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68889发布日期:2022-10-12 05:53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太阳能板。


背景技术:

2.太阳能电池又称为“太阳能芯片”或“光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太阳能板(也叫太阳能电池组件)为多个太阳能电池片按组装的组装件。
3.相关技术中,太阳能板难以调整支撑角度,且支撑架难以收纳,存在携带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能板。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板,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支撑架以及连接带,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用于远离或靠近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形成支撑状态及收纳状态;
6.所述支撑架具有收容所述连接带的容置腔以及连通所述容置腔的开口,所述连接带的一端位于所述容置腔内部,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自所述开口伸出至所述太阳能电池板;
7.当所述支撑架处于支撑状态时,所述连接带伸出容置腔与所述支撑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形成支撑结构;当所述支撑架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连接带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带包括主体部、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分别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两端,所述第一端部装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固定。
9.进一步地,当所述支撑架处于支撑状态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支撑架之间具有倾斜夹角。
10.进一步地,所述倾斜夹角为0-100
°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带采用柔性材质制成。
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带采用弹性材质制成。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粘接或磁吸固接;
14.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粘接或磁吸可拆卸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带的宽度小于所述支撑架的宽度。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的宽度均大于所述开口的宽度。
17.进一步地,所述开口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上的投影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连接位。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架的移动拉长连接带或
使得连接带收缩于容置腔内,整体外观简洁且美观,使用便捷。其中,当支撑架处于支撑状态时,支撑架一端朝着远离太阳能电池板的方向翻转,此时连接带由于支撑架的移动而被拉出容置腔外,以此与支撑架、太阳能电池板形成三角的支撑结构;当无需使用时,支撑架贴合于太阳能电池板,此时连接带隐藏于支撑架的容置腔内。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太阳能板难以调整支撑角度,且支撑架难以收纳,存在携带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板的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板的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架与连接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板,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支撑架2以及连接带3,支撑架2的一端(固定端)与太阳能电池板1连接,支撑架2的另一端(移动端)用于远离或靠近太阳能电池板1,以形成支撑状态及收纳状态;支撑架2具有收容连接带3的容置腔以及连通容置腔的开口21,连接带3的一端位于容置腔内部,连接带3的另一端自开口21伸出至太阳能电池板1;当支撑架2处于支撑状态时,连接带3伸出容置腔与支撑架2、太阳能电池板1形成支撑结构;当支撑架2处于收纳状态时,连接带3至少部分收容于容置腔内。
26.本实施例通过支撑架2的移动拉长连接带3或使得连接带3收缩于容置腔内,整体外观简洁且美观,使用便捷。其中,当支撑架2处于支撑状态时,支撑架2一端朝着远离太阳能电池板1的方向翻转,此时连接带3由于支撑架2的移动而被拉出容置腔外,以此与支撑架2、太阳能电池板1形成三角的支撑结构;当无需使用时,支撑架2贴合于太阳能电池板1,此时连接带3隐藏于支撑架2的容置腔内。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太阳能板难以调整支撑角度,且支撑架2难以收纳,存在携带不便的问题。
27.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连接带3包括主体部31、第一端部(未示出)以及第二端部32,
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32分别连接于主体部31两端,第一端部装配于容置腔内,第二端部32与太阳能电池板1固定。当支撑架2的移动端绕着固定端朝着远离太阳能电池板1的方向转动时,移动端与太阳能电池板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此时第二端部32与移动端的距离也逐渐增大,因此主体部31被逐渐拉出容置腔,以此形成支撑结构;当主体部31全部被拉出至容置腔时,第一端部卡位于开口21处,限制了移动端的继续拉伸。当支撑架2的移动端绕着固定端朝着靠近太阳能电池板1的方向转动时,移动端与太阳能电池板1之间的距离逐渐降低,此时第二端部32与移动端的距离也逐渐降低,因此主体部31逐渐收缩回容置腔,当支撑架2贴合于太阳能电池板1时,主体部31隐藏于容置腔内,使得主体部31无外露于支撑架2外,使得整体造型简洁美观。
28.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端部、第二端部32与主体部31之间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即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32通过缝纫、粘接、魔术贴等方式固定,在此不对其连接方式进行特别限定,只要可以实现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32固定于主体部31上即可。
29.具体地,当支撑架2处于支撑状态时,太阳能电池板1与支撑架2之间具有倾斜夹角,以此来支撑太阳能电池板1的倾斜,便于太阳能电池板1吸收太阳能。其中,倾斜夹角优选为0-100
°
,即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倾斜夹角,以此来满足太阳能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可以最大程度的适应需求,以及可以更大程度的吸收太阳能。例如,在早上时,可以使用45
°
的倾斜角,以使得太阳直射于太阳能电池板1上,更好地吸收太阳能;或者,在中午,可以使用100
°
的倾斜角,以使得太阳可以更大面积的直射于太阳能电池板1上,最大面积的吸收太阳能。当然,具体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即在早上时,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场景下也可以采用其它倾斜角度,并非是对倾斜角度的限定,而是对倾斜角度的使用进行补充说明,在此不能理解为对其进行限制。
30.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隐藏以及拉伸连接带3,连接带3采用柔性材质制成;优选地,为了使得连接带3具有更好的拉伸性以及收容性,连接带3采用弹性材质制成,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撑力,以平衡支撑架2以及太阳能电池板1之间的支撑力。在其它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带3可以由网状编织物与其他型材复合制作而成;具体地,可以由石英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或芳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编织而成。连接带3上具有多个由经纱与纬纱交织而成的网格孔,该网格孔均匀分布于连接带3上。需要说明的是,网格孔的密度可以根据需要更改,且网格孔的形状可以为矩形、菱形或者其他形状,在此不对网格孔的密度以及形状进行限定。
3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部32与太阳能电池板1通过粘接或磁吸固接;即此时第二端部32直接固定于太阳能电池板1上,不可拆卸。当支撑架2朝着远离太阳能电池板1的方向翻转时,由于第二端部32被固定,主体部31直接随着支撑架2的运动被拉出容置腔。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部32与太阳能电池板1通过粘接或磁吸可拆卸连接,即当支撑架2朝着远离太阳能电池板1的方向翻转时,在支撑架2与太阳能电池板1之间间隔增大的过程中,将第二端部32拉至太阳能电池板1上固定,以此使得主体部31可以直接随着支撑架2的运动被拉出容置腔;或者,在支撑架2翻转到限位时,再第二端部32拉至太阳能电池板1上固定,此时主体部31可以一次性拉出容置腔。
32.需要说明的是,无论第二端部32与太阳能电池板1固接或者可拆卸连接,都是为了将主体部31拉出或者隐藏于容置腔内,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设置,在此不对
其进行特别限定。同样的,第二端部32与太阳能电池板1之间也可以采用扣接、卡接等方式连接,不仅仅局限于粘接或磁吸的方式,只要可以实现彼此的连接即可。
33.本实施例中的开口21于太阳能电池板1上的投影高度高于第二端部32与太阳能电池板1的连接位的高度,当支撑架2处于支撑状态时,连接带3的两端具有高度差(即连接带3具有一定的倾斜度),连接带3的长度更长,更为紧绷,可以更大程度上保证太阳能电池板1与支撑架2之间的支撑。当然,也可以在支撑架2处于收纳状态时,可以更好的将连接带3收容于容置腔内或隐藏于支撑架2以及太阳能电池板1之间,确保整体外观的美观。需要说明的是,开口21于太阳能电池板1上的投影高度也可以等于第二端部32与太阳能电池板1的连接位的高度。为了进一步隐藏连接带3,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带3的宽度小于支撑架2的宽度;当然,在其它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带3的宽度也可以等于支撑架2的宽度。
34.为了避免主体部31拉出时,第一端部被拉出容置腔,导致连接带3无法连接支撑架2,因此第一端部的宽度大于开口21的宽度;当然,为了避免主体部31收容于容置腔时,第二端部32被收容于容置腔内,难以取出,因此第二端部32的宽度大于开口21的宽度。优选地,为了保证整体外观的美观,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32的宽度均小于等于支撑架2的宽度。
35.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保证连接带3被拉出时与支撑架2之间的连接,因此可以在开口21或者容置腔内设置止退结构来防止连接带3回退。
36.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太阳能电池板1可以折叠起来,以此来节省空间,便于携带。当然,在太阳能板上还设置有接线盒4,用于连接外部设备。其中,接线盒4为手柄状,即接线盒4具有手握结构,便于手提或者挂置。
3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板,通过支撑架2的移动拉长连接带3或使得连接带3收缩于容置腔内,整体外观简洁且美观,使用便捷。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