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结构中弯曲处用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74750发布日期:2022-12-31 13:04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结构中弯曲处用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传输线支撑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结构中弯曲处用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传输线是指将一些机械或设备与控制设备或电源进行连接的连接线,也是这些机械或设备运行时信号和电源的传输纽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一些恶劣环境下使用的机械或设备为了对自身的传输线起到防护作用,一般会在传输线上设置内芯弯管和外筒弯管双层保护结构,将传输线从内芯弯管中穿过,达到对传输线进行防护支撑的目的。
3.但这种内芯弯管和外筒弯管的双层保护结构在使用时,由于内芯弯管和外筒弯管之间没有设置任何的支撑结构,导致这种双层保护结构的弯曲处得不到任何的支撑,从而导致弯曲的内芯弯管和外筒弯管之间的环向间隙精度无法保持一致,不利于对传输线的正常防护,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层结构中弯曲处用支撑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结构中弯曲处用支撑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传输线的双层保护结构的弯曲处得不到任何支撑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结构中弯曲处用支撑结构,包括外筒弯管和内芯弯管,外筒弯管和内芯弯管可组成双层保护结构,后续可将传输线从内芯弯管中穿过,实现对传输线的支撑防护,所述内芯弯管位于外筒弯管的内侧,所述内芯弯管的表面设置有两组支撑组件,可在外筒弯管和内芯弯管之间进行有效的支撑,确保二者弯曲处始终处于同心位置,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内芯支撑环、第二内芯支撑环、内芯连接环和内芯支撑板,第一内芯支撑环和第二内芯支撑环的外壁均为圆弧设计,无论与外筒弯管哪个部位的内壁接触都可以起到有效支撑,所述第一内芯支撑环和第二内芯支撑环之间通过两个内芯支撑板连接,实现两个支撑环之间的连接,且第一内芯支撑环和第二内芯支撑环均与外筒弯管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内芯支撑板与第一内芯支撑环之间以及内芯支撑板与第二内芯支撑环之间均设有拆装结构,用于内芯支撑板和两个支撑环之间的拆装,所述内芯支撑板的中心处与内芯弯管贴合,可对内芯弯管进行有效支撑,所述内芯连接环套在内芯弯管的表面,并处于第一内芯支撑环和第二内芯支撑环之间,所述内芯连接环的两端均设有一体式的u形卡座,所述内芯支撑板的中心处从u形卡座的内侧穿过,可确保内芯支撑板始终对内芯弯管进行有效支撑;
6.所述拆装结构包括基块、u形缺口、活动板、矩形滑槽、矩形滑块、限位凸块和限位孔,所述第一内芯支撑环的内侧表面和第二内芯支撑环的内侧表面均设有两个一体式的基块,所述内芯支撑板的两端均开设有u形缺口,用于基块后续的进入,所述内芯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套在第一内芯支撑环和第二内芯支撑环的表面,实现三者之间的连接,所述基块嵌入至u形缺口的内侧,所述内芯支撑板的两端内部均开设有矩形滑槽,所述矩形滑槽的内部
活动设置有矩形滑块,所述矩形滑块的一侧表面固定有限位凸块,矩形滑块可带着限位凸块一起滑移,所述基块的表面开设有限位孔,供限位凸块的插入,且限位凸块的端部嵌入至限位孔中,可实现内芯支撑板与基块之间的稳定连接,所述矩形滑块与矩形滑槽的一端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使得矩形滑块被拨动后还可在弹簧推动下复位,所述矩形滑块的另一侧表面固定有连接滑块,且内芯支撑板的两端表面均开设有连接滑道,供连接滑块滑动,所述内芯支撑板的两端表面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连接滑块的端部通过连接滑道贯穿至内芯支撑板的外侧与活动板相固定,可通过对活动板的推动将矩形滑块推动,所述矩形滑槽的一端内壁开设有圆形安装槽,且弹簧的一端嵌入至圆形安装槽中,用于保证弹簧的安装稳定性。
7.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一端转动设置有限位挡板,且限位挡板的端部搭在内芯支撑板的端部表面,防止日常使用过程中活动板被误推,所述活动板的端部表面固定有端杆,所述限位挡板转动套设在端杆上,使得活动板可顺利转动,所述限位挡板的端部表面设有一体式的圆形隆起,所述内芯支撑板的端部表面开设有圆形卡槽,所述圆形隆起嵌入至圆形卡槽中,使得活动板转动至内芯支撑板的端部表面时会被圆形隆起限位。
8.优选的,所述u形缺口的一侧内壁嵌入安装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表面设有一体式的圆形堵块,圆形堵块受到挤压时会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圆形堵块嵌入至限位孔中,可对限位孔进行封堵,所述u形缺口的另一侧内壁开设有与矩形滑槽相通的穿孔,确保限位凸块的顺利贯穿,且穿孔与限位凸块相对应。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内芯弯管和外筒弯管之间设置由第一内芯支撑环、第二内芯支撑环、内芯连接环和内芯支撑板组成的支撑组件,可在内芯弯管和外筒弯管之间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确保后续使用过程中内芯弯管和外筒弯管之间的环形间隙一致,保证内芯弯管和外筒弯管始终处于同心位置,有利于对从内芯弯管内侧穿过的传输线进行有效的支撑防护。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芯支撑板与第一内芯支撑环连接处的剖视图;
13.图中:1、外筒弯管;2、内芯弯管;3、第一内芯支撑环;4、第二内芯支撑环;5、内芯连接环;6、内芯支撑板;7、基块;8、u形缺口;9、活动板;10、限位挡板;11、矩形滑槽;12、矩形滑块;13、弹簧;14、连接滑道;15、连接滑块;16、限位凸块;17、限位孔;18、圆形堵块;19、圆形隆起;20、圆形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实施例
16.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层结构中弯曲处用支撑结构,包括外筒弯管1和内芯弯管2,内芯弯管2位于外筒弯管1的内侧,内芯弯管2的表面设置有两组支撑组件,可在外筒弯管1和内芯弯管2之间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内芯支撑环3、第二内芯支撑环4、内芯连接环5和内芯支撑板6,第一内芯支撑环3和第二内芯支撑环4之间通过两个内芯支撑板6连接,两个内芯支撑板6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支撑,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且形变后可复原,从而使得内芯支撑板6可随着外筒弯管1以及内芯弯管2的弯曲而形变,继续给内芯弯管2进行有效的支撑,且第一内芯支撑环3和第二内芯支撑环4均与外筒弯管1的内壁相接触,可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内芯支撑板6与第一内芯支撑环3之间以及内芯支撑板6与第二内芯支撑环4之间均设有拆装结构,内芯支撑板6的中心处与内芯弯管2贴合,内芯连接环5套在内芯弯管2的表面,可对内芯弯管2进行支撑,并处于第一内芯支撑环3和第二内芯支撑环4之间,内芯连接环5的两端均设有一体式的u形卡座,内芯支撑板6的中心处从u形卡座的内侧穿过,使得内芯连接环5可将内芯支撑板6与内芯弯管2连接;
17.拆装结构包括基块7、u形缺口8、活动板9、矩形滑槽11、矩形滑块12、限位凸块16和限位孔17,第一内芯支撑环3的内侧表面和第二内芯支撑环4的内侧表面均设有两个一体式的基块7,内芯支撑板6的两端均开设有与基块7相对应的u形缺口8,方便后续基块7的进入,内芯支撑板6的两端分别套在第一内芯支撑环3和第二内芯支撑环4的表面,基块7嵌入至u形缺口8的内侧,内芯支撑板6的两端内部均开设有矩形滑槽11,矩形滑槽1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矩形滑块12,矩形滑块12的一侧表面固定有限位凸块16,限位凸块16可随着矩形滑块12一起滑动,基块7的表面开设有与限位凸块16相对应的限位孔17,便于限位凸块16的插入,且限位凸块16的端部嵌入至限位孔17中,实现内芯支撑板6和基块7的稳定连接,矩形滑块12与矩形滑槽11的一端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13,用于矩形滑块12滑动后的回推复位,矩形滑块12的另一侧表面固定有连接滑块15,且内芯支撑板6的两端表面均开设有与连接滑块15相对应的连接滑道14,内芯支撑板6的两端表面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板9,连接滑块15的端部通过连接滑道14贯穿至内芯支撑板6的外侧与活动板9相固定,使得活动板9可通过连接滑块15带着矩形滑块12一起滑动,矩形滑槽11的一端内壁开设有圆形安装槽,且弹簧13的一端嵌入至圆形安装槽中,保证弹簧13的稳定安装。
1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活动板9的一端转动设置有限位挡板10,且限位挡板10的端部搭在内芯支撑板6的端部表面,可防止日常使用过程中活动板9被误推,活动板9的端部表面固定有端杆,限位挡板10转动套设在端杆上,后续只需将限位挡板10旋转移走,即可正常的将活动板9推动。
1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挡板10的端部表面设有一体式的圆形隆起19,限位挡板10和圆形隆起19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支撑,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内芯支撑板6的端部表面开设有与圆形隆起19相对应的圆形卡槽20,圆形隆起19嵌入至圆形卡槽20中,用于限位挡板10旋转至内芯支撑板6端部表面的辅助限位,u形缺口8的一侧内壁嵌入安装有橡胶垫,橡胶垫的表面设有一体式的圆形堵块18,圆形堵块18为橡胶材质构件,圆形堵块18嵌入至限位孔17中,可对限位孔17起到有效封堵作用,u形缺口8的另一侧内壁开设有与矩形滑槽11相通的穿孔,且穿孔与限位凸块16相对应,确保限位凸块16的顺利贯穿。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支撑结构在使用时,可将两个内芯支撑板6
通过内芯连接环5套在内芯弯管2的表面,然后在内芯支撑板6的两端处分别安装第一内芯支撑环3和第二内芯支撑环4,致使内芯弯管2可以从第一内芯支撑环3和第二内芯支撑环4的内侧穿过,然后再将装有两组支撑组件的内芯弯管2从外筒弯管1的内侧穿过,即可通过两组支撑组件组成的支撑结构在内芯弯管2和外筒弯管1之间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确保后续使用过程中内芯弯管2与外筒弯管1之间的环形间隙一致,保证内芯弯管2和外筒弯管1始终处于同心位置,有利于对从内芯弯管2内侧穿过的传输线进行有效的支撑防护;
21.而当需要将内芯支撑板6与第一内芯支撑环3以及内芯支撑板6与第二内芯支撑环4进行连接时,只需先将限位挡板10旋转,致使圆形隆起19被挤出圆形卡槽20,致使限位挡板10的端部从内芯支撑板6的端部表面旋转移走,即可不再对活动板9支撑,此时即可将活动板9推动,使得连接滑块15带着矩形滑块12滑动,并使得弹簧13逐渐被压缩,致使限位凸块16逐渐缩入矩形滑槽11内,此时即可将内芯支撑板6的一端套在第一内芯支撑环3或第二内芯支撑环4的表面,并使得基块7进入u形缺口8的内侧,且使得圆形堵块18被挤入限位孔17内,然后松开活动板9,使得弹簧13将矩形滑块12回推,并使得限位凸块16卡入限位孔17内,即可实现内芯支撑板6与基块7的稳定连接,从而实现内芯支撑板6与第一内芯支撑环3以及内芯支撑板6与第二内芯支撑环4之间的稳定连接,最后再将限位挡板10的端部旋转至内芯支撑板6的端部表面,且使得圆形隆起19被挤入圆形卡槽20内,即可确保日常使用过程中活动板9不会被误推,从而确保内芯支撑板6和基块7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保证内芯支撑板6、第一内芯支撑环3和第二内芯支撑环4之间的稳定连接,致使整个支撑组件的组装效率和连接稳定性高。
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