,第一线圈102同层还设置有第三线圈120,第三线圈120的两端均与电源模块150连接,第三线圈120并不受第二线圈118和第一线圈102的影响,能够始终为电子设备100无线充电,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60.具体地,在第一转换部件104处于第一状态,第二转换部件106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三线圈120能够单独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从而使得电子设备100同时具备无线充电功能和信号传输功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在第一转换部件104处于第二状态,第二转换部件106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线圈102和第三线圈120能够同时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实现第一线圈102和第三线圈120的共用,从而增加无线充电的线圈,提高为电子设备100无线充电的效率,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61.具体地,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100的第一线圈102可以全部作为无线充电线圈,第一转换部件104和第二转换部件106位于第二状态,第一线圈102通过第一转换部件104和第二转换部件106分别与电源模块150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电源模块150包括电源阴极114和电源阳极112,第一线圈102的一端与电源阳极112连接,第一线圈102的另一端与电源阴极114连接,从而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无线充电功能,同时,第一转换部件104和第二转换部件106位于第一状态,第一线圈102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转换部件104与主板108连接,第一线圈102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转换部件106与副板110连接,从而能够将全部的第一线圈102由无线
充电转变为信号传输,从而能够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无线充电功能和信号传输功能的切换。
62.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线圈102、第二线圈118和第三线圈120呈盘状并列设置。
63.进一步地,第一线圈102、第二线圈118和第三线圈120呈盘状并列设置,能够便于线圈之间的设置,同时节省线圈所占空间,从而便于对电子设备100空间的合理设置,进一步减少线圈所占体积,减小电子设备100的体积,进而利于电子设备100轻薄化设计,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64.如图6所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65.s602,判断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待充电状态,若是,执行s604,若否,执行s606;
66.s604,控制第一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二状态,控制第二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二状态,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
67.s606,控制第一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一状态,控制第二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一状态,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传输信号。
68.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检测电子设备100是否处于待充电状态,从而确定电子设备100继续无线充电,或在无线充电完成后,进行信号传输,进而使得电子设备100能在无线充电功能和信号传输功能之间切换,使得电子设备100同时具备无线充电和传输信号的能力,节省了fpc,进而减少对电池128空间的挤占,在保证电池128容量的同时,不会增加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满足电子设备100的性能使用需求,利于电子设备100的轻薄化设计,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如图7所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69.s702,判断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待充电状态,若是,执行s704,若否,执行s706;
70.s704,控制第一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二状态,控制第二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二状态,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
71.s706,控制第一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一状态,控制第二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一状态,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传输信号;
72.s708,判断第一线圈是否处于信号传输状态,若是,执行s710,若否,执行s712;
73.s710,维持第一转换部件处于第一状态,维持第二转换部件处于第一状态,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传输信号;
74.s712,控制第一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一状态,控制第二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一状态,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
75.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对电子设备100待充电状态的确定,确定是否继续对电子设备100进行持续地无线充电,在持续无线充电的情况下,不需要对第一线圈102的位置进行改变,并在待充电状态完成后,实现由无线充电功能向信号传输功能的转换,通过对电子设备100信号传输状态的确定,确定是否继续对电子设备100进行持续的信号传输,在持续信号传输的情况下,不需要对第一线圈102的位置进行改变,并在信号传输状态完成后,实现由信号传输功能向无线充电功能的转换,从而提高电子设备100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76.如图8所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77.s802,判断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待充电状态,若是,执行s804,若否,执行s806;
78.s804,控制第一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二状态,控制第二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二状态,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
79.s806,控制第一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一状态,控制第二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一状态,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传输信号;
80.s808,判断第一线圈是否处于信号传输状态,若是,执行s810,若否,执行s812;
81.s810,控制第一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一状态,控制第二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一状态,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传输信号;
82.s812,维持第一转换部件处于第二状态,维持第二转换部件处于第二状态,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
83.s814,基于电子设备充电完成,控制第一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一状态,控制第二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一状态,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传输信号。
84.在该实施例中,在基于充电完成后,控制第一转换部件104和第二转换部件106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从而实现电子设备100无线充电功能和信息传输功能的自动转化,提高电子设备100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85.如图9所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86.s902,判断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信号传输状态,若是,执行s904,若否,执行s906;
87.s904,控制第一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一状态,控制第二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一状态,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传输信号;
88.s906,控制第一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二状态,控制第二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二状态,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
89.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检测电子设备100是否处于信号传输状态,从而确定电子设备100持续信号传输,或在信号传输完成后,进行无线充电,进而使得电子设备100能在信号传输功能和无线充电功能之间切换,使得电子设备100同时具备信号传输和无线充电的能力,节省了fpc,进而减少对电池128空间的挤占,在保证电池128容量的同时,不会增加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满足电子设备100的性能使用需求,利于电子设备100的轻薄化设计,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90.如图10所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91.s1002,判断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信号传输状态,若是,执行s1004,若否,执行s1006;
92.s1004,控制第一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一状态,控制第二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一状态,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传输信号;
93.s1006,控制第一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二状态,控制第二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二状态,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
94.s1008,判断第一线圈是否处于待充电传输状态,若是,执行s1010,若否,执行s1012;
95.s1010,控制第一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二状态,控制第二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二状态,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
96.s1012,维持第一转换部件处于第二状态,维持第二转换部件处于第二状态,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
97.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对电子设备100信号传输状态的确定,确定是否继续对电子设备100进行持续的信号传输,在持续信号传输的情况下,不需要对第一线圈102的位置进行改变,并在信号传输状态完成后,实现由信号传输功能向无线充电功能的转换,通过对电子设备100待充电状态的确定,确定是否继续对电子设备100进行持续地无线充电,在持续无线充电的情况下,不需要对第一线圈102的位置进行改变,并在待充电状态完成后,实现由无线充电功能向信号传输功能的转换,从而提高电子设备100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98.如图11所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99.s1102,判断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信号传输状态,若是,执行s1104,若否,执行s1106;
100.s1104,控制第一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一状态,控制第二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一状态,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传输信号;
101.s1106,控制第一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二状态,控制第二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二状态,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
102.s1108,判断第一线圈是否处于待充电传输状态,若是,执行s1110,若否,执行s1112;
103.s1110,控制第一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二状态,控制第二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二状态,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
104.s1112,维持第一转换部件处于第一状态,维持第二转换部件处于第一状态,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传输信号;
105.s1114,基于电子设备信号传输完成,控制第一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二状态,控制第二转换部件切换至第二状态,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
106.在该实施例中,在基于信号传输完成后,控制第一转换部件104和第二转换部件106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从而实现电子设备100信号传输功能和无线充电功能的自动转化,提高电子设备100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107.如图12所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200,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200包括:充电单元202和信号单元204,其中,充电单元202用于基于电子设备100处于待充电状态,控制第一转换部件104切换至第二状态,控制第二转换部件106切换至第二状态,以使第一线圈102能够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信号单元204用于基于电子设备100未处于充电状态,控制第一转换部件104切换至第一状态,控制第二转换部件106切换至第一状态,以使第一线圈102能够传输信号。
108.在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200通过充电单元202控制第一转换部件104和第二转换部件106处于第二状态,从而使得第一线圈102为电子设备无线充电,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无线充电功能,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200通过信号单元204控制第一转换部件104和第二转换部件106切换至第二状态,使第一线圈102能够传输信号,从而实现电子设备100的信号传输功能,节省了fpc,进而减少对电池128空间的挤占,在保证电池128容量的同时,不会增加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满足电子设备100的性能使用需求,利于电子设备100的轻薄化设计,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109.如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控制装置200,包括存储器206和处理器208,存储器206存储可在处理器208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
器208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110.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208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111.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可以是终端,也可以为除终端之外的其他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还可以为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技术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112.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有额外的明确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本技术和使得描述过程更加简便,而不是为了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所描述的特定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这些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举例来说,“连接”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直接相连,也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上述数据地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113.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1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