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保护电路、电池的放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78445发布日期:2022-11-15 18:17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保护电路、电池的放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保护电路、电池的放电电路。


背景技术:

2.在储能系统中,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的供电电源通常需要外部信号激活,例如按键激活、端口电压激活或储能变流器(power conversion system,pcs)激活等。
3.按键激活电池时,按键被按下的瞬间即激活电池放电,但是若电池是处于欠压或者过压情况下,反复进行按键激活,会出现电池过放的情况,减少电池使用寿命,并且电池过压还可能会对外接电路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保护电路、电池的放电电路,解决在电池过压或者欠压时激活电池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实现在电池欠压或者过压时保护保护电池的功能。
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保护电路,所述电池所在的电能输出电路在接收到激活信号时导通,以使所述电池输出电信号,所述电池保护电路包括:
6.欠压检测模块,与电池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的电压,并在所述电池的电压小于等于欠压保护阈值时,输出第一保护信号;
7.过压检测模块,与所述电池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的电压,并在所述电池的电压大于等于过压保护阈值时,输出第二保护信号;
8.触发模块,所述触发模块分别与所述欠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过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保护信号或所述第二保护信号时,断开激活信号的传输电路,以使所述电池所在的电能输出电路无法接收所述激活信号。
9.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欠压检测模块包括:
10.第一采样单元,所述第一采样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连接,用于对所述电池的电压进行采样,并在所述电池的电压小于等于所述欠压保护阈值时,输出欠压信号;
11.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在所述电池和所述触发模块的受控端之间,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受控端与所述第一采样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受控端接收到所述欠压信号时断开,以输出所述第一保护信号。
12.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一采样单元包括:
13.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连接;
14.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15.第一稳压管,所述第一稳压管的参考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
稳压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管的正极接地。
16.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
17.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连接;
18.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稳压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触发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在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接收到所述欠压信号时断开,以输出所述第一保护信号。
19.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过压检测模块包括:
20.第二采样单元,所述第二采样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连接,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采样,并在所述电池的电压大于等于所述过压保护阈值时,输出过压信号;
21.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在所述电池和所述触发模块之间,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受控端与所述第二采样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受控端接收到所述过压信号时导通,以输出所述第二保护信号。
22.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二采样单元包括:
23.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连接;
24.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25.第二稳压管,所述第二稳压管的参考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管的正极接地。
26.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
27.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与所述第二稳压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接收到所述过压信号时导通;
28.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之间;
29.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
30.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受控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触发模块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在所述第二开关管导通时导通,以输出所述第二保护信号;
31.第八电阻,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32.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触发模块包括:
33.第九电阻,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欠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过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34.第四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的受控端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当所述第四开关管的受控端接收到所述第一保护信号或所述第二保护信号时,触发所述第四开关管断开,从而断开激活信号的传输电路。
35.第十电阻,所述第十电阻连接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受控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之间。
36.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的放电电路,所述放电电路包括:
37.激活电路,所述激活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激活按键与电池连接,在所述激活按键按下时,所述激活电路的输入端生成激活信号并传输至输出端;
38.电能输出电路,所述电能输出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电能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放电管理模块连接,所述电能输出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激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能输出电路的受控端接收到所述激活信号时,导通所述电能输出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39.电池保护电路,所述电池保护电路为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所述电池保护电路的触发模块与所述激活电路的受控端连接,在所述电池的电压欠压或者过压时,所述触发模块触发所述激活电路断开,以使所述电池所在的电能输出电路无法接收所述激活信号。
40.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激活电路包括:
41.第五开关管,所述第五开关管的受控端与所述触发模块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激活按键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在所述电池欠压或者过压时断开;
42.第六开关管,所述第六开关管的受控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六开关管在所述第五开关管断开时断开;
43.所述电能输出电路包括:
44.第七开关管,所述第七开关管的受控端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七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第七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连接,所述第七开关管在所述第六开关管断开时断开,以阻止所述电池通过所述放电管理模块放电。
45.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对电池进行欠压和过压检测,避免在电池过压或者欠压时激活电池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实现在电池欠压或者过压时保护保护电池的功能。
4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47.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8.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种电池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49.图2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二种电池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50.图3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三种电池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51.图4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四种电池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52.图5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五种电池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53.图6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六种电池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54.图7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七种电池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55.图8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八种电池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56.图9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九种电池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57.图10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种电池的放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58.图11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二种电池的放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59.图12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三种电池的放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60.标号说明:
61.110:欠压检测模块
62.120:过压检测模块
63.130:触发模块
64.111:第一采样单元
65.112:第一开关单元
66.121:第二采样单元
67.122:第二开关单元
68.210:激活电路
69.220:电能输出电路
70.230:电池保护电路
71.r1~r20:第一电阻~第二十电阻
72.u1:第一稳压管
73.u2:第二稳压管
74.q1~q7:第一开关管~第七开关管
75.c1~c5:第一电容~第五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76.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7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7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79.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80.电池所在的电能输出电路在接收到激活信号时导通,电池可以对外输出电信号。电池处于欠压或者过压情况下,反复的激活电池,会出现电池过放的情况,从而减少电池使用寿命,并且电池过压则会对电池的外接电路造成损伤。
81.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电池保护电路,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种电池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路至少包括以下部分。
82.欠压检测模块110,与电池连接,用于检测电池的电压,并在电池的电压小于等于欠压保护阈值时,输出第一保护信号。
83.过压检测模块120,与电池连接,用于检测电池的电压,并在电池的电压大于等于过压保护阈值时,输出第二保护信号。
84.触发模块130,触发模块130分别与欠压检测电路110的输出端和过压检测电路12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第一保护信号或第二保护信号时,断开激活信号的传输电路,以使电池所在的电能输出电路无法接收激活信号。
85.用户可以通过物理硬键或者软键生成激活信号,激活信号的传输电路可以将其传递至电能输出电路,电能输出电路在接收到激活信号后导通,电池得以释放电能。触发模块在接收到第一保护信号或第二保护信号断开激活信号的传输电路,因此电池所在的电能输出电路无法接收激活信号,进而无法放电。
86.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对电池进行欠压和过压检测,避免在电池过压或者欠压时激活电池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实现在电池欠压或者过压时保护保护电池的功能。
87.图2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二种电池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图1的基础上,欠压检测模块110至少包括以下部分。
88.第一采样单元111,第一采样单元111的输入端与电池连接,用于对电池的电压进行采样,并在电池的电压小于等于欠压保护阈值时,输出欠压信号。
89.第一开关单元112,第一开关单元112连接在电池和触发模块130的受控端之间,第一开关单元112的受控端与第一采样单元111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一开关单元112的受控端接收到欠压信号时断开,以输出第一保护信号。
90.本技术实施例通过第一采样单元111对电池进行采样,并在电池欠压时输出欠压信号,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12断开,以输出第一保护信号。
91.图3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三种电池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图2的基础上,第一采样单元111至少包括以下部分。
92.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电池连接;
93.第二电阻r2,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
94.第一稳压管u1,第一稳压管u1的参考极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稳压管u1的负极与第一开关单元112连接,第一稳压管u1的正极接地,第一稳压管u1在电池的电压小于等于欠压保护阈值时截止,以输出欠压信号。
95.本技术实施例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对电池进行分压,电池欠压时,第二电阻r2第一端的电压小于第一稳压管u1的导通电压,第一稳压管u1截止,第一稳压管u1的负极呈高阻态,输出欠压信号。
96.需要说明的是,电池既不欠压也不过压,处于正常电压值范围时,第二电阻r2第一端的电压大于等于第一稳压管u1的导通电压,第一稳压管u1导通。
97.图4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四种电池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图3的基础上,第一开关单元112至少包括以下部分。
98.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电池连接。
99.第一开关管q1,第一开关管q1的受控端分别与第一稳压管u1的负极和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与电池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与触发模块130连接,第一开关管q1在第一开关管q1的受控端接收到欠压信号时断开,以输出第一保护信号。
100.第一稳压管u1截止时,电池、第三电阻r3以及第一稳压管u1组成的回路断开,第一开关管q1的受控端接收到的欠压信号为高电平的电池电压,第一开关管q1在高电平信号作用下断开,输出第一保护信号,该第一保护信号为低电平信号。
101.需要说明的是,电池处于正常电压值范围时,第一稳压管u1导通,第一开关管q1的受控端的电压被第一稳压管u1接地,即第一开关管q1的受控端为低电平的导通电压,第一开关管q1在导通电压的作用下导通,则此时触发模块接收到的为电池bat的电压,即高电平,非低电平的第一保护信号。
102.在具体实施中,第一开关管q1可以采用pnp型三极管或者p沟道mos管,以在接收到欠压信号时断开。
103.图5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五种电池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图1的基础上,过压检测模块120至少包括以下部分。
104.第二采样单元121,第二采样单元121的输入端与电池连接,用于对电池进行采样,并在电池的电压大于等于过压保护阈值时,输出过压信号。
105.第二开关单元122,第二开关单元122连接在电池和触发模块130之间,第二开关单元122的受控端与第二采样单元121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二开关单元122的受控端接收到过压信号时导通,以输出第二保护信号。
106.本技术实施例通过第二采样单元121对电池进行采样,并在电池过压时输出过压信号,控制第二开关单元122断开,以输出第二保护信号。
107.图6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六种电池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图5的基础上,第二采样单元121至少包括以下部分。
108.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电池连接。
109.第五电阻r5,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接地。
110.第二稳压管u2,第二稳压管u2的参考极与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稳压管u2的负极与第二开关单元122连接,第二稳压管u2的正极接地,第二稳压管u2在电池的电压大于等于过压保护阈值时导通,以输出过压信号。
111.本技术实施例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对电池进行分压,电池过压时,第五电阻r5第一端的电压大于等于第二稳压管u2的导通电压,第二稳压管u2导通,输出过压信号,即为第二稳压管u2的导通电压。
112.值得注意的是,电池处于正常电压值范围或者欠压时,第五电阻r5第一端的电压小于第二稳压管u2的导通电压,第二稳压管u2截止,第二稳压管u2的负极呈高阻态,此时不输出过压信号,保证电池可以被激活。
113.假设过压保护阈值为umax,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阻值分别为r4和r5,第二稳压管u2的导通电压为u2。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通过设置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得到阻
值关系,使得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满足以下关系。
[0114][0115]
图7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七种电池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图6的基础上,第二开关单元122至少包括以下部分。
[0116]
第二开关管q2,第二开关管q2的受控端与第二稳压管u2的负极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与电池连接,在第二开关管q2的受控端接收到过压信号时导通。
[0117]
第六电阻r6,第六电阻r6连接于第二开关管q2的受控端和第二开关管q2的受控端第一端之间。
[0118]
第七电阻r7,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连接。
[0119]
第三开关管q3,第三开关管q3的受控端与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端与触发模块130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第二端接地,在第二开关管q3导通时导通,以输出第二保护信号。
[0120]
第八电阻r8,第八电阻r8连接于第三开关管q3的受控端和第三开关管q3的第二端之间。
[0121]
电池过压时,第二稳压管u2导通,第二开关管q2的受控端接地,则第二开关管q2导通,此时电池、第六电阻r6以及第二稳压管u2组成的回路导通。第二开关管q2的受控端接收到的过压信号为第二稳压管u2导通时的接地电压即低电平,第二开关管q2在导通电压的作用下导通。
[0122]
第二开关管q2导通,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对电池进行分压,因此第三开关管q3的受控端电压为高电平,第三开关管q3导通,将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端电压拉低,输出第二保护信号,该第二保护信号为低电平。
[0123]
相应的,电池处于正常电压值范围或者欠压时,第二稳压管u2截止,第二开关管q2的受控端电压为高电平的电池电压,第二开关管q2断开,第三开关管q3的受控端电压为低电平信号,第三开关管q3截止,此时不输出第二保护信号。
[0124]
在具体实施中,第二开关管q2可以采用pnp型三极管或者p沟道mos管,以在接收到过压信号时导通,第三开关管q3可以采用npn型三极管或者n沟道mos管,以在第二开关管q2导通时导通。
[0125]
图8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八种电池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图1的基础上,触发模块130至少包括以下部分。
[0126]
第九电阻r9,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与欠压检测电路110的输出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与过压检测电路120的输出端连接。
[0127]
第四开关管q4,第四开关管q4的受控端与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第二端接地,当第四开关管q4的受控端接收到第一保护信号或第二保护信号时,触发第四开关管q4断开,从而断开激活信号的传输电路。
[0128]
第十电阻r10,第十电阻r10连接于第四开关管q4的受控端和第四开关管q4的第二端之间。
[0129]
电池欠压或者过压时,第四开关管q4的受控端接收到第一保护信号或第二保护信号时,触发第四开关管q4断开,从而断开激活信号的传输电路;相应的,电池处于正常电压
范围时,第四开关管q4导通,激活信号的传输电路得以正常传输激活信号。
[0130]
在具体实施中,第四开关管q4可以采用npn型三极管或者n沟道mos管,以在接收到第一保护信号或第二保护信号时断开。
[0131]
图9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九种电池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电池保护电路至少包括欠压检测模块110、过压检测模块120以及触发模块130。
[0132]
其中,欠压检测模块110的结构与图4所示的欠压检测模块110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133]
其中,过压检测模块120的结构与图7所示的过压检测模块120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134]
其中,触发模块130的结构与图8所示的触发模块130结构相同。进一步,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与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端连接。
[0135]
电池欠压时,第二电阻r2第一端的电压小于第一稳压管u1的导通电压,第一稳压管u1截止,第一稳压管u1的负极呈高阻态,输出欠压信号。第一开关管q1的受控端接收到的欠压信号为高电平的电池电压,第一开关管q1在高电平信号作用下断开,输出低电平的第一保护信号。第四开关管q4在低电平信号的作用下断开,从而断开激活信号的传输电路。
[0136]
电池欠压或处于正常电压值范围时,第五电阻r5第一端的电压小于第二稳压管u2的导通电压,第二稳压管u2截止,第二稳压管u2的负极呈高阻态。第二开关管q2的受控端电压为高电平的电池电压,第二开关管q2断开,第三开关管q3的受控端电压为低电平信号,第三开关管q3截止,此时不输出第二保护信号。
[0137]
电池处于正常电压值范围时,第二电阻r2第一端的电压大于等于第一稳压管u1的导通电压,第一稳压管u1导通。第一开关管q1的受控端电压为第一稳压管u1的低电平的导通电压,第一开关管q1在导通电压的作用下导通,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对电池进行分压,因此第四开关管q4的受控端电压为高电平,第四开关管q4导通,激活信号的传输电路导通。
[0138]
电池过压时,第五电阻r5第一端的电压大于等于第二稳压管u2的导通电压,第二稳压管u2导通,输出过压信号,即为第二稳压管u2的导通电压。第二开关管q2的受控端接收到的过压信号为第二稳压管u2导通电压,第二开关管q2在导通电压的作用下导通。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对电池进行分压,因此第三开关管q3的受控端电压为高电平,第三开关管q3导通,将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端电压拉低,输出低电平的第二保护信号。第四开关管q4的受控端在低电平信号作用下断开,从而断开激活信号的传输电路。
[0139]
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对电池进行欠压和过压检测,在电池欠压或者过压时,断开激活信号的传输电路,避免在电池过压或者欠压时激活电池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实现在电池欠压或者过压时保护保护电池的功能。
[0140]
图10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种电池的放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放电电路至少包括以下部分。
[0141]
激活电路210,激活电路210的输入端通过激活按键与电池连接,在激活按键s1按下时,激活电路210的输入端生成激活信号并传输至输出端。
[0142]
电能输出电路220,电能输出电路220的输入端与电池连接,电能输出电路220的输
出端与放电管理模块连接,电能输出电路220的受控端与激活电路210的输出端连接,电能输出电路220的受控端接收到激活信号时,导通电能输出电路22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0143]
电池保护电路230,电池保护电路230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示的电池保护电路,电池保护电路230的触发模块与激活电路的受控端连接,在电池的电压欠压或者过压时,触发模块触发激活电路断开,以使电能输出电路220无法接收激活信号。
[0144]
在电池处于正常电压范围时,用户可以通过物理硬键或者软键等形式的激活按键生成激活信号,激活电路可以将其传递至电能输出电路,电能输出电路在接收到激活信号后导通,电池得以释放电能。
[0145]
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的放电电路,在电池欠压或者过压时,通过电池保护电路断开激活电路,避免在电池过压或者欠压时激活电池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实现在电池欠压或者过压时保护保护电池的功能。
[0146]
图11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二种电池的放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图10的基础上,激活电路210包括:
[0147]
第五开关管q5,第五开关管q5的受控端与触发模块连接,第五开关管q5的第一端与激活按键s1连接,第五开关管q5在电池欠压或者过压时断开。
[0148]
第六开关管q6,第六开关管q6的受控端与第五开关管q5的第二端连接,第六开关管q6的第一端接地,第六开关管q6在第五开关管q5断开时断开。
[0149]
电能输出电路220包括:
[0150]
第七开关管q7,第七开关管q7的受控端与第六开关管q6的第二端连接,第七开关管q7的第一端与电池连接,第七开关管q7的第二端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第七开关管q7在第六开关管q6断开时断开,以阻止电池通过放电管理模块放电。
[0151]
电池欠压或者过压时,第五开关管q5在触发模块的作用断开,第六开关管q6随之断开,第七开关管q7断开,电能输出电路1020断开;电池处于正常电压范围时,第五开关管q5在触发模块的作用导通,第六开关管q6随之导通,第七开关管q7导通,电能输出电路1020导通。
[0152]
在具体实施中,第五开关管q5可以采用pnp型三极管或者p沟道mos管,第六开关管q6可以采用npn型三极管或者n沟道mos管,第七开关管q7可以采用pnp型三极管或者p沟道mos管,以在接收到第一保护信号或第二保护信号时断开。
[0153]
图12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三种电池的放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在图9和图11的基础上,电池保护电路230为图9所示的池保护电路。
[0154]
激活电路210还包括:
[0155]
第十一电阻r11,连接于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一端与第五开关管q5的受控端之间。
[0156]
第十二电阻r12,连接于激活按键s1和第五开关管q5的第二端之间。
[0157]
第十三电阻r13,连接于第五开关管q5受控端和第二端之间。
[0158]
第一电容c1,第一端与第五开关管q5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接地,用于滤波。
[0159]
第二电容c2,第一端与第五开关管q5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接地,用于滤波。
[0160]
第十四电阻r14、第一稳压二极管d1以及第十五电阻r15,三者依次串联于第五开关管q5的第一端与第六开关管q6的受控端之间,其中,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靠近第六开关管q6的受控端方向,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靠近第五开关管q5的第一端方向。
[0161]
第十六电阻r16,连接于第六开关管q6的受控端与第六开关管q6的第二端之间。
[0162]
第十七电阻r17,连接于第六开关管q6的第二端与第七开关管q7的受控端之间。
[0163]
电能输出电路220还包括:
[0164]
第十八电阻r18及第三电容c3,均连接于第七开关管q7的受控端与第一端之间。
[0165]
第十九电阻r19、第二二极管d2、第二十电阻r20,依次串联于第七开关管q7的第二端和电池管理系统之间,其中,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靠近第七开关管q7的第二端方向,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靠近电池管理系统方向。
[0166]
第四电容c4,第一端连接于第十九电阻r19与第二二极管d2之间,第二端接地。
[0167]
第五电容c5,第一端连接于第二十电阻r20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第二端接地。
[0168]
电池欠压或者过压时,第四开关管q4断开,第五开关管q5断开,第六开关管q6随之断开,第七开关管q7断开,电池无法通过电池管理系统放电;电池处于正常电压范围时,第四开关管q4导通,第五开关管q5导通,第六开关管q6随之导通,第一稳压二极管d1单向击穿,第七开关管q7导通,电池得以通过电池管理系统放电。
[0169]
在具体实施中,第五开关管q5可以采用pnp型三极管或者p沟道mos管,第六开关管q6可以采用npn型三极管或者n沟道mos管,第七开关管q7采用pnp型三极管或者p沟道mos管。
[0170]
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的放电电路,在电池欠压或者过压时,通过电池保护电路断开激活电路,避免在电池过压或者欠压时激活电池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实现在电池欠压或者过压时保护保护电池的功能。
[0171]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