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73099发布日期:2023-02-24 18:58阅读:64来源:国知局
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一储能领域,尤其涉及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2.储能系统离并网功能使得储能系统可以实现储能电源与电网间的交直流切换,在离并网功能中存储电量,以用于供电于紧急用电的设备。值得一提的是,并网是指用电或发电设备与电网相连接,吸收电网电能或者向电网发电。离网是指用电或发电设备不与电网连接,由储能电源提供电能。
3.现有的储能电源设有多个输出接口,以用于不同的设备被连接于储能电源。用户通过一些数据线或者充电线将至少一个设备连接于储能电源后,所述储能电源可供电于设备。当储能电源供电于多个设备时,由于储能电源的输出端口的端口类型和数量的限制和设备的充电头类型的匹配量,常常需要将储能电源连接一个插排,以满足不同设备共同充电的需求。因此设备得与储能电源处在一定距离的空间范围内,并且设备必须要和所述储能电源通过电线连接,进而使得储能电源不能够为在一定距离外的至少一个设备方便地供电。更值得一提的是,多种电线被保持于至少二个设备和储能电源之间,容易发生磕绊、拉扯的意外,不利于用户安全方便地使用设备和储能电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电源供电于至少二个设备,所述设备被间隔地保持。
5.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设备能够给保持一定距离的至少二个所述设备供电,解决了用户不同位置的设备充电的需求。
6.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设备适用于户外环境,对于用户需要移动电源时,所述储能设备设有至少二个可充电于所述设备的充电装置。
7.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设备包括至少一所述充电装置和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电源和所述充电装置可被分离地供电于至少二个设备。
8.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设备包括一储能电源和至少一所述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充电装置被设置于所述储能电源后被所述储能电源供电。
9.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设备的所述储能电源和所述充电装置可被分离的方式给不同位置的所述设备供电。
10.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充电装置被以收容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储能电源后被所述储能电源供电。
11.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充电装置可
被置入于所述储能电源的方式被所述储能电源充电,使得所述充电装置和所述储能电源可被集成为一体,而不需要零散地被保持于不同的位置。
12.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充电装置以被所述储能电源支撑的方式电路连接于被所述储能电源,进而所述充电装置被所述储能电源供电。
13.本技术的其它优势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图特地指出的手端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
14.依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技术的一储能电源,包括:
15.一电源主体;
16.一接电部,其中所述接电部被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源主体,以供所述接电部被供电,所述电源主体存储自所述接电部输送的电能;以及
17.至少一输出部,其中所述输出部进一步地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充电连接端部和一个或一个以上ac输出单元,其中所述ac输出单元和所述充电连接端部分别被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源主体,其中所述ac输出单元输出交流电,所述充电连接端部输出直流电。
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连接端部和所述ac输出单元错面地保持。
1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能电源包括至少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以及连接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的至少一周向侧面,其中所述充电连接端部的至少其中一个和所述ac输出单元被相邻地保持于所述储能电源的所述周向侧面的其中二个。
2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能电源包括至少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以及连接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的至少一周向侧面,其中所述充电连接端部的至少其中一个和所述ac输出单元被相邻地保持于所述储能电源的所述周向侧面和所述顶面的其中二个。
2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能电源包括一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壳主体和至少一收容部,其中所述收容部被置于所述壳主体,所述收容部沿着其中轴的长度延伸方向和所述ac输出单元的接口朝向错面地设置。
2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能电源包括至少一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一收容部,所述收容部具有至少一收容腔和导通所述收容腔和外部空间的一收容开口,所述收容部的收容腔至收容开口的延伸方向和所述ac输出单元的接口朝向形成一定角度。
2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能电源包括至少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以及连接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的至少一周向侧面,其中所述充电连接端部被设置于所述周向侧面的其中一个,并且所述充电连接端部被保持于一个所述周向侧面的沿着所述壳体高度方向中轴的一侧。
2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能电源进一步地包括二个或二个以上所述充电连接端部,以供所述充电连接端部分别以直接接触的方式电路连接于至少一充电装置。
2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能电源包括至少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以及连接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的至少一周向侧面,其中二个或二个以上所述充电连接端部被保持于周向侧面的一个侧面;或
26.二个或二个以上所述充电连接端部被保持于周向侧面的二个相邻侧面;或
27.二个或二个以上所述充电连接端部被保持于一个以上侧面和/或顶面。
2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充电连接端部被设置的位置选自靠近所述壳体的所述顶面、靠近所述底面以及靠近所述周向侧面的类型组。
2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能电源包括一壳体,所述充电连接端部被设置于所述壳体表面,以供设备被置于贴近所述壳体表面以被所述充电连接端部电路连接。
3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能电源包括一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壳主体和至少一收容部,其中所述收容部被置于所述壳主体,所述充电连接端部被设置于所述收容部,以供设备以所述收容部限位的方式被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连接端部。
3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能电源包括一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壳主体和被设置于所述壳主体的至少一收容部,并且所述壳体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以及连接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的至少一周向侧面,其中所述收容部被暴露于所述周向侧面的其中一个,并且所述收容部被保持于一个所述周向侧面且沿着其高度方向中轴的一侧。
3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容部包括至少一收容主体,并且具有一收容腔以及一导通所述收容腔与外部空间的一收容开口,其中所述充电装置被直推于被所述收容主体界定的所述收容腔的方式被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连接端部。
3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容部包括一收容主体,并且所述收容部具有一收容腔以及一导通所述收容腔与外部空间的一收容开口,所述充电连接端部以被设置于所述收容主体并且被设置地朝向所述收容开口。
3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容部进一步地包括一收容主体和一弹出机构,其中所述收容主体界定所述收容腔,所述弹出机构被设置于所述收容主体,当所述弹出机构在一收容位置和一释放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弹出机构处于所述释放位置时,所述弹出机构不凸出所述收容主体的侧壁,以不凸出至所述收容腔;当所述弹出机构处于所述收容位置时,所述弹出机构凸出所述收容主体的侧壁至所述收容腔,以供卡位至少一充电装置。
3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容部的至少其中一个被可收纳地被设置于所述壳主体,所述收容部在一收容位置和一收纳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收容部处于所述收容位置,所述收容部和所述壳主体界定所述收容腔,当所述收容部处于所述收纳位置,所述收容部被收纳地保持于所述壳主体。
3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输出部进一步地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dc输出单元,其中所述dc输出单元被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源主体,以输出电流,所述充电连接端部的朝向和所述dc输出单元的接口朝向共面或者所述充电连接端部的朝向和所述dc输出单元的朝向形成一定角度。
3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输出部进一步地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dc输出单元,所述dc输出单元以电线连接的方式输出电流,其中所述充电连接端部的至少其中一个和所述dc输出单元错面地被设置或者共面地被设置。
3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容部沿着其中轴的长度延伸方向和所述 dc输出单元的接口朝向共面或者所述收容部沿着其中轴的长度延伸方向和所述 dc输出单元的朝向形成一定角度。
3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容部具有至少一收容腔和导通所述收容腔和外部空间的一收容开口,所述收容部的收容腔至收容开口的延伸方向和所述 dc输出单元的
接口朝向一致或者形成一定角度。
4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连接端部包括至少一对接充电连接端和 /或至少一无线充电连接端,所述对接充电连接端和所述无线充电连接端被分别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源主体,所述对接充电连接端以电连接件直接接触于至少一充电装置的方式输出电流,所述无线充电连接端无线地输出电流。
4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能电源进一步地包括至少一输出部,其中所述电源主体进一步地包括至少一电池模块和至少一控制模组,其中所述电池模块和所述控制模组被电路连接,其中所述控制模组控制所述电池模块输出电流至所述输出部;和/或存储自所述接电部输送的电能。
42.依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技术的一一储能设备,包括:
43.一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电源包括:
44.一电源主体;
45.一接电部,其中所述接电部被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源主体,以供所述接电部被供电,所述电源主体存储自所述接电部输送的电能;以及
46.至少一输出部,其中所述输出部进一步地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充电连接端部和一个或一个以上ac输出单元,其中所述ac输出单元和所述充电连接端部分别被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源主体,其中所述ac输出单元输出交流电,所述充电连接端部输出直流电;以及
47.至少一充电装置,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充电装置被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连接端部。
4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装置的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被插拔于所述充电连接端部的插拔方向和所述ac输出单元的接口朝向形成一定角度。
4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能设备进一步地包括至少一收容部,其中所述收容部具有至少一收容腔和连通所述收容腔和外部空间的至少一收容开口,其中所述充电装置以直接插拔于所述收容腔被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连接端部。
5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能设备进一步地包括二个或二个以上充电装置,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充电装置被收容的方式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连接端部,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充电装置共面地被保持。
5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装置存储电量,以可远离所述储能电源的方式可输出电流,其中所述充电装置的数量是二个或二个以上时,所述充电装置以换取另一个被所述充电连接端部收容供电的所述充电装置的方式,以持续带有电量。
5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装置的类型选自一电池、所述电池包的类型组。
5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装置包括至少二个可被插取的所述电池的所述电池包,当所述电池包被置于所述收容部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连接端部时,所述电池可直接插拔于所述电池包。
5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装置包括至少二个可被插取的所述电池的所述电池包,当所述电池包被置于所述收容部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连接端部和 /或被以收容的方式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连接端部。
5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容部的其中至少一个沿着其中轴的延伸方向和
所述dc输出单元的接口朝向共面和/或所述收容部的其中至少一个沿着其中轴的延伸方向和所述dc输出单元的朝向形成一定角度。
5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连接端部的其中至少一个的朝向和所述 dc输出单元的接口朝向一致和/或所述充电连接端部的其中至少一个的朝向和所述dc输出单元的朝向垂直。
5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容部的其中至少一个沿着其中轴的延伸方向和所述dc输出单元的接口朝向一致和/或所述收容部的其中至少一个沿着其中轴的延伸方向和所述dc输出单元的朝向垂直。
58.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技术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59.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储能设备的储能电源和电池处于分离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及其储能电源沿着h-h局部剖面示意图。
60.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储能设备的储能电源和电池的立体示意图及其收容部的局部放大图。
61.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储能设备被应用的场景示意图。
62.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充电装置换取于储能电源的立体示意图。
63.图5是本技术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用户存取储能设备的充电装置的应用示意图。
64.图6是本技术的第二个较佳实施例的储能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及其储能电源沿着m-m局部剖面示意图。
65.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储能设备的储能电源和电池包被分离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及其储能电源沿着n-n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66.图8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三个较佳实施例的储能电源的立体示意图及其剖视示意图。
67.图9是根据本技术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储能电源的立体示意图及其剖视示意图和另一个角度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68.图10是根据本技术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储能电源的收容部处于收纳状态的示意图及其局部剖视图。
69.图11是根据本技术的第四个较佳实施例的储能电源的立体示意图。
70.图12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五个较佳实施例的储能电源的立体示意图。
71.图13是根据本技术的第六个较佳实施例的储能电源用于电池充电的立体示意图。
72.图14是根据本技术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储能电源用于电池包充电的另一个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73.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较佳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74.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75.参考说明书附图的图1和图2,本技术的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储能设备被详细地揭露并诠释,其中所述储能设备包括一储能电源10和至少一充电装置20,其中所述充电装置20可被所述储能电源10充电。所述充电装置20和所述储能电源10可被分离的方式分别供电于一设备30,使得至少二个所述设备30被保持于一定距离时也可以被所述储能电源10供电。
76.优选地,所述充电装置20被所储能电源10置入的方式充电,以使得所述充电装置20和所述储能电源10被集成一体的方式被组装。换言之,所述充电装置 20被所述储能电源10以收容的方式供电。
77.优选地,所述充电装置20的数量是2个以上,并且所述充电装置20的类型不受到任何限制。
78.所述充电装置20被实施为至少一电池20a。所述电池20a可被置入的方式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储能电源10。所述电池20a被所述储能电源10充电后被可拆卸地集合成一体,以使得用户方便地携带所述储能设备,而不需要分别地进行存储。
79.优选地,所述电池20a的数量是2个。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是电池20a的数量不受到本技术的限制,所述电池20a的数量可以是3、4、5、6、7个及其以上。所述电池20a指的是电池装置,也就是可存储电量,以输出电流的充电装置20。
80.当所述用户携带所述储能设备至外部环境的场景下,举例来说,如果至少二个用户可以聚会于户外环境,用户a和用户c在户外进行烘焙、听音乐、运动等娱乐活动,所述储能设备不仅能够用于大型所述设备30,还可以被用于移动设备、娱乐设备、清洁设备、通信设备等不同的所述设备30中。
81.现有的储能电源由于需要电线连接于其他所述设备30,因此,在同一时刻时用户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所以用户们常常通过分时地用于不同的活动类型,以保证用户的活动能够被持续地供电。
82.由于大家在户外需要多种活动同时进行,而户外的电力匮乏,常常有至少二个设备需要被同时使用的状况。而用户采用现有的储能电源只能够用拖线板进行拖线,以使得不同的所述设备可以在一定距离内同时使用电力。这一定程度地限制了用户的活动区域并且局限了用户的活动类型。
83.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3,用户a(用户b)需要进行至少一烹饪设备31进行烹饪,用户c需要使用一娱乐设备32进行娱乐。所述烹饪设备31被所述储能电源10直接供电。所述娱乐设备32被与所述储能电源10分离的所述电池20a 供电。所述娱乐设备32和所述烹饪设备31可以无线地被保持一定距离地服务于用户,使得用户的活动类型可以叠合使用,而不会限制用户的活动区域和活动类型。
84.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4,用户c的所述娱乐设备32经过一段时间后消耗了所述电池20a的电量。用户c可直接将所述电池20a插入于所述储能电源31 后取出另一个所述电池
20a,以不间断地供电于所述娱乐设备32,继而使得用户c使用所述娱乐设备32不需要进行中断娱乐去充电后才能继续使用,而只需要换一个所述电池20a就可以给所述预设设备32续航,使得用户短暂的户外时间都可以被实时地供电。
85.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1,所述储能电源10包括一电源主体11、一输出部12 和一接电部13,其中所述输出部12和所述接电部13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电源主体11。
86.所述接电部13被可导通于ac/dc电源,其中所述电源主体11电路连接于所述接电部13,其中所述电源主体11接收到ac/dc电源的电流后存储电量,所述输出部12被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源主体11,当根据所述输出部12的端口类型选定所述电源主体11输出的电流大小和类型。
87.所述接电部13包括至少一dc-dc模块和ac-dc模块,所述dc-dc模块可电路连接于dc电源。所述ac-dc模块可被电路连接于ac电源。
88.所述ac-dc模块包括将交流(ac)转化为直流(dc)的至少一ac-dc整流器和电路连接于所述整流器的至少一ac接电口,所述ac接电口可电路连接于所述ac电源,以使得所述ac-dc变流器将外部的ac电流整流变为适于所述电源主体11存储的dc电流,以使得所述电源主体11存储电能。
89.所述dc-dc模块包括将交流(dc)转化为直流(dc)的至少一dc-dc变流器和至少一dc接电口。所述dc接电口电路连接于所述dc-dc变流器,所述dc接电口可被电路连接于所述dc电源。以使得所述dc-dc变流器将外部的dc电流转变为适于所述电源主体11存储的dc电流,以使得所述电源主体 11存储电能。
90.所述输出部12进一步地包括一延伸端部120、至少一集成输出端部121和一充电连接端部122,其中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和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3分别被电路连接于所述延伸端部120,所述延伸端部120被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池模块 111。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被直接接触的方式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装置30,以无绳地供电于所述充电装置20。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用于通过电线连接于其他用电设备30,以有绳地供电于其他用电设备30。
91.进一步地,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以电连接件直接接触于至少一所述充电装置20的方式输出电流。换言之,所述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被可直接接触的电连接件直接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装置20。
92.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输出部12包括至少二个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其中每个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分别输出电流,以供电于至少二个所述充电装置20。
93.优选地,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被实施为至少二个电源端子,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以二个触点对接的方式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装置20。
94.进一步地,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被实施为至少二个电源端子和至少一通信端子,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以三个触点对接的方式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装置 20,其中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以二个电源端子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装置20的至少二个电源端子,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以至少一个通信端子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装置20的至少一个电源端子,以通信地连接。
95.所述电源主体11包括一电池模块111和一控制模组112,其中所述控制模组 112可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池模块111、所述输出部12的所述延伸端部120以及所述接电部13,以使得所述控制模组112控制ac/dc变换和电流大小。所述电池模块111包括至少一逆变器和至
少一电池组,所述电池组被所述接电部输送的 dc电流。当所述电池组需要输出ac电流时,所述电池组被所述控制模组112 控制地通过所述逆变器的逆变,将所述电池组存储的dc电流转化为ac电流,并且自所述输出部12输出。
96.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控制模组112包括至少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池模块111、所述输出部12和所述接电部13,本领域技人员可以理解并知晓。
97.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控制模组112包括bms电路单元和主控单元,其中bms 电路单元实时地监控所述电池模块111的电流、电压以及温度,其中主控单元控制电流输入和电流输出以及通信相关信息。
98.参考说说明书附图之图1,本技术的第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输出部12的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设有多个接口,其中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可适于多个所述设备30被分别连接于适配的端口以被所述储能电源10充电。
99.优选地,所述储能电源10进一步地包括一壳体14。进一步地,所述储能电源10的所述壳体14进一步地包括至少一壳主体141和至少一收容部142。所述收容部142被设置于所述壳主体141。
100.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壳体14包括至少二个收容部142,其中所述收容部142 的至少其中二个被沿着储能电源10的高度方向排布,其中所述收容部142的至少其中二个被共面地保持。换言之,所述收容部142的至少其中二个被形成于所述周向侧面1401的其中一个侧面,其中所述收容部142和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 被共面地保持。
101.进一步地,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的至少其中二个沿着所述周向侧面1401 的高度方向排布。
102.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收容部142和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被错面地保持。所述收容部142的其中至少一个和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的其中至少一个被设置于所述周向侧面1401和所述顶面1402的其中至少二个面。
103.所述收容部142具有一收容腔1420并具有一收容开口14201,其中所述收容部142被设置于所述壳主体141,所述电池20a的至少一个可被自所述收容开口 14201置入于所述收容腔1420。
104.参考图1,所述收容部142以不突出于所述壳主体141的方式被收容于所述壳主体141,也就是说,所述收容部142被安装于所述壳主体141且被暴露于所述壳主体141的表面。所述收容开口14201被暴露于所述壳主体141。
105.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被设置于所述收容部142,当所述电池20a被收容于所述收容部142时,所述电池20a以直接接触的方式被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 电路连接。
106.参考图5,所述电池20a被直插的方式被置入于所述收容部142,并且所述电池20a被所述收容部142限位。进一步地,所述收容部142包括一收容主体 1421和一弹出机构1422。所述弹出机构1422被预设于所述收容主体1421,当所述弹出机构1422被触发时,所述弹出机构1422卡位或者弹出所述电池20a。
107.优选地,所述弹出机构1422被朝向所述收容开口14201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收容主体1421,使得所述电池20a被置入后可以直接触发所述弹出机构1422,所述弹出机构1422被所述电池20a直推的方式触发。换句话说,所述电池包20b 被直压的方式即可以被卡位或者弹出。通过所述电池包20b被挤压的方式带动所述弹出机构1422于一卡位状态和一弹出
状态之间切换。
108.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电池20a插入都是直推地触发,以直接电路连接。
109.可选地,所述电池20a插入和拔取都是直推地触发,以实现电路的通断。更可选地,所述电池20a插入都是直推地触发,所述电池20a拔取是被按键的方式推出,以实现电路的通断。
110.可选地,所述弹出机构1422被设置于所述收容主体1421界定的侧壁,所述收容主体1421的侧壁被形成于所述电池20a被插拔所述收容主体1421的轴向方向垂直的径向方向。所述弹出机构1422的类型不受本技术的限制。
111.进一步地,述弹出机构1422在一收容位置和一释放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弹出机构1422处于所述释放位置时,所述弹出机构1422不凸出所述收容主体 1421的侧壁至所述收容腔1420;当所述弹出机构1422处于所述收容位置时,所述弹出机构1422凸出所述收容主体1421的侧壁至所述收容腔1420,以用于卡位所述电池20a。
112.所述壳主体141具有一周向侧面1401以及一被所述周向侧面1401环绕连接的一顶面1402和一底面1403,并且所述壳主体141具有一容置腔1400,其中所述顶面1402和所述底面1403被相对地保持。所述电源主体11、所述输出部12 和所述接电部13被安装于所述壳主体141的所述容置腔1400。
113.参考本技术的第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收容主体1421被设置于所述壳主体141的所述周向侧面1401,且所述收容主体1421以不突出所述壳主体141的所述周向侧面1401的方式被收容。所述收容主体1421的所述收容开口14201被暴露于所述壳主体141的表面的方式被设置,以使得所述收容空间1420可直接导通于外部空间,所述电池1421可被直插于所述收容空间1420。
114.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壳主体141界定的所述容置腔1400和所述收容部142 界定的所述收容腔1420被间隔地保持,且被设置于所述收容腔1420的所述预设延伸端部121和被设置于所述容置腔1400的所述延伸端部120可电路连接。
115.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和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被自所述顶面1402、所述底面1403以及所述周向侧面1410的至少其中一个朝向外部环境。
116.在本技术第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输出部12的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和所述收容主体1421被以所述壳体14的相邻面或者同面的方式朝向外部环境。换言之,所述输出部12的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和所述收容主体1421被同侧或者形成一定角度地被保持于所述壳体14。
117.优选地,所述输出部12的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和所述收容主体1421被同侧地被保持于所述壳体14或者相互垂直地保持于所述壳体14。也就是说,优选地,所述输出部12的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和所述收容主体1421被共面地被保持于所述壳体14或者位于所述壳体14的相邻两个面。更优选地,所述输出部 12的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和所述收容主体1421被共面被设置或者两者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
118.优选地,所述输出部12的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被分布于所述周向侧面1401 的两个相邻侧面。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和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的其中一个被同向地保持的方式被设置。
119.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1,在本技术的第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
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分别藉由被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周向侧面1401 以向外部的所述设备30电路连接。
120.在本技术的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中,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和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藉由所述壳主体141界定的所述顶面1402向外部的所述设备30供电。
121.可选地,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进一步地包括一充电连接端,所述电池20a 被置入于所述收容腔1420后以直接接触的方式被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连接端。所述充电连接端可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电源主体11,以使得在所述控制模组112 的控制下,所述电池模块111输出电流至所述电池20a。
122.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包括至少一dc输出单元1211和至少一ac输出单元 1212,其中所述dc输出单元1211和所述ac输出单元1212被相邻地暴露于所述周向侧面1401的两个侧面。进一步地,所述输出部12包括至少一所述dc输出单元1211和所述ac输出单元1212。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和所述dc输出单元1211共面地保持,进一步地,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和所述dc输出单元 1211被保持于同一个所述周向侧面1401。
123.值得一提的是,所述dc输出单元1211的数量是2个以上,ac输出单元1212 的数量是2个以上。所述dc输出单元1211的至少其中2个被共面地保持,其中所述ac输出单元1212的至少其中2个被共面地保持,其中所述dc输出单元1211和所述ac输出单元1212被分别保持于所述周向侧面1401的其中2个相邻面。
124.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和所述ac输出单元1212错面地保持。也就是说,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和所述ac输出单元1212相邻地被保持。
125.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dc输出单元1211和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 被同侧地设置。
126.所述收容部142的其中至少一个沿着其中轴的延伸方向和所述dc输出单元 1211的接口朝向共面和/或所述收容部142的其中至少一个沿着其中轴的延伸方向和所述dc输出单元1211的朝向形成一定角度。
127.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的其中至少一个的朝向和所述dc输出单元1211的接口朝向一致和/或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的其中至少一个的朝向和所述dc输出单元1211的朝向垂直。
128.所述收容部142的其中至少一个沿着其中轴的延伸方向和所述dc输出单元 1211的接口朝向一致和/或所述收容部142的其中至少一个沿着其中轴的延伸方向和所述dc输出单元1211的朝向垂直。
129.所述充电装置20的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被插拔于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的插拔方向和所述ac输出单元1212的接口朝向形成一定角度。
130.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和所述ac输出单元1212错面地保持。
131.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的至少其中一个和所述ac输出单元1212被相邻地保持于所述储能电源10的所述周向侧面14201的其中二个。
132.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的至少其中一个和所述ac输出单元1212被相邻地保持于所述储能电源10的所述周向侧面14201和所述顶面14202的其中二个。
133.所述收容部142沿着其中轴的长度延伸方向和所述ac输出单元1212的接口朝向错面地设置。即,所述收容部142沿着其中轴的长度延伸方向和所述ac 输出单元1212的接口
朝向形成一定角度。
134.进一步地,所述dc输出单元1211的输出端包括usb接口、type c接口、 lightning接口、点烟器接口的至少其中一个,可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所述dc输出单元1211的类型不受本技术的特征和范围的限制。
135.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1和图2,所述收容部142的数量是两个,且所述收容部142被沿着所述壳主体141的高度延伸方向排布。也就是说,被所述收容部 142收容的所述电池20a的数量是两个以上。两个所述电池20a的排布方向是沿着所述壳主体141的高度延伸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电池20a被保持于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的所述dc输出单元1211的同侧。
136.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6和图7,本技术的第二个较佳实施例的储能设备被详细地揭露并诠释,本实施例和第一个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二个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充电装置20被实施为至少一电池包20b,其中所述电池包20b被收容于所述储能电池10。所述储能设备包括一储能电源10和至少一充电装置20b,所述充电装置20b被无线地电路连接于所述储能电源10。
137.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6,所述电池包20b可以被整体地自所述储能电源10 取出后被用于其他所述设备30,也可以只将被收容于所述电池包20b的所述电池20a取出其中至少一个,以分离地用于所述设备30,而所述电池包20b可以被收容于所述储能电源10。通过设有至少二个所述电池20a的所述电池包20b,不仅增加了所述储能设备的电含量,还增加了能够同时提供电量的所述设备30 的数量,便于用户同时使用不同的所述设备30。
138.优选地,所述充电装置20b被插入式地安装于所述储能电源10,以使得所述充电装置20b可以不需要电线连接就可以被所述储能电源10充电,此外,通过集成所述充电装置20b和所述储能电源10,可以更加整体地收容所述充电装置20b,减少用户的收容困扰。
139.在本技术的第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20b被整体地收容于所述储能电源10。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6,所述电池包20b可以被整体地自所述储能电源10取出后被用于其他所述设备30,也可以只将被收容于所述电池包20b的所述电池20a取出其中至少一个,以分离地用于所述设备30,而所述电池包20b 可以被收容于所述储能电源10。
140.所述电池包20b包括至少二个所述电池20a。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6,所述电池包20b包括至少4个所述电池20a。所述电池20a可被所述电池包20b收容供电,所述电池20a被暴露于所述收容开口14201,使得所述电池包20b可以被整体地自所述储能电源10取出后被用于其他所述设备30,也可以只将被收容于所述电池包20b的所述电池20a取出其中至少一个,以分离地用于所述设备30,而所述电池包20b可以被始终被收容于所述储能电源10,提高了用户可以同时分离地使用不同的所述设备30的数量,提高了用户在有限时间内同时开展不同活动的数量,便利于用户的活动的开展。
141.所述输出部12包括所述延伸端部120、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以及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其中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和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分别地电路连接于所述延伸端部120。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和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被错面地藉由所述壳体14连接于外部的所述设备30。
142.进一步地,所述储能电源10的所述壳体14进一步地包括所述壳主体141和所述收容部142并且所述壳体14具有一收容腔1420,其中所述收容部142被设置于所述壳主体141。
143.在本技术的第二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收容腔1420被所述收容部142界定,且所述
电池包20b被保持于所述壳主体141的外侧。
144.更详而言之的,所述收容部142被设置于所述壳主体141的周向侧面1401。所述收容部142和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被错面地保持,以使得所述收容部142 和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不相互干扰。
145.所述收容部142和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的所述ac输出单元1212被相对地保持。所述收容部142和所述dc输出单元1211被保持于相邻的侧面。
146.进一步地,所述收容部142沿着其中轴的延伸方向和所述dc输出单元1211 的接口朝向一致或者所述收容部142沿着其中轴的延伸方向和所述dc输出单元 1211的朝向垂直。
147.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的至少其中一个和所述ac输出单元1212被相邻地保持于所述储能电源10的所述周向侧面14201和所述顶面14202的其中二个。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6,所述收容部142的所述收容开口14201被两侧导通于外部空间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壳主体141的所述周向侧面1401,使得用户可以直接朝向下方置入的方式置取所述电池包20b,更加方便快捷。进一步地,所述电池20a以所述壳主体141的垂直方向上插拔于所述电池包20b。换言之,所述电池包20b的一电池包开口201b和所述收容开口14201的方向一致。
148.更优选地,当所述电池包20b被朝向所述壳主体141的所述周向侧面1401 的方式被收容时,所述电池20a被暴露于所述收容开口14201的方式被显示于外部。也就是说,用户可以直接拿取被收容于所述储能电源10的所述电池包20b 内的所述电池20a,而无需将整个所述电池包20b取出。
149.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7,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被设置于所述收容部142的周向方向,且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被朝向所述收容部142界定的所述收容开口 14201的方式被保持。所述电池包20b被子所述收容部142的所述收容开口14201 置入于所述收容空间1420时,所述电池包20b被直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
150.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8至图10,本技术的第三个较佳实施例的储能设备被详细地揭露并诠释,和第二个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收容部142被设置于所述壳主体141的所述周向侧面1401的一侧。所述收容部142的所述收容主体1421 可以被闭合或者打开,当不需要收容所述电池包20b时,所述收容主体1421被盖和于所述壳主体141的方式闭合所述收容腔1420。当不需要收容所述电池包 20b时,所述收容主体1421被推开以界定所述收容腔1420,所述电池包20b可被收容于所述收容部142的所述收容腔1420并且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连接端部 122。
151.优选地,所述收容主体1421被直推地盖合于所述壳主体141的方式闭合所述收容腔1420。此外,所述收容主体1421还可以被实施为柔性收纳件,只需要将其卷起或者挤压后就可以被收纳,在此本技术不收到任何限制。
152.所述收容主体1421在一收容位置和一收纳位置之间切换,所述收容主体1421 处于所述收容位置时,所述收容主体1421和所述壳主体141共同地界定一收容腔1420,其中所述电池包20b可被置入于所述收容腔1420后被所述储能电源 10收容供电;当所述收容主体1421处于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收容主体1421 被直推地贴合至所述壳主体141的所述周向侧面1401,进而所述收容主体1421 被收容。
153.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8,所述壳主体141进一步地具有一收纳槽1404,其中所述收纳槽1404被形成于所述壳主体141的所述周向侧面1401,并且所述收纳槽1404和所述壳主
体141的所述容置腔1400被间隔地保持。所述收容主体1421 可被推动地方式收容于所述收纳槽1404。
154.所述收容槽1404的轴向横截面是“l”型。所述收容主体1421可以被完整地收纳于所述收容槽1404,以使得所述收容主体1421不突出于所述壳主体141 的方式共同界定所述周向侧面1401的其中一个。
155.所述收容主体1421包括一第一端面和自所述第一端面垂直延伸的一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被界定为“l”型,以使得所述收容主体1421 和所述壳主体141的所述周向侧面1401的其中一个共同地界定所述收容腔1420,并且所述收容腔1420可根据所述收容主体1421和所述壳主体141的位置关系被闭合或者开放。
156.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8,所述收容开口14201在轴向方向和周向方向导通于外部空间。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被形成于朝向所述壳主体141的轴向方向向上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收容部142,所述电池包20b被优选地自所述壳主体141的所述周向侧面1401插拔于所述收容部142,并且直接插拔地连接于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
157.所述电池包20b的一电池包开口201b被沿着所述壳主体141的周向方向被所述电池20a插拔。所述电池包20b的所述电池包开口201b被形成于所述壳主体141的所述周向侧面1401。换言之,所述电池20a自所述壳主体141的所述周向侧面1401的方向被取放。所述电池20a的插拔方向和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 的所述dc输出单元1211的朝向共面地被保持。
158.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电池20a指的是电池装置,也就是可存储电量,以输出电流的充电装置20。
159.进一步地,所述电池20a的插拔方向和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的所述dc输出单元1211的朝向一致。
160.所述收容主体142的所述收容开口14201的开放方向和所述集成输出端部 121的所述dc输出单元1211的朝向一致。
161.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11,本技术的第四个较佳实施例的储能设备被详细地揭露并诠释,其中所述储能设备包括至少一储能电源10和至少二个充电装置20,两个所述充电装置20分别被所述储能电源10收容供电。
162.优选地,所述充电装置20分别被所述储能电源10置入式地充电。
163.所述储能电源10包括至少二个所述收容部142,其中所述收容部142被分别设置于所述储能电源10的所述周向侧面1401和所述顶面1402的至少其中二个面。值得一提是,其中一个所述收容部142的所述收容开口1401被形成于所述周向侧面1401和所述顶面1402,使得2个所述收容部142被保持于2个相邻面。
164.可选地,所述储能电源10包括至少二个所述收容部142,其中所述收容部 142被分别设置于所述储能电源10的所述周向侧面1401的二个侧面,也就是说, 2个所述收容部142的所述收容开口1401被形成于所述周向侧面1401的二个侧面,使得2个所述收容部142被保持于2个相邻面。至少二个所述充电连接端部 122被相邻地设置于所述周向侧面1401的二个侧面。
165.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11,所述收容部142进一步地包括一第一收容部142a 和一第二收容部142b,其中所述第一收容部142a和所述第二收容部142b被分别地置于所述壳主体141,两个所述充电装置20分别被收容供电于所述第一收容部142a和所述第二收容部142b,
其中所述充电装置20被实施为所述电池20a 和所述电池包20b,其中所述电池20a被收容供电于所述第一收容部142a,所述电池包20b被收容供电于所述第二收容部142b。
166.所述电池20a被所述第一收容部142a容置的方式电路连接。所述电池包20b 被所述第二收容部142b容置的方式电路连接。
167.所述第一收容部142a具有一第一收容腔1420a并具有一第一收容开口 14201a,其中所述第一收容部142a被设置于所述壳主体141,所述电池20a的至少一个可被自所述第二收容开口14201b置入于所述第一收容腔1420a。
168.所述第二收容部142b具有一第二收容腔1420b并具有一第二收容开口 14201b,其中所述第二收容部142b被设置于所述壳主体141,所述电池20a的至少一个可被自所述第二收容开口14201b置入于所述第二收容腔1420b。
169.优选地,所述第一收容部142a和所述第二收容部142b被间隔地保持于所述壳主体141。也就是说,所述电池20a和所述电池包20b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壳主体141。
170.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11,所述第一收容部142a和所述集成输出端部121的所述dc输出单元1211被共面地保持于所述周向侧面1401。所述第二收容部 142b和所述ac输出单元1212被相对地保持于所述周向侧面1401。
171.可选地,所述第一收容部142a和所述第二收容部142b可以被设置于所述壳主体141的所述顶面1402,在此,所述第一收容部142a和所述第二收容部 142b的分布位置不受到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可以理解并知晓。
172.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11,所述第一收容部142a以不突出于所述壳主体141 的方式被收容于所述壳主体141的所述周向侧面1401,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收容部142a被安装于所述壳主体141且被暴露于所述壳主体141的表面。所述第一收容开口14201a被暴露于所述壳主体141。
173.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的其中一个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部142a,当所述电池20a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部142a时,所述电池20a以直接接触的方式被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电路连接。
174.优选地,所述电池20a被直插的方式被置入于所述第一收容部142a,并且所述电池20a被所述第一收容部142a限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容部142a 包括一第一收容主体1421a和一第一弹出机构1422a。所述第一弹出机构1422a 被预设于所述第一收容主体1421a,当所述第一弹出机构1422a被触发时,所述第一弹出机构1422a卡位或者弹出所述电池20a。
175.优选地,所述弹出机构1422被朝向所述第一收容开口14201a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主体1421a,使得所述电池20a被置入后可以直接触发所述第一弹出机构1422a,所述第一弹出机构1422a被所述电池20a直推的方式触发。换句话说,所述电池包20b被直压的方式即可以被卡位或者弹出。通过所述电池包20b被挤压的方式带动所述第一弹出机构1422a于一卡位状态和一弹出状态之间切换。
176.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11,所述第二收容部142b以被设置于所述壳主体141 一侧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壳主体141的所述周向侧面1401。所述第二收容开口 14201b被暴露于所述壳主体141。
177.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的其中一个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部142b,当所述电池包
20b被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部142b时,所述电池包20b以直接接触的方式被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电路连接。
178.优选地,所述电池包20b被直插的方式被置入于所述第二收容部142b,并且所述电池包20b被所述第二收容部142b限位。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收容部142b 包括一第二收容主体1421b和一第二弹出机构1422b。所述第二弹出机构1422b 被预设于所述第二收容主体1421b,当所述第二弹出机构1422b被触发时,所述第二弹出机构1422b卡位或者弹出所述电池包20b。
179.优选地,所述弹出机构1422a被朝向所述第二收容开口14201b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主体1421b,使得所述电池包20b被置入后可以直接触发所述第二弹出机构1422b,所述第二弹出机构1422b被所述电池包20b直推的方式触发。换句话说,所述电池包20b被直压的方式即可以被卡位或者弹出。通过所述电池包20b被挤压的方式带动所述第二弹出机构1422b于一卡位状态和一弹出状态之间切换。
180.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12,本技术的第五个较佳实施例的储能设备被详细地揭露并诠释,本实施例和第三个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包括一无线充电连接端1222和一对接充电连接端1221,其中所述无线充电连接端 1222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主体1421b,所述对接充电连接端122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主体1421a。所述电池包20b可置入所述第二收容主体1421b后被所述无线充电连接端1222无线地充电。
181.值得一提的是,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1和附图12,本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对接充电连接端1221和附图12所示的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充电连接端1221一致,其中所述对接充电连接端1221指的是非无线方式的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装置20,而非通过电线的方式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装置20,其中所述对接充电连接端 1221还可以被实施为对接充电连接端。也就是说,所述对接充电连接端1221以对接的方式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装置20,即,所述对接充电连接端1221以电连接件直接接触于至少一所述充电装置20的方式输出电流。换言之,所述对接充电连接端1221被可直接接触的电连接件直接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池20a。
182.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电池20a指的是电池装置,也就是可存储电量,以输出电流的充电装置20。
183.所述对接充电连接端122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主体1421a,以直接接触地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装置20。
184.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对接充电连接端1221被实施为pin针、弹性电连接件以及其他dc电连接件等电连接件,在此,所述对接充电连接端1221的类型不受到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185.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无线充电连接端1222被实施为电磁感应、磁共振、微波电传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并知晓。
186.所述对接充电连接端1221(即充电连接连接端1221)被实施为usb接口、 type c接口、lightning接口、pin针、弹性电连接件以及其他dc电连接件等电连接件,在此,所述对接充电连接端1221的类型不受到本技术的任何限制。申请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13和图14,本技术的第六个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储能设备被详细地揭露并诠释,本实施例和第五个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充电装置 20都被所述壳主体141支撑的方式供电收容。
187.详而言之的是,所述充电装置20被收容于所述壳主体141的所述顶面1402。所述电池20a和所述电池包20b都被收容于所述壳体141的所述顶面1402,以便于用户可以更加直
观地发现可被分离地供电的所述充电装置20。换言之,所述第一收容主体142a和所述第二收容主体142b被共面地收容于所述储能电源 10的所述顶面1402。
188.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13和图14,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是一无线充电连接端1222,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和所述电池20a的充电方式被实施为无线充电,因此所述电池包20b和/或所述电池20a无需电路连接就可以被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供电,只需要用户放置所述电池包20b和/或所述电池20a于所述壳主体 141的所述顶面140,所述电池包20b和/或所述电池20a被所述储能电源10的所述充电连接端部122充电,让充电更加便利。
189.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技术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技术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不同的实施例可以进行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