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电驱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四合一电驱系统壳体。
背景技术:
2.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世界级的问题,在此环境下,世界各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技术层出不穷,纯电动汽车能够降低碳排放、节能环保,但还存在以下问题:充电困难、续航里程不高、集成度低、能量密度低、电池寿命短。尤其是续航和充电问题,短时间内是无法得到解决的。相比之下,油电混合动力则弥补了纯电动汽车的不足,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趋势。
3.现有技术的电驱系统壳体包括电机端盖、旋变壳体、离合器壳体、电机壳体、变速器壳体,现有技术中,电机端盖与旋变壳体采用分离布置结构,这样一来,增加了零件的制造成本,减弱了系统的密封性和可靠性,其次,现有技术电机的控制器往往需要单独布置一个壳体,如此,增加了整个系统的体积,为整车空间布置带来不便,而且由于系统整体体积偏大,所需要的齿轮油的油量也会增加。
4.所以,现有技术的电驱系统壳体需要进一步地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一种四合一电驱系统壳体,本发明结构紧凑、制造成本相对较,本发明减少壳体使用量,有效降低了系统的总重量,增加了整车的燃油经济性。
6.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四合一电驱系统壳体,包括电机端盖、离合器壳体、电机壳体、控制器盖,变速器前壳体、变速器后壳体,电机端盖安装在离合器壳体的一端,控制器盖安装在电机壳体的上方,变速器前壳体安装在电机壳体的后端,变速器后壳体安装在变速器前壳体的尾部,还设有;第一水套、第二水套,所述第一水套、第二水套将连通离合器壳体和电机壳体,所述电机端盖设有用于安装离合器分离系统的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水套、第二水套分别设有用于安装电机定子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电机壳体设有第四安装槽以及用于安装电机控制系统的第三安装槽,所述变速器前壳体设有第五安装槽,所述第四安装槽与五安装槽配合,以组成变速机构的安装腔体。
7.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端盖还设有电机第一装配槽、电机第一装配面,所述离合器壳体还设有离合器第一装配槽、离合器第二装配槽、离合器第一装配面、离合器第二装配面,所述电机端盖安装在离合器壳体的离合器第二装配槽内,电机端盖的电机第一装配面与离合器壳体的离合器第二装配面抵顶。
8.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壳体还设有电机第一装配槽、电机第一装配面、电机第二装配面、电机第三装配面、电机第四装配面、电机第五装配面,离合器第一装配面与电机第一装配面抵顶。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套还设有第一水套第一装配面,所述第二水套还设有第二
水套第一装配面,所述第一水套安装在电机壳体的电机第一装配槽内,且第一水套的第一水套第一装配面与电机壳体的电机第四装配面抵顶,所述第二水套安装在电机壳体电机第一装配槽内,且第二水套的第二水套第一装配面与电机壳体的电机第五装配面抵顶。
10.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盖还设有控制器盖第一装配面和控制器盖第二装配面,所述控制器盖第一装配面与电机壳体的电机第三装配面抵顶。
11.进一步地,所述变速器前壳体还设有前壳体第一装配槽、前壳体第一装配面、前壳体第二装配面,所述变速器后壳体还设有后壳体第一装配面、后壳体第一装配槽,所述前壳体第一装配面与电机壳体的电机第二装配面抵顶,后壳体第一装配面与变速器前壳体的前壳体第二装配面抵顶,前壳体第一装配槽、后壳体第一装配槽、第四安装槽、五安装槽形成变速机构安装腔体。
1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四合一电驱系统壳体,与现有技术中的电机旋变壳体与电机端盖分离的结构相比,本发明把安装电机旋变的壳体合离合器壳体合二为一,本发明将电机控制器壳体、双电机壳体、电机冷却水路全部集成到电机壳体上,不仅减少了零件制造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密封可靠性,而且大幅度减少了壳体材料的使用,有效降低了整个系统的重量,增加了整车的经济性。
1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四合一电驱系统壳体结构紧凑、维修成本低。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电机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离合器壳体的机构示意图;图5为第一水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二水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电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控制器盖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变速器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变速器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5.附图中的标记:电机端盖1,离合器壳体2,第一水套3,第二水套4,电机壳体5,控制器盖6,变速器前壳体7,变速器后壳体8,电机第一装配槽11,电机第一装配面12,第一安装面13,离合器第一装配槽21,离合器第二装配槽22,离合器第一装配面23,离合器第三装配面24,离合器第二装配面25,第一安装槽31,第一水套第一装配面32,第二安装槽41,第二水套第一装配面42,电机第一装配槽51,电机第一装配面54,电机第二装配面55,电机第三装配面56,电机第四装配面57,电机第五装配面58,第三安装槽53,第四安装槽52,控制器盖第一装配面61,和控制器盖第二装配面62,第五安装槽71,第一装配槽72,前壳体第一装配面73,前壳体第二装配面74,后壳体第一装配面82,后壳体第一装配槽81。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17.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四合一电驱系统壳体,包括电机端盖1、离合器壳体2、电机壳体5、控制器盖6,变速器前壳体7、变速器后壳体8,电机端盖1安装在离合器壳体2的一端,控制器盖6安装在电机壳体5的上方,变速器前壳体7安装在电机壳体5的后端,变速器后壳体8安装在变速器前壳体7的尾部,还设有;第一水套3、第二水套4,所述第一水套3、第二水套4将连通离合器壳体2和电机壳体5,所述电机端盖1设有用于安装离合器分离系统的第一安装面13,所述第一水套3、第二水套4分别设有用于安装电机定子的第一安装槽31和第二安装槽41,所述电机壳体5设有第四安装槽52以及用于安装电机控制系统的第三安装槽53,所述变速器前壳体7设有第五安装槽71,所述第四安装槽52与五安装槽71配合,以组成变速机构的安装腔体。
18.所述电机端盖1还设有电机第一装配槽11、电机第一装配面12,所述离合器壳体2还设有离合器第一装配槽21、离合器第二装配槽22、离合器第一装配面23、离合器第三装配面24、离合器第二装配面25,所述电机端盖1安装在离合器壳体2的离合器第二装配槽22内,电机端盖1的电机第一装配面12与离合器壳体2的离合器第二装配面25抵顶。
19.所述电机壳体5还设有电机第一装配槽51、电机第一装配面54、电机第二装配面55、电机第三装配面56、电机第四装配面57、电机第五装配面58,离合器第一装配面23与电机第一装配面54抵顶。
20.所述第一水套3还设有第一水套第一装配面32,所述第二水套4还设有第二水套第一装配面42,所述第一水套3安装在电机壳体5的电机第一装配槽51内,且第一水套3的第一水套第一装配面32与电机壳体5的电机第四装配面57抵顶,所述第二水套4安装在电机壳体5电机第一装配槽51内,且第二水套4的第二水套第一装配面42与电机壳体5的电机第五装配面58抵顶。
21.所述控制器盖6还设有控制器盖第一装配面61和控制器盖第二装配面62,所述控制器盖第一装配面61与电机壳体5的电机第三装配面56抵顶。
22.所述变速器前壳体7还设有前壳体第一装配槽72、前壳体第一装配面73、前壳体第二装配面74,所述变速器后壳体8还设有后壳体第一装配面82、后壳体第一装配槽81,所述前壳体第一装配面73与电机壳体5的电机第二装配面55抵顶,后壳体第一装配面82与变速器前壳体7的前壳体第二装配面74抵顶,前壳体第一装配槽72、后壳体第一装配槽81、第四安装槽52、五安装槽71形成变速机构安装腔体。
23.在本实施例中,从前到后装配顺序依次为:首先,将电机端盖1的电机第一装配面12通过螺栓装配到离合器壳体2的离合器第二装配面25上,然后将第一水套3、第二水套4分别装配到电机壳体5的电机第四装配面57,电机第五装配面58上,其中,第一水套3的第一水套第一装配面32与电机壳体5的电机第四装配面57配合,第二水套4的第一装配面42与电机壳体5的电机第五装配面58配合,然后将离合器壳体2的离合器第一装配面23通过螺栓装配到电机壳体5的电机第一装配面54上,然后将变速器前壳体7的前壳体第一装配面73装配到电机壳体5的电机第二装配面55上,然后将变速器后壳体8的后壳体第一装配面82装配到变速器器前壳体7的前壳体第二装配面74,最后控制器盖6的控制器盖第二装配面62装配到电机壳体5的电机第三装配面56上,最终完成装配。
24.在本实施例中,离合器盖2的离合器第一装配槽21用于安装电机旋变和电机轴承,并采用螺栓固定,离合器壳体2的离合器第二装配槽22用于离合器的安装和密封,第一水套3和第二水套4的第一安装槽31、第二安装槽41用于安装电机定子,电机壳体5的电机第一装配槽51用于安装第一水套3和第二水套4以及电机,电机壳体5的第四安装槽52用于安装变速机构,电机壳体5的第三安装槽53用于安装电机控制器,控制器盖6的控制器盖第一装配面61用于安装电机控制器,变速器前壳体7的第五安装槽71、第一装配槽72均用于安装变速机构,变速器后壳体8的后壳体第一装配槽81用于安装变速机构。
2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水套3、第二水套4通过焊接固定在电机壳体5上,并通过第一水套3的第一水套第一装配面32与电机壳体5的电机第四装配面57抵顶实现第一水套3与电机壳体5之间的密封,通过第二水套4的第二水套第一装配面42与电机壳体5的电机第五装配面58抵顶实现第二水套4与电机壳体5之间的密封。
26.在本实施例中,在装配之前,首先需要将离合器盖2安装到电机电控组件上,然后并安装好旋变组件,再扣合上电机端盖1,组成电机总成。
27.最后应当说明: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更不是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