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移动式智控补偿装置的散热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97157发布日期:2022-09-03 03:44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移动式智控补偿装置的散热单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移动式智控补偿装置的散热单元。


背景技术:

2.新能源发电站作为新能源运行的核心实施,它的技术水平、发电能力、运行成本和安全性是直接决定了新能源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发电站的无功补偿设备作为必备的关键功能装置之一,它的技术指标、安全性、稳定性关系到发电站能否正常低成本运行,对企业的发电成本影响较大。移动式无功补偿装置作为发电站无功功率设备的测试临时负载,直接影响新能源发电站验收监测参数的准确性。目前,应用原有技术的无功补偿装置逐步落伍,已经不能满足现有新建的新能源发电站的测试需求。因此,具有免吊装可移动、集装箱式静止无功svg补偿装置逐步研发应用,新的装置是集大功率电力电子、数字控制、机械、电气、液压传动、循环散热、无线遥控等多技术于一体的先进设备。在新的装置中因为大量大功率电力电子模块集中工作,现有的型材和水冷散热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散热需求。因此,提供一款“散热效率高、无热阻、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的散热产品,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经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移动式智控补偿装置的散热单元,提高散热效率,降低产品成本、体积和重量,保证补偿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用于移动式智控补偿装置的散热单元,包括散热体、罩体、风扇,散热体与罩体固定连接,风扇固定连接在罩体上;散热体上安装有功率模块;罩体上设有出风口、安装框、风扇凹槽、入风口,罩体顶部设有入风口,入风口下方设有风扇凹槽,风扇凹槽底部开有出风口,风扇固定在风扇凹槽内;安装框设置在罩体侧部;
6.所述的散热体包括散热管、散热板,散热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散热管;所述的散热管包括散热片、真空封口、导热腔、焊接端口;导热腔一端为真空封口,另一端为焊接端口,焊接端口与散热板固定连接;散热管为一体式结构;
7.所述的散热板包括基体、蒸发芯、塞堵ⅰ、塞堵ⅱ;基体与安装框固定连接,基体上固定有功率模块;基体包括吸热腔、焊接通腔、焊接腔ⅰ、焊接腔ⅱ;基体内设有若干吸热腔,吸热腔内固定有蒸发芯,吸热腔两端面分别加工有焊接腔ⅰ、焊接腔ⅱ,焊接腔ⅰ、吸热腔、焊接腔ⅱ相互连通;焊接腔ⅰ内焊接固定有塞堵ⅰ,焊接腔ⅱ内焊接固定有塞堵ⅱ。
8.所述的罩体为一体式结构。
9.所述的塞堵ⅰ的一侧加工有焊接坡口ⅰ;塞堵ⅱ的一侧加工有焊接坡口ⅱ。
10.所述的蒸发芯与吸热腔一次烧结连接或焊接连接。
11.所述的吸热腔包括吸热腔ⅰ、吸热腔ⅱ,吸热腔ⅰ的截面面积大于吸热腔ⅱ的截面面积,吸热腔ⅰ与吸热腔ⅱ相互交错布置。
12.所述的吸热腔ⅰ上设有若干焊接通腔;焊接通腔与散热管的焊接端口焊接固定。
13.所述的蒸发芯内设有均热腔
14.所述的吸热腔内部表面为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为半圆形、弧形、矩形、三角形或梯形。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用于移动式智控补偿装置的散热单元实现了散热片与散热管、散热管与吸热腔、吸热腔与基体间无接触热阻,不仅提高了散热单元的散热效率和生产效率,而且,极大地减低了产品生产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其次,散热板基体上吸热腔采用通腔结构并在吸热腔内部安装吸热芯,实现了功率模块交替工作时,工作的功率模块的热量能够迅速传递到停止工作的功率模块部位,不仅充分发挥了散热单元的整体散热效率,还切实解决了散热单元功率模块积温问题。最后,吸热腔内部表面采用凸起结构,进一步增强了吸热腔的换热面积,提升了散热单元的整体换热强度。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0.图4是罩体的主视图。
21.图5是罩体的侧视图。
22.图6是罩体的俯视图。
23.图7是散热体主视图。
24.图8是散热体的侧视图。
25.图9是基体的主视图。
26.图10是基体的侧视图。
27.图11是基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8.图12是吸热腔ⅰ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3是吸热腔ⅱ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4是塞堵ⅰ的主视图。
31.图15是塞堵ⅰ的侧视图。
32.图16是塞堵ⅱ的主视图。
33.图17是塞堵ⅱ的侧视图。
34.图18是蒸发芯ⅰ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9是蒸发芯ⅱ的结构示意图。
36.图20是散热管主视图。
37.图21是散热管侧视图。
38.图中:1-散热体2-罩体3-风扇4-螺栓ⅰ5-沉头螺钉6-功率模块7-螺栓
ⅱꢀ
8-螺母9-出风口10-安装框11-风扇凹槽12-入风口13-散热管14-散热板 15-蒸发芯ⅰ16-塞堵ⅰ17-焊剂18-沉孔19-螺纹孔20-吸热腔ⅰ21-吸热腔
ⅱꢀ
22-焊接通腔23-焊接腔ⅱ24-焊接坡口ⅰ25-塞堵ⅱ26-焊接坡口ⅱ27-散热片 28-真空封口29-导热腔30-焊接端口31-蒸发芯ⅱ32-均
热腔33-焊接腔ⅰ34-基体。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40.见图1~图3,一种移动式智控补偿装置用散热单元,包括散热体1、罩体2、风扇3,散热体1与罩体2采用沉头螺钉5固定连接,罩体2与风扇3采用螺栓ⅰ4连接固定,散热体1与功率模块6采用螺栓ⅱ7连接固定。
41.见图4~图6,罩体2上设有出风口9、安装框10、风扇凹槽11、入风口12,罩体2 顶部设有入风口12,入风口12下方设有风扇凹槽11,风扇凹槽11底部开有出风口9,风扇3固定在风扇凹槽11内;安装框10设置在罩体2侧部,螺母8焊接或铆接在风扇凹槽11内部和安装框10内部;风扇3放置在风扇凹槽11,并用螺栓ⅰ4与风扇凹槽11内部焊接的螺母8连接固定在罩体2的入风口12与出风口9之间,罩体2采用一次折弯成型工艺加工或各部位拼接加工,各部位接口处采用焊接工艺或铆接工艺连接成一体结构。
42.见图7~图21,散热体1包括散热管13、散热板14、焊剂17,散热板14上通过焊剂 17焊接有若干散热管13。
43.散热管13包括散热片27、真空封口28、导热腔29、焊接端口30;导热腔29一端为真空封口28,另一端为焊接端口30,焊接端口30与散热板14固定连接;散热管13为一体式结构。散热片27采用铲翅工艺直接在管壁上加工完成,真空封口28采用模具旋头一次加工密封或氩弧焊焊接密封。
44.散热板14包括基体34、蒸发芯ⅰ15、蒸发芯ⅱ31、塞堵ⅰ16、塞堵ⅱ25、焊剂17,基体34与安装框10固定连接,基体34上固定有功率模块6。
45.基体34包括沉孔18、螺纹孔19、吸热腔、焊接通腔22、焊接腔ⅰ33、焊接腔ⅱ23,基体34上的沉孔18用于放入沉头螺钉5,并与罩体2的安装框10内部的螺母8连接,使基体34固定在罩体2上;基体34上的螺纹孔19与螺栓ⅱ7连接将功率模块6固定在基体 34上;基体34内设有若干吸热腔,基体34与吸热腔采用拉制工艺一次加工成型。吸热腔内固定有蒸发芯,二者采用一次烧结工艺连接或焊接连接。吸热腔两端面分别加工有焊接腔ⅰ33、焊接腔ⅱ23,焊接腔ⅰ33、吸热腔、焊接腔ⅱ23相互连通;焊接腔ⅰ33内焊接固定有塞堵ⅰ16,焊接腔ⅱ23内焊接固定有塞堵ⅱ25。塞堵ⅰ16一侧加工有焊接坡口
ⅰꢀ
24,和塞堵ⅱ25一侧加工有焊接坡口ⅱ26,散热管13的焊接端口30插入基体34的焊接通腔22中并采用焊剂17焊接固定密封。吸热腔包括吸热腔ⅰ20、吸热腔ⅱ21,吸热腔
ⅰꢀ
20的截面面积大于吸热腔ⅱ21的截面面积,吸热腔ⅰ20与吸热腔ⅱ21相互交错布置。吸热腔ⅰ20上加工有多个焊接通腔22,焊接通腔22与散热管13的焊接端口30焊接固定。相应的,吸热腔ⅰ20、吸热腔ⅱ21内分别设有蒸发芯ⅰ15、蒸发芯ⅱ31,蒸发芯ⅰ15和蒸发芯ⅱ31内部有均热腔32。吸热腔内部表面加工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为半圆形、弧形、矩形、三角形或梯形。
46.罩体2的材质为钢材或铝材。散热管13的材质为铜材或铝材。散热板14的基体34 的材质为铜材或铝材。蒸发芯ⅰ15和蒸发芯ⅱ31的材质为铜材或铝材。塞堵ⅰ16和塞堵ⅱ25的材质为铜材或铝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