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防漏电的高压电缆分支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4041发布日期:2022-09-21 04:26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防漏电的高压电缆分支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电缆分支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防漏电的高压电缆分支箱。


背景技术:

2.电缆分支箱仅作为电缆分支使用,电缆分支箱的主要作用是将电缆分接或转接,主要起电缆分接作用和电缆转接作用。
3.电缆分支箱的上端都设置有雨挡,传统的电缆分支箱和雨挡都是一体式的,而雨挡的存在就是为了给电缆分支箱主体遮挡雨水,雨挡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后,表面会被雨水腐蚀,进而被损坏,这时无法直接对雨挡进行更换,只能对整体装置进行全面更换,或者把雨挡的部分利用工具裁剪掉,这样比较费时费力;此外电缆分支箱的外表面都设置有散热孔,当面临雨水天气时,由于电缆分接箱的内部没有设置遮挡结构,会导致外界的雨水在风的作用下,通过散热孔吹进电缆分支箱的内部,这样会使得电缆分支箱内部的线路损坏,进而容易引发电线漏电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安全防漏电的高压电缆分支箱。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防漏电的高压电缆分支箱,包括电缆箱主体和雨挡,所述电缆箱主体的前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封闭门,所述封闭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防静电板,所述电缆箱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防静电板,所述电缆箱主体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防静电板,所述电缆箱主体的侧端面开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电缆箱主体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散热孔,所述电缆箱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马达和轴承座,所述马达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与轴承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座的圆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遮挡板,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圆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遮挡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遮挡板与电缆箱主体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轮,两所述传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电缆箱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的前端面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雨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前端面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固定壳体和固定条通过插杆连接,所述插杆的圆周面螺纹连接有螺帽。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电缆箱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工作时,底座的设置使得电缆箱主体不与地面直接的进行接触,在雨水天气时,地面上的积水也不会轻易的进入到电缆箱主体的内部。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电缆箱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部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和防护壳位于第二散热孔的正
下端,工作时,散热扇的设置,可以使得电缆箱主体内部的电缆线更加快速的进行散热,且当雨水天气,遮挡板封住第一散热孔,电缆箱主体内部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二散热孔飘出。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移动座、遮挡板和滑动座对称分布在第一散热孔的前后两端,两所述移动座的螺纹方向相反,工作时,当双向螺纹杆转动,使得两移动座带动着遮挡板同时向相反方向进行移动,遮挡板的存在,使得在雨水天气时,通过关闭遮挡板,使得外界的雨水不会轻易的通过第一散热孔进入到电缆箱主体的内部,进而达到保护电缆箱主体内部电缆的目的。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封闭门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采用透明的玻璃材质,工作时,通过观察窗可以观察到电缆箱主体内部的情况。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电缆箱主体的外表面和封闭门的外表面均涂覆有绝缘层,工作时,绝缘层的存在降低工人在接触电缆箱主体时,而容易产生触电危险的几率。
1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安全防漏电的高压电缆分支箱,通过固定壳体、第二插孔、螺帽、插杆、第一插孔和固定条的配合下,在雨挡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后,表面被雨水腐蚀坏后,可以松动螺帽,使得螺帽与插杆脱离,然后取出插杆,这时就便于把拿起雨挡使得固定条与固定壳体脱离,这样就达到拆卸雨挡的目的,直接的对雨挡进行拆卸更换,不仅省时省力,且节省成本。
13.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安全防漏电的高压电缆分支箱,通过开启马达,使得双向螺纹杆转动,在双向螺纹杆的作用下,使得两遮挡板同时向相反方向进行移动,在雨水天气时,开启马达使得遮挡板移动到完全的遮挡住第一散热孔,这样就达到保护电缆箱主体的目的,防止外界的雨水通过第一散热孔进入到电缆箱主体的内部,从而降低了电缆箱主体内部的电缆线因雨水浸湿而被损坏进而漏电的几率。
14.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安全防漏电的高压电缆分支箱,通过第一防静电板、第二防静电板和第三防静电板的配合下,使得电缆箱主体有很好的防漏电功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全防漏电的高压电缆分支箱主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全防漏电的高压电缆分支箱主视拆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全防漏电的高压电缆分支箱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全防漏电的高压电缆分支箱隐藏封闭门后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全防漏电的高压电缆分支箱后视拆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全防漏电的高压电缆分支箱图5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例说明:
22.1、电缆箱主体;2、雨挡;3、底座;4、第一散热孔;5、观察窗;6、封闭门;7、第一防静电板;8、第二防静电板;9、第三防静电板;10、固定条;11、固定壳体;12、插杆;13、遮挡板;14、轴承座;15、马达;16、皮带;17、传动轮;18、双向螺纹杆;19、移动座;20、滑动座;21、防护壳;22、散热扇;23、第二散热孔;24、第一插孔;25、螺帽;26、第二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参照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全防漏电的高压电缆分支箱:包括电缆箱主体1和雨挡2,电缆箱主体1的前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封闭门6,封闭门6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防静电板8,电缆箱主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防静电板9,电缆箱主体1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防静电板7,电缆箱主体1的侧端面开设有第一散热孔4,电缆箱主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散热孔23,电缆箱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马达15和轴承座14,马达15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18,双向螺纹杆18与轴承座14之间转动连接,轴承座14的圆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座19,移动座1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遮挡板13,双向螺纹杆18的圆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座20,滑动座20与遮挡板13之间固定连接,遮挡板13与电缆箱主体1之间滑动连接,双向螺纹杆18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轮17,两传动轮17之间通过皮带16连接,电缆箱主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壳体11,固定壳体11的前端面开设有第二插孔26,雨挡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条10,固定条10的前端面开设有第一插孔24,固定壳体11和固定条10通过插杆12连接,插杆12的圆周面螺纹连接有螺帽25。
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实施方案:电缆箱主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3,工作时,底座3的设置使得电缆箱主体1不与地面直接的进行接触,在雨水天气时,地面上的积水也不会轻易的进入到电缆箱主体1的内部。
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实施方案:电缆箱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壳21,防护壳21的内部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散热扇22,散热扇22和防护壳21位于第二散热孔23的正下端,工作时,散热扇22的设置,可以使得电缆箱主体1内部的电缆线更加快速的进行散热,且当雨水天气,遮挡板13封住第一散热孔4,电缆箱主体1内部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二散热孔23飘出。
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实施方案:移动座19、遮挡板13和滑动座20对称分布在第一散热孔4的前后两端,两移动座19的螺纹方向相反,工作时,当双向螺纹杆18转动,使得两移动座19带动着遮挡板13同时向相反方向进行移动,遮挡板13的存在,使得在雨水天气时,通过关闭遮挡板13,使得外界的雨水不会轻易的通过第一散热孔4进入到电缆箱主体1的内部,进而达到保护电缆箱主体1内部电缆的目的。
2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实施方案:封闭门6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观察窗5,观察窗5采用透明的玻璃材质,工作时,通过观察窗5可以观察到电缆箱主体1内部的情况。
2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实施方案:电缆箱主体1的外表面和封闭门6的外表面均涂覆有绝缘层,工作时,绝缘层的存在降低工人在接触电缆箱主体1时,而容易产生触电危险的几率。
29.工作原理:
30.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雨水天气时,雨挡2的设置可以使雨水沿着雨挡2落下,而不
会轻易的堆积在雨挡2的表面,开启马达15,带动位于上端的双向螺纹杆18转动,位于上端的双向螺纹杆18转动带动位于上端的传动轮17转动,位于上端的传动轮17转动在皮带16的作用下,带动位于下端的传动轮17转动,位于下端的传动轮17转动带动位于下端的双向螺纹杆18转动,这时上下两端的双向螺纹杆18同时转动,使得移动座19带动着遮挡板13同时向内进行移动,直到遮挡板13完全的遮挡住第一散热孔4时,关闭马达15,这时遮挡板13的存在使得外界的雨水不会轻易的通过第一散热孔4进入到电缆箱主体1的内部,在雨挡2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后,表面会被雨水腐蚀损坏,这时松动螺帽25,使得螺帽25与插杆12脱离,然后拔出插杆12,使得插杆12与固定壳体11和固定条10脱离,这时就可以拉动雨挡2,使得固定条10与固定壳体11脱离,这样就把雨挡2从电缆箱主体1的上端拆卸下来,这样就可以更换新的雨挡2。
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