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抱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66156发布日期:2022-11-29 22:12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抱箍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线缆夹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抱箍。


背景技术:

2.电缆敷设是指沿经勘查的路由布放、安装电缆以形成电缆线路的过程。根据使用场合,可分为架空、地下(管道和直埋)、水底、墙壁和隧道等几种敷设方式。合理选择电缆的敷设方式对保证线路的传输质量、可靠性和施工维护等都是十分重要。
3.目前进行线缆敷设时经常需要用到抱箍等夹持装置来固定线缆,而现有线缆抱箍形成的夹持槽大小不可调,不能适应不同缆径线缆的夹持固定,通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抱箍,旨在解决现有线缆抱箍中的夹持槽大小不可调,通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式抱箍,包括底座、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和第一紧固件;第一夹持组件包括铰接于底座顶部一侧的第一夹持部,第一夹持部顶部一侧连接有调节块,调节块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第二夹持组件包括铰接于底座顶部另一侧的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以及底座围成用于夹持线缆的夹持槽,第二夹持部顶部开设有与调节块配合的活动槽,且第二夹持部顶部开设有多个与对应第一定位孔配合的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均与活动槽相通;第一紧固件用于同时穿过对应的第二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以将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固定住。
6.可选地,第一夹持部与底座之间、第二夹持部与底座之间均设置有铰接组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通过对应的铰接组件铰接于底座顶部。
7.可选地,铰接组件包括转动柱、定位块和第二紧固件,转动柱连接于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的底部,转动柱内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底座顶部两侧均设置两个定位块,定位块上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转动柱位于同一侧的两定位块之间;第二紧固件用于活动穿过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以使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可绕第二紧固件转动。
8.可选地,第二紧固件包括弹性销,弹性销一端连接有限位端头,弹性销另一端开设有槽口,且槽口外壁设置有两个限位凸起。
9.可选地,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的结构相同。
10.可选地,底座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线缆凹槽。
11.可选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下表面均设置有压紧气囊,两个压紧气囊和线缆凹槽围成夹持槽。
12.可选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加强筋。
13.可选地,底座上开设有固定孔。
14.本技术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下:
15.本技术通过可在底座上自由转动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抱合形成不同大小
的夹持槽,以夹持固定不同缆径的线缆,调节时,第一夹持部顶端的调节块可在第二夹持部顶端的活动槽滑动,滑动到对应位置时,使调节块上的第一定位孔和活动槽两侧对应的第二定位孔重合,然后再通过第一紧固件同时穿过对应的第二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以将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固定住,即完成对夹持槽大小的调节与固定,以适应不同缆径大小线缆的安装固定,提高了通用性。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7.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一种可调式抱箍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底座与第一夹持组件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二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二夹持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二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
23.100-底座,110-线缆凹槽,120-固定孔,200-第一夹持组件,210-第一夹持部,220-调节块,221-第一定位孔,300-第二夹持组件,310-第二夹持部,320-活动槽,330-第二定位孔,400-夹持槽,500-第一紧固件,600-铰接组件,610-转动柱,611-第一安装孔,620-定位块,621-第二安装孔,630-第二紧固件,631-弹性销,6311-槽口,632-限位端头,633-限位凸起,700-压紧气囊,800-加强筋。
24.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8.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
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9.实施例
30.参照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式抱箍,包括底座100、第一夹持组件200、第二夹持组件300和第一紧固件500;第一夹持组件200包括铰接于底座100顶部一侧的第一夹持部210,第一夹持部210顶部一侧连接有调节块220,调节块220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221;第二夹持组件300包括铰接于底座100顶部另一侧的第二夹持部310,第一夹持部210、第二夹持部310以及底座100围成用于夹持线缆的夹持槽400,第二夹持部310顶部开设有与调节块220配合的活动槽320,且第二夹持部310顶部开设有多个与对应第一定位孔221配合的第二定位孔330,第二定位孔330均与活动槽320相通;第一紧固件500用于同时穿过对应的第二定位孔330和第一定位孔221,以将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310固定住。
3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可在底座100上自由转动的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310抱合形成不同大小的夹持槽400,以夹持固定不同缆径的线缆,调节时,第一夹持部210顶端的调节块220可在第二夹持部310顶端的活动槽320滑动,滑动到对应位置时,使调节块220上的第一定位孔221和活动槽320两侧对应的第二定位孔330重合,从而调节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310不同位置的连接,然后再通过第一紧固件500同时穿过对应的第二定位孔330和第一定位孔221,以将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310固定住,即完成对夹持槽400大小的调节与固定,以适应不同缆径大小线缆的安装固定,本实施例可形成分体式抱箍结构,相比现有整体式的抱箍结构,提高了通用性。
32.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尽可能贴合线缆,这里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310均具有一定的弧度,第一定位孔221/第二定位孔330的圆心连线也呈一定的弧度,便于适应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310互相转动一定角度后,第一定位孔221和对应第二定位孔330能互相重合。
3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夹持部210与底座100之间、第二夹持部310与底座100之间均设置有铰接组件600,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310通过对应的铰接组件600铰接于底座100顶部。铰接组件600包括转动柱610、定位块620和第二紧固件630,转动柱610连接于第一夹持部210或第二夹持部310的底部,转动柱610内开设有第一安装孔611;底座100顶部两侧均设置两个定位块620,定位块620上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621,转动柱610位于同一侧的两定位块620之间;第二紧固件630用于活动穿过第二安装孔621和第一安装孔611,以使第一夹持部210或第二夹持部310可绕第二紧固件630转动。
34.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100通过铰接组件600可转动连接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310,这里铰接组件600为可拆结构,便于组装和拆卸更换,以根据线缆数量更换不同规格的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310,进一步提高通用性,当安装时,将第一夹持部210/第二夹持部310底部的转动柱610卡入同一侧的两定位块620之间,然后通过第二紧固件630穿过第二安装孔621和第一安装孔611,以铰接第一夹持部210或第二夹持部310并可绕第二紧固件630转动,操作方便快捷,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
3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紧固件630包括弹性销631,弹性销631一端连接有
限位端头632,弹性销631另一端开设有槽口6311,且槽口6311外壁设置有两个限位凸起633。
36.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时,将弹性销631具有限位凸起633的一端对准第二安装孔621推入,在挤压作用下,两限位凸起633互相靠拢以顺利进入第二安装孔621并穿过第一定位块620,当限位凸起633从另一端的第二安装孔621出来时,在自弹性作用下复位,实现自动限位的作用,使得安装后的铰接结构具有防脱作用,同理,需要进行拆卸时,按住两个限位凸起633并往第二定位孔330内推入,从另一端拉限位端头632,从而将整个第二紧固件630取出,实现快速拆卸的作用。
3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紧固件500和第二紧固件630的结构相同,同理,第一紧固件500与第二紧固件630的安装和拆卸方式相同。
3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底座100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线缆凹槽110,用于放置线缆,这里可设置两个线缆凹槽110即可,可夹持三根呈品字形布置的线缆,形成三角稳定结构。
3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310的下表面均设置有压紧气囊700,两个压紧气囊700和线缆凹槽110围成夹持槽400,通过压紧气囊700和线缆凹槽110的围合作用,可加强对线缆的夹持固定作用。
4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310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加强筋800,提高整体结构强度。
4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底座100上开设有固定孔120,固定孔120可与螺栓、螺钉等连接件进行配合,以将底座100固定在对应安装设施上。
42.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