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安装用预埋套管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55851发布日期:2022-10-12 00:57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气安装用预埋套管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安装用预埋套管定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气安装用预埋套管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2.套管,通常用在建筑地下室,用来保护管道或者方便管道安装的铁圈,套管的分类;刚性套管、柔性防水套管、钢管套管及铁皮套管等;
3.为此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气安装工程预埋定位套管,申请号202021005183.3,可以使预埋定位套筒稳定的预埋在混凝土墙体内,同时能够提高预埋套筒外侧混凝土浇灌的质量,而且预埋定位套筒架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4.但是该专利的锁死机构利用两个连接螺杆进行挤压固定,该种方式操作不便,需要两侧进行反复的进行拧动,从而完成锁死机构的连接,导致其工作强度大,并且操作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气安装用预埋套管定位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该专利的锁死机构利用两个连接螺杆进行挤压固定,该种方式操作不便,需要两侧进行反复的进行拧动,从而完成锁死机构的连接,导致其工作强度大,并且操作繁琐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安装用预埋套管定位装置,包括预埋套管,所述预埋套管外表面对称连接有锁死机构,所述锁死机构至少包括第一半圆环、移动条、矩形块、第二半圆环和连接件;
7.所述预埋套管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半圆环,所述第一半圆环外表面设置有移动条,所述第一半圆环底端设置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半圆环,所述第二半圆环顶端设置有连接件;
8.所述预埋套管两端均设置有防尘盖,所述第二半圆环一端连接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至少包括弹簧杆、转动条和防护罩;
9.所述第二半圆环一端设置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一端设置有转动条,所述转动条一端设置有防护罩。
10.所述锁死机构包括第一半圆环、三角槽、限位槽、滑块、丝杆、移动条、矩形孔、矩形块、第二半圆环、契合孔、紧固螺杆和连接件;
11.所述预埋套管外表面对称连接有第一半圆环,所述第一半圆环外表面对称开设有三角槽,所述第一半圆环顶端中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一端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外表面位于限位槽内部位置处通过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顶端焊接有移动条,所述第一半圆环顶端两侧对称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第一半圆环底端两侧对称焊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半圆环,所述第二半圆环顶端对应矩形块底端位置处开设有契
合孔,所述第二半圆环和矩形块一端面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杆,所述第二半圆环顶端位于矩形孔内部位置处设置有连接件。
12.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的形状为矩形,所述连接件一端面开设有槽道,所述移动条一端边部开设有倒角。
13.优选的,所述第二半圆环和矩形块通过紧固螺杆固定,所述矩形块外表面和契合孔内壁之间相互贴合。
14.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定位孔、弹簧杆、转动条、防护罩和轴承;
15.所述第二半圆环一端对称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的活动端外表面通过过盈配合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外表面通过过盈配合连接有转动条,所述转动条一端面焊接有防护罩。
16.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内径大于紧固螺杆六角端的外径,所述紧固螺杆六角端厚度小于防护罩的深度。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8.1.通过锁死机构,能够便于锁死机构的安装,降低了锁死机构的安装难度,并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利用到两个连接螺杆进行挤压固定的方式,该方式简单,使用方便,并且节约了现有技术中安装所需要时间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安装效率。
19.2.通过防护机构,能够对紧固螺杆外表面进行防护,防止外界的雨水进入到紧固螺杆外表面,进一步便于后续紧固螺杆的拆卸,降低了后续紧固螺杆的拆卸难度。
附图说明
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在附图中: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锁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紧固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标号:1、预埋套管;
27.2、锁死机构;201、第一半圆环;202、三角槽;203、限位槽;204、滑块;205、丝杆;206、移动条;207、矩形孔;208、矩形块;209、第二半圆环;210、契合孔;211、紧固螺杆;212、连接件;
28.3、防尘盖;
29.4、防护机构;401、定位孔;402、弹簧杆;403、转动条;404、防护罩;405、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1.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电气安装用预埋套管定位
装置,包括预埋套管1,预埋套管1外表面对称连接有锁死机构2,锁死机构2至少包括第一半圆环201、移动条206、矩形块208、第二半圆环209和连接件212;
32.预埋套管1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半圆环201,第一半圆环201外表面设置有移动条206,第一半圆环201底端设置有矩形块208,矩形块208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半圆环209,第二半圆环209顶端设置有连接件212;
33.预埋套管1两端均设置有防尘盖3,第二半圆环209一端连接有防护机构4,防护机构4至少包括弹簧杆402、转动条403和防护罩404;
34.第二半圆环209一端设置有弹簧杆402,弹簧杆402一端设置有转动条403,转动条403一端设置有防护罩404。
35.锁死机构2包括第一半圆环201、三角槽202、限位槽203、滑块204、丝杆205、移动条206、矩形孔207、矩形块208、第二半圆环209、契合孔210、紧固螺杆211和连接件212;
36.预埋套管1外表面对称连接有第一半圆环201,第一半圆环201外表面对称开设有三角槽202,第一半圆环201顶端中部开设有限位槽203,限位槽203一端转动连接有丝杆205,丝杆205外表面位于限位槽203内部位置处通过螺纹连接有滑块204,滑块204顶端焊接有移动条206,第一半圆环201顶端两侧对称开设有矩形孔207,第一半圆环201底端两侧对称焊接有矩形块208,矩形块208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半圆环209,第二半圆环209和矩形块208通过紧固螺杆211固定,矩形块208外表面和契合孔210内壁之间相互贴合,能够便于第二半圆环209和矩形块208之间的连接,降低了第二半圆环209和矩形块208之间的连接难度,第二半圆环209顶端对应矩形块208底端位置处开设有契合孔210,第二半圆环209和矩形块208一端面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杆211,第二半圆环209顶端位于矩形孔207内部位置处设置有连接件212,连接件212的形状为矩形,连接件212一端面开设有槽道,移动条206一端边部开设有倒角,能够便于移动条206和连接件212的连接,降低了移动条206和连接件212的连接难度。
37.防护机构4包括定位孔401、弹簧杆402、转动条403、防护罩404和轴承405;
38.第二半圆环209一端对称开设有定位孔401,定位孔401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杆402,弹簧杆402的活动端外表面通过过盈配合连接有轴承405,轴承405外表面通过过盈配合连接有转动条403,转动条403一端面焊接有防护罩404,防护罩404的内径大于紧固螺杆211六角端的外径,紧固螺杆211六角端厚度小于防护罩404的深度,能够便于对紧固螺杆211六角端外侧进行防护,降低了紧固螺杆211六角端的防护难度。
3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装置适用于混凝土浇灌前的预埋,首先将锁死机构2以及防尘盖3拆卸,然后在建筑需要预埋的位置设置的建筑模板上开设与预埋套管1外径相适配的通孔,然后将预埋套筒分别穿过两个建筑模板开设的通孔,然后安装锁死机构2,此时使用人员将第一半圆环201和第二半圆环209进行安装,并且此时矩形块208进入契合孔210内部,并且连接件212进入到矩形孔207内部,接着使用人员转动紧固螺杆211,紧固螺杆211转动后对矩形块208和第二半圆环209之间进行固定,接着使用人员转动丝杆205,丝杆205转动时带动滑块204移动,滑块204移动时移动条206移动,移动条206移动时进入到连接件212内部,并且带动连接件212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条206两端完全进入到连接件212内部,能够便于锁死机构2的安装,降低了锁死机构2的安装难度,并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利用到两个连接螺杆进行挤压固定的方式,该方式简单,使用方便,并且节约了现有
技术中安装所需要时间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安装效率。
40.接着使用人员拉动防护罩404,防护罩404移动时带动转动条403移动,转动条403移动时带动弹簧杆402沿着定位孔401内部拉伸,然后使用人员转动转动条403,转动条403沿着轴承405在弹簧杆402外表面转动,并且带动防护罩404一端完全进入到紧固螺杆211六角端外侧,并且使得紧固螺杆211进入到防护罩404内部,从而能够对紧固螺杆211外表面进行防护,防止外界的雨水进入到紧固螺杆211外表面,进一步便于后续紧固螺杆211的拆卸,降低了后续紧固螺杆211的拆卸难度。
4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